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經纖維和神經

2020-11-30 生物谷

  四、神經纖維和神經

  (一)神經纖維

  神經纖維(nerve fiber)是由神經元的長軸突外包膠質細胞所組成。包裹中樞神經纖維軸突的膠質細胞是少突膠質細胞,包裹周圍神經纖維軸突的是施萬細胞。根據包裹軸突的膠質細胞是否形成髓鞘(myelin sheath),神經纖維可分有髓神經纖維(myelinated fiber)和無髓神經纖維(unmyelinated nerve fiber)(圖7-15)。神經纖維主要構成中樞神經系統的白質和周圍神經系統的腦神經、脊神經和植物神經。

  1.有髓神經纖維

  (1)周圍神經系統的有髓神經纖維:這種神經纖維的軸突,除起始段和終末外均包有髓鞘(圖7-2,7-3)。髓鞘分成許多節段,各節段間的縮窄部稱郎氏結(Ranvier node)。軸突的側支均自郎氏結處發出。相鄰兩個郎氏結之間的一段稱結間體(internode)。軸突越粗,其髓鞘也越厚,結間體也越長。每一結間體的髓鞘是由一個施萬細胞的胞膜融合,並呈同心圓狀包捲軸突而形成的,電鏡下呈明暗相間的同心狀板層(圖7-16,7-17)。髓鞘的化學成分主要是類脂和蛋白質,稱髓磷脂(myelin)。髓磷脂中類脂含量很高,約佔80%,故新鮮髓鞘呈閃亮的白色,但在常規染色標本上,因類脂被溶解,僅見殘留的網狀蛋白質(圖7-15)。若標本用鋨酸固定和染色,髓磷脂保存,髓鞘呈黑色,在其縱切面上常見一些漏鬥型的斜裂,稱施-蘭切跡(Schmidt-Lantermann incisure)(圖7-15)。

圖7-15 周圍神經纖維

(1)神經鋪片示有髓和無髓神經纖維

(2)鋨酸固定染色示髓鞘與施蘭切跡

         (3)銀染法示郎氏結

  施萬細胞的胞核呈長卵圓形,其長軸與軸突平行,核周有少量胞質。由於施萬細胞包在軸突的外面,故又稱神經膜細胞(neurilemmal cell),它的外面包有一層基膜。施萬細胞最外面的一層胞膜與基膜一起往往又稱神經膜(neurilemma),光鏡下可見此膜。

  髓鞘的形成:在有髓神經纖維發生中,伴隨軸突一起生長的施萬細胞表面凹陷成一縱溝,軸突位於縱溝內,溝緣的胞膜相貼形成軸突繫膜(mesaxon)。軸突繫膜不斷伸長並反覆包捲軸突,把胞質擠至細胞的內、外邊緣及兩端(即靠近郎氏結處),從而形成許多同心圓的螺旋膜板層,即為髓鞘(圖7-16,7-17)。故髓鞘乃成自施萬細胞的胞膜,屬施萬細胞的一部分。施萬細胞的胞質除見於細胞的外、內邊緣和兩端外,還見於髓鞘板層內的施-蘭切跡。該切跡構成螺旋形的胞質通道,並與細胞外、內邊緣的胞質相通。

圖7-16 周圍神經纖維髓鞘形成及鞭超微結構模式圖

(1)(2)(3)髓鞘發生過程(4)有髓神經纖維超微結構

(5)無髓神經纖維超微結構

圖7-17 人有髓神經纖維髓鞘

電鏡像×40000(中山醫科大學張愛華供圖)

  (2)中樞神經系統的有髓神經纖維:其結構基本與周圍神經系統的有髓神經纖維相同,不同的是它的髓鞘不是施萬細胞,而是由少突膠質細胞突起末端的扁平薄膜包捲軸突而形成。一個少突膠質細胞有多個突起可分別包卷多個軸突,其胞體位於神經纖維之間(圖7-18)。其次是中樞有髓神經的外表面沒有基膜包裹,髓鞘內亦無施-蘭切跡。

  有髓神經的軸膜興奮是呈跳躍式傳導的,故傳導速度快。

  有髓神經纖維的髓鞘,因含高濃度類脂而具嫌水性,它不容帶離子的水溶液通過而起絕緣作用。有髓神經纖維軸突的軸膜,除軸突起始段和軸突終末外,只有在郎氏結處才暴露於細胞外環境。其餘大部分的軸膜均被髓鞘包裹。由於髓鞘的電阻比軸膜高得多,而電容卻很低,通過軸突的電流只能使郎氏結處的軸膜去極化而產生興奮。所以,從軸突起始段產生的神經衝動(動作電位)的傳導,是通過郎氏結處的軸膜進行的,即從一個郎氏結跳到下一個郎氏結,呈快速的跳躍式傳導。故而,結間體越長,跳躍的距離也越大,傳導速度也就越快。

  2.無髓神經纖維

  (1)周圍神經系統的無髓神經纖維:由較細的軸突和包在它外面的施萬細胞組成。施萬細胞沿著軸突一個接一個地連接成連續的鞘,但不形成髓鞘,故無郎氏結;而且一個施萬細胞可包裹許多條軸突(圖7-16,7-19)。施萬細胞外面亦有基膜。

圖 7-18 少突膠質細胞與中樞有髓神經纖維關係模式圖

圖7-19 大鼠無髓神經纖維橫切電鏡像×45000

A軸突,S施萬細胞,C膠原原纖維

(白求恩醫科大學尹昕、朱秀雄教授供圖)

  (2)中樞神經系統的無髓神經纖維:軸突外面沒有任何鞘膜,因此是裸露的軸突,它們與有髓神經纖維混雜在一起。在一些腦區,它們可被星形膠質細胞的突起分隔成束。

  無髓神經纖維因無髓鞘和郎區結,電流通過軸膜是沿著軸突連續傳導的,故其傳導速度比有髓神經纖維慢得多。

  (二)神經

  周圍神經系統的神經纖維集合在起,構成神經(nerve),分布到全身各器官和組織。一條神經內可以只含有感覺(傳入)神經纖維或運動(傳出)神經纖維,但大多數神經是同時含有感覺、運動和植物神經纖維的。在結構上,多數神經同時含有髓和無髓兩種神經纖維。由於有髓神經纖維的髓鞘含髓磷脂,故神經通常呈白色。

  包裹在神經外面的緻密結締組織稱神經外膜(epineurium)。神經內的神經纖維,又被結締組織分隔成大小不等的神經纖維束,包裹每束神經纖維的結締組織稱神經束膜(perineurium)(圖7-20)。神經束膜的外層是結締組織,內層則由多層的扁平上皮細胞組成,稱神經束膜上皮(perineural epithelium),上皮細胞之間有緊密連接,每層上皮都有基障進入神經內部。神經纖維束內的每條神經纖維又有薄層疏鬆結締組織包裹,稱神經內膜(endoneurium)。神經內的血管較豐富,神經外膜內的縱行血管發出分支進入神經束膜,進而在神經內膜形成毛細血管網。神經內膜亦含有淋巴管。

圖7-20 坐骨神經橫切,示神經外膜、神經束膜與神經內膜

相關焦點

  • 神經纖維與感受器的分類
    也有學者在文章討論中將神經纖維的Group與感受器的Type相迷惑的,別人寫Letter質疑。先從基礎解剖分析。一、神經系統的基本組織是神經組織圖1:神經組織的組成,可針對傳入和傳出神經纖維 (即感覺和運動纖維),也就是我們常看到的A、B、C纖維,A纖維又分為Aα、Aβ、Aγ和 Aδ纖維,有時候常將A去掉。
  • 什麼是神經纖維瘤病 神經纖維瘤病這樣治療
    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並不常見的疾病,很多人甚至都沒有聽說過神經纖維瘤病這種疾病,神經纖維瘤病有許多人不了解,那麼請問什麼是神經纖維瘤病?神經纖維瘤病吃什麼?神經纖維瘤病治療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什麼是神經纖維瘤病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良性的周圍神經疾病,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 《神經免疫學雜誌》:新化合物可保護神經纖維並增加髓磷脂,或用於...
    《神經免疫學雜誌》:新化合物可保護神經纖維並增加髓磷脂,或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疾病  CHEN • 2021-01-16 16:15:31 來源:前瞻網 E3171G0
  • 神經纖維的興奮傳導特點是什麼?
    隨著刺激強度的增加,感受器電位達到一定幅度,即轉變為動作電位,引起神經衝動。神經元具有感應性和傳導性雙重特點。神經元的樹突具有感應性,可以接受刺激,傳向胞體;軸突可以將匯集和調整後的信息傳向鄰近或後繼的神經元。所以,神經纖維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的完整性是興奮衝動傳導的基礎。一般而言,神經纖維的興奮衝動傳導的基礎。
  • 神經纖維瘤常見類型有哪些
    神經纖維瘤常見的類型有哪些? 神經纖維瘤可表現為孤立性神經纖維瘤,沒有家族史,也可表現是神經纖維瘤病,亦稱VonRecklinghuausen’s病。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累及多系統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
  • 神經纖維好比「電線」,出現剝脫該怎麼辦?
    神經內科門診信息 門診時間:周一至周日 9:00-17:00 人們常常用「靈光一閃」來形容思路的忽然開闊,而負責在人體中負責傳導神經衝動的「電線」,就是我們的神經纖維。
  • 十、消化管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經
    十、消化管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經   (一)血管   供應胃腸的血管多走行於繫膜內,動脈穿過肌層,在黏膜下層形成動脈叢。胃和大腸的黏膜下動脈叢發出許多小支進入固有層內,在腺體之間形成毛細血管網,後者匯集成黏膜下靜脈叢。靜脈伴同動脈穿過肌層離開管壁。
  • 目前無法治癒的神經纖維瘤是由基因缺陷導致的,致病原因有哪些?
    導語:神經是我們身體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部分,一旦神經上出現了一定的疾病,一般是很難治癒的,神經纖維瘤是一種神經上的疾病,這種疾病主要是以為身體中的基因缺陷導致的,就目前的國內外資料顯示可以知道,患上了神經纖維瘤病以後的人,發病率大概是會在1/3000~1/4000的,患上這種疾病的人年齡分布是比較廣泛的,新生兒到老年都是會患上這種疾病的,大約有1/3病例發病是會在13
  • 警惕神經纖維瘤
    張金明認為這種病屬於先天性神經纖維瘤病,隨後經詳細的專科檢查和病史詢問,初步診斷為「I型神經纖維瘤病」,入院接受治療。張金明介紹,神經纖維瘤病手術本就非常棘手,加上患者病變範圍非常大,在切除過程中極易發生難以控制的出血。同時,切除病變範圍後,患者背部的巨大缺損修復也是令手術團隊「非常頭疼」,如果在手術中缺損過大,修復過程很可能「得不償失」,還可能會影響到患者右側肩部及上肢的活動。
  •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2020甘肅事業單位醫療衛生崗招聘考試正在緊張備考中,甘肅事業單位E類考試主要考察醫學基礎知識和招聘崗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組成,部分事業單位還會考到
  • 神經纖維瘤病,一種常染體顯性遺傳病,具有家族史的人容易患病
    患病率:神經纖維瘤病1型患病率為每3000個人中有一個患者;神經纖維瘤病2型患病率大約為1/60000,發病率0.00029%~0.00033%。2、疾病類型(1)神經纖維瘤病1型(典型神經纖維瘤):發病率最高,約佔90%以上。這種情況患者大多會出現大小不同的神經纖維瘤體。並且可能會伴隨著損害神經系統出現。
  • ...新化合物可保護神經纖維並增加髓磷脂或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疾病
    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研發的一種化合物似乎可以保護神經纖維和覆蓋大腦和脊髓神經細胞的被稱為髓磷脂的脂肪鞘,這對於治療或預防多發性硬化症和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進展具有重要意義。
  • 冰凍切片神經纖維免疫螢光染色試劑盒用途及注意事項
    冰凍切片神經纖維免疫螢光染色(PGP9.5)試劑是一種旨在使用PGP9.5 單克隆抗體免疫螢光染色技術,分析存檔中的冰凍組織切片中神經纖維的形態、分布(innervation)和密度(intensity)狀況的權威而經典的技術方法。該技術經過精心研製、成功實驗證明的。
  • 神經綜述:肌萎縮側索硬化的感覺神經損害
    、溫覺和自主神經纖維分布的情況。ALS患者小腿遠端表皮和真皮中神經纖維密度的減少以及皮膚中小感覺纖維軸索的局部腫脹現象共同揭示了ALS在疾病早期存在顯著的感覺神經遠端軸索改變,其機制可能與引起運動神經元發生神經變性的過程類似。 ALS患者小腿遠端IENFD的減少與年齡呈正相關,這可能與年齡相關性皮膚神經分布減少的累加效應有關。其他可能影響ALS患者IENFD的因素目前尚有爭議。
  • 手碰到物體就有感覺,神經傳導速度也是光速嗎?不同神經速度不同
    當我們的手指接觸到某個物體時,立即就會有關於這個物體的感覺出現,這是由於我們手部的神經接觸到某個物體之後,將關於它的觸覺反射到大腦的感覺,那麼人的神經傳導速度有多快呢?這種感覺就像即時產生的一樣,是不是像秒速30萬公裡的光速和傳導電流速度一樣快呢?
  • 醫學基礎知識:人體中主要的神經遞質和受體系統
    醫學基礎知識:人體中主要的神經遞質和受體系統,更多醫療衛生招聘考試信息請點擊北京醫療衛生人才網。 神經遞質受體是在化學突觸傳遞中擔當信使的特定化學物質,簡稱遞質。神經遞質受體都是一些跨越細胞膜的蛋白質複合體。人體中主要的神經遞質和受體系統是生理學神經系統這一章的重點,考試的一級考點。
  • 腦智卓越中心等在受損神經環路修復和功能重塑研究中獲進展
    較多神經系統疾病包括中風、腦外傷和神經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和阿爾茲海默病等),均導致腦內神經元的丟失和神經連接的破壞,進而產生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如偏癱、運動遲緩、肌肉僵直和學習記憶能力受損等。然而,包括人在內的成年哺乳動物大腦神經再生能力有限,對於這些神經元丟失導致神經連接破壞和神經功能受損的疾病,臨床上缺乏有效治療措施。
  • 他臉上30斤巨瘤被稱象面人 神經纖維瘤太可怕了
    他臉上30斤巨瘤被稱象面人 神經纖維瘤太可怕了時間:2017-03-03 23:21   來源:梨視頻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圓通吧:他臉上30斤巨瘤被稱象面人 神經纖維瘤太可怕了 永興縣玉蘭村,39歲的黃春才被稱為象面人,是世界上最大面部腫瘤患者。
  • 神經傳導通路
    2.左右交叉管理,一般在第二級神經元以上發生交叉,即第二級神經元發出的神經纖維發生交叉。(四)視覺傳導通路第1級神經元:雙極細胞第2級神經元:節細胞(視神經--視交叉(只有內側半神經纖維交叉)--視束)第3級神經元:外側膝狀體
  • 種植體周圍神經再生的研究進展
    大量關於骨感知的神經生理學和心理生理學的證據表明,種植體周圍確實存在感覺神經反饋通路,證實種植體周圍有感覺神經分布。但是,臨床研究顯示,種植義齒與天然牙的感覺有所不同,種植體對負荷的定位能力及觸覺靈敏度比天然牙弱。因此,促進種植體周圍神經再生,對於改進種植體的感覺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同時,大量組織學研究表明種植體周圍存在神經纖維,主要分布在螺紋區骨組織和骨髓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