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發現!科學家:金星上可能存在一個『繁盛的的生物群』」
這是一則「中國日報網」近日發布的新聞,原因是2020年9月14日23時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直播宣布:在金星大氣層中探測到了磷化氫分子(PH3),這一發現表明金星可能存在生命。
磷化氫為何可以證明存在生命跡象呢?
磷存在於人類腸子、某些動物的糞便、其他動物的分泌物以及厭氧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中的一種產物,而在金星氣體中發現大量的PH3,而目前除了金星擁有「大量的生命群」找不到任何其他合理解釋。
實然,人類對金星這個地球的「姊妹星」已經研究很久,它就是我們俗稱的「太白金星」,早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時,蘇聯就有過一個「金星計劃」曾向金星發射多次探索器,並成功著地。
在太陽還很暗淡的時候,金星與太陽的距離很合適,其表面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隨著時間的推進,太陽變得越來越亮,金星的表面溫度也逐漸升高,所幸金星厚厚的大氣層形成了溫室效應,確保了地表的溫度以及海洋的持續。
經過20多億年的發展,太陽的亮度越發的明亮,金星的溫度便越發的升高,越來越多的水蒸氣進入大氣層,雨水尚未到地面便會被蒸發,最終金星變成如今的衣服「煉獄」模樣。
科學家認為在金星厚厚的大氣中有個層面的環境、溫度適宜,符合我們已知生命的生存條件。
經此次事件的發酵,很多網友都在好奇但凡金星上真的有生命形式存在,他們處在一種什麼樣的形態?又是否產生了智慧?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2015年7月13日美國宇宙航天局發射新視野號探索器飛掠冥王星。
2015年7月23日美國國家航天局宣布,在天鵝座發現了距離地球1400光年,1.6倍地球大小的相近「宜居」行星克卜勒-452b。
我們早已證明金星地表的高溫、重力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探索金星的存在什麼意義呢?證明地球在這個寬廣的宇宙中並非是唯一擁有的生命群的行星,證明人類不孤單嗎?
有網友笑談說:「今金明地」,今天的金星就是明天都的地球,確實在時間的流逝下,若是人類沒有自我消亡終歸要上演《流浪地球》亦或者《星球穿越》。
我們不僅是想要證明我們在這宏大的宇宙中並非孤獨的,也是在準備「殖民」,無論是因為太陽於我們的威脅還是人類自身的發展、人口等膨脹等因素。
我們一直在探索著宜居星球,距離上相近的金星,「宜居」程度上的克卜勒-452b。
人類為了探索外星生物、尋找宜居星球進行過很多「非常規」操作。
1977年,美國宇航局就做過一個決定,在探測器「旅行者一號」發射到太空時攜帶了大量有關人類以及地球的信息,希望能被地外文明所捕獲,向「他們」介紹地球以及希望他們來訪。
準備主動出擊的還包括Lone Signal項目計劃,計劃向18光年之後外的紅矮星Gliese 523發射信號,但受到了包括霍金在內的多位人士阻攔,認為這一行為可能會威脅地球。
我國科幻作家劉慈欣也從曾在《三體》提出過「黑暗森林法則」,儘量不要與其他文明接觸,尤其是那些超過我們的文明。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
劉慈欣的多部科幻作品都曾講述外星人會對地球產生的危害,2019年賀歲檔上演的《瘋狂的外星人》就是改編自其筆下的《鄉村教師》。
講述獲勝的碳基聯邦戰勝矽基帝國後準備消除歸屬矽基聯盟所統治恆星的行星以及上面的生命,而唯一能逃離這次毀滅的方法就是被發現的生命具有足夠的文明水平加以認證。
榮獲科幻最高獎項雨果獎的《三體》,太陽系最終也被高等文明使用降維打擊毀滅。
在大劉的思維中,外星人的未知帶著很多不確定因素,他們可能是極度危險的,每個文明都是獵物,每個文明也都是獵人。
大劉雖說近年不出書,但一直都在行走於各個科幻活動,包括2020年由Netfix將《三體》三部曲拍成劇集的信息,以及最推出了自己作品系列的科幻漫畫。
其中就包括了《夢之海》《圓圓的肥皂泡》《鄉村教師》《流浪地球》四部科幻作品。
《夢之海》裡來自外星藝術家凍結地球全部江河湖海創作出一件太空藝術品。
再次向大家推薦亞洲最強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作品》,一起體驗大劉筆下的外星文明。
點擊下方連結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