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日),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碼頭將正式開港運行,碼頭橋吊將會從靠泊的貨櫃船上卸下第一箱貨櫃。與傳統人工碼頭不同,洋山四期碼頭是一座高科技新型碼頭,貨櫃的裝卸轉運將全部由智能設備完成。
運行全程自動化裝卸智能化生產
為了迎接洋山四期碼頭正式開港運行,前幾天,這裡進行了最後的設備調試。記者來到洋山四期碼頭看到,在空無一人的碼頭上,無人駕駛的自動導引車(AGV)來回穿梭運送貨櫃,橋吊、軌道吊精準地裝卸貨櫃。據了解,在洋山四期碼頭,初期將有100臺智能設備投入生產,其中包括50臺自動導引車、10臺橋吊和40臺軌道吊。根據規劃,洋山四期碼頭最終將配置130臺自動導引車、26臺橋吊和120臺軌道吊。以往需要人工操作的設備,如今都被智能設備代替,按照系統指令,自動執行生產任務。
上港集團尚東分公司副總經理羅勳傑:港口的運行是自動化裝卸,智能化生產,所謂自動化裝卸就是我們整個生產過程中實現了無人化,所謂智能化的生產就是我們在後臺提供很多數據,提供船公司、客戶以及相關口岸機構進行有效溝通和協調,在後臺把所有指令、信息收集起來,整理好了輸入計算機系統,然後由智能系統變成一個個作業指令,發送給所有的現場作業的設備,現場的設備在無人的情況下實現了有效的高效的安全的自動化運行。
控制系統國產碼頭實現零排放
據了解,在洋山四期碼頭,不論是碼頭上的智能設備,還是像「大腦」一樣的智能控制系統,都是中國企業自主研製的。經過18個月的緊張調試,這裡終於實現了設備與系統的完美融合,工作人員只要在中控塔裡就能夠輕鬆管理整個碼頭的運行。
除了智能,洋山四期碼頭也是一座綠色環保的新型碼頭,碼頭所有設備都是電力驅動,實現了零排放,靠泊的船隻也都採用了岸基供電,避免了柴油機運行產生的排氣汙染。
自動化碼頭生產效率超越傳統碼頭
洋山四期碼頭不僅是一座智能綠色的新型碼頭,同時也代表了碼頭今後的發展方向。與傳統人工碼頭相比,洋山四期碼頭的生產效率更高,也更安全。
洋山四期碼頭的中控塔是整個碼頭的核心所在,智能生產管理系統發出的指令控制著整個碼頭的智能設備高效運轉。自動化碼頭也改變了傳統碼頭的作業方式,新一代吊車司機可以坐在電腦前,管理著幾百米外的碼頭設備,甚至一名司機就能管理六臺軌道吊。
上港集團尚東分公司營運操作部邵妙娜:傳統碼頭沒辦法你必須要做一個一個箱子必須要人工幹預去做掉但是我們這邊只要監控主界面看一下基本狀態下都是自動運行的除非有需要處理的故障或者異常才去介入它所以相對來說我們這邊作業效率還是比較高的勞動強度比較低。
勞動力成本降7成生產效率提3成
據了解,與勞動密集型的傳統貨櫃碼頭相比,洋山四期碼頭勞動力成本能降低70%,而生產效率將提高30%。洋山四期碼頭岸線總長2350米,共建設7個貨櫃泊位,開港運行後年吞吐量將達到400萬標準箱,遠期為630萬標準箱,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自動化貨櫃碼頭。
上港集團尚東分公司副總經理羅勳傑:它(洋山四期碼頭)一定會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和整個上海港十三五期間實現4200萬(標準箱)的吞吐量目標,提供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