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一刻|如何看懂格子畫

2020-12-09 澎湃新聞

藝術一刻|如何看懂格子畫

2020-12-04 0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視頻版

圖文版

格子畫 | 蒙德裡安 | 1930年 | 45cm x 45cm

布面油畫 | 瑞士蘇黎世市立美術館

20世紀的繪畫流派中

抽象畫無疑是最難理解的

而抽象畫中最難理解的

無疑要數蒙德裡安的格子畫了

這些將自然萬物抽象成的格子畫

是蒙德裡安對藝術史的卓越貢獻

早期

在阿姆斯特丹的藝術學院裡

他是個傳統寫實派

畢業後嘗試過印象派和野獸派

後來受到畢卡索、布拉克的的影響

投身立體主義畫派

幾年後

他終於超越了立體主義

構建出了自己的視覺空間語言——格子畫

在繪畫上

他一直在做減法

一步步排除了具象

排除了曲線

排除了混合色

最後只留下紅黃藍

及黑白灰的大小格子

這種嚴峻的、單純的、冷漠的

完全脫離了自然的形式

被人稱為「冷抽象」

以區別於與他同時代的另一位

被稱為「熱抽象」的畫家康定斯基

從1917年起

他孜孜不倦地創作了大量格子畫

作品題目大多是《紅黃藍》

《構成》等諸如此類

蒙德裡安自述

橫線和豎線是兩種對立力量的表現

這類對立物的平衡到處存在

控制著一切

對他來說

藝術不再是對現實世界的描繪或模仿

不再是主觀感情的詮釋或宣洩

藝術是自成一體的

是柏拉圖的理念世界

二戰爆發後

蒙德裡安從歐洲逃亡到美國紐約

1943年

他的最後一幅作品

據說紐約人都看懂了

你看懂了嗎?

作品名為《百老匯爵士樂》

棋盤狀的粗細直線就像曼哈頓街道

跳躍的黃色小格子宛如百老匯閃爍的霓虹燈

節奏有如爵士樂一般隨性自由

畫面快樂、明亮、生機勃勃

正如彼時的紐約

雖然很抽象

但對紐約人來說

這幅畫畫出了百老匯爵士樂的精髓

這也許就是蒙德裡安藝術的魅力所在

用純抽象的形狀表達出暗含自然界的規律

信息來源:藝速課artroom

原標題:《藝術一刻|如何看懂格子畫》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你知不知道那個「畫格子」的蒙德裡安?
    自畫像蒙德裡安名字裡也有一個安字誒,那讓安仔感覺很親切,安仔第一次看到他的畫的時候,真的覺得很治癒,超舒服。格子簡單而有序的排列,清爽而又神秘,但是蒙德裡安的作品遠不止如此哦!總的來看他的畫以紅,黃,藍三原色繪畫聞名於世(這是重點哦,美術史要考的),很多人看到他的畫都會覺得「這是藝術?」,哈哈哈,確定不是在逗我?。
  • 葉永青:藝術家畫什麼畫,畫個「鳥」!
    鳥在中國人的通常意識裡,是一種比較高雅的文人畫經常運用的形象,那麼「畫個鳥」就把另外一層意思帶出來了,這就是民間的一種俗話和粗口,比如畫你個鳥,畫你個頭,畫你個屁等等,這些題材很大程度上來自於葉的心中圖像,來自於他對文人畫的喜愛和熱情。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有水墨畫的影子,中國的山水、花鳥以捲軸或者豎幅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意識裡,不用臨攀,每個人都有些記憶和印象。
  • 幾何派先驅藝術家蒙德裡安「格子畫」
    蒙德裡安是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以幾何圖形為繪畫的基本元素,與杜斯堡等創立了「風格派」,提倡自己的藝術「新造型主義」。那個時候,畫的還是當時流行的荷蘭傳統風景畫。 Houses on the Gein 1903年,Mondiran 被比利時風景畫中冷靜的色彩和乾淨的線條吸引
  • 中國兒童畫國際巡展攜手顧遠淵,為紅黃藍小朋友留住美好童年
    原標題:中國兒童畫國際巡展攜手顧遠淵,為紅黃藍小朋友留住美好童年2019年3月26日,在中國國際時裝周「大手拉小手·《風採童裝》雜誌」專場發布會上,2014年APEC會議領導人服裝設計核心主創顧遠淵攜手「年的味道——中國兒童畫國際巡展」的小畫家們共同演繹兒童畫定製風尚
  • 藝術一刻|123個道德寓言故事
    藝速課artroom用創意短片,講藝術知識 視頻版 圖文版《尼德蘭寓言》老勃魯蓋爾這幅作品是勃魯蓋爾最擅長的大型場景畫畫裡人物看似繁複無序但畫家將各不相干的人物細節整幅畫的視角是俯視的為了魚卵而炸掉所有的鯡魚多勞不多得14頭上的蓋子負起責任15鯡魚用鰓把自己掛起來你必須對你的行為負責16被掏空鯡魚裡還有東西事情沒有眼見的那麼簡單17如何消滅煙
  • 臺灣3D玻璃畫 特色藝術文創
    不可否認,藝術收藏存有一定門坎,精品少,價位高,且需要美學品鑑的專業眼光。藝術家的第一手創作只此一件,擁有者自然幸運無比,但如何分享給更多藝術愛好者,以「另一種形式」融入生活美感,讓大家得以輕鬆擁有、愉悅欣賞;再者,如何使這另一種形式既不影響原作市場價值,又能彰顯自身文化特色,這些都是藝術傳播人思考的課題。
  • 兒童畫教程|加一點紅黃藍的格子創意大不同——幼兒趣味畫收音機
    今天我們通過寫實的方法來描繪出收音機的外形特點,運用線描的方式畫出收音機的造型和結構,再運用三原色等色彩塗出收音機的色彩,突出畫面的整體視覺效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參考的教程吧!情景描述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蒙德裡安嗎?
  • 這裡只有水:為自己畫一片海,讓時間成為流淌的藝術
    它會回想這一路的旅程,回想它是如何蜿蜒地穿過森林與群山,穿過城市與村莊,還有那些純良的動物與人們。河流深知,當它投入海洋的懷抱以後便會永遠地消失。然而它卻沒有任何的猶豫與躑躅,因為它堅信,只有進入海洋,它才能真正成為海洋。
  • 他畫3個駝背老頭,道出社會人心醜惡,涉世不深的人很難看懂
    在故宮博物館內掛著一幅有500年歷史的古畫,這個畫家不僅僅畫出了3個駝背老頭,還展現了人心的醜惡,是一幅經典的諷刺圖。《三駝圖》說起來諷刺圖,就是藝術不僅僅展現表面上的美,還展現「醜惡」的一面。這幅《三駝圖》的上面便題了三首詩,這三首是能夠看懂這幅畫便也能夠看懂了。第一首詩是由明朝文學家錢允治題的詩,這首是看著很像是一首打油詩,但是「世上原來無直人」就表達了畫的深意,認為現在的人太過虛假,能夠直來直去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可以說是一針見血。
  • 美術這樣教,你家孩子也能畫出世界名畫
    美國ABC新聞網曾做過一個測試,邀請幾位藝術家來欣賞一組畫,讓他們區分那組畫中哪些是藝術大師的作品,哪些是普通孩子們的作品,結果80%的人都猜錯了,你們也來看看吧!你們認為哪幾幅是藝術大師的畫,哪些是孩子們的畫呢?
  • 史上最「燒腦」的畫:他創作5維空間圖,一眼看懂定是天才!
    《盜夢空間》劇照這個畫家便是荷蘭著名畫家莫裡茨·科內利斯·埃舍爾,一個19世紀末游離在科學與繪畫之間的藝術大師,通過幾何視覺錯位,創作出的5維「不可能空間圖」,在20世紀中期在科學界才被彭羅斯父子提出,由此他被譽為「畫壇魔術師
  • 把牛畫成「烏龜」,齊白石的繪畫水平,到底如何?
    眾所周知,齊白石有句論畫名言叫做「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意思是指傳統的寫意繪畫妙就妙在看上去像、又看上去不像,能讓人看懂畫的是什麼物象,細細觀察卻又會發現與現實相距頗大。這也是很多畫家所追求的,只要能畫出神韻來,也就不需要死磕那些細節,這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境界。
  • 大影子追小影子,愛上藝術可以如此簡單
    都說,藝術培養要從孩子抓起。連大人都很難看懂的世界名畫,藝術大師,有4歲小小孩也能聽懂的藝術課嗎?這套《你好,藝術》,日本暢銷27年超經典藝術啟蒙繪本,獲得第47屆小學館兒童出版文化獎、第50屆久留島武彥文化獎。
  • 電氣圖如何看懂,無非這幾種技巧
    好比讀書時背乘法口訣一樣,每天看幾遍,時不時拿支筆畫畫,反正弄了半個月,基本上記住了也會畫出來。對於電氣控制電路圖來說,看懂它裡面的門道,基礎知識是核心。不去記不去動手畫,看到了各種各樣的低壓電器符號和文字符號肯定一臉懵。為什麼要記住電氣圖形符號?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裡「會動的房間」,呈現張恩利30年探索
    從90年代至今,他的藝術已經受到國際認可,其作品被蓬皮杜藝術中心、泰特美術館、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等機構收藏。談及此次回顧展,他認為,這是一種對於進程的反映,不是他藝術的全部或終點,「它也不是一個匯報,而是過去30年的一個輪廓。」張恩利說道。接下來會做什麼?張恩利一直在探索,最終似乎都落回到畫筆上。
  • 藝術玻璃典範---哥凡尼冰晶畫
    生活品質的提高,加上人們對所處環境的苛求,導致藝術玻璃在裝修領域越來越有市場價值。大多數人喜愛藝術玻璃,正是因為它炫彩夢幻的美。普通的藝術玻璃是在白板玻璃上面直接進行繪製,這就需要操作者具有紮實的美術功底,且施工周期漫長。除此之外,直接上色的玻璃畫顏料極易褪色,保存時間短暫,往往在買回家後不久就失去了原有的光鮮,特別是沾上了水漬定會讓整張玻璃畫面目全非。而哥凡尼冰晶畫有別於此類製作方法,不但產品施工周期短暫,無需任何美術功底;經銷商需要的只是一臺簡易的電腦,採用核心技術工藝,免去了刷漆塗料的繁瑣程序,一次就可成型。
  • 看懂《小王子》的蟒蛇畫
    這是複製的畫。書裡面寫道:」蟒蛇不咀嚼他們的獵物,整個吞下。之後他們不能移動,為了消化食物,他們需要睡眠六個月。「我陷入了沉思,在叢林裡冒險。之後我用彩筆成功畫了我的第一幅畫。我的一號畫。它看起來是這樣的:我展示給大人看我的傑作,並且問他們這幅畫是否使他們震驚。但是,他們回答「震驚?為什麼人們應該被一個帽子震驚到?」
  • 《書法問集》159、初學楷書一定要打格子嗎,字寫多大比較合適?
    一定要先考慮字寫多大,這個點比打與否格子更重要的。書法不應該理解成,「寫大字」。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書法有個說法叫「寫大字」。這個說法是不完整的,嚴格的說是錯誤的,歷史上很多字帖的字並不是很大。書聖王羲之的字,現在存留的字,都不是很大。比如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的大小,絕對比很多人想像中的要小很多。
  • 教你如何簡單看懂電路圖
    這些問題搞清了,也就明白了在該系統中信號如何流動和如何處理的。在掌握了各部分的方框圖以後,再去識讀相應的原理圖。原理圖是由元器件的符號和連線構成的。在原理圖中,畫出各個部分由什麼樣具體電路構成,每個元器件有什麼作用,詳細的信號走向和被處理的過程,如何達到設計要求。各部分原理圖搞清楚了,整機的工作原理也就容易明白了。此後,再去識讀印製電路板圖。這種圖不是講工作原理,而是講怎樣把原理圖變成實用機。
  • 中國畫的筆墨風骨——著名書畫家、指墨畫大師朱祖國淺談中國畫藝術
    許多畫家認為畫好就行了不願意把時間花在書法上,這種觀念在畫壇特別是青年畫家中非常普遍。毫不誇張說,中國畫藝術正面臨繪畫發展史上的少有的書法危機。傳統畫論講究書畫同源書畫同體,畫家人人都知道的常識往往被功利市場與浮躁的觀念所左右,這是正是問題所在。講究書畫同體並不是要把中國畫納入書法的軌道,其意義在於中國書畫在用筆規律上的相通關係,正如石濤所言:字與畫者,其具兩端,其功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