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14日,一個國際科學團隊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他們宣布:
在金星上空的雲層中發現了磷化氫氣體,這種有毒氣體被認為是一種關鍵的「生物標誌物」(biosignature),可能意味著金星高空存在生命。
Gif from Reuters video
小科普-磷化氫:
磷化氫(分子式PH3)是目前認可的一種「生物標誌物」,這種物質大多是厭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動所產生的。同時,磷化氫易分解,這表明金星至今還有穩定的機制在生產磷化氫。
也正是基於此,此項研究成果被普遍認為是學界重大發現,因為這至少意味著金星高空可能存在「類似地球生命」的運作機制。
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Jim Bridenstine)在聽聞這則消息後激動地表示——
「是時候提升金星(探測)的優先級了。」
NASA administrator Jim Bridenstine on Monday hailed the discovery of phosphine in the atmosphere of Venus, a gas which on Earth can be attributed to living organisms.
&34; he tweeted.
A team of experts detected traces of phosphine, a flammable gas that on Earth often occurs from the breakdown of organic matter.
They used telescopes in Hawaii and Chile&39; upper cloud deck, around 60 kilometres (45 miles) from the surface.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這是一個令人驚喜的發現,但這個發現僅僅意味著一種可能。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指出,他們並沒有發現真正的生命形式,磷化氫的發現也並不能直接證明金星上空存在生命。
這些磷化氫從何而來,也尚未可知。
Writing in Nature Astronomy, the team stressed the presence of phosphine did not prove the presence of life on Venus.
But, as the clouds swirling about its broiling surface are highly acidic and therefore destroy phosphine very quickly, the research did show that something was creating it anew.
金星「維納斯」:煉獄or生命的家園?
站在浩瀚宇宙的高度來說,理論上,不可能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
伴隨著這樣的信念,人類對於地外生命的幻想與科學探索從未停止——
從月球、火星再到系外行星……人類的眼光始終向著無盡的宇宙深處延伸。
GIF from 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Astronomical Research
然而,對於地球的「近鄰」——金星,人類始終未曾抱有太大的幻想。
原因很簡單:
絕大多數生命需要在適宜的溫度下才能生存,因此人類往往將探索的目標設定在宜居帶(habitable zone)。
而金星在太陽的炙烤下,表面溫度可以達到500℃,並且極度乾燥。金星的大氣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此外還含有相當多的硫酸雲。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金星都像是一個煉獄,而非生命的家園。
金星「維納斯」:
金星(Venus)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因其大小、質量、體積與到太陽的距離均與地球類似,被稱作地球的「姐妹星」。但實際上,金星的表面環境與大氣狀況與地球截然不同。古羅馬人稱其為「維納斯」。
不過,在金星的大氣層中,也隱藏著一片狹窄的「溫和區」——
這片區域距離金星表面大約50至60千米左右,壓力條件與地球表面相似,溫度也在0℃到50℃之間。因此,一個合理的猜想是:如果金星上的確存在生命,那麼它只可能生活在這層特殊的大氣中。
這也正是研究人員觀察到磷化氫信號的地方。
參與此次研究的科學家亞努什·佩特科夫斯基(Janusz Petkowsk)表示:「這個磷化氫信號完美地落在疑似的宜居區。」
按照他的設想,金星生命或許與地球上的生命有根本的不同——可以一輩子都生活在空中,而且可以耐受高度酸性的環境。
Venus, which rotate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o Earth and where a day lasts 243 times longer, is a subject of intense interest among astronomers.
It is so close and of such similar size to our home planet that some experts believe it serves as a warning of the dangers of runaway climate change.
Previous studies have unearthed tantalizing clues suggesting Venus has active volcanoes, including signs of recent lava flows.
Conditions on our planetary neighbor are often described as hellish with daytime temperatures hot enough to melt lead and an atmosphere comprised almost entirely of carbon dioxide.
揭開面紗:金星探測的過去與未來
然而,發現與生命相關的證據容易。
證實並探索到生命,遠比想像的難太多了。
自上世紀60年代起,前蘇聯和美國向金星發射了30多個探測器,從近距離觀測到著陸探測,試圖揭開這顆「愛神星球」的神秘面紗。
但由於金星環境太過惡劣,許多探測器在著陸後不到一小時就被摧毀。
經過多次探測,人們才發現,金星對於人類來說荒涼而極端,與之相比火星都要「溫柔」得多。
不過,此次磷化氫的發現,讓金星探測再次充滿誘惑。
「希望這項研究能夠重新喚起科學界對於金星探索的關注」,此次研究的領頭科學家簡·格裡夫斯(Jane Greaves)說。
據了解,目前,已經有幾個正在籌備的金星探測計劃——
到那時,關於金星的物理、化學乃至生物方面,我們將獲得全新的認識。
邁入星際時代的人類,還需要更多的深入探索去認識廣袤無垠的宇宙。
而在一切尚未明朗之前,孤獨而渺小的人類,應以何種姿態在宇宙的尺度上一邊探索一邊生存?
那也許就是:在浩淼宇宙面前,永保謙卑。
正如《三體》那句話所說的那樣——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