第六節 熱休克蛋白

2020-12-04 生物谷

第六節 熱休克蛋白

  熱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指細胞在應激原特別是環境高溫誘導下所生成的一組蛋白質。

  HSP首先是在果蠅體內發現的。果蠅幼蟲唾液腺的多絲染色體(polytene chromosome)比一般染色體粗1~2千倍,故有利於在光學顯微鏡下進行觀察研究。1962年有人發現,將果蠅的培養溼度從25℃提高到30℃(熱休克環境溫度升高),30分鐘後就可在多絲染色體上看到蓬鬆現象(或稱膨突puff),提示這些區帶基因的轉錄加強並可能有某些蛋白質的合成增加。至1974年,後人才從熱休克果蠅幼蟲的唾液腺等部位分離到了6種新的蛋白質,即HSP。除環境高溫以外,其他應激原如缺氧、寒冷、感染、飢餓、創傷、中毒等也能誘導細胞生成HSP。因此,HSP又稱應激蛋白(stress protein, SP),但習慣上仍稱HSP。

  近年研究表明,HSP的生成,不僅見於果蠅,而且是普遍存在於從細菌直至人類的整個生物界(包括植物和動物)的一種現象。例如,1981年有人在實驗中證明,將大鼠置於55℃的高溫環境,直腸溫度迅速升至42~42.5℃,15分鐘後使環境溫度降至常溫,體溫也隨之於30分鐘後降至正常水平。90分鐘後處死動物,就可在心、腦、肝、肺等器官的組織內分離出一種分子量為71kD的新的蛋白質,即HSP。

  絕大部分生物細胞生成的HSP分子量都在80~110kD、68~74kD和18~30kD之間。不同分子量的HSP,在細胞內的分布也有所不同,例如,在酵母菌中發現的分子量為89kD的HSP是一種可溶性的細胞漿蛋白質,而分子量為68kD、70kD、110kD的HSP卻主要分布於核或核仁區域。

  HSP在生物界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們在進化過程中的高度保守性。例如。從大腸桿菌、酵母、果蠅和人體分離的分子量為70kD的HSP,如果對它們進行全胺基酸序列分析,就可發現它們具有80%以上的相似性。HSP在進化過程中的高度保守性,說明它們具有普遍存在的重要生理功能。然而在這方面的研究,迄今還很不充分。

  一、熱休克蛋白的誘導和調節的機制

  總的來說,HSP的誘導和調節的機制迄今還不清楚,只有一些推測。

  應激原誘導HSP生成的速度很快。將果蠅從25℃移至37℃環境,只要20分鐘,就可以檢出HSP,因而有人推想高溫是通過某種已經存在的調節因子作用於基因並從而使轉錄加強的。實驗證明,用熱休克細胞的胞漿提取物可以誘導果蠅幼蟲唾液腺細胞核內染色體的蓬鬆現象,而未經熱休克的對照細胞胞漿無此種誘導作用。提示胞漿內存在的某種物質,在應激時可被活化而轉位到核內,進而啟動基因對HSp mRNA的轉錄。

  上述的染色體蓬鬆現象,即使是在應激原的持續作用下,一般也都在60分鐘以內消失,而HSP則由於降解較慢,故可持續存在6小時,提示HSp mRNA的轉錄受HSP的負反饋調節。

  二、熱休克蛋白的功能

  HSP可提高細胞的應激能力,特別是耐熱能力。預先給生物以非致死性的熱剌激,可以加強生物對第二次熱剌激的抵抗力,提高生物對致死性熱剌激的存活率,這種現象稱為熱耐受。目前對此現象的分子機制仍不太清楚,但許多研究均發現了HSP的生成量與熱耐受呈正相關。

  HSP還可調節Na+-K+-ATP酶的活性。某些細胞經熱休克喪失的Na+-K+-ATP酶活性可在3℃培養中隨著HSP的產生而得到部分恢復。HSP的誘導劑亞砷酸鈉亦可使Na+-K+-ATP酶的活性升高。這種現象可被放線菌素D和環已醯亞胺抑制,提示Na+-K+-ATP酶活性升高是一種基因表達的結果,而不是亞砷酸鈉直接作用的結果。

  有人通過四膜蟲屬細胞熱休克的研究,發現有些HSP具有促進細胞內糖原異生和糖原生成的作用,使細胞內糖原貯量增多,從而提高應能力。

  此外,有人還報導,熱、乙醇、亞砷酸鈉的預處理不僅能使某些細胞產生熱耐受,還能使細胞對阿黴素(adriamycin)的耐受性增強,提示HSP可以增強對各種損傷的抵抗力。

  至於在人類的應激中,HSP究竟起什麼作用,目前還知之甚少。

相關焦點

  • 熱休克蛋白調控機制與疾病
    2019年8月8日,我校生物&醫學午茶會(Henan University,Biweekly BioMed Seminar,簡稱「HU-BBS」)第四期如期在基礎醫學院6樓錄播室舉辦,胡延忠博士應邀作了題為「熱休克蛋白調控機制與疾病」的精彩報告,生命科學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和醫學院所屬學院、附屬醫院和重點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近50人參加會議並進行了熱烈研討。
  • 熱休克蛋白Hsp12可穩定細胞膜
    儘管熱休克蛋白Hsp12被證實可幫助細胞在脅迫條件下存活,但是它的作用機理仍不清楚。
  • 熱休克蛋白竟是攻克癌症難題的秘鑰之一?
    >那麼,這麼「萬能」的熱休克蛋白究竟是何方神聖呢?熱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ins (HSPs),是在從細菌到哺乳動物中廣泛存在一類熱應急蛋白質。當有機體暴露於高溫的時候,就會由熱激發合成此種蛋白,來保護有機體自身。許多熱休克蛋白具有分子伴侶活性。按照蛋白的大小,熱休克蛋白共分為五類,分別為HSP100,HSP90,HSP70,HSP60 以及小分子熱休克蛋白sHSPs。
  • 熱休克蛋白與防癌早期篩查
    熱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 HSPs)是細胞在某些環境因素或應激條件刺激下形成的一類具有分子伴侶特性的蛋白質,廣泛存在於從細菌到哺乳動物的各類細胞中。人熱休克蛋白90α(Hsp90α)是熱休克蛋白家族中的重要成員。
  • 「滴血驗癌」的熱休克蛋白,竟有這些用處!
    針對熱休克蛋白的抗癌藥物很早就開始了臨床試驗,那麼,試驗結果具體如何呢?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還是得先從熱休克蛋白的作用開始說起…… 讓腫瘤細胞上癮的熱休克蛋白 熱休克蛋白,首先,看名字就知道,這是一種蛋白質分子;其次,「熱休克」其實是細胞應激反應的一種。
  • Cell 子刊:熱休克蛋白充當癌症惡化的保護傘
    2016年2月22日 訊 /生物谷BIOON/ - - 早在35億年前,原核生物中就出現了熱休克蛋白。熱休克蛋白在細胞裡面的表達量很高,能達到細胞內總蛋白的1%。在腫瘤細胞裡面,其表達量更高能達到6-7%左右。
  • 揭示熱休克蛋白和細胞黏著結構應激保護機制
    本報訊 蘇州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張惠敏課題組報導了一種在線蟲表皮上皮細胞中持續性高表達的小分子熱休克蛋白HSP-43,它們儲存在線蟲的基底半橋粒(一種細胞黏著結構)中,可迅速釋放到細胞質中,在熱應激時發揮保護作用。相關論文北京時間11月25日發表於《細胞通訊》。
  • 科學網— 揭示熱休克蛋白和細胞黏著結構應激保護機制
    本報訊 蘇州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張惠敏課題組報導了一種在線蟲表皮上皮細胞中持續性高表達的小分子熱休克蛋白
  • PTRS:熱休克蛋白結構功能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3月25日,英國皇家學報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雜誌出版了以Assembly chaperones in health and disease為題的專刊,重點報導了在熱休克蛋白、二硫鍵異構酶等分子伴侶結構功能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
  • 人血漿熱休克蛋白90a成腫瘤標誌物新成員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周愛清報導:新型廣譜腫瘤標誌物人血漿熱休克蛋白90a,經江西省腫瘤醫院醫療技術管理委員會批准,檢測試劑及設備也已經通過器械科招標備案至核醫學科,可廣泛用於健康體檢、惡性腫瘤的輔助診斷及癌症患者的病情監測。
  • 熱休克蛋白90α測肝癌厲害在哪
    首個我國科學家定義廣譜腫瘤標誌物誕生熱休克蛋白90α測肝癌厲害在哪來源:科技日報 2016-10-25 李豔  腫瘤標誌物是由腫瘤細胞合成、釋放,或由機體在腫瘤細胞作用下產生的、能夠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
  • 清華在國際上首次證明熱休克蛋白90α為腫瘤標誌物
    ,生命學院羅永章教授研究組在國際上首次發現熱休克蛋白90α(Hsp90α)為一個全新的腫瘤標誌物,自主研發的Hsp90α定量檢測試劑盒已通過臨床試驗驗證,獲得國家第三類(最高類別)醫療器械證書,並通過歐盟認證,獲準進入中國和歐盟市場。
  • 清華羅永章團隊證明熱休克蛋白90α可檢測肝癌
    新京報快訊(記者沙璐)今天上午,清華大學舉行發布會介紹稱,該校羅永章團隊在世界上首次證明腫瘤標誌物熱休克蛋白90α(Hsp90α)可用於肝癌患者的檢測,試劑盒已被國家食藥監總局批准在臨床中使用,目前已經通過6個省份的物價審批。
  • HIF-1基因同時控制熱休克反應與缺氧反應
    首頁 » HIF-1基因同時控制熱休克反應與缺氧反應 HIF-1基因同時控制熱休克反應與缺氧反應 來源:華文生技網 2006-11-02 09:12
  • 熱休克蛋白90抑制劑治療NSCLC失利
    日上午的全體會議中,美國Emory大學Winship腫瘤研究所的Rathi Pillai教授,以「Phase 3 Study of Ganetespib,a Heat Shock Protein 90 Inhibitor,with Docetaxel versus Docetaxel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GALAXY–2)」為題,對晚期肺腺癌患者二線熱休克蛋白抑制劑
  • 揭示玉米內質網中的未摺疊蛋白反應出人意料地促進了核/細胞質熱休克反應,進一步完善植物耐熱機制
    細胞質中的熱休克反應(HSR)系統和內質網中的「未摺疊蛋白反應(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都能感知到錯誤摺疊蛋白的存在,從而減輕熱應激帶來的損害。未摺疊蛋白應答(UPR)和熱激應答(HSR)是兩個進化上保守的保護植物免受熱脅迫的系統,UPR和HSR通常被認為是完全獨立的。
  • Cell:熱休克誘發細胞內蛋白質聚集的分子機理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一項研究論文中,來自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當細胞回歸到正常溫度下時,這種蛋白聚集可以被完全逆轉恢復,聚集的蛋白質會被解開重新恢復其正常的功能,本文研究為揭示蛋白質聚集的生物學本質提供了新的思路。
  • 微生物所在熱休克蛋白gp96生物學功能研究中取得系列成果
    熱休克蛋白gp96是細胞中表達豐度很高的一種分子伴侶蛋白,在多種新生蛋白摺疊與受損蛋白降解、病毒與腫瘤抗原呈遞和T細胞活化、損傷相關的分子模式(DAMPs>)介導的天然免疫、引發抗腫瘤與抗病毒T細胞免疫,以及作為宿主因子調節病毒複製、驅動炎癌轉化和腫瘤發生發展等方面均發揮重要功能,該蛋白在進化中高度保守,基因敲除鼠胚胎致死,這些都提示gp96在正常生理與病理過程中均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
  • Cell:高熱休克因子1對高度惡性腫瘤的貢獻
    在正常細胞中,各種壓力包括熱、缺氧、毒素會激活熱休克因子1(HSF1),導致所謂的熱休克或伴侶蛋白質表達增加,以保持應激細胞內穩態。科學家們已經知道許多癌細胞具有更高水平的伴侶蛋白,這些蛋白質是腫瘤細胞生存和增殖的重要因素。然而現在,研究人員報告稱HSF1不僅增加癌症伴侶蛋白表達,同時調節範圍相當廣泛,對腫瘤細胞的惡性行為也有調控作用。HSF1的活性會促進三個最普遍癌症類型:乳腺癌、肺癌、結腸癌的發展。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Cell雜誌上。
  • 熱休克反應誘導劑arimoclomol獲美國FDA突破性藥物資格...
    2019年11月20日/生物谷BIOON/--Orphazyme是丹麥的一家生物製藥公司,專注於開發創新藥物用於罕見的蛋白質錯誤摺疊疾病的治療,其平臺是基於熱休克蛋白(HSPs)的早期科學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