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亦假時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在《紅樓夢》中,曹雪芹提到了這句改變人們傳統「眼見為實」認知的話,也就是所謂的「錯覺」,說起來這是一個十分玄學的事情,然而人們常說科學與玄學,往往只是一念之差,因此錯覺會給人帶來極大的好奇心,在藝術界,也有著一位對「錯覺」極其感興趣的畫家,創作出5維空間圖至今仍令人敬佩!
了解5維圖,首先要知道什麼是5維空間?對於現代科學來說,這其實是一個極其抽象的命題,對於我們人類來說,能夠感受到的莫過於長寬高這三維空間,而5維則多了時間與層次兩個維度,如若真實存在,那麼一定會改變人們目前所有認知,因此這只是一個概念,但在荷蘭畫壇之中,卻有著一位版畫家憑藉自己的想像,把這一切畫了出來。
提到這位畫家,很多人都有所陌生,但他的作品卻風靡世界,無論是在科學界,還是在影視與遊戲界,都有著無數忠實粉絲,比如著名的藝術類遊戲《紀念碑谷》,靈感便是來源於他的畫作,而在著名科學類電影《盜夢空間》中,也有著眾多場景是致敬這位畫家。
這個畫家便是荷蘭著名畫家莫裡茨·科內利斯·埃舍爾,一個19世紀末游離在科學與繪畫之間的藝術大師,通過幾何視覺錯位,創作出的5維「不可能空間圖」,在20世紀中期在科學界才被彭羅斯父子提出,由此他被譽為「畫壇魔術師」,畫作更是被稱作「史上最燒腦的畫」,他的作品,毫不誇張的說,對於常人來說,一眼能看懂定是天才,下邊就帶大家一起欣賞下!
當看到埃舍爾這幅《瀑布》後,人們會有著一種反常態的錯覺感,那就是「水往高處流」,但當我們看到瀑布時,瀑布又是朝下在奔流,又十分符合現實,但我們環視整個水流的路線,又會發現在層次與高度不同的情況下,誕生了一幅眼看著十分和諧,仔細一想又違背現實的矛盾畫面,這種看著和諧,實則與現實充滿矛盾的風格,正是埃舍爾最高明的地方。
在《盜夢空間》電影中,上圖這一幕並不陌生,靈感便是來源於埃舍爾的畫作《高與低》,這是一幅令人會產生極大視覺差的畫作,乍然一看,幾乎無法看懂這幅畫的結構是什麼,但仔細一看,卻又發現整幅畫在混亂之中,卻隱約有著某種秩序在維持,很難有人搞懂為什麼會出現這一幕,這正是埃舍爾通過自己對幾何圖形的了解,創作出了這幅增加了層次維度的5維空間圖,僅憑這一幅畫,稱其為「畫壇魔術師」也絲毫不為過。
當然除了這些在幾何圖形上的錯覺圖,埃舍爾還有著《帆船》這一類的風景錯覺圖,比如上圖這幅畫,人們會從中看到一座大橋,但橋洞卻運用漸變的效果,逐漸變成了一艘艘帆船,同時通過上方的雲彩,給人一種錯覺感,很難讓人一眼看懂這幅畫中究竟大橋是真是假?帆船是真是假?雲彩又是真是假?實則燒腦!
與「克萊因瓶」一樣,埃舍爾的《螞蟻》作品,把克萊因瓶中的封閉空間,搬到了外界空間之中,給人一種更加可信的感覺,圖中的螞蟻在爬動,仿佛真實可以存在的空間,但事實上,這是完全不可能出現的一幕,除非人們突破了三維空間,增加了時間與層次統一這兩個維度,達到5維空間,或許才有可能實現,這個閉環也成為了科學界極為著名的一幕。
儘管時至今日,埃舍爾的作品仍然充滿了神奇感,但在當時,埃舍爾其實是一個被藝術界排斥的畫家,當時抽象畫風的崛起,這種充滿理性的作品,反而成為一種逆流,但東邊不亮西邊亮,當時這種5維空間圖,讓埃舍爾在科學界極為著名,甚至吸引了眾多科學家前去拜訪學習,而到了上世紀60年代,這些令人產生錯覺的圖,受到了美國眾多嬉皮士的追捧,其中的魔術幻覺感,更是風靡世界畫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