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失眠到凌晨4點、大學老師做噩夢教材一片空白……假日症候群你...

2020-11-24 上遊新聞

10月10日,小長假結束後的兩天,不少人仍保持著長假期間的作息,難以調節回正常的上班時間,25歲的趙萊(化名)就是其中之一,而她的許多同事也和她一樣。

女孩焦慮 準備「早睡」卻失眠了

「我昨天凌晨4點睡的,今天凌晨2點多睡的。」10日,在高新區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趙萊一整天工作都力不從心,她已經兩天沒休息好了,從8日到10日,她每天的睡眠不到5個小時。

小趙所在的公司每天早上9點打卡,工作日,小趙都需要7點起床,才能在9點前趕到公司。平日裡,在公司擔任商務工作的她每天都很忙,國慶節8天長假,被小趙拿來好好放鬆了一下。8天裡,她哪兒也沒去,每天宅在家裡看電影、玩遊戲,玩到凌晨三四點,再一覺睡到第二天中午。「以前每天加班回家都9點了,一點自己的時間都沒有,這次長假就宅了8天。」

這樣快樂的假日時光在8號晚上原本應該畫上句號,但想著第二天就又要開始「朝7晚9」的上班生活,早早躺在床上準備「早睡」的小趙卻怎麼也睡不著,「心裡特別焦慮,就不想第二天到來。」

連續兩天 公司一半以上同事遲到

就這樣,小趙在「第二天要上班今晚應該最後狂歡」和「明早起不來,今晚早點睡」兩種情緒間焦慮不已,夜越來越深,人越來越清醒。她不時拿起手機上網,過了一會兒又因為怕第二天起不來放下手機強制自己閉上眼睛。反覆折騰到凌晨4點,才慢慢睡著。

9日一早,小趙只覺得頭昏腦漲,她按下鬧鐘,又睡了過去,當天上午,她9點40左右才到公司,「結果我都到了,我們還有一半同事沒來。」

10日,上班第二天,小趙所在的公司,遲到的同事仍舊佔了一小半,「我們公司一共就十來個人,今早開早會都推遲了1小時。」小趙的老闆劉先生介紹,春節和國慶這樣的長假以後,公司員工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公司那兩天的考勤也不會算遲到,開學都有個收心的階段。」劉先生介紹,每次長假後,員工的工作嚴謹性都比較低,「一般到第三天第四天就好了,開工第一天,我們也不會安排比較重要的工作,大部分都是節前一些工作的梳理。」

高度自律 這些人完全沒有「中招」

10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走訪了多位不同行業的從業者,發現許多人都會在回歸工作時出現小趙一樣的焦慮情況。

45歲的朱老師就職於四川外國語大學,假期結束前,她夢見走上講臺時,自己的教材一片空白……朱老師介紹,自己在長假快結束前容易失眠。假期結束回到工作崗位後,老師們有的在上課時間走錯教室,有的在講臺上發現忘了帶U盤,而這些老師平時教學態度都非常嚴謹。

同樣焦慮的還有35歲的博士後萬先生,萬先生目前在深圳一所大學進行研究工作,他在國慶長假中陪家人外出旅遊。越臨近假期結束,他就變得越焦慮,「我害怕自己負責的多項科研任務無法按時完成。」

當然,也有不少人在長假結束後並沒有被這樣的情緒困擾,他們中有的人對自己的工作環境非常滿意,有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高度自律。

30歲的萬非是一名汽車4S店的客服人員,她介紹,在長假期間,她的休閒娛樂活動僅限於看電影、約閨蜜吃飯,而且一直都很希望早點回公司上班,「我喜歡公司裡的工作氛圍,和同事在一起熱鬧、開心。」

23歲的重慶IT工程師劉嘉的國慶假期除了不用上班,和平日裡沒什麼區別,除了外出遊玩,他照樣安排健身、讀書時間,長假結束後,他很快就恢復到了正常的工作節奏中。

醫生說法> 這樣預防假日症候群

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楊清武介紹,長假期間,一些人生活規律被打亂,生物鐘被強行改變,有的會表現為頭昏腦脹、失眠多夢,一些上班族還會出現睡眠紊亂、焦慮憂鬱等情況,這些,都是假日症候群的表現。

要預防假日症候群,最有效的方式是長假期間儘量不要擾亂日常的作息時間,在充分放鬆的同時要保證足夠的休息時間,尤其是假期後幾天要注意調節。

和小趙一樣,一些人長假過後對上班產生心理恐懼,這樣的情況首先要積極面對,從生活安排到作息時間都作出適應工作節奏的調整。工作中,每隔一段時間可以讓自己從工位上起來活動一下,看窗外的景色,讓自己儘快調整狀態。

楊清武建議,長假以後回歸正常工作,每天睡前有條件可以泡個熱水澡,或者用熱水泡腳,這樣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也對神經衰弱、失眠、頭痛症狀有緩解作用。也可以在上班前洗個澡,有效消除疲勞。

工作空隙,大家也可以每天早、中、晚各堅持做10-15分鐘 「放鬆操」來放鬆大腦,閉上雙眼深呼吸,用雙手十指輕輕按摩頭部,冥想自己在森林裡或大海邊。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石亨 實習生 陶臨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焦慮、起不來、生物鐘顛倒...假日症候群,你中招了嗎?
    女孩焦慮上班到凌晨4點   「我昨天凌晨4點睡的,今天凌晨2點多才睡。」昨天,在高新區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趙萊一整天工作都力不從心,她已經兩天沒休息好了,從8日到10日,她每天的睡眠不到5個小時。   小趙所在的公司每天早上9點打卡,平時工作日,小趙都需要7點起床,才能在9點前趕到公司。
  • 為什麼一到凌晨3、4點就早醒?中醫直言:可能是4種疾病「徵兆」
    你是否也常常半夜三更突然醒來,既不是被尿憋醒的,也不是因為渴醒的,明明身體很疲憊,卻異常清醒很難再入睡。這種情形確實讓人很是苦惱,誰都想一覺睡到自然醒,第二天神採奕奕的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什麼樣的睡眠才算得上是優質睡眠呢?
  • 經常做噩夢,是怎麼回事?是身體有病的表現嗎?
    #不斷更挑戰賽#有些人,睡覺會做噩夢,有時還會被夢驚醒,大汗淋漓;還有人,會因為做噩夢,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大喊大叫,拳打腳踢,那情形就像是正在經歷一場生死搏鬥。噩夢,嚴重影響睡眠質量和人的情緒,還會在早晨起床後,感覺頭痛或虛弱。做噩夢的時候,咱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變化?
  • 睡覺時愛做噩夢、抽筋是怎麼回事?警惕4種不適,可能是身體在求救
    而在此時,如果在睡夢中發生這4種異常,可能是身體求救的信號,甚至存在一些身體疾病問題,大家千萬不要忽略,否則容易變成大問題。睡眠中4種不適,要警惕!1、經常做噩夢偶爾做下噩夢,除了影響睡眠,基本上沒有啥問題,不用特別擔心。
  • 凌晨3、4點驚醒,醒後難以入睡,是什麼原因?或與4個因素有關
    導語:近些年來,我國很多人都出現了失眠的情況,調查顯示,我國的失眠人群已經達到了4億,這個關於失眠人群的數據是非常可怕的,也就是說我國每三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人失眠。失眠不僅僅局限於晚上睡不著覺,很多人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凌晨三四點的時候會突然驚醒,然後就再也睡不著了,這其實也是失眠的一種典型表現,這些人晚上得不到充足的休息,第二天也會無精打採。這種情況讓人們覺得非常煎熬,無論什麼年齡什麼工作的人,都希望在網上能夠擁有一個高質量的睡眠,高質量的睡眠才能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但是就目前來說,很多人都達不到這個目的。
  • 總是凌晨四五點就醒?不外乎4個原因,兩招讓你一覺到天明
    但據數據顯示,我國成年人的失眠率高達38.2%,似乎能睡個好覺是每天都要渴求的事情了,相比於睡的時間太長了,總是追到半夜就醒了,再難入睡,可能更讓人困擾和擔心。通常情況下,人每天的睡眠時間至少要保證在7個小時的,即使老年人的睡眠時間比較短,也至少要保證5.5-6個小時的睡眠,那麼對於經常睡到凌晨四五點就醒了的情況,大家也不要一直忽視,特別是對於中老年人來說,若是一直不管不顧,時間久了,可能會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對於年輕人來說,早醒也會精神不振,降低生活和工作效率,而總是睡到凌晨四五點就醒了,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在作怪,看看你中招了嗎
  • 改善失眠狀態其實不難!先看看自己是哪類型的失眠
    首先,請先來判斷你是哪種形態的失眠:1早醒型這類人晚上能順利睡著,睡眠質量也不錯,但問題出在,還沒天亮就醒了,明明調了7點鬧鐘,卻總是硬生生早起兩個鐘頭,且無法再睡回去。如果晚上11點睡,卻會在凌晨4點醒來,且再也無法入睡,你便屬於這型的人。
  • 經常凌晨3、4點自然醒,再也難入睡?或許是身體這2處「堵」了
    生活中大家也都知道睡眠對於身體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現在有很多的人長時間飽受失眠的困擾,甚至有些人經常在凌晨自然醒,從而出現了睡眠障礙。人的一生是很短暫的,大約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當中度過的,保證充足的睡眠才是能夠有助於增強我們自身的免疫力對抗病毒。
  • 大學老師吐槽:英語教材差錯太多,北大、北航在列
    「無論得罪行內多少人,我都在所不惜,為了全國大學生的利益,即使冒著被學校開除、解聘的危險,這事也得有人去做……」提起自己眼下的境況,北京林業大學英語老師施兵博士,瞪大了雙眼,堅毅地說。大學課堂上,施兵是一個和藹幽默的老師,他曾提著螃蟹上英語課,用生動形象的創新教學吸引學生;在同事眼中,他嚴謹、認真,做事不留情面,「寧願得罪前輩老師、領導以及同事,也絕不能讓粗製濫造的教材坑害學生」。「把挑刺的活兒當成課題在搞」2013年底,施兵在學校圖書館看書,隨意找出一本英語讀物,發現有語言錯誤。當時他並未特別在意,又翻了些英語教材,卻發現不少問題。
  • 主播王根:凌晨三點的上海,星星很亮
    11月2日,凌晨三點,直播結束,熱鬧散去,結束一天工作的主播王根坦言,現在最想做的就是休息。 「主播是體驗官,是粉絲們的眼睛和手」 1992年出生的王根,長著一張漂亮的面龐,身著藍色西裝,顯得時尚幹練,說話時,她語速很快,但清晰連貫。
  • sound+sleep助眠儀讓失眠準媽媽「想睡覺」
    甚至有將近10%的孕期女性,因為失眠而感覺到程度不同的抑鬱。另外,孕期睡眠障礙還會增加產後抑鬱的發病率。調查顯示,88.8%正常婦女睡眠模式在妊娠期有所改變,76%的孕期女性睡眠質量差,其中100%會夜醒,57%失眠,19%有打鼾等睡眠呼吸紊亂症狀,24%有不寧腿症候群。睡眠質量不高的狀態,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自身抵抗力,可能容易患上一些疾病,從而間接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 《如何寫作》「大腦一片空白」後怎麼辦
    提起筆來,大腦一片空白。不少教科書上都在急匆匆給出答案,結果是道理很通,作用極小。面對大腦一片空白的窘境,知道「為什麼」,遠比明白「怎麼辦」更重要。那麼,在寫作中,大腦一片空白,在告訴我們什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做的一件事叫還原現場。
  • 人為什麼會做噩夢?在背後「搗亂」的禍首,究竟是什麼?
    關於睡覺這個話題,相關問題還是比較多的,現代人比較常見的睡眠問題,就是失眠和熬夜了。其實還有一個問題,也有很多人出現,就是晚上睡覺的時候,會容易做噩夢。睡覺時做夢是很常見的事情,可是做噩夢應該是少有的事情,做噩夢的時候,就會容易被嚇醒,所有緊張害怕的感覺,都是真實存在的。
  • 大學英語老師將新聞熱點編成教材 上課曾帶螃蟹
    新京報記者 申志民攝  新京報訊(記者申志民)拿著活生生的大閘蟹走進課堂;將「範冰冰」「劉翔」「李雙江之子」等新聞熱點寫成「教材」……北京林業大學英語教師施兵「特立獨行」,一年多來,針對社會新聞熱點自編「教材」,並運用到教學上。他的課堂創新受到學生熱捧。
  • 經常凌晨兩三點醒來,然後再難入睡,原因多半是這2點,你清楚嗎
    好的睡眠對於一個人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壓力以及燈紅酒綠的生活,以至於睡得越來越晚,甚至出現失眠的情況。越來越多的人經常會在凌晨兩三點的時候醒來。我們都知道,凌晨兩三點正是睡眠的黃金時間,若是在此刻醒來,並且之後再也難入睡,那麼無疑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尤其是長期處於這種狀態時。早醒也是失眠,會導致睡眠時間或是質量不足,並且隨著年紀的增加,凌晨早醒發生的可能性會更大。有的人可能會認為是睡早了所致,但其實這類人不論何時入睡,都會在凌晨兩三點時醒來,並且之後再也難入睡。那麼,經常凌晨兩三點醒來,原因是什麼呢?
  • 經常做噩夢,是怎麼回事?醫生為你解惑,對症改善減少噩夢發生
    經常做噩夢的人,就特別好奇,噩夢是怎麼來的,該如何去改善?也是能幫助自己擺脫困境,不光是做噩夢的人好奇,不做夢的人,也很想知道背後答案。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做噩夢?中醫認為,經常做噩夢與肝臟健康有關,肝臟與情志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肝臟健康時,能夠疏洩不良情緒,讓氣機運行順暢,肝氣也就會比較充足,若氣機鬱結,人的情緒也就會產生變化,會變得很暴躁,還容易發脾氣。
  • 壓力,猶如一柄雙刃劍,它正在危害白領女性健康的3個方面!
    「恐孩症」、「腸激熱症候群」與肥胖症這三個健康問題也隨之困擾著廣大都市白領女性並日益突出。 其實,不吃早餐的人,常常到吃午餐時因為飢餓,就忘卻了減肥而情不自禁地吃得過飽或是吃過多的零食,造成機體熱量過剩,從而引起發胖。
  • 壓力大、開銷大、睡眠差……帶你還原蘇州白領生活的真實面貌!
    即使不用租這麼貴的房子,就按照平均水平來算租一套一室一廳的、舒適點的房子,每月房租至少需要1500元,水電費日常花銷可都還沒算進去。而再對比一下咱蘇州的平均薪資,你會發現租房已經佔了月工作總額的31.54%。
  • 凌晨1—3點經常「自然醒」?中醫提醒: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對一個人來說,最經濟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保證高質量的睡眠,但現代人受失眠困擾的非常之多。我們中醫科主任的患者中,有一位很典型的失眠患者:小劉,今年35歲,正當年輕,但和許多老人一樣,每到凌晨1、3點鐘就會從睡夢中驚醒,然後就不能入睡,輾轉反側,睜眼硬生生地熬到天亮,再趕去上班。缺乏睡眠加上工作時間過長,一來二去身體就會垮掉。
  • 關鍵時刻,大腦一片空白怎麼辦?
    有很多企業家說自己當眾演講的時候,會出現突然大腦一片空白的情況,很能理解,因為很多朋友有過類似的困惑。其實身為企業家或管理者,有非常多需要當眾演講的重要場合。比如說公司特別重要的產品發布會,或者對外宣傳的公關場景等等,或者要給重要的投資人介紹自己的項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