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三月是春季的最後一個月,此時桃花盛開,美麗多姿,故農曆三月又被稱為桃月,除了桃月,農曆三月還有綢月、季月、上春、春日、春晚、晚春、晚春等別稱。
由於是春季的最後一個月,所以也稱為暮春。此時天氣已經逐漸溫暖,雨水充足,是萬物生長的好時節。
古人在這個時候,就會穿青色的衣服,出遊乘的車,亦刷成青色。
今天,我給大家找來了一年十二個月份的叫法以及其他的說法
早春一月:正月、隅月、孟月、端月、始春、元春
仲春二月:如月、杏月、仲春、早春;
陽春三月:病月、桃月、季春、炳月、三春、陽春、暮春;
初夏四月:餘月、清和月、桃月、孟夏;
仲夏五月:榴月、薄月、仲夏;
季夏六月:且月、荷月、伏月、季夏;
流火七月:相月、巧月、霜月、孟秋、桐月;
桂秋八月:壯月、桂月、仲秋、中秋月:
重陽九月:亥月、菊月、季秋;
金秋十月:陽月、小陽春、孟冬;
仲冬十一月:辜月、葭月、仲冬;
寒冬臘月:臘月、塗月、嘉平月,季冬。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
三月,一個溫暖的季節,一種詩意的生活。「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在詩人筆下,三月的春光,更透著一股別樣的滋味,真是美醉了!
唐代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講述了老朋友向我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清代吳錫麒的《少年遊·江南三月聽鶯天》:
江南三月聽鶯天,買酒莫論錢。晚筍餘花,綠陰青子,春老夕陽前。
欲尋舊夢前溪去,過了柳三眠。桑徑人稀,吳蠶才動,寒倚一梯煙。
江南三月,紅瘦綠肥,鶯啼蝶飛,春光老去。欲尋舊夢,再到前溪,柳過三眠,桑徑人稀。 最後一句「寒倚一梯煙」,更是極有情致,耐人尋味。
三月,柳絮如煙;三月,繁花似錦;三月,楊柳依依;願陽春三月,不負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