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思維就像被壓抑的火山,只要一根引線,一點就爆。
昨天去一個小學作思維導圖講座,期間用了幾個案例來激發孩子的發散思維,結果孩子的很多答案非常有創意。講座我主要講了四個內容。1. 訓練發散性思維;2.思維導圖的使用情況和作用;3. 用科學思維講解思維導圖發明過程;4.四步法畫思維導圖。這裡大概的說下。
發散性思維訓練
因為思維導圖最主要的功能在於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所以先從發散性思維著手。
那什麼是發散性思維?就是從一個問題出發,多方面、多角度去尋找問題的解答方案,是創新思維的核心。經常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可以很好得避免思維僵化和思維定勢。
在這裡我用幾個案例來鍛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
1. 樹上有10隻鳥,用槍打死一隻樹上還剩幾隻。
這是一個比較經典的問題,但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的回答非常精彩,跳出了思維定勢。
0隻:打死的掉下來了,其它飛走了;
1隻:打死的掛在樹上,其它飛走了;
2隻:打死的掛在樹上,另外有只是聾子,沒飛,其它飛走了;
……
9隻:用的無聲槍,打死的掉下來了,其它還在;
10隻:用的無聲槍,打死的還在樹上,其它還在;
11隻:用的無聲槍,死的還在樹上,其它也在,同時從別處飛來了一隻;
11隻,恰巧這時有隻小鳥寶寶出生了,其它孩子
整個答案是不是非常精彩!
2. 以「蘋果」為題進行思維發散
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只是想到了蘋果的各種吃法、蘋果樹、蘋果園等。經過引導,後來有孩子想到了牛頓坐在樹底下被蘋果砸到腦袋,發現了萬有引力,也想到了歌曲「小蘋果」、蘋果手機、賈伯斯等等。
3. 續寫「新龜兔賽跑」
在發散新龜兔賽跑的時候答案更是千奇百怪,有些也是非常精彩,比如場景變換、利用高科技、賽跑過程的突發事件、規則變化等。
孩子的創造力的無窮的,思維也是開放的,只要有合適的指點,就能讓思維得到迸發。通過這樣的思維發散,對於寫作尋找素材也是非常有幫助。可以找到很多新穎獨特的寫作材料。
思維導圖的作用
思維導圖發明以後,到現在全球已經有將近6億人使用,江湖人稱「屠龍寶刀」,寶刀在手,天下我有。在歐美、日本、韓國一些國家很早以前就把思維導圖引入了中小學課程,在國內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有些學校也引入了思維導圖課程。美國《時代周刊》曾經這樣評價:思維導圖對人腦的奉獻和霍金對宇宙的奉獻一樣大。
思維導圖對於中小學生的作用非常大,可以用於預習、複習、做筆記、加強閱讀能力、提高寫作水平、激發創意思維、提升記憶能力、構建學科知識體系、定目標做計劃、全腦開發等。
思維導圖是如何發明的?
其實可以按照一個科學思維流程來解釋,也就是:發現問題、觀察分析、研究本質、尋找原因、解決辦法。
發現問題:託尼博贊在大學的時候,做了很多筆記,但發現這種筆記效率非常差,也不利於記憶,很多內容記完就忘記了。甚至很多筆記本記完就丟在一邊不管了,這樣非常浪費時間,也打擊了記筆記的積極性。
觀察分析:託尼博贊通過分析,發現我們在做筆記的時候都是把自己認為是重點的內容都記錄下來,但隨著記錄的東西越來越多,最終N本筆記本裡面都是重點,重點太多就難辨重點。同時記錄的知識點都是單一存在,不能有效串聯,也就不利於理解和記憶。此外因為做筆記的時候基本上是用鋼筆或者原子筆記錄,顏色單一,沒有圖片,文字太多,沒有線條,無法有效刺激大腦。
研究本質:出現這些問題的本質原因是無法有效的利用人的右腦,人的左腦負責邏輯思維,右腦負責圖像創意,右腦的信息儲備量是左腦的100萬倍,。而很多偉人的右腦都非常發達和活躍。
尋找原因:託尼博贊通過研究了大量偉人的筆記,比如達爾文和牛頓的筆記,也看了很多心理學和大腦有關學科的書籍,最後找到了原因所在。
解決辦法:通過前面的分析,託尼博贊發明了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主要特點是由中心向四周發散,同時配於圖片、顏色、線條、關鍵字。導圖的樣式和人的大腦神經元細胞非常相似。同時也充分的利用了人的左腦和右腦,讓左腦和右腦協同作用。
託尼博贊因為發明了思維導圖,被授予全球最高創造力IQ頭銜,也因為幫助英國的查爾斯王子提高記憶力,被稱為「英國記憶力之父」,同時是世界記憶錦標賽、快速閱讀錦標賽的創始人,也出過很多本書籍,舉辦了大量的講座和培訓。
思維導圖的畫法
思維導圖的畫法就是四步,定主題、畫分支、寫關鍵詞和插美圖,每個都用案例說明,孩子們也基本都學會了。
最後,又著重地用案例針對思維導圖對中小學生的那些作用一一做了說明。整個過程非常輕鬆愉快,結束後,老師也要求孩子們把畫思維導圖作為每周四固定任務了,也不知道孩子們最後是該感謝我還是該埋怨我。
給孩子思維一點陽光,讓它盡情去燦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