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技術驅動大眾創作 華為帶來的手機電影效應

2020-12-03 極客公園

當「手機電影」首次出現在大眾視野的時候,對於大眾、專業的電影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但事實是,「手機電影」現在已被大眾所接受,甚至還有了專屬的專業獎項。

11 月 27 日,華為聯合第 33 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舉行首屆新影像·手機影片競賽表彰儀式,是對去年的手機影片的一個總結。與此同時,「新影像·手機電影計劃」也同步開啟。

電影媒介從 19 世紀誕生之日開始,就一直不斷吸收著當時的高科技成果,進而迸發出無限的創造力,豐富著藝術創造能力。回顧歷史,無論是黑白默片的淡出、膠片時代的來臨亦或是 16mm 輕便攝影機的出現,電影始終隨移動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而進化。

時至今日,電影出現了手機電影這個延伸,呈現繁榮勢態,回溯緣由,一方面是大眾創作欲望的高漲,另一方面是手機影像技術呈現爆炸式進步,這背後,牽引「新影像·手機電影計劃」的華為 Mate40 系列自是最具代表性的領先旗艦。


手機電影計劃背後 源於技術躍升的自信

從 4G 時代起,手機拍攝就已經從靜態影像向動態影像演變,步入 5G 時代,各大手機廠商在影像上尤其聚焦視頻。在視頻拍攝的大潮流下其實也衍生了不同的派別,為了更高清的畫面,有廠商選擇高像素以便於後期裁切;而華為選擇的方案則是再配置一枚獨有的電影鏡頭,去年華為 Mate30 系列身上那顆電影鏡頭就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今年華為 Mate40 系列再次沿用徠卡電影攝像頭。

華為 Mate40 系列將用於視頻拍攝的傳感器尺寸從傳統的 4:3 設計為 3:2,以提升它對於視頻的使用效率,根據華為提供數據顯示其能提升 10% 左右,要知道在影像方面提升 1% 都很難,一顆傳感器能提升 10%,這是極為恐怖的。

這次華為 Mate40 系列採用的電影鏡頭像素為 2000W,相比去年的華為 Mate30 系列的 4000W 縮水了一倍,那效果是否會打個五折?其實不然,針對這點,華為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小龍也有解釋,去年的華為 Mate30 系列為了更大的進光量,其實採用了像素四合一成像方案,而華為 Mate40 系列則能完完全全真實的輸出 2000W 像素視頻,同時傳感器尺寸也來到了 1/1.53,進光更大同時保留更多的細節,也能更加方便後期。

除了硬體之外,華為 Mate40 系列引入了全新的提升—XD Fusion,它實現的機制是在拍攝視頻過程中每一幀曝光兩張,即長曝光和短曝光同時拍攝,實時融合合成,從而達到了寬容度的提升,這功能基於晶片能力、建立算法,圖像處理工作從 Sensor 上的 RAW 域,全程運算一直到最後影像的生成,這裡很大程度是麒麟 9000 平臺的功勞。值得注意的是,華為 Mate40 系列的主攝和前置攝像頭也都支持 XD Fusion,在拍攝大光比等場景時無疑能給用戶更好的體驗。

前面所提及的是華為 Mate40 系列在動態影像畫質上的提升,但「電影」是一門多項元素組合而成的藝術,畫面、音效、觀看體驗都至關重要,因此拍攝手機影片,對普通消費者來說畫質、防抖以及聲音都需考慮,華為 Mate40 系列在這些方面均有大幅提升。

防抖是極其影響用戶觀影體驗的一個指標,華為 Mate40 系列在錄像模式下面增加了一個叫做運動防抖的開關,開啟之後整體的防抖能力更強。這背後是軟硬體通力合作的效果達成,華為 Mate40 系列利用超廣角鏡頭特性裁剪一些視場角,這很像是剪輯軟體中的防抖動功能,通過算法分析運動軌跡,去做一些視場角的裁切,保證畫面穩定平順。

除了自帶的機身出色的防抖功能外,華為 Mate40 系列也與大疆尋求合作,推出了 DJI OM 4,除了保證畫面更穩定,華為 Mate40 系列也在軟體上制定了微電影的 Story 模式以及 AI 的智能跟拍,使用此功能可直接調用大疆的電機直接進行推拉搖移和搖鏡頭的這樣一些動作,極大的降低了用戶創作創意鏡頭和轉場的門檻,對普羅大眾來說這絕對是喜聞樂見的。

聲音維度,華為 Mate40 系列採用了後置多麥克風以及波束成型的指向性收聲功能,也就是說當我們變焦畫面時,音頻也會做變焦,根據畫面的縮減做到聲音的增益和衰減,加之算法對人聲調優、抑制噪音,華為 Mate40 系列錄音時拾音效果能做到清晰飽滿。配合華為 FreeBuds Pro,甚至還能做到小蜜蜂的功能,機位不變,在耳機有效連接範圍內都能做到精準拾音。我們倒是很期待未來華為能做個多設備連接功能,這樣用手機拍攝對手戲或者 Vlog,完全不用考慮槍形麥克或小蜜蜂了。

無論是畫面、色彩、防抖亦或是音效,無一不是動態影像的痛點指標,華為 Mate40 系列在這些方面均帶來了躍遷升級,拍攝動態影像或是說手機電影時無疑是一副理想工具。


靜態影像大幅進步 史上拍照最強 Mate

除了動態影像上的突破,華為 Mate40 系列還是一款在靜態影像上站在巔峰的產品。

如果說去年華為 Mate30 系列的 30 倍長焦讓不少朋友有所遺憾,那麼今年華為 Mate40 系列帶來的百倍雙目變焦則一定能讓人心動不已。華為 Mate40 系列靜態影像上向華為 P40 看齊,採用了 10 倍光學變焦,最高百倍雙目變焦。

有些朋友可能會問到,現在市面上已有 120 倍變焦了,華為作為長焦賽道的開闢者,為何不研發更高的變焦倍數,針對這個,華為消費者業務相機解決方案的潘超越有解釋:華為一直以來關注消費者的體驗,硬體上實現更高的變焦倍數是一方面,長焦鏡頭的防抖、清晰度、色彩等表現則是另一方面,同樣重要。

在這還得提一下華為 Mate40 系列的變焦體驗,一般來說,搭載長焦手機在變焦時由於焦段跨度過大,經常會發生無法開啟長焦鏡頭或畫質衝突的問題,華為 Mate40 系列增加了一個 3 倍小長焦,在 1~3 倍焦段成像,小長焦會加入進行融合成像,3~10 倍之間,則會用兩個長焦鏡頭來融合成像,在變焦體驗上更佳。另外一個就是多焦段的色彩一致性,華為 Mate40 系列在色彩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變和提升,目的就是為了將超廣角、1 倍變焦、多倍變焦場景下的顏色做到一致。

關於色彩,再囉嗦一句,其實早在華為 P40 系列時,華為就使用了八色彩通道的多光譜色溫傳感器,這顆元器件為手機提供更多的色彩信息的輸入,AWB 利用 AI 的能力提升 AWB 的準確性,再通過 NPU 的處理,運用算法分析感光元件提供的顏色數據,進行照片色彩的運算手、提升色彩的準確性。華為 Mate40 系列這次加入了 P3 廣色域的色彩管理,比 sRGB 色域範圍增大 25%,去提升消費者在攝影時的色彩觀感體驗。

在超廣角的拍攝上,華為 Mate40 Pro+這一次帶來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技術—全球首款自由曲面鏡頭。

喜愛攝影或對光學有研究的朋友可能知道,超廣角鏡頭設計的視場角越大,鏡頭的光學性能(MTF、相對照度等)就越差。傳統超廣角鏡頭設計,需要考慮使用負畸變,縮小有效的設計像高,降低設計難度。簡單的可以理解成,引入一定的負畸變,這相當於把設計難度降低,把有效的使用像素打了折扣;譬如引入-20% 畸變,那麼輸出圖像就需要裁圖,裁掉-20% 畸變的影響,那麼有效像素就少了。

而 Mate40 Pro+的如何來糾正畸變呢?華為 Mate40 Pro+將鏡頭模組的成像區域設計成矩形,與圖像傳感器形狀進行匹配,成像過程中儘可能減少因為圓形而引入的一系列問題,且提升了整個系統對於像素的利用率。帶來最顯性的效果就是 Mate40 Pro+既能保留最大視場角(等效焦距 14mm),而且輸出最佳的畫質(防畸變和提升清晰度)。


寫在最後

華為 Mate40 系列的出現,推動著手機影像技術實力再次向前提升了一大步,華為 Mate40 系列無疑再次成為影像技術全新的掌旗者,集最尖端的影像技術集於一身。不斷突破的手機技術變革也使得創作的邊界不斷突破,華為 Mate40 系列全面進化的畫質、防抖、色彩和音頻實力,無疑能更好的賦能給大眾,助力他們更好的進行情感和思想的記錄表達,推動著影像創作由小眾創作走向大眾創作。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攝影師、《六十九》的攝影指導汪士卿老師說:之所以史匹柏能成為全球聞名的超級導演,在於他僅有 11 歲的時候就能有機會拿著一臺 8mm 攝像機拍攝出《童子軍》這樣長達 14 分鐘的電影。而華為 Mate40 系列手機則是屬於當下年輕一代手中的創作工具,他們可以輕而易舉的接觸動靜態影像的拍攝、動態影像的錄製。在「新影像·手機電影計劃」開啟的語境之下,手機電影賽道將捲入越來越多的創作新生代,帶來現象級的手機電影效應。

相關焦點

  • 華為Mate40影像技術 為電影行業開闢全新賽道
    由此,華為把手機攝影正式帶入電影行業,開啟了一股人人都可創作的「手機電影」浪潮。以華為手機為代表的新興影像技術力量,賦予了影像創作更多的可能性。「新影像·手機電影計劃」正式啟動 華為再度牽手中國電影金雞獎時隔一年,這股鼓勵普通人創作手機電影的熱情再次掀起新浪潮。
  • 推動產業新生 突破類型化限制 直擊金雞獎「新影像·手機電影計劃」
    拿起手機,拍攝一部屬於自己的手機電影。  在世界電影百餘年的發展歷程中,手機電影是一個非常年輕且獨特的存在。現代科技的發展帶來了電影拍攝器材的小型化,也帶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影像時代。
  • 推動產業新生 突破類型化限制 直擊金雞獎「新影像·手機電影計劃...
    拿起手機,拍攝一部屬於自己的手機電影。   在世界電影百餘年的發展歷程中,手機電影是一個非常年輕且獨特的存在。現代科技的發展帶來了電影拍攝器材的小型化,也帶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影像時代。另外從獲獎者的發言也可以看出其內涵,即提供給了年輕創作者一個低於電影,但是高於短視頻的創作語境,給了大家一個講故事的機會。」   作為手機品牌方的代表,李昌竹表示,華為將全力支持青年朋友拿起手機進行影像創作。
  • 華為聯合中國電影金雞獎開啟新影像·手機電影計劃
    品玩11月27日訊,華為今天聯合金雞電影節,共同開啟新影像·手機電影論壇暨首屆新影像·手機影片競賽表彰儀式。經過8個月的作品徵集,共有22部優質手機影片入圍參與首屆「新影像·手機影片競賽「六大榮譽的角逐,最終共有8部影片獲獎。
  • 華為Mate30 Pro電影四攝 完美邂逅手機影像
    2019年9月26號,華為在上海發布華為Mate30系列手機。此前在電商平臺,這個全新的旗艦系列預售僅僅開始幾個小時,就收穫了超過8萬的預約量,而隨著它的正式開售,更是受到消費者的熱烈追捧。這次涅槃君就第一時間帶來了華為Mate30 Pro的高清圖賞,大家不妨先睹為快。
  • 千呼萬喚 華為Mate 40系列手機正式發布
    華為Mate 40 Pro和華為Mate 40 Pro+搭載華為首款5納米麒麟9000 SoC晶片,集成153億電晶體,成就麒麟晶片巔峰之作。全新超感知徠卡電影影像系統引入前後雙電影鏡頭和前後雙超大廣角,締造全能影像出色實力。強大性能之外更加易用貼心,AI隔空操控、靈動熄屏顯示讓交互方式更豐富。
  • 華為P40 Pro影像功能評測
    作為權威評測機構DxOMark榜單的常客,華為P系列手機的新一代機型P40系列最近又一次獲得了優異的成績。P40 Pro憑藉破紀錄的128分榮登DxO手機攝像頭評測榜首,再次坐實了華為P系列作為影像標杆的卓越實力。
  • 屢次突破拍照極限,華為P40帶來手機攝影更多想像
    「『高端』不是堆料,而是引領性的技術和創新。」餘承東在華為P40系列發布後的專訪中如是說道。這一次,似乎在情理之中,華為P40系列再一次突破了影像極限,不管是1/1.28英寸的大底,還是10倍光變的超長變焦,都在硬體端刷新了全新的紀錄,而且預計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不會被超過。
  • 站在P30 Pro肩膀上,華為P40 Pro能否刷新手機影像新高度?
    進入2020年以來,網上關於華為P40系列的消息不脛而走。想來也是,每年的第一季度都是華為P系列新品的主場,而下半年則是Mate系列新品的主場。其中P系列主打智慧攝影與科技美學,體現出內外兼修的旗艦品質。那麼問題來了,下一代的華為P40系列能否延續P30系列的神話?會給行業帶來怎樣的影像突破和創新?
  • 「vivo影像+大師實踐課」完美落幕,手機將帶來全新創作靈感
    手機改變了我們生活方式,這是肯定的。手機在影像領域的發展,一次一次地打破我們的常規理解。以往我們所認為的只有專業相機才能拍出專業水準的照片,如今,手機也能夠輕鬆實現。手機影像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創作靈感,而首屆「vivo影像+大師實踐課」在雲南完美落幕,多位頂級攝影師與我們一起探討了手機影像創作背後的力量與美。
  • 超級晶片,華為Mate40系列遊戲性強,價格還感人!
    Mate30系列標識性圓形設計的基礎上引入「星環設計」,類似科幻電影中太空穿越的星際之門,帶來智慧型手機創新的空前飛躍,展現了探索未來的無畏精神。 華為Mate40系列作為巔峰旗艦,集成全球首款5納米5G SoC旗艦晶片麒麟9000系列並採用超感知徠卡影像技術,以標識性科技美學設計一眼可辨,更加強調智慧交互和貼心易用體驗,讓全場景智慧聯接生活再度充滿想像。
  • 性能與影像全面躍遷 華為Mate40 Pro評測
    每一代華為旗艦手機都能在影像能力上帶來驚喜,本次Mate40 Pro後置影像能力不但是DxOMark榜單第一名,還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由5000萬主攝+2000萬電影攝像頭+1200萬潛望式長焦鏡頭(5倍光學變焦,10倍混合變焦,50倍數碼變焦)組成,額外配置了一枚雷射對焦傳感器。其主攝為IMX700,這是全球首款將RYYB濾色陣列、四合一像素融合、全像素八核對焦技術集於一身的傳感器。協同配合XD Fusion圖像引擎和麒麟9000晶片強悍的圖像處理性能,讓影像系統時刻在線。
  • 從華為P40系列全時超清樣張 看移動影像新視界
    4月8日,在2020華為春季新品線上發布會上,備受矚目的華為P40系列在中國正式發布,華為P40、華為P40 Pro、華為P40 Pro+三款機型集中亮相,這三款手機不僅在外觀設計、性能、系統、影音效果等方面全面升級,更以突破視覺極限的超感知影像系統帶來全時段、全焦段、全方位的進化
  • 快報|曠視發手機影像白皮書稱行業迎來變革,華為組織架構調整
    南科大研究成果獲評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1月11日在京揭曉,南方科技大學張立源課題組合作研究首次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事件入選其中。入選新聞以「我國科學家首次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為題,指出,自從1980年發現量子霍爾效應後,學界把注意力集中在二維體系。該研究發現的三維量子霍爾效應,補全了霍爾效應家族的一個重要拼圖。
  • 再尋密西西比詩意 Alec Soth用手機記錄他的故事
    ·手機攝影的顛覆性表現  在這個人人都可以憑藉智慧型手機成為造像者的時代,影像的創造儼然已經發展為一種消費行為,照片的本質作用也超越了記錄現實和傳遞信息。手機攝影功能的強化,一方面將更多的普通消費者帶進更高層的影像世界;另一方面則為很多專業攝影領域的大咖提供了與往常迥異的創作途徑和新奇創作體驗,而Alec Soth與HUAWEI手機的零距離接觸,恰恰為此做出了極好的佐證。
  • 華為P40系列引外媒高度讚譽:至今為止最佳的手機攝像頭
    華為2020上半年年度旗艦P40系列手機已經發布,再次把設計美學和強大攝影能力展現給大眾。其帶來的超感知影像系統,2020年手機行業最大的傳感器、目前為止最高倍數的變焦;讓性能更加強悍的麒麟990 5G處理器和全新的ID設計等等,使得華為P40系列手機引起行業和消費者的廣泛關注。
  • 華為Mate40系列全球發布:史上最強大的華為Mate
    華為Mate40 Pro和華為Mate40 Pro+搭載華為首款5納米麒麟9000 SoC晶片,集成153億電晶體,成就麒麟晶片巔峰之作。全新超感知徠卡電影影像系統引入前後雙電影鏡頭和前後雙超大廣角,締造全能影像出色實力。強大性能之外更加易用貼心,AI隔空操控、靈動熄屏顯示讓交互方式更豐富。
  • 從最強到更強手機影像,華為P40 Pro+做了哪些加法?
    華為P40 Pro+為此增加了光學素質更高的玻璃鏡頭,首次採用了「玻璃樹脂混合鏡片群」(1G+2P Hybrid鏡頭)方案設計,在關鍵的鏡片、曲率更大的鏡片先用上光學玻璃鏡片,帶來了更好的透光性與成像品質,減少了鬼影、眩光等問題的發生機率。
  • 什麼手機像素最好?vivo X50 Pro+已成功拍攝出手機電影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智慧型手機的用處也變得越來越多,在日常生活中,手機除了可以用來上網、通訊之外,也被許多用戶用來記錄生活中值得留念的趣事。短視頻時代的到來,促使手機廠商不斷地提高手機的影像技術,而vivo便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之一。
  • 華為Mate20矩陣多焦相機系統亮相 透視手機攝影未來
    從用戶體驗看,這帶來了從「0」到「1」的巨變——將全焦段(常規認識下的)攝影首次於手機產品上實現;從製造業維度看,這是啟發性的、空前的底層技術和工業設計實力的體現。  先說說用戶層面最容易感知的部分:一、超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