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過一個報導,上海的一些民辦小學,在學生入學測試時加入了很多思維測試的題目,主要用來測試小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題目一經公布,可是在家長群裡炸開了鍋,這麼燒腦的題目,連大人也不一定做得出來。
其實,除了這些「燒腦測試」,父母也能從日常繪畫作品中看出孩子的思維能力水平。
思維能力包括:理解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那麼,家長通過孩子的繪畫,怎麼看出孩子的思維能力呢?
我們可以先一起來看下這兩幅畫:
這兩幅畫分別是同一個小男孩,在7歲半和8歲時的作品,期間間隔了半年的時間,我們卻能從畫面間看出孩子思維能力上質的變化。
先來看看左邊這幅畫,孩子畫了兩個巨人怪物和三個手指怪物準備去攻擊左邊的房子,從畫面整體來看,整體色彩簡單,元素擁擠、凌亂,形狀不規整,圖像之間的關係也不是很明確。可見,此時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相對來說比較薄弱一些。
接下來,我們再看下右邊這幅8歲時期的作品,孩子對於空間的規劃和描繪有了很大的進步,整個畫面分成了三個區塊,每個區塊都有相應的內容。
上半部分是一個多彩的迷宮,下半部分左側是大雨中的森林,而右側是大雨中的家。整個畫面的顏色非常豐富,塗色均勻而不凌亂,線條清晰,各圖像之間的關係表現得非常清楚。
同時我們可以看出,上下部分間還有一條基底線隔開,這條基底線說明,孩子已經能表現二維平面了。無論是分區、色彩、線條的處理,我們都能看出孩子思維能力的提升。
後面經過了解,孩子的媽媽表示,在孩子一年級以後,開始著重訓練他的書畫能力以及專注力,半年的時間內,孩子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飛速發展。同時,孩子在學校的學習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二維空間秩序的建立說明了什麼呢?它說明了,孩子能夠分區對事物進行排列,隨著他們深度知覺的發展,會讓畫面的組織性變得更強。
為了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孩子的畫,看出他們思維能力,小鱷魚學園建議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觀察:
01
整體畫面分析
從孩子的畫面整體看,各事物大小是否適當,位置是否合理、線條是否清晰?
事物大小、位置分布越合理,結構越完整、線條流暢清晰的繪畫作品,往往說明孩子的思維能力越好。這幅作品,清掃車是整個畫面的主體、橋梁、房屋等等,畫面布局非常清晰,遠近大小關係處理也很合理,用色大膽,上色也很均勻、耐心。城市清掃車像是瓢蟲的樣子,各個部分的組件也畫得很細緻,可見這位小鱷魚學員的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都很突出。
02
畫面內容分析
從畫面的內容上來看,物體間的相對位置關係、畫面的遠近、深度感及畫面內容的邏輯關係都與孩子的思維能力息息相關。畫面中的物體如果能以某種邏輯關係或者是孩子的偏好來布局排列,形成有邏輯性的遠近、深度感,那麼這也表明了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是不錯的。
例如上面這幅小鱷魚學園學員的作品,左邊的是猴子爸爸、中間的是猴子媽媽,右下角露出半個頭的是猴子寶寶。這幅畫布局合理,從裝扮、動作(比如媽媽在畫口紅)和大小關係上也可以清晰區分它們之間的關係。
03
畫面色彩分析.
從色彩上來看,色彩運用越豐富,搭配的層次感強,則孩子的創造力越豐富;但過多顏色也顯現出孩子專注力不夠等特徵。小鱷魚建議,畫面中的顏色以8種左右較為適宜。以大色塊暈染做背景,由於背景顏色已經很豐富了,所以在前景畫面,就用簡單的線條畫來表現,突出主體,表現力強。
04
畫面形象分析.
我們可以仔細看看孩子畫的樹冠、頭部和屋頂。樹冠體現了畫者的精神和智力的發展,頭部是智力之源,屋頂樹冠的創作形象也與想像力相關。
上面這幅小鱷魚學園的作品,房屋造型各色各樣,既有貼近生活的部分,也有孩子想像創造的部分,背景黑色突出了前景畫面,雖然背景是黑色,但仔細看上面還有很多細節小貓、飛船、月亮等等,整幅作品十分抓人眼球。
兒童的思維處於不斷發展的狀態,對於不同階段的孩子,會有不同的繪畫特徵,通過繪畫,我們可以記錄孩子的思維發展過程和成長狀態。相信爸爸媽媽如果定期收藏孩子的畫作,一定會有意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