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力學的重要性,以及力學與數學的關係

2021-01-15 聲振之家

來源:CubicL基礎力學教學茶館微信公眾號(ID:CubicLME)

上了很多年的工科的理論力學課程,一直以來,都有同學認為這門課不好學,事實上力學課程都是每年的掛科大戶,隨著培養計劃的逐漸修訂,本科總學時的縮減,力學課程的學時也在不斷的縮減,這就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實上,學習任何一門課程,最重要的一點是從思想上重視這門課程,而教條式的強調用功往往並不見得有效果,所以,其核心和關鍵是要認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出對這門課程的興趣。


基礎力學在工科系列課程中是重要的技術基礎課程,說句通俗的話,就是聯繫基礎課程(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和後續準專業課程、專業課程(機械原理,機械設計)的橋梁和紐帶。中國的文章講究「起承轉合」,基礎力學就是這個「承」。


以理論力學來說,它可以分成三個大篇章,靜力學、運動學和動力學。其中,靜力學是研究物體平衡的條件和規律,並加以應用。從這個層面上說,日常生活中所有平衡的物體都與之相關。比如設計一個電腦椅,那麼電腦椅的支腿應該多粗才能既滿足要求,又不至於材料浪費,那麼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這個支腿受到多大力的作用,這是理論力學要解決的問題,知道了多大的力,才可以有設計支腿截面形狀的依據,才能進行設計,這又是材料力學所要解決的問題。從大的結構來說,建築設計中的框架結構是否合理,材料應用是否得當,固然是鋼結構專業課程、結構力學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離開了理論力學靜力學的基礎,則是完全沒有辦法解決的。所以,靜力學是和後續的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機械設計等課程密切相關的。


而從運動學來說,它研究的雖然是純粹的運動幾何關係,也就是說位移、速度、加速度、運動方程、軌跡方程這樣一些問題,但是它著重於描述機構的運動規律,而機構的運動規律正是任何機械完成其功能所要考慮的必要條件。比如,曲柄連杆機構、雙搖杆機構、凸輪機構等,這些內容是和後續的機械原理課程緊密相聯繫的。舉個例子來說,在運動學中,如果把平面運動的瞬心法的原理搞懂,那麼機械原理中的瞬心法完全是一個模子裡的產物,自然就很容易理解。


至於動力學,是研究運動和力的關係,機械設計中選擇電機需要計算額定功率,而功率的計算和動力學有莫大的關係。另外,理論力學中動平衡可以解決機械設計中的振動問題,動力學普遍定理所構造的力的量和運動量的各種關係,也為機械設計中的動力問題提供了理論基礎。


當然,激發對力學學習的興趣,僅僅知道課程的地位是不夠的。作為獨立的理論力學課程而言,其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有很多也可以直接轉化為創新能力,比如剃鬚刀從單頭到多頭再到平動模式的轉變,體現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力學原理直接轉化為創造力和生產力的生動案例。將力學融入到生活中,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實踐,才能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公式背後所蘊含的深刻原理。為什麼走鋼絲的人需要拿一根很長的平衡杆?為什麼要倒圓角?為什麼地震導致有些房屋直接倒塌而有些房屋卻僅僅是結構發生變形?這些問題如果不是想當然,而是去思考其所以然,你可能會體會到知識帶給你的樂趣。


有些同學認為,力學學習太難了,最主要的原因是需要太多的數學。那麼我告訴你,首先你自己要克服畏難情緒。事實上,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所用到的數學工具大多數還是初等代數,用到微積分的求導、積分運算也是對於類似與多項式一類的較為簡單的函數,工科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並沒有用到太多複雜的數序工具。如果你主觀思想上就認為那是個難的東西,而直接「投降」,相信你也沒有能力應對將來更大,更多的困難。


不可否認的是,力學與數學有著天然的聯繫。但是在基礎力學中,我們暫時還不需要那麼複雜的數學。即便是到了結構力學,初等代數的數學工具仍然是主導的,也僅僅是用到了少量的矩陣運算。只有到彈性力學,才會涉及到偏微分方程、較為複雜的矩陣運算。但這些可能都是研究生階段的事情了。當然我不是說你不用學數學,任何理科、工科的東西到了最後都是數學問題,把數學學好自然是有益無害的。順便說說鋼結構方向的課程,有同學因為鋼結構要學結構力學、有限元這些東西,怕數學,怕學不會,怕比其他方向辛苦,這真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實際上學習任何一門東西都不是通過不勞而獲得來的,本科階段的結構力學、有限元從某種程度上說,並不見得比自動控制難。


聲明:本微信轉載文章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並不意味著支持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繫我們,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相關焦點

  • ...暑期全國基礎力學教學交流會暨教育部高等學校力學基礎組教指委...
    本站訊(通訊員 張素俠 仇巍) 8月16日,由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舉辦的「2020年暑期全國基礎力學教學交流會暨教育部高等學校力學基礎組教指委工作會」以騰訊會議的形式在線召開。基礎力學教指委全體委員和全國力學教學一線教師近300人參加了交流會。
  • 我校獲第十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基礎力學實驗」團體賽...
    哈工大報訊(力學 文/圖)第十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基礎力學實驗」團體賽於近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舉行,我校代表隊獲得全國一等獎,並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的「中國力學大會-2015」開幕式上接受了頒獎。
  • 我校獲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基礎力學實驗」團體賽一等獎
    哈工大報訊(郝志偉 文/圖)日前,第十二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基礎力學實驗」團體賽落下帷幕。我校代表隊在參賽的全國46所高校中名列第二,獲得全國一等獎。這也是我校第三次在該賽事中獲此殊榮。指導教師張秋華教授作為代表在閉幕式上發言。我校代表隊由來自航天學院的辛晨陽、師迎晨、劉中孚、馮宇斐和土木學院的宋佳俊5名隊員組成。
  • 陝西86歲老教授:破解世界難題,將"中國人理論"首次寫入基礎力學教科書!
    1956年隨校西遷,1961年,年僅27歲的他提出了雙剪應力的概念,突破了單剪應力的傳統概念,從此,他利用業餘時間開始了長達50年創建統一強度理論的道路,將"中國人的理論"第一次寫入基礎力學教科書,他就是——西安交通大學俞茂宏教授!
  • 航空航天學院工程力學系召開2018年度力學學科年會
    2019年1月27日,2018年度力學學科年會在玉泉校區教五333報告廳召開。學科帶頭人楊衛院士,工學部副主任鄭耀教授,院長阮祥新、黨委書記畢建權、副院長金仲和和曲紹興、黨委副書記戴志潛,以及應用力學研究所和流體工程研究所的骨幹教師、學院機關教師共30餘人參加了會議和研討,共同聚焦2018年學科發展中取得的成績和面臨的問題,為2019年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建言獻策。
  • 直播預告 | 跟物理學家曹則賢學經典力學
    應用範圍頗廣的拉格朗日方法雖在前九章中有所涉及,但在第十章、第十一章中進行了完整的論述,第十二章主要討論了哈密頓力學,強調了對稱和守恆定律的關係,第十三章、第十四章介紹了連續動力系統的幾何描述。本書是最新修訂的第5版,內容全面詳盡,幾乎包括了所有的從基本牛頓力學、經典和剛體力學到相對論力學和非線性動力學的所有知識點。書中特別強調了對稱性、不變原理、幾何結構和連續力學。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可以更多地了解從運動方程產生的一般原理到理解對稱作為量子力學基礎的重要性,並且能夠了解所有物理分支必需的理論工具和概念。
  • 關於「量子力學」的一點個人看法,量子力學本質上是數學
    比如,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的關係。薛丁格方程,百度百科叫「薛丁格的貓」,薛丁格方程可以通過薛丁格方程組解,薛丁格方程組的意思就是,一個基本上一元微分方程,而薛丁格方程組都是由量子概率傳播規律衍生出來的,都是由兩個量子疊加而來,兩個量子的乘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薛丁格方程組,這個方程組是純數學表達式,我們可以用來進行數學解,數學是可以相互解開的。
  • 物理學的革命,量子力學的建立,以及波動力學的誕生
    這篇論文是這樣開頭的:「大家都知道,量子論用來計算象氫原子的能量這類可觀察量的成形規則,從那種把電子的位置和運行周期這類原則上顯然是不可觀察的量之間的關係作為基本元素的理論基礎看來,是會受到嚴厲的批判的」,而本文則「試圖為理論量子力學建立一個僅僅以那些在原則上可觀察的量之間的關係為根據的基礎」。海森伯認為他當時是受了愛因斯坦建立狹義相對論時否定牛頓絕對時間概念的啟發的。
  • 中國力學學會2020年學術活動計劃
    57第十五屆現代數學與力學會議8月青島58全國力學教學與基礎力學實驗教學研討會8月待定59第四屆全國超高速碰撞學術會議10月南京79中國力學學會巖土力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四十周年學術研討會11月7-8日武漢80新時代力學科普與力學教育研討會11月8-10日
  • 數學成績差最好別選這幾個專業 否則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數學成績差最好別選這幾個專業 土木工程專業 土木工程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程力學、巖土工程、結構工程、市政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和水利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受到工程製圖、工程測量、計算機應用、專業實驗、結構設計及施工實踐等方面的基本訓練,以及具備從事建築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港口工程、海岸工程和給水排水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及相關研究工作的能力。
  • 最後的數學全才—龐加萊
    但凡了解數學的人,我想都聽說過龐加萊的鼎鼎大名 。廣泛而深刻的研究以及豐碩的成就為他贏得了「人類歷史上最後的數學全才」這樣的高度讚譽。1854年4月29日,亨利·龐加萊出生於法國南錫。龐加萊的父親是當地有名的醫生,同時也是南錫大學的教授,而母則是一位知書達理的女性。
  • 哲學和數學與物理的關係
    哲學教會人們思維,包括但不限於如何認識世界,能不能認識世界,世界是什麼,以及我們自己與自然的關係等等,為了這些目的我們應該怎麼思考?數學把思維量化,形式化,可以說是思維形式化的發展。最初也是從認識世界開始。後來在表面上脫離自然世界,而其實質是否脫離自然世界,是有爭議的,這就是數學帕拉圖主義之爭。
  • 相對於經典力學而言,它需要的數學基礎少一些
    相對於經典力學而言,它需要的數學基礎少一些。所以,從以後找工作的話,專業性要求不如經典力學的專業,如果學校排名優秀或者有關係之類的,其實也還不錯,畢竟現在各大航空公司和研究所以及科研機構都十分看重專業。
  • 統計力學,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數學方法和解釋
    然後是高階數學:傅立葉、拉普拉斯、李代數、解析實變函數。所以如果想學理論物理就要先定個路線,思考一下以後要做什麼。統計力學,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數學方法和解釋。陳建、伍定邊,王院士講的經典物理物理量子都有。潘慶,趙凱華等的近代物理。斯坦福的量子力學理論。上面這些都是最基礎的說幾個選修課,理論物理四大力學:電動,量子,量子統計,熱力學量子力學,電動力學(龐加萊),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
  • 哈爾濱工業大學《815基礎力學》考研真題及詳解——才聰學習網
    2021年哈爾濱工業大學《815基礎力學》考研全套名校考研真題第15章分析力學基礎1.如圖15-1所示,物塊A的質量為m1,B輪的質量為m2,半徑為R,在水平面做無滑動滾動。輪心用剛度為k長度為l的彈簧與物塊A相連,物塊A與水平面間為光滑接觸。
  • 山東科技大學代表隊獲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特等獎
    近日,第九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成績揭曉,山東科技大學馬糧、周曉軍、孫宗濤、宋鑫、董承志組成的代表隊(帶隊教師:王育平、趙增輝),獲「理論設計與操作」團體賽第一名,並獲唯一特等獎,成為四屆團體賽比賽中第一支非211、985高校代表隊。
  • 天大代表隊在第十一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中獲佳績
    本站訊 (通訊員 李林安)日前,在「第十一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中,天津大學代表隊喜獲1個特等獎和1個二等獎,創造了學校和天津市在該項賽事中的歷史最好成績,並以全國300多所參賽高校中名列第五的成績獲得了參加全國「理論設計與操作」和「基礎力學實驗」團體賽的資格。
  • 為何經典力學還被稱作牛頓力學
    通過嚴密的數學邏輯推理進行科學研究的科學家,他改變了古希臘亞里斯多德許多錯誤的力學結論和通過觀察總結的研究方法。但是,伽利略所處的時代依然是封閉的中世紀,強大的教會依然在打擊著新的科學思想,這也是伽利略的不幸。
  • 陸夕雲院士做客極端力學研究院力學講壇第一講
    鄭曉靜院士在致辭中代表西北工業大學對陸夕雲院士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向師生們介紹了什麼是極端力學以及研究極端力學的重要性,並從三個方面詳細闡述了設立「力學講壇」的目的:一是要「重視力學研究」,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力學研究的支撐,很多亟需解決的工程技術問題都依賴於力學的進步;二是要「宣傳力學」,力學曾經為西工大的「三航」領域特色起到過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後仍然是支撐西工大在「三航」領域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亟待提高對西工大力學學科的重視程度並擴大其影響力;三是要「發展力學」,有許多新的領域需要力學工作者發揮作用,搭建起基礎科學和工程應用之間的橋梁
  • 經典力學-牛頓力學,對物質粒子以及能量進行定義和界定
    雖然沒有人能夠準確解釋量子力學的本質,但至少已經知道了,我們能夠按照某種方式(熱力學,統計力學,量子力學等等)來描述量子力學。那麼,其中的數學部分究竟是什麼呢?往下看,我會嘗試通過嚴格的推導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會列出大部分數學結論,但不使用數學工具。會不斷更新圖片: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