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不知道那個「畫格子」的蒙德裡安?

2020-12-04 安仔說藝術

彼埃蒙德裡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20世紀荷蘭美術史上的大畫家。

自畫像

蒙德裡安名字裡也有一個安字誒,那讓安仔感覺很親切,安仔第一次看到他的畫的時候,真的覺得很治癒,超舒服。格子簡單而有序的排列,清爽而又神秘,但是蒙德裡安的作品遠不止如此哦!

總的來看他的畫以紅,黃,藍三原色繪畫聞名於世(這是重點哦,美術史要考的),很多人看到他的畫都會覺得「這是藝術?」,哈哈哈,確定不是在逗我?。其實在三原色之前,他經歷了三十多年畫風與靈魂的碰撞、交流、吸收後才逐漸形成「純粹抽象」風格,世界上的抽象畫有很多種,除了畢姥爺,堪稱Excel格子小能手的蒙德裡安也是常常被提起的,安仔覺得,這個彩色格子專業戶,貌似才是實實在在叫人看不懂的迷。

蒙德裡安的藝術,應該是做減法的藝術。

年時期的蒙德裡安受教於自己海牙派畫風的叔叔,風格以浪漫寫實為主。早期蒙德裡安的作品以寫實的風景畫、人物畫及花卉為主。進入阿姆斯特丹國立藝術學院後接受學院派訓練,受印象主義、象徵主義、表現主義等影響逐漸脫離最初的海牙派畫風。

1909年蒙德裡安接觸通神論,經歷了自己的宗教革命,宗教力量也賦予了藝術神秘的象徵意義,和普遍的共性這使得蒙德裡安更加專注於發現自己、思考人類存在的價值,這一過程開啟了蒙德裡安新造型主義創作風格。

1911年,蒙德裡安接觸到畢卡索、塞尚等法國先鋒藝術家的畫作,受到了極大震撼,開啟了蒙德裡安的抽象之路,最終從立體派中抽離,形成了獨特而著名的格子畫「風格派」藝術模式。

看他1912年畫的《姜瓶與靜物》一和二,兩幅同樣構圖和色彩的畫面,卻一個是寫實的影子未能完全脫去,一個已經有了線條所作的抽象的影子,只有看到這些畫作,我才清晰的看到蒙德裡安藝術之路,是怎麼樣在自己的筆下一步步走過來;又是怎麼樣從前輩傳統的畫風中一步步走出來的。他確實是在他的畫面上一筆筆的做減法,繁華落盡見真淳,讓簡單的線條有了生命的感覺,有了節奏的律動,讓嘈雜紛繁而臃腫的世界,有了一種過濾之後,才產生了一種沉澱。

1914年蒙德裡安作品中,特別標註字母「KUB」引用立體派風格,但是立體派風格對蒙德裡安來說還遠遠不夠簡潔。蒙德裡安逐漸把作品完全簡化成線條和方塊,描繪他所感受到的世界。

他的作品從清晰的實景影像到抽象的馬賽克圖樣,以自有方式反映出宇宙客觀法則。直到「三原色」的簡單結構的出現,揭示出藝術主觀外形變化背後,隱藏著永恆不變的物質.

逐漸,他變成了我們所熟知的蒙德裡安。

無技巧,恰恰是最大的技巧,所謂大味必淡。那種簡單而規矩的線條,明快而乾淨的色塊,呈現出來的高度單純化和抽象化的風格,完全是和他的老鄉梵谷不一樣的藝術。一種塵埃落定的寧靜舒緩的節奏,沉澱在心頭,有一種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感覺。

但是你意識到一種豐富,光耀的效果,一種深度。 這幅畫是三維的。 畫有看得見的姿態,它是人性的,是靈動的。在藝術史的語言裡,它是畫家式的。它屬於提香、倫勃朗和德拉克洛瓦的教派,而不僅僅是 20 世紀初期的禁欲主義和唯心主義。 在芝加哥美術館,和在許多別的展館一樣,蒙德裡安的畫作被懸掛在了同時期的同樣是幾何和抽象的作品邊上。與它們堅決而枯燥的平坦不同, 蒙德裡安的繪畫是有深度的 。

它們在向繪畫的歷史深處訴說。誠然蒙德裡安是嚴峻的、禁慾的、單純的、冷漠的、唯心的,明顯凌駕於世俗生活的喧囂之外。然而他心念著早期的繪畫巨匠,思索著繪畫能做什麼也是事實。他只是把那份詩意封鎖得太緊以至於幾乎看不見了。

如今,他的藝術被衍生到了各種物體上,安仔就叫他蒙德裡安體了

蒙德裡安杯

蒙德裡安洗衣機

蒙德裡安冰箱

最後我們知道了,蒙德裡安和之前不再是同一個人了。 我知道還有很多沒解決的問題。到底什麼才是細看?緩慢地觀看藝術作品會帶來怎樣的經驗轉變? 看起來細看是很做作而不自然的:畢竟這違背了今天分散而快速移動的觀看方式。而詩人卻一直那樣做:文本細讀是精讀的一部分。 安仔希望這篇文章能激發你去停留去更細緻地思考藝術,同時去觀賞生活中最平凡的那些事物,那些似乎都不值得再看一眼的事物。

哈哈哈,藝術很美好,期待我們的不期而遇!

相關焦點

  • 幾何派先驅藝術家蒙德裡安「格子畫」
    蒙德裡安是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以幾何圖形為繪畫的基本元素,與杜斯堡等創立了「風格派」,提倡自己的藝術「新造型主義」。那個時候,畫的還是當時流行的荷蘭傳統風景畫。 Houses on the Gein 1903年,Mondiran 被比利時風景畫中冷靜的色彩和乾淨的線條吸引
  • 藝術一刻|如何看懂格子畫
    >格子畫 | 蒙德裡安 | 1930年 | 45cm x 45cm布面油畫 | 瑞士蘇黎世市立美術館20世紀的繪畫流派中>而抽象畫中最難理解的無疑要數蒙德裡安的格子畫了>這些將自然萬物抽象成的格子畫是蒙德裡安對藝術史的卓越貢獻
  • 兒童畫教程|加一點紅黃藍的格子創意大不同——幼兒趣味畫收音機
    今天我們通過寫實的方法來描繪出收音機的外形特點,運用線描的方式畫出收音機的造型和結構,再運用三原色等色彩塗出收音機的色彩,突出畫面的整體視覺效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參考的教程吧!情景描述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蒙德裡安嗎?
  • 蒙德裡安的抽象世界,你了解嗎?
    蒙德裡安,荷蘭畫家,你知道這位畫家嗎?他的作品有哪些?都有什麼特點,蒙德裡安的繪畫是理性方法,還是感性方法?蒙德裡安繪畫風格來源於哪裡,作品有何特色呢?通過以下介紹,你會了解的更多!八歲的時候,蒙德裡安就已經立志要做個畫家了,當時蒙德裡安的家人認為畫家是一個非常不穩定的事業,所以並不是很贊同蒙德裡安畫畫,後來蒙德裡安和家裡商量的結果是要拿到美術教師資格證,這樣就嗯呢該保證以後的生活,後來蒙德裡安雖然拿到資格證,但是他並沒有從事教美術的行業。17歲之前,蒙德裡安是跟隨他的叔父學習畫畫的,他的叔叔是個海牙派的畫家,所以蒙德裡安算是得到了寫實浪漫的真傳。
  • 兒童畫教程-蒙德裡安的紅黃藍構圖
    蒙德裡安類似繪畫作品蒙德裡安是幾何抽象派的先驅我們畫不出蒙老先生這麼純粹的藝術,但是可以借用他的藝術表現形式來畫。材料:水粉紙,水粉顏料用垂直的黑色線條畫出恐龍的大致形象。你找得到裡面藏了一隻恐龍嗎?再用電腦作圖分享一下其他的畫法。
  • 蒙德裡安:用紅黃藍喚醒你的藝術美感,即使不是藝術生也看過這些
    皮特·科內利斯·蒙德裡安(1872-1944),一個荷蘭畫家,或許說起這個人你沒有印象,但在生活中,你應該會或多或少地看到過他的作品,不管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蒙德裡安的紅黃藍系列不止這一幅,其它的作品中,依舊是簡潔的色塊,靠線條來分割畫面,由於面積的重組不同,也展示出不一樣的藝術感。看著這些顏色,你是否感到一絲絲熟悉,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創作人從蒙德裡安的三顏色系列得到了靈感,如法國時裝設計師設計的「蒙德裡安裙」,從裙後來還被博物館珍藏。
  • 盤點三位最愛畫方塊的藝術家
    傳遞的是「你看了有什麼感受」而不是「這幅畫像什麼,畫的是什麼」八歲時蒙德裡安立志要當畫家,但是家人認為藝術家是一項不穩定的工作,蒙德裡安與父母多次商量之後,他承諾要取得美術教師資格養家餬口,這才讓蒙德裡安的父母答應讓他學習繪畫。但是蒙德裡安擁有教師資格之後,卻未曾在教育界服務過。在17歲取得小學教師資格之前,蒙德裡安在他的叔父,一位海牙畫派的畫家指導之下學習繪畫,因此蒙德裡安得到寫實浪漫的真傳。
  • 致敬蒙德裡安,極簡設計的靈魂是藝術
    由此形成的蒙德裡安風格,持續流行了100多年,成為設計界的靈感來源。蒙德裡安與他完成的最後一幅作品《Broadway BoogieWoogie》合影,1943年攝影:FritzGlarner保利東江小區銷售中心,從建築到園林,以三原色塊與線條的和諧,體現蒙德裡安式的秩序美。
  • 購物小票上的世界名畫,是自學成才的他畫的,你認識幾幅畫呢?
    但是你見過把名畫復刻在超市裡的購物小票上的嗎?今天JIOJIO帶你去大開眼界一下!Michael2歲時便已經拿起畫筆,3歲時已經會畫透視結構。可以說,在他還不會寫字時,已經先學會畫畫;聽起來似乎就是大觸的人生了,但是小小年紀的他全憑自學,無師自通都是傳說,更不存在所謂天才,有的只是日復一日的堅持。
  • 就是這麼「紅」,小朋友的畫比大人更有藝術感!
    》創作者:單婭琪(4歲)蒙德裡安是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以幾何圖形為繪畫的基本元素。蒙德裡安風格作品的特點是:用紅、黃、藍三原色以及黑色直線構成畫面。在奶酪空間,單婭琪小朋友不僅了解了蒙德裡安風格,還精準掌握了繪製要點,結合自己的想像,創作出了幾何美感與童趣兼具的《蒙德裡安的魚》。
  • 20世紀最偉大的抽象派畫家之一,他的作品三歲小孩都能畫出來?
    蒙德裡安的父親是一位熱愛美術的小學校長,於是父親自然地成為了蒙德裡安的美術啟蒙老師。蒙德裡安從小便顯露出過於常人的繪畫天賦,在他8歲時便立志要成為一名偉大的畫家。雖然父母十分認可他的天賦,但是他們也認為光靠繪畫是無法養活家庭的,所以堅持讓蒙德裡安去考教師,於是蒙德裡安在17歲時便取得了成為小學教師的資格,不過在蒙德裡安的一生中卻從來沒有教過書。
  • 夏爾丹畫裡的那個少年,你的泡泡破了!
    作者:在線江湖數碼不知道有多少人和小編一樣,小時候每次去公園都會想要放風箏、划船、吹泡泡,簡直是童年時期公園必做的三件大事。即使是長大後,每每看到現在先進的各種吹泡泡工具,還是會想忍不住試一試,直到後來看到夏爾丹的這幅《吹肥皂泡的少年》才知道,原來不論古今,泡泡就像是代表童年的一種儀式感一樣,始終存在。雖然是靜態的油畫,但這幅畫卻給人一種生動感,吹泡泡的少年,他旁邊滿眼好奇的小孩,還有將破未破的泡泡,靈動而和諧。
  • 司徒格子:禮炮為誰而鳴
    北京今年特別不像自己。  先是沒完沒了的雨,下得特別不認真。小時候老人編瞎話,說這雨啊是老天爺在尿尿。如今世事流轉,我有了相當不賴的涉世經驗,方知最近在北京上空下雨的那位值班的,應當是個不滿十八歲的少年。你們懂。
  • 【作品賞析】蒙德裡安:這個用一生糾結畫直線的男人,並不簡單
    用了一生的糾結畫直線。 皮特·科內利斯·蒙德裡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蒙德裡安是荷蘭畫家,風格派運動幕後藝術家和非具象繪畫的創始者之一,對後代的建築、設計等影響很大。受影響於畢卡索、印象主義、表現主義和象徵主義。
  • 畫這張畫的時候,沒聽說過素描,不知道三原色。只知道我要畫它
    搬了不少次家,這張畫沒丟。始終知道它就夾在某一本書中,而那書定是也和這畫一樣老,作為紀念隨著住處的變更搬來搬去,至少四十年了。總能想起這畫,又沒有刻意翻找過,印象中與現在的作品相比,它的技巧太粗劣了。剛才找一本範曾的畫集,準備寫點什麼,它卻掉落出來,看一眼思緒一下飛到幾十年前。
  • 那個曾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你,現在都成什麼樣子了?
    這讓我想起了,那個知乎上的問題:為什麼每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都備受關注?因為數理化不懂不說這個還怎麼裝逼?想想好像也是哦。當年,經歷過高考的你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解的了三角函數,看得懂生物DMA基因遺傳;現在的你除了抖音吃雞微信微博你還會幹嘛?既把知識忘光了又回不到以前了,那就跟一跟這個高考熱潮轉發一下吧,這樣也算是跟上浪潮了。
  • 一年賣掉10億美元畫 世界頂級畫商是怎麼工作的
    唐·湯普森在《瘋狂經濟學》一書中寫到,作為一個賣畫的,你不能比旗下的藝術家看起來還過得好,但是,高古軒「是少數能打破業界這一不成文規定的畫商之一」。  我們有時候會嘲笑當代藝術,但從投資的角度來看,你不得不佩服高古軒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