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開發形狀記憶3D列印材料

2021-01-08 中關村在線

近年來,形狀記憶材料的應用數量呈指數增長。土木工程,航空航天,可穿戴設備和醫療設備領域的公司都顯示出對可定製聚合物的需求增加,並且比現有聚合物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儘管最近在該領域進行了研究,但是開發一種既可定製又可生物相容的材料仍然是一個挑戰。近期,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3D列印材料,該材料可以預先編程為具有可逆的形狀記憶功能。

該研究小組使用了從廢棄服裝的安哥拉羊毛中提取的原纖維角蛋白來製造新型3D列印聚合物。為了提取和利用羊毛中的角蛋白含量,研究小組使用了溴化鋰和二硫蘇糖醇(DTT)溶液的組合來誘導固液轉變。然後將所得的結晶角蛋白進一步擠出,將其從蛋白質濃液變成可印刷的水凝膠。

為了評估化學反應的影響,研究小組部署了低溫透射電子顯微鏡,以驗證單個角蛋白鏈已成功形成捲曲螺旋。結果表明,單鏈已經匯聚成較大的原纖維,約3nm,幾乎沒有蛋白質降解的跡象。進一步的顯微照片測試還顯示,該材料的抗張強度為+ 1.03MPa,與尼龍和絲纖維的抗張強度相同。

至關重要的是,還發現原纖維在受到剪切應力時會自組織成向列晶相 ,而在預編程的刺激下會恢復為原始形狀。為了評估其新材料的形狀記憶潛力,哈佛團隊3D將角蛋白片印刷成各種形狀和結構。

然後使用過氧化氫和磷酸二氫鈉的混合物使形狀永久不變,然後將原型浸入水中。一旦進入水下,這些材料就變得具有延展性,可以重塑成所需的任何布局,但是當它們被去除時,乾燥的纖維又恢復了它們的預編程形狀。

重塑記憶形狀的3D列印材料

隨著纖維的乾燥以及它們的氫鍵開始重新形成,片材顯示出應力的突然增加,這與材料恢復到與以前相同的拉伸強度水平相對應。再水化後,經過數個應力應變循環,纖維的恢復效率達到了接近100%的值,並且可觀察到的收縮率最小。

總體而言,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他們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基於層次結構的基於纖維的3D列印材料,該材料具有形狀記憶特性和較高的機械穩定性。哈佛大學的研究小組認為,他們的可再生資源將來可能會被用於生產可生物降解的智能紡織品,例如可吸收人體機能的服裝或吸收應變能的醫療產品。

(7527942)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開發形狀記憶材料
    近年來,形狀記憶材料的應用數量呈指數增長。土木工程,航空航天,可穿戴設備和醫療設備領域的公司都顯示出對可定製聚合物的需求增加,並且比現有聚合物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儘管最近在該領域進行了研究,但是開發一種既可定製又可生物相容的材料仍然是一個挑戰。近期,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3D列印材料,該材料可以預先編程為具有可逆的形狀記憶功能。
  • 哈佛大學開發用於智能3D列印織物的形狀記憶材料
    研究人員在美國哈佛大學的工程與應用科學的約翰·保爾森A.學院(SEAS)的創建了一個新的材料,可以3D列印角質成複雜的形狀,並用可逆的形狀記憶預編程。這項新開發的產品在生物工程和智能紡織品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非常適合對具有拉伸強度和複雜幾何變換的強硬水觸發形狀記憶設備進行工程設計。
  • 哈佛大學發明了一種類似羊毛的3D列印材料,可以改變形狀
    看看哈佛的發明,對你所在的領域或者專業方面的創新思維有什麼啟發和幫助嗎?希望我們大家都能想一想。也許未來使用哈佛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的新材料就可以做出這樣的衣服啦!哈佛大學來自約翰A.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團隊的研究小組創建了一種可以通過「可逆形狀記憶預編程」的3D可列印材料。 像羊毛一樣的材料,可以記住舊的形式,然後變回原來的形式,或者在施加某種刺激時變成不同的形狀。
  • 香奈兒等奢侈服裝品牌喜歡的紡織材料—可3D列印的形狀記憶材料
    aau訊(編輯 盧晶)據外媒報導,美國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John A. Paulson學院(SEAS)的研究人員從角蛋白中創建了一種新的材料,可以將其3D列印成複雜的形狀,並通過可逆的形狀記憶進行預編程。
  • 哈佛大學研究員開發全新生物相容性材料
    我們知道,哪怕經過高溫精心拉直的頭髮一接觸水依然會捲曲起來,這是因為頭髮的形狀記憶,即頭髮的材料特性使它能夠在某些刺激下改變形狀,並在其他刺激下回復到原來的形狀。受此啟發,研究人員把研究對象轉向了其他材料,比如,紡織品。
  • 高大上的形狀記憶材料怎麼做?仿生+3D列印
    ▲第一作者:Luca Cera;通訊作者:Kevin Kit Parker通訊單位:哈佛大學DOI: 10.1038/s41563-020-0789-2背景介紹隨著土木工程、航空航天、可穿戴技術、醫療設備等諸多領域對於形狀記憶設備的需求量不斷增長,大量的研究從傳統的金屬合金轉向了更易調控、具有更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形狀記憶聚合物材料。
  • 回收羊毛並提取3D列印的形狀記憶材料,製成智能紡織品
    回收羊毛並提取製成可3D列印的形狀記憶材料,可用於智能紡織品,醫療設備因為頭髮具有形狀記憶。它的材料特性使其可以響應某些刺激而改變形狀,並響應其他刺激而返回其原始形狀。如果其他材料(尤其是紡織品)具有這種形狀記憶,該怎麼辦?想像一下一件T恤,上面放有散熱孔,當暴露在潮溼環境中時會打開,而在乾燥時會關閉,或者一種尺碼適合所有會伸縮以適應人體尺寸的衣服。
  • 哈佛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類似羊毛的形狀記憶材料
    然而近日有外媒報導稱,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宣稱其已發明了一種類似羊毛的新型纖維面料,特點是能夠改變和記憶形狀。(來自:Harvard)據悉,哈佛大學約翰·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研究人員們
  • 哈佛發現有形狀記憶的黑科技材料
    如果其他材料,比如紡織品,也有這種形狀記憶,那就有意思了,想像下做一件可以伸展/收縮到合適所有人的單一尺寸衣服?黑科技材料竟來自毛髮和指甲最近,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生物相容性材料,能夠3D列印成隨意形狀,而且能通過可逆的形狀記憶,進行預編程。
  • 3D列印NiTi形狀記憶合金管的扭轉性能研究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在一項研究中,託萊多大學等機構的研究團隊通過選區雷射熔化3D列印技術利用富鎳的NiTi粉末材料製造了三種不同厚度的鎳鈦合金管,他們通過這一方式研究3D列印鎳鈦合金管的扭轉性能和微觀結構表徵。
  • 科學家開發出會「72變」的生物材料:3D列印成任何形狀,還有「好記性」
    因為頭髮有形狀記憶。它的物質特性允許它對特定的刺激做出改變形狀,對其它刺激做出反應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如果其它材料,特別是紡織品,也有這種形狀記憶功能呢?想像一下,一件T恤有散熱口,在受潮時打開,乾燥時關閉,或者一種適合所有人的尺寸能自動伸縮的衣服。
  • 會72變的生物材料:3D列印成任何形狀,還有好記性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科學家開發出會「72變」的生物材料:3D列印成任何形狀,還有「好記性」任何一個曾經拉直過頭髮的人都知道,水是敵人。經過高溫精心拉直的頭髮,一接觸到水,就會重新變成捲髮。為什麼?因為頭髮有形狀記憶。
  • 《自然·材料》:高強度形狀記憶高分子
    為了充分利用角蛋白的形狀記憶特性,來自哈佛大學的Kevin Kit Parker研究團隊開發了具有大規模化潛力的角蛋白基形狀記憶高分子生產方法。經過溶液化提純、自組裝形成α-螺旋、液晶紡絲/列印的過程所生產的角蛋白基材料可用於製備水驅動的形狀記憶材料(WTSM)。由於它很好地捕捉了自然界中毛髮的層級結構,因而具有遠高於傳統WTSM的機械強度。
  • 卡內基梅隆大學開發在10秒內識別冠狀病毒的3D列印傳感器
    中國3D列印網9月29日訊,卡內基梅隆大學(CMU)的研究人員3D列印了一個傳感器,該傳感器可以在大約10秒內識別Covid-19抗體。CMU機械工程副教授Rahul Panat領導了開發3D列印傳感器的團隊
  • 有史以來最全面3D列印材料大解析
    PETG作為一種新型的3D列印材料,兼具PLA和ABS的優點。在3D列印時,材料的收縮率非常小,並且具有良好的疏水性,無需在密閉空間裡貯存。由於PETG的收縮率低、溫度低,在列印過程中幾乎沒有氣味,使得PETG在3D列印領域產品具有更為廣闊的開發應用前景。  3)PCL  PCL是一種生物可降解聚酯,熔點較低,只有60℃左右。
  • 3D列印的超材料:具有新穎的光學特性!
    導讀近日,美國塔夫茨大學的工程師團隊開發出一系列3D列印的超材料,這些超材料具有獨特的微波或者光學特性。背景超材料(metamaterial),通常是指通過人工設計結構實現,具有天然材料無法具備的超常物理特性的複合材料。舉例來說,超材料可以操控光波、聲波、電磁波等,使它們改變通常的性質,這樣的效果是普通材料所無法實現的。
  • 國外3D列印腎臟的最新進展!
    2、解決方案生物列印最著名的3D列印方法是擠出式,材料分為液態和固體熔融狀態,常用的液體是水凝膠,又被稱作生物墨水。立體光刻技術可能會代表一種更合適的技術,因為它具有印刷複雜形狀的高詳細能力,但是,這種製造過程可能對活體組織有害,並可能產生細胞毒性。
  • 3D列印金屬材料之鎳基合金和鈷鉻合金
    鎳基合金是一種優異的航天材料,鈷鉻合金是一種理想的人體植入物材料。其中鎳基合金材料尤其適用於SLM成型技術,在ExOne的3DP(粘合劑噴射成型)技術中也有廣泛應用。鎳基合金(Nickel base alloy)是指在650~1000℃高溫下有較高的強度與一定的抗氧化腐蝕能力等綜合性能的一類合金。
  • 3d列印材料大全,看看你知道幾個
    在3d列印領域,3d列印材料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3d列印材料是3d列印技術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某種程度上,材料的發展決定了3d列印能否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目前,3D列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樹脂、橡膠材料、金屬材料、陶瓷材料等。另外,彩色石膏材料、人工骨粉、細胞生物材料、砂糖等食品也用於3D列印領域。
  • 帶「記憶神經」的材料:形狀記憶合金
    研製由功能材料構成的高密集度、高可靠性、多功能 、自動化機電伺服系統, 是近代科技發展的一大需求。作為新型功能材料家庭中的重要成員, 形狀記憶合金在工程機械領域及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優勢也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