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HARPS發現了50個新的系外行星

2021-01-10 美美來說劇

【科學:HARPS發現了50個新的系外行星】

由瑞士日內瓦大學Michel Mayor領導的HARPS團隊宣布發現了50多顆新的系外行星,這些系外行星圍繞著恆星運行,其中包括16顆超級地球,其中一顆位於其恆星可居住區邊緣的軌道上。這是有史以來同時宣布的最多這樣的行星。通過研究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所有行星的特性,使用ESO世界領先的系外行星獵手HARPS的團隊發現,大約40%與太陽相似的恆星至少有一顆行星比土星輕。

「HARPS的發現收穫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其中包括極為豐富的超級地球和海王星型行星,這些行星由與太陽非常相似的恆星主持。新的結果表明,發現的步伐正在加快,「市長說。在使用徑向速度技術開始測量像太陽這樣的恆星之後的八年中,HARPS已被用於發現超過150個新行星。HARPS發現大約三分之二的已知系外行星,其質量低於海王星。這些出色的結果是幾百個夜晚的HARPS觀測結果。

利用HARPS對376顆類太陽恆星的觀測,天文學家現在也大大改進了對像太陽這樣的恆星是否容納低質量行星的可能性的估計。大多數海王星質量或更少的系外行星似乎都存在於具有多個行星的系統中。瑞士日內瓦天文臺的弗朗西斯科佩佩解釋說:「這些行星將是未來太空望遠鏡通過尋找氧氣證據等化學特徵來尋找地球大氣層生命跡象的最佳目標之一。」最近發布的新發現的行星之一HD 85512 b估計僅為地球質量的3.6倍,位於可居住區域的邊緣,一個恆星周圍的狹窄區域,水可能存在於液體中如果條件合適則形成。

「這是通過徑向速度法發現的最低質量確認行星,可能位於其恆星的可居住區域,而HARPS在居住區內發現的第二個低質量行星,」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Lisa Kaltenegger補充道。天文學,德國海德堡和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美國劍橋,是外行星的可居住性專家。新HARPS調查的精度越來越高,現在可以探測到兩個地球質量下的行星。HARPS現在非常敏感,它可以檢測到明顯小於4公裡/小時的徑向速度振幅小於步行速度。「HD 85512 b的檢測遠遠不是HARPS的極限,並證明了在類似於太陽的恆星周圍的可居住區域發現其他超級地球的可能性,」Mayor補充道。

這些結果使天文學家確信他們已經接近發現類似於太陽的恆星周圍的其他小型巖石可居住行星。

相關焦點

  •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巨蟹座又發現新的系外行星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夢想著遙遠的行星,但直到目前,科學家們才能夠識別出數千顆新的系外行星,並越來越多地了解它們的樣子。現在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巨蟹座發現了一顆新的系外行星恰巧的時間安排和這顆行星奇特的軌道模式,芝加哥大學科學家們能夠比迄今為止任何一顆都小的行星,更精確地計算出它的質量。
  • 系外行星:從科學猜想到大發現
    但這一設想直到二十多年前仍缺少實際觀測證據的支持,依然停留在科學猜想階段。行星本身不發光,它表面的反射光相對恆星而言是極為微弱的,因此行星常常被掩蓋在母恆星的光輝內,要從距離地球達數百光年以遠的恆星系統中發現行星是很困難的。
  • 新機器學習算法確認50顆系外行星
    2020-08-27 04:57:03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8月26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5日報導,英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的機器學習算法,已用其確認了50顆系外行星。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結論為未來使用多種驗證技術(包括他們的機器學習算法)統計並確認系外行星的發現提供了堅實基礎。目前許多系外行星調查都藉助凌星法來收集大量數據。
  • 系外行星又增加50顆!英科學家的新算法,或能找到「第二地球」
    而要實現這樣的想法,我們就需要通過找到系外行星,那麼什麼是系外行星呢,所謂的系外行星就是不在我們太陽系內的行星,而在最近,一則關於系外行星的消息則是發布到了英國的《皇家天文學會月刊》。這則消息講述,英國一個科學團隊研究出了一種新的算法,而這種算法則是可以通過運算找出系外行星的數量,根據這一團隊給出的科學家數據表明,在他們的這種算法的研究下,他們又找到了50顆系外行星。
  • 又發現一顆新的「暖木星」系外行星,不是熱木星
    一個由天文學家組成的國際小組研究報告表明,發現了一個新的「暖木星」外星世界,它在偏心軌道上穿越了一顆晚F型恆星。這顆新發現的系外行星,被命名為TOI-677b,比木星大約20%,質量也更大,這一發現發表在《arXiv》上。
  • 系外行星的發現
    1,據外國媒體報導,系外行星碰撞:科學家在距離地球約300光年的行星系統BD + 20 307年,發現在許多溫暖的塵雲,他們開始感到興奮,因為最近的塵雲可能更多證據行星碰撞,這種觀察是首次提出在10年前,2019年4月再次確認。對科學家來說,這一發現可能會導致更深入地分析碰撞過程是如何影響行星系統的形成和演化的。行星系統與地球非常相似,因為人們認為地球和月球是在一次巨大的撞擊後形成的。
  • 美媒:天文學家利用機器學習算法確認50個新系外行星
    據美國新地圖集網站8月25日報導,該算法旨在辨別望遠鏡數據中的誤報,它已證實50顆系外行星的存在,它們之中既有與海王星大小差不多的氣態巨行星,也有比地球小的系外行星。1995年,一個歐洲天文學家小組宣布了一個重大發現,他們找到第一個被證實圍繞恆星運轉的系外行星——一顆大約只有木星一半大小的熱氣態巨行星,它被命名為「飛馬座51b」。自這一重大發現以來,人類一直在狂熱尋找可能潛伏在我們星系的其他世界的證據。
  • 科學家利用引力透鏡發現系外行星
    目前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使用了微引力透鏡的方法尋找系外行星,他們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夏威夷W.M.凱克天文臺對恆星OGLE-2005-BLG-169進行了觀測,發現其周圍存在一顆天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這是微引力透鏡技術的又一個發現案例。這一發現打開了一個新的時空,即在恆星周圍更大的軌道半徑上發現行星。
  • 天文學家使用人工智慧算法確認了50顆新系外行星
    該算法旨在區分現實世界和望遠鏡數據中的假陽性,確認了總共50個系外行星,範圍從海王星大小的天然氣巨人到小於地球的外星球。這種系外行星發現被稱為過境方法。這些努力沒有白費。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超過4,200個繞太陽系運行的世界,以及5,000多個候選系外行星。
  • 科學家發現新的系外行星 大小類似海王星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藉助克卜勒探測器K2任務,發現了一顆海王星大小的新系外行星K2-263b,其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14.8倍。新發現有助天文學家進一步了解地球的歷史,以及地球與其他系外行星「表兄弟」之間的不同之處等。
  • 五顆系外行星發現「水」信號-系外行星,水,哈勃,NASA ——快科技...
    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五個遙遠行星大氣中可能存在水信號,科學家對系外行星進行觀測和調查的目的就是尋找適合居住的行星,現在哈勃的數據分析結果取得了新的發現成果,這五顆行星分別為WASP-17b、HD209458b、WASP-12b、WASP-19b以及XO-1b,其中WASP-17b的大氣有些特別,有些膨脹的感覺
  • 哪些系外行星最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科學家們發現了新的探索方向
    哪些系外行星最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科學家們發現了新的探索方向。據《MSN》新聞網5月20日報導,近日美國芝加哥大學的一個行星科研團隊,公布了一項最新的成果,表明外星球的海洋環流或將是尋找外星生命的關鍵。
  • 系外行星是如何發現的?
    我們今天就聊聊和這次諾貝爾物理學獎裡相關的研究——關於系外行星的那些事,以及認識光年之外的它們是如何被我們人類發現的。什麼是系外行星?系外行星,顧名思義,就是指在太陽系以外的行星。這些行星通常指的是那些環繞太陽系外的恆星公轉的行星,當然,「無父無母」的流浪行星也是系外行星的一種,我們今天的主角是環繞恆星的系外行星。
  • 2019十大系外行星發現:存在水蒸氣和雲層系外行星
    2、流浪系外行星可能環繞黑洞:2019年10月,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模型發現一顆類似海王星的系外行星不受恆星引力作用,竟然環繞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運行,這些系外行星可能存在於吞噬光線的黑洞邊緣依據該模型預測,這種貪婪黑洞可能是數萬顆流浪系外行星的宿主。該解釋理論在系外行星探索領域是極具挑戰性的,例如:天文學家無法應用凌日法發現此類行星,通常情況下,凌日法是觀察系外行星途經主恆星前後的光線變化,但是這種黑洞會吞噬光線,顯然該方法行不通。
  • 探測系外行星的不確定性,科學中的不確定性是一件好事?
    科學中的不確定性是一件好事,因為科學模型是這樣運作的:觀察一個現象,然後形成一個關於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的假設,然後測試這個假設,這將導致產生一個新的假設等等。這個過程意味著你很難確切地知道一些事情。相反,科學家們努力理解他們的測量、模型和結論中的不確定性。換句話說,不確定性不是一種限制,而是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對自然世界的認識,並告訴我們接下來要問什麼問題。
  • 新的發現:這個巨大的系外行星可能在進化競爭中輸給了它的對手
    在去年的十月,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個可能存在的系外行星的跡象,該行星圍繞一個距地球4000該發現是該類的第一例:此前沒有發現任何系外行星(系外行星即指圍繞太陽系外行星運轉的行星。) 然而,發表在在《科學先端》期刊的研究表明,這並不是一個常規的系外行星。 在它的成長被其對手行星阻礙前,克卜勒-1625b-i可能是作為行星在形成的。
  • 公文包大小的衛星發現了系外行星
    (圖片:©NASA/JPL加州理工學院)一顆公文包大小的衛星成功探索到了外星世界,這為微型太空飛行器捕捉系外天體提供可能。一項新的研究報導,用於天體物理學研究的弧秒太空望遠鏡(ASTERIA)立方體衛星(在2017年11月由國際空間站部署進入近地軌道)觀測到了系外行星 55 巨蟹座。微型立方體衛星未能發現先前未知的世界。
  • 海洋環流可能是發現宜居系外行星的關鍵!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成千上萬的系外行星。像苔絲這樣的太空探測器很可能會發現成千上萬的這樣的行星。但大多數系外行星都是氣態巨行星、熔融的地獄洞或冰凍的廢物。
  • 美「苔絲」探測器又發現一系外行星
    美國研究人員7日報告,他們利用美國的系外行星探測器「苔絲」發回的數據,又識別出一顆新的小型行星。這是「苔絲」升空以來發現的第三顆系外行星。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在西雅圖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年會上發布了這一新成果。
  • 如何尋找系外行星,發現第二地球
    什麼是系外行星太陽系外行星(簡稱系外行星;太陽系外行星太陽系外行星英語:extrasolar planet 或 exoplanet)泛指在太陽系以外的行星。系外行星觀測手段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迪迪爾·奎洛茲(Didler Queloz)1995年10月份他們利用徑向速度法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第一顆太陽系外行星(51Pegasi b)。開創了一個天文新時代,他們也因此榮獲2019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除了徑向速度法,系外行星的觀測手段在近幾年來有了很多進展,而且新的方法還在被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