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的魅力源於它的簡單。表面上,它只是一幅繪製了信息的彩色圖紙。然而,它卻能有效地刺激大腦皮層的工作,通過調動善於邏輯分析的左腦和善於創造的右腦,激發全腦思維。
左右腦思維方式分工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國藝術家貝蒂·艾德華發表其開創性著作——《像藝術家一樣思考》之後,才開始普及的。該書於1979年出版,是基於愛德華博士對神經系統科學的理解而完成的,其中特別借鑑了斯佩裡博士後來榮獲諾貝爾獎的左右腦分工理論,這一理論曾幫助愛德華博士創立了一種全新的繪畫和教學方法。她提出,大腦通過左右分工的方式感知和處理現實:左腦支配言語和分析,右腦支配視知覺和感知。她的教學方法提倡減少左腦的過度分析,從而釋放右腦的表現力。後來她創立了腦半球研究教育應用中心,這項工作至今仍影響著全世界的藝術家和教師。
三招七步」構圖法
那麼在實踐中該怎樣構建思維導圖呢?讓我們從製作一幅簡單的思維導圖開始。
入門
你需要準備:
一大張白紙
一些彩色水筆或鉛筆
大腦
開放的思維
想像力
一個想要探究的主題
一幅合格的思維導圖具備三個基本特徵:
(1)一幅中心圖,代表你要探究的中心主題。例如,要用思維導圖規劃一個項目,你可以在圖的中心畫一個文件夾的圖像。畫思維導圖並不需要專業的繪畫技巧。
(2)由中心圖延伸出的若干主幹。這些主幹分別代表與中心主題相關的一級主題,要用不同的顏色呈現。進而由主幹延伸出下一級分支——如果你喜歡,可以將它們叫作枝幹,依次為二級、三級分支,代表相關聯的二級、三級主題。
(3)每條分支上有一幅關鍵圖或一個關鍵詞。
第一步
將紙橫向放在你面前。隨後用至少三種不同的顏色在紙的正中心畫一幅中心圖,代表你要思考的主題,如示例中的主題是「莎士比亞的戲劇」。如果你不想畫這位大詩人的頭像,可以用一支羽毛筆或其他簡單的圖像來代替。中心圖將會激發你的想像力並觸發聯想。如果你想用一個詞作為中心,就要把它與圖像結合起來,並呈現出可多向放射的狀態。
第二步
選一種顏色,從中心圖向外畫出一條粗線條的主幹,就像樹的主枝。你可以從中心圖向外畫出兩條並行的細線,並讓它們在末端相接。線條要自然彎曲,因為這樣會具有視覺衝擊力,更能刺激大腦的興奮點,使你更容易記住主幹上的信息。接著在兩條細線之間著色。在你思維導圖的分級中,主幹的粗細意味著關聯性的強弱。
第三步
在主幹上方標註一個關鍵詞。如示例中的思維導圖是關於莎士比亞的戲劇,你可以在一級主幹上標註「喜劇」「悲劇」「歷史劇」等。或者,你可以選擇畫一個喜劇面具、一把匕首,抑或是一頂皇冠來代替文字標註。
第四步
從主幹延伸出二級分支,再從二級分支延伸出三級分支。在所有分支上用關鍵詞、圖像或者詞與圖結合的方式進行標註。將每個標記標註在自己的分支上。沒必要著急填寫,先在一些分支上保留空白,這樣會自然而然地激勵你的大腦去填充它們。
第五步
選另一種顏色,圍繞中心圖畫下一條主幹。(許多初學者感覺圍繞中心按順時針方向畫最容易,其實用最適合你的方式就好。)像之前的步驟一樣,從這條主幹畫出二級、三級分支並標註它們。接下來,繼續增加主幹數量到五六條即可。
第六步
現在有了主幹,你就可以圍繞思維導圖在分支間自由地跳躍,填補空白,並隨著新想法和關聯的產生增加新的子分支了。
第七步
如果你願意,可以在主幹之間畫出箭頭、曲線或連接線來強調它們之間的聯繫。
好了,你已經創造了你的第一幅思維導圖!
書中包含的事例在現階段仍是半成品,還可以擴展到包含莎士比亞的全部37部戲劇作品、他的十四行詩和敘事詩,以及他的生平和當時的史實。如果你對這位劇作家感興趣,抑或是你喜歡挑戰,對於這幅思維導圖,你可以嘗試去完成自己的版本。一旦你記住了圖中所有的信息,你就會對這位世界上著名作家的事跡了如指掌,並能憑藉你對這位吟遊詩人的了解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為思維導圖需要左右腦同時工作,所以它是多功能的,能夠被運用於所有的認知功能中,包括記憶、創造、學習和各種思維形式。這就是思維導圖被喻為「大腦瑞士軍刀」的原因之一。它不僅有益、實用,而且有趣!
註:專注提高記憶力和專注力,掌握高效學習方法。數十位世界記憶大師聯合打造高效記憶法,涉及腦力開發,提高記憶力,快速閱讀等等。關注我了解更多高效學習方法,私信回復「學習」,送一套記憶力精品課程給到你,幫助你更好的提升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