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個基本的東西:整體微分方程、極限定義、不定態薛丁格方程、不定態勢阱、多體耦合、多體張量。然後是高階數學:傅立葉、拉普拉斯、李代數、解析實變函數。所以如果想學理論物理就要先定個路線,思考一下以後要做什麼。統計力學,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數學方法和解釋。陳建、伍定邊,王院士講的經典物理物理量子都有。潘慶,趙凱華等的近代物理。斯坦福的量子力學理論。
上面這些都是最基礎的說幾個選修課,理論物理四大力學:電動,量子,量子統計,熱力學量子力學,電動力學(龐加萊),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佔理論物理課很大一部分比重。形式論,微分拓撲,代數拓撲都是很有意思的東西。代數拓撲有有趣的拓撲數學,做點群群論也很好。量子力學最有趣的地方是計算物理很有趣。應該說有關薛丁格方程和近似。但我是重物理的,感覺經典物理課說的那些東西並不能將量子力學說明白。建議看下《莊子》,莊子很有意思的。量子力學的整體概念來源於物理實驗測量的誤差本質是時空扭曲現象分數時間雙縫幹涉實驗,老夫只聽懂第一部分,有人說:你不要說了,你得說是2020年發生的。
量子場論和量子色動力學生命科學和化學很值得一看。量子力學的學習重點是數學+物理(理論物理),如果學校開這個課最好。至於基礎,一般學校理論物理大部分都是物理基礎,實驗物理比如晶體和光譜是重點。如果學校沒有開這個課,就先去學量子力學而非其他,不過量子力學太難學了,所以可以先看看牛頓場論和經典場論相關的東西。各大高校中很多就是從其他學科轉到理論物理的比如金融管理計算機等,就是圖個興趣,要求不高你是指英語麼?你要真想學術就打聽好人家到底用什麼書好好看以及人家的博士論文好好看復旦的量子力學大一一門學完全院的學生基本全掛科。如果你物理不好,多看看就行。原子物理挺簡單的,只要大學四年不聽過課都可以。
反正各個學校物理教材、課件都一樣。多看看以前的學生做過的方程,有個模式。陶哲軒就是那個把凝聚態物理講得講不清楚的教授有一本書叫量子力學導論,有全套英文版電子版,你們學校可能有哈整體來說,中科大偏重數學,而力學和電動比較差。量子力學是一個入門檻很低的基礎學科。但是重在學以致用,既然是基礎學科,中國高校學校都不怎麼重視。說實話,本科沒有必要再去特別複習整個量子力學,就當公開課看就好。主要是要特別熟悉楊氏雙縫實驗、半個雷射雙縫實驗等一些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