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正研究用人體組織製成的線來縫合修復傷口

2021-02-08 站長之家

站長之家(ChinaZ.com) 2月11日 消息:位于波爾多的法國國立衛生與醫學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人員製造出了一種稱為「human textile(人體紡織品)」的材料,可以用來修復傷口。

註:圖片來自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據介紹,新研究的材料是通過從人體皮膚細胞中培養生成一種線,科學家們正在探索將其用於改進植皮和器官修復過程的方法。研究人員在發表於《Acta Biomaterialia》上的論文中解釋道:「這種材料可以用作縫合傷口的簡單縫合線,也可以組裝成完全的生物人體組織。

根據該團隊的說法,這種紗線可能優於目前的材料,因為它不僅將用於許多醫療程序,而且將能夠真正融入患者的身體。這種線狀物質可以通過不同編織方式製造出類似於袋子、閥門、管子甚至穿孔的薄膜。

那麼,他們是如何創造出這種新奇的材料呢?首先,研究人員將人體皮膚細胞切成長條,然後將其「編織」成類似紗線的材料,可以製成各種形狀。

目前,研究人員已經成功用這種方法縫合了一隻老鼠的傷口,並在兩周內完全癒合。該團隊曾成功地利用生物材料製成了人造血管,本次的項研究建立在之前的的基礎上。(teslarati)

相關焦點

  • 新型手術凝膠:幾十秒就能「縫合」傷口,還可以隨著人體「變形」
    不管是外部還是內部的傷口,MeTro都能直接作用於傷口,並在幾十秒內就將其「縫合」。這種富有彈性與黏性的手術膠很可能會徹底改變緊急治療的方法。來自美國及雪梨的研究者們發明了MeTro。當然這並非是科學家首次嘗試發明類似的凝膠,但之前的問題在於,膠和人體組織存在著不相容性。
  • 幾十秒就能「縫合」傷口的手術「變形」凝膠
    不管是外部還是內部的傷口,MeTro都能直接作用於傷口,並在幾十秒內就將其「縫合」。這種富有彈性與黏性的手術膠很可能會徹底改變緊急治療的方法。來自美國及雪梨的研究者們發明了MeTro。當然這並非是科學家首次嘗試發明類似的凝膠,但之前的問題在於,膠和人體組織存在著不相容性。
  • 把傷口用焊接技術「焊」起來 65000人已實踐
    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巴頓焊接研究所從1992年就開始研究活體軟組織高頻焊接技術,並將其應用於臨床,成為外科手術縫合的一種選擇。  我們的課程從手術「縫合」史開始切入,仔細講解人體焊接術的來龍去脈。來到中國,來到廣州,這項還處於探索階段、讓人腦洞大開的焊接技術又是如何?來來來,上課啦。
  • 醫用「膠水」被發明,20秒癒合傷口,中國科學家還原了科幻電影?
    現在中國科學家又研究出一種粘合劑,可以在幾秒鐘內就癒合致命傷口。這種粘合劑可以被用在無法立即就醫的情況下,挽救患者的生命。這可都是科幻電影中的橋段啊,沒想到現在成為了現實。研究人員通過在豬的肝臟上測試發現,這種凝膠形物質被紫外線活性化後20秒以內,在組織開口周圍形成密封,止住出血現象。
  • 縫合線的類型與術中應用
    Several types of materials are used for suturing subcutaneous tissues, fascia, or deep structures. 簡單來說,縫線就是外科醫生用來將組織縫合在一起的線,其可以用於縫合外科手術中的切口或創傷造成的傷口,也可以用於結紮血管。縫合皮下組織、筋膜或深部組織時會用到幾種不同材質的縫線。
  • 人體組織3D生物列印技術六項研究進展
    Karande說,「如果皮膚替代物不被人體排斥,則宿主與移植器官之間的溝通至關重要。」目前,需要植皮的患者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自體植皮,即醫生刮去一塊健康皮膚覆蓋受損區域;另一種是用牛膠原蛋白、聚合物泡沫等製成的人造皮膚產品。兩種方式各有缺點。自體植皮會造成疼痛並產生新傷口。
  • 中科大研製出新型螺旋結構仿生手術縫合線
    中科大研製出新型螺旋結構仿生手術縫合線 發表時間:2021/1/14
  • 數十秒內癒合致命傷口,這是什麼神仙醫療技術?
    研究人員稱,未來它可以用來阻止病人在心臟手術中的流血,也可以用在戰區和恐怖襲擊等醫療條件有限的緊急情況下。在一段演示這種生物膠用途的視頻中,塗抹在豬肝傷口上的生物膠首先被手電筒照射的紫外線激活。一旦被激活,這種生物膠就會迅速凝固,形成防水的密封層並阻止血液等液體繼續滲出。據發明者稱,這種膠水甚至對潮溼的組織也有效,因此不需要縫合傷口。
  • 癒合傷口光縫線還不夠:新手術凝膠助縫合內臟傷口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8日上午消息,縫合傷口通常需要縫線和釘子,但這都無法形成完全的密封。當涉及到體內深處的損傷,例如內臟器官的傷口時,治療更加困難。密封劑為這些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但此前的密封劑無法滿足外科手術的所有要求。近期,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密封劑,可以滿足所有要求。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本周的《科學轉化醫學》期刊上。
  • 蜘蛛絲:用於治療人體的神奇材料
    現在,科學正在尋求利用絲綢的特性來提供藥物和治癒我們的身體。古希臘人和羅馬人用蜂蜜和醋清洗傷口,然後用球形蜘蛛網止血。人造蜘蛛絲正在探索成為一種環保材料,可以徹底改變工程,紡織品和飛機生產,但在藥物輸送和組織再生中用作生物活性材料是相對較新的概念。合成絲的特性意味著它足夠堅固和靈活,可用於人造韌帶,外科縫合線和用於組織修復的細胞支架。但是生產用於人類醫學所需的絲綢數量是困難的。蜘蛛是食肉動物,不能像蠶一樣進行養殖。
  • 「蜘蛛絲」:強度大過鋼鐵,彈性勝過膠皮,還能進行生物修復
    蜘蛛網的生物修復能力蜘蛛網和蜘蛛巢穴就是由這種不可思議的天然蛋白質紡織而成,蜘蛛利用細線在空氣中滑動並逃脫了大型食肉動物。同時,蜘蛛絲具有生物相容性,在再生醫學領域中開創了新的篇章,於是現在,科學正在尋求利用蜘蛛絲的特性來製作相關藥物並治癒我們的身體。
  • 告別縫針,60秒內癒合傷口!醫學史上最強黑科技來了
    眾所周知,東西開裂用膠水粘起來可以繼續使用。人的身體受傷,小傷用創口貼就能解決,大傷口就免不了去醫院縫針了。不僅疼,而且還會留下疤痕。而且,Me Tro除了能憑著超強的密封性和牢固度對傷口起到保護作用外,還能有助於組織再生,甚至傷口癒合時間能縮短一半呢。
  • 告別縫針,傷口瞬間癒合!醫學史上最強黑科技來了!
    今天,科學家把這個夢想照進了現實。近日,雪梨大學、哈佛大學和美國東北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就合力搞出了一種超級膠水Me Tro,只要將它塗抹在傷口表面,用紫外線照一照,只需要60秒,就能完成整個傷口的縫合工作。
  • 蜘蛛吐出的絲竟然這麼優秀,醫生們又多了一把對抗疾病的武器
    比如古希臘人和羅馬人在受傷後會用蜂蜜和醋清洗傷口,然後用球形蜘蛛網塗抹傷口進行止血。合成絲的特性意味著它足夠堅固和靈活,可用於人造韌帶,手術縫合線和用於組織修復的細胞支架。因此使用轉基因的蠶來製造蜘蛛絲,研究人員將蜘蛛的基因剪接到蠶體內的大腸桿菌中,這樣產生的蠶絲具有蛛絲的彈性,但強度卻大打折扣。
  • 告別縫針,傷口瞬間癒合!
    眾所周知,東西開裂用膠水粘起來可以繼續使用。人的身體受傷,小傷用創口貼就能解決,大傷口就免不了去醫院縫針了。
  • 英語閱讀與測試 194 | 以蜘蛛網為靈感的雙面膠帶可粘合傷口
    研究人員設計出了一種可以在術後快速將身體組織粘合起來的雙面膠帶。這個設計靈感源於蜘蛛在雨中捕獵時分泌的 「膠水」。讓身體組織形成緊密的密封是十分困難的,因為它們表面的水分會使組織變得光滑。用來將傷口縫合在一起的縫合針或縫合線並不總是有效,而且可能會導致感染。Tissue glues which already exist can take several minutes to work and may drip onto other body parts.
  • 近些年來,科學家們所發現的10個關於人體的有趣事實
    而在今天,我們要和你談談,近些年來,科學家們所發現的10個關於人體的有趣事實。1、關節軟骨能夠自我修復就像蠑螈可以再生尾巴一樣,人類也能夠再生自己的軟骨,我們所說的是在關節區域類似於橡膠一樣的東西。去年,科學家們發現,軟骨可以自我修復。而最為有效的部分就在腳踝處,膝蓋次之,而髖關節的修復能力最差。
  • 創傷修復生物材料產品行業研究:進口廠商佔據中高端市場
    創傷修復產品主要用於治療、修復和替換人體組織、器官或增進其功能,主要包括敷料類產品、止血材料產品以及組織修復類產品。這類材料與人體組織、體液或血液擁有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功能型以及良好的可加工型,製成醫用產品可用於維護生命功能、修復、替換後或補償人體器官功能。生物醫用材料應用範圍廣泛,當前最熱門的應用領域為骨科、心腦血管、口腔與眼科和創傷修復四大領域。其中全球生物材料以骨科和心血管兩類產品的需求最大,共佔全球生物醫用材料市場近80%的份額。
  • 返老還童不是夢 科學家試圖用年輕血液讓衰老組織重生
    不過,在過去的若干年裡,少數實驗室開始恢復異種共生研究,尤其是在衰老研究領域。通過將一隻年邁小鼠和年輕小鼠的循環系統連接在一起,科學家已經獲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在心臟、大腦、肌肉和幾乎每一個被研究的組織中,年輕小鼠的血液似乎為日漸衰老的器官帶來了新生,使年邁小鼠變得更加強壯、聰明和健康,甚至讓它們的毛髮變得更加光澤。目前,這些實驗室已開始辨別年輕血液中為上述變化負責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