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薛丁格貓」超導材料,量子計算有望實現!

2020-10-18 FanqiangMeng3

1935年薛丁格提出有關貓生死疊加的著名思想實驗,試圖從宏觀尺度闡述微觀尺度的量子疊加原理。量子疊加」技術是研製量子計算機的核心問題

最近,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超導材料,它能夠自然而然地停留在兩種狀態。這種材料稱為β-Bi2Pd,當製成環形時,就成為通量量子比特。該團隊發現這種材料可以自然保持疊置而不需要任何外部磁場,這意味著電流可以同時順時針和逆時針流動。

過去科學家一直在尋找馬約拉納費米子,由於它的非阿貝爾任意子性質可以用來拓撲量子計算,馬約拉納費米子足夠穩定可以防止數據在量子計算機中丟失。

研究人員通過實驗驗證了β-Bi2Pd薄膜是具有增強的拓撲超導能隙的唯一材料。

β-Bi2Pd薄膜中異常增大的拓撲表面態超導能隙

β-Bi2Pd作為拓撲超導的候選材料,其異常增大的拓撲表面態超導能隙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來保護或穩定馬約拉納零能模。


我們當前的計算機是建立在二進位系統上的。這意味著它們將信息存儲和處理為二進位「位」(一系列的1和0)。這個系統此前一直運作良好,但是近年來計算機的總體發展速度開始放緩。

量子計算機可以扭轉這種趨勢。關鍵是使用量子比特,量子比特可以同時將數據存儲為1、0或0與1可同時計算,這與薛丁格著名的思想實驗相同。使用這種額外的功能,量子計算機將能夠在涉及大量數據的任務(例如人工智慧,天氣預報和藥物開發)上勝過傳統計算機。

如何製造量子比特?

科學家已經掌握一些方法來製造量子比特。例如,一個單一的光子就是一種量子比特,0 和 1 可能存在的狀態就像是光子橫向或縱向的偏振,在量子世界,光子可以同時表現出所有的偏振狀態。直到你把一個光子送到濾光器,它必須決定自己是縱向或橫向偏振。

△ 處於疊加態的光子。直到通過一個濾光器,才會決定自己的偏振狀態。

一個原子核也是一種量子比特。它的磁矩(它的「自旋」)方向可以指向不同的方向,在強磁場下,它可以向上(代表1)或向下(代表0)。

△ 製造矽量子比特的方法,將磷原子嵌入矽。

另一個方法是將原子中的電子剝去,使它成為離子。接著可以利用電磁場將離子懸空,發射雷射脈衝改變它的狀態。麻省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就利用5個困在離子阱中的原子製造出了一臺量子計算機,並且成功地在每個原子上實現肖爾算法,對15進行正確的質因數分解。

此外,超導線路中的電磁振蕩也可以用來作為量子比特。這些作為量子比特的線路可以取值 0(沒有光子通過)或 1(有微波光子)。谷歌研發的量子計算機就是採用該方案。

固體中的電子自旋也可以使種量子比特,這種製造方法是利用固態材料中的缺陷,比如在金剛石中的碳原子。如果把晶格中的其中一個碳原子換成氮原子,並消除了一個相鄰的原子,就會產生一個氮的空穴。這個空穴就是所謂的氮-空位(NV)中心。NV中心和周圍鄰近的氮原子都成為了量子比特,它們的自旋狀態可以代表0和1。

△ 當量子比特不斷增加時,它就越難以保持量子的性質。為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提出的方案稱為「量子計算機的模塊化」。

通過建立小型的量子計算機,再利用特殊的方法將它們聯繫成為有使用價值的大型量子計算機。圖中顯示的是利用三種不同類型的量子比特來構建量子計算機模塊,模塊之間用光子作聯接。

現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超導材料,它自然而然地停留在兩種狀態,這可能是邁向量子計算機的重要一步。

相關焦點

  • 20超導量子比特薛丁格貓態製備獲進展
    近期,由浙江大學王浩華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範桁、鄭東寧課題組所組成的超導量子計算團隊,在長期合作的基礎上,最近又與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等國內單位密切合作,在超導多量子比特糾纏態的製備方面取得新進展。
  • 量子計算新進展:薛丁格糾錯貓
    ,將薛丁格貓的概念引入量子計算機,將可以解決量子計算機複雜糾錯問題。在計算過程中,唯一出錯的可能性是出現所謂的「數位翻轉」,即0不慎變成1,或是相反的情況。傳統計算機通過使用三個冗餘的物理數位實現糾錯,即用三個數位存一個信息,保證其中一個是正確的,也稱為「有效比特」。量子計算機的基本單位是量子比特,具有0、1以及量子疊加態。研究者稱,這意味著量子計算機除了可能發生數位翻轉錯誤,還可能發生「相位翻轉」錯誤,即量子疊加態出現錯誤。
  • 量子計算機突破:很酷的超導材料自然保持量子態,或改變遊戲規則
    薛丁格的貓是一個著名的關於量子理論的思想實驗,把一隻貓放入盒子裡,盒子裡還有少量放射性有毒物質,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發生衰變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還有50%概率沒有發生衰變貓倖存下來。如果我們不打開蓋子,就無法確定貓是死是活,這樣它就處於生與死的疊加態。
  • 《Nature》:薛丁格的貓變身「糾錯貓」!耶魯大學最新突破
    「薛丁格的貓」。 很多人都聽說過「薛丁格的貓」,它的「既死又活」常常用來描述量子的疊加態。這不僅結合了薛丁格貓的疊加概念,還能在執行某項任務時,修正脆弱的量子位元中突然出現的一連串錯誤。新研究發表在《自然》上。
  • 《Nature》:薛丁格的貓變身「糾錯貓」!耶魯大學最新突破
    【新智元導讀】近日,發表於《自然》上的一篇論文顯示,耶魯大學的量子科學家製造出了會糾錯的「薛丁格的貓」。很多人都聽說過「薛丁格的貓」,它的「既死又活」常常用來描述量子的疊加態。近日,來自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取得了量子力學的最新突破:「糾錯貓」。這不僅結合了薛丁格貓的疊加概念,還能在執行某項任務時,修正脆弱的量子位元中突然出現的一連串錯誤。新研究發表在《自然》上。
  • 薛丁格貓有救了?實現預測薛丁格貓的跳躍,並最終拯救它!
    耶魯大學研究人員通過預測薛丁格貓的跳躍並及時採取行動將它從眾所周知的厄運中拯救出來,從而找到了如何抓住並拯救這隻貓的方法。薛丁格的貓是量子疊加和不可預測性的象徵。在這個過程中,推翻了量子物理學多年來的基石教條。這一發現使研究人員能夠為包含量子信息的人工原子即將發生的跳躍建立一個早期預警系統,一項宣布這一發現的研究發表在2019年6月3日的《自然》上。
  • 超導量子計算實驗進展:動力學相變的超導量子模擬
    近年來,隨著可集成量子比特數的增多,相干時間的延長,以及操控和讀出精度的提升,超導量子計算成為量子模擬的重要平臺之一。運用經典計算機準確模擬量子多體系統的非平衡性質是人們長期關注的課題,而運用超導量子計算平臺模擬非平衡性質為研究這一類問題提供了新途徑。
  • 操控量子:拯救薛丁格的貓
    那首先讓我們快速回顧一下薛丁格的貓: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做了一個思維實驗——著名的「盒子裡的貓」(cat-in-a-box),把一隻貓,同放射性衰變源、蓋革計數器和密封的毒瓶一起,放在一個封閉的盒子裡。如果蓋革計數器檢測到單個原子的放射性衰變,它就會粉碎毒瓶,殺死貓。
  • 物理學家可以預測薛丁格貓的跳躍
    「薛丁格的貓」,這是量子疊加和不可預測性的象徵,實時預測它的跳躍和活動並保存下來。薛丁格的貓是一個眾所周知的悖論,用於說明疊加的概念 - 兩種相反狀態同時存在 - 以及量子物理學中的不可預測性。這個想法是將一隻貓放在一個帶有放射源和毒藥的密封盒子裡,如果放射性物質的原子衰變,它就會被觸發。量子物理學的疊加理論表明,在有人打開盒子之前,貓既活著又死了,是狀態的疊加。
  • 量子計算發展歷程_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 計算部分 - CSDN
    量子態疊加原理是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之一。量子態疊加原理可以由物理學薛丁格(Schrödinger)的思想實驗「薛丁格的貓」(Schrödinger’s cat)形象理解,即和鐳、氰化物關在一個箱子裡的貓在觀察者打開箱子之前既不能說是存活也不能說是死亡,而是存活和死亡的疊加態。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
  • 再揭量子真相:薛丁格的貓,到底在說什麼?
    本號前面文章《為什麼說量子通信是一個科學騙局?》《為什麼說量子計算機是科學界的又一騙局?》中指出,在中國,量子已經成為一種騙局的代名詞,帶頭行騙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無良商家,而是某些鼎鼎有名的所謂科學家。有人該說了:你真是大放厥詞,學過《量子力學》嗎?在《科學》雜誌上發表過文章嗎?第一個問題,我學過《量子力學》嗎?
  • 薛丁格的貓與新量子力學(2)
    在微觀世界中量子力學無往不勝,人們用它預測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分析材料的性能,甚至用它來計算分子的形狀,至今尚沒有任何一個實驗結果與它的描述相悖。它的數學形式也是如此優美,讓科學家看不到有任何修改它的必要。但是從沒有任何人,包括被稱為量子力學「教父」的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告訴過人們,如何去理解量子力學——你只需要去接受它。
  • 薛丁格的貓發威:量子計算機和量子軟體成高科技新增長點
    導讀:薛丁格的貓發威:量子計算機和量子軟體成高科技新增長點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科技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薛丁格的貓發威:量子計算機和量子軟體成高科技新增長點!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科學家首次在超導塊體材料中發現馬約拉納任意子 對未來量子計算機...
    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高鴻鈞、丁洪領導的聯合研究團隊首次在超導塊體材料中觀察到了馬約拉納零能模,即馬約拉納任意子。該馬約拉納零能模純淨度高,能在相對更高的溫度下實現,且材料體系簡單,對研究和構建高度穩定、高容錯的量子計算機具有極其重要意義。這項研究成果於北京時間17日由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
  • 薛丁格方程及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方程解釋了許多已經觀測到的量子現象,並引入了量子波是概率波的奇異解釋。埃爾溫·薛丁格對科學最重大的貢獻當屬薛丁格方程,即決定亞原子粒子運動的波動方程。薛丁格方程是現代量子力學的一大根基。薛丁格1887年出生於維也納,早年興趣非常廣泛,但最終被維也納大學錄取,學習物理學,並於1910年畢業。此後,薛丁格為奧地利物理學家弗朗茨·埃克斯納( Franz Exner)工作了一段時間。
  • 薛丁格的貓有救了:物理學家通過新方法預測量子躍遷
    著名的「薛丁格的貓」是量子疊加性和不可預測性的象徵,而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能夠「捕獲」和「拯救」這隻「貓」的方法,通過預測其跳躍動作採取實時行動,從而將其從厄運中拯救出來。在研究過程中,他們推翻了量子物理學界多年來的基柱性教條。
  • 隕石中發現一種超導材料顆粒,研究者:或是量子計算的關鍵
    蒙德拉比拉隕石是全世界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一塊隕石之一,科研人員通過磁場調製微波光譜法MFMMS,對這款隕石進行了全新的探測,發現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全新材料,超導材料顆粒!
  • 浙大學者助力中國躋身世界量子計算第一梯隊!
    此前,中國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創造了操縱12個超導量子比特實現糾纏的記錄。如今,這個數字被刷新,人類能夠同時精確操控20個超導量子比特進行工作。   20個人造原子的「薛丁格貓」   超導量子比特晶片設計、平臺搭建、測控工作在浙江大學超導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團隊的實驗室完成。
  • 量子計算怎麼投?一文讀懂量子計算的未來
    量子態疊加原理是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之一。量子態疊加原理可以由物理學薛丁格(Schrödinger)的思想實驗「薛丁格的貓」(Schrödinger’s cat)形象理解,即和鐳、氰化物關在一個箱子裡的貓在觀察者打開箱子之前既不能說是存活也不能說是死亡,而是存活和死亡的疊加態。
  • 科學家實現短時室溫超導
    這一發現有助於開發新型高溫超導材料,並發現這些材料的新用途。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的《自然》雜誌上。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2月4日報導,馬克斯·普朗克研究員安德烈·卡弗拉裡與來自法國、瑞士等國家的科學家合作,發現用紅外雷射脈衝照射一種叫做釔鋇銅氧化物(YBCO)的晶體時,它在室溫下(300K)短暫地顯出了超導性。他們認為,是雷射脈衝使晶格中的原子出現了暫時改變,從而提高了材料的超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