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培養邏輯思維:從零開始思維導圖

2021-01-08 善用網文

@善用網文:讀書提升認知,知識改變命運

01

很多人都見過思維導圖,並且看到過一些精彩絕倫、讓人驚豔的畫法。

是不是只有會畫畫,才能繪製思維導圖呢?

並不是。

思維導圖本質上是一種思考工具,外在呈現的樣式,不過是思維的一種表達方式,所以,只要能思考,就可以繪製思維導圖。

總體而言,學習繪製思維導圖,分為兩部分:

一種就是呈現在你眼前的外在表現,包含顏色、圖像、線條、文字四個元素,這些統稱為技法;

另一種則是需要你仔細觀察和理解的關鍵詞技巧、內在邏輯和創意思維,這些統稱為心法。

技法和心法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這就如同人的外在美和內在美,需要和諧統一。

今天分享的書籍《思維導圖工作法》可以讓你快速學會繪製思維導圖,並且掌握一套用思維導圖進行思考和分析的心法。

02

一、思維導圖技法

技法有四個元素:顏色、圖像、線條和文字。

1.技法之顏色。

顏色會影響人的情緒感受,進而刺激思維的靈活性。

有研究表明,藍色容易讓人心緒安寧,紅色容易讓人感覺興奮。

雖然這在個體上存在差異,但總體來說,每個人對於顏色會有一些共通的反應。

此外,顏色還可以幫助你快速區分信息,有助於你更高效地工作和學習。

2.技法之圖像。

相較於文字而言,圖像更為形象、具體,不僅能加深你的記憶,也能加深你的理解。

同時,圖像也可以更好地調動你的情感、記憶等內在反應。

比如,當你看到「楊梅」這個詞時,不一定會有特別的感覺,但是,當你看到它圓圓的、紫紅的形象時,就會不由自主地覺得兩頰發酸,有口水要流出來。

03

3.技法之線條。

線條分為兩種,一種是主幹,另一種是支幹。

在思維導圖中,由主幹和支幹組成的線條網絡搭建的知識框架承載著你的思考,使思維和知識變得結構化。

在思維導圖中,線條的繪製是有著先後順序的。

第一,先主幹,後支幹。抓中心、抓主幹、再抓細節,才是真正的結構化思考。先抓核心內容和框架結構,對這件事情就胸有成竹了。

第二,先右後左。一般來說,思維導圖的第一條主幹內容會在中心圖的一點鐘方向,然後圍繞中心圖按順時針方向排列,依照主幹數目的多寡確定位置,依次排列到左上角。

4.技法之文字。

從文字內容來看,更多要點應該在心法,但是文字的位置、方向和顏色卻屬於技法。

思維導圖中的文字,除了中心圖部分的以外,主幹和支幹的文字都要求寫在線條上。

無論線條往哪個方向發散,無論是在導圖的左邊還是右邊,文字的書寫一律都是從左往右。

文字的顏色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全黑色,也就是說,整張導圖中的文字都是黑色的;另一種是同線條色,也就是要與線條的顏色相同。

無論哪種選擇,都要保持統一,在同一張思維導圖上,文字要麼是全黑色,要麼是同線條色。

此外,在思維導圖法中,文字的長度要求一線一詞。也就是說,一根線條上只有一個簡短的關鍵詞,並非長長的句子。

04

二、思維導圖之心法

關於思考方向,思維導圖法中共有兩種:

一種是水平發散,就好像花開一樣,從中心向外360度地發散思維,引導你的思維一直不斷變換角度,開拓思考。

這種水平思考,就是從一個起點往很多個方向發散,是一種多角度的思考模式,可以幫助你提升創意。

另一種是垂直向下,這種形式就好像流水一般,引導你的思維從一個點開始一直不斷深入探索,專注思考。

這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向雖然簡單,卻實實在在地組成了思維導圖的框架。

但是,不管是水平思考,還是垂直思考,如果思考的方向只是單獨存在,那麼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其實收效甚微。

只有綜合運用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將之形成既有橫向又有縱向的立體思考,才能廣撒網同時,擇取最為貼近實際情況的點深入思考,將問題考慮得更全面,解決得更到位、更巧妙。

思維導圖法就是一個思考工具。

它圍繞核心,首先展開主幹,即做水平的發散思考,再從每一個主幹展開到支幹,即結合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做層層剖析。

思維導圖每一根線條上的想法都可以往四周發散,也可以向下垂直思考,因而讓思考可以隨著你的想像力無窮無盡地發散,同時又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做重點的擇取和收斂。

這樣立體的思考模式,可以幫助我們完善解決方案,擁有更獨特的思維創意。

只有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再結合實際情況分析出重點,抓住重點繼續發散思維、深入思考,才能找到核心問題,找到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05

心法的一個應用重點是BOIs法。

BOIs是思維導圖創始人東尼·博贊提出來的一個概念,由Base、Ordering、Ideas三個單詞首字母組成,意思是建立想法的基本結構。

BOIs分為兩種情況:

一是將大腦中的信息更好地輸出;二是將外界已輸入的信息加以整理。

這也就是思維導圖法融入許多應用中最為基本的兩個步驟,即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

應用在資訊輸入時,是先收再放;應用在資訊輸出時,是先放再收。

思維導圖法就是在一放一收之間,讓你的思考更完善、更明確、更清晰的。

在實際應用時,可以結合輸出和輸入兩種思考模式,既有歸納,又有發散,最終呈現出有條理又有創意的結構化思考。

1.輸出應用——發散思維,完善思考

如果用「鞋」來組詞,一分鐘內,你能想到多少個?可以用思維導圖法中的BOIs來做。

BOIs發散思維的五個步驟:

①捕捉零散的想法;

在中心位置先繪製一雙鞋子。繪製好後,寫出先想到的詞,比如說「皮鞋」。從中心圖繪製出一條主幹,並把「皮鞋」寫在分支上。注意,這裡並沒有放在主幹上,而是放在了分支上。

②上歸大類;

「皮鞋」的「皮」是鞋的材質,這時在皮鞋前面的主幹寫上「材質」二字。

③中找同類;

寫下材質後,再從材質延伸幾條分支,發散思考,你也會想到布鞋、草鞋、水晶鞋等。

所以上歸大類的好處是,通過一個點,想到一個面,想到一個集合。

④不同類項再歸大類;

儘管此時正在想不同「材質」的鞋子,但在腦海中或許會冷不丁地冒出「運動鞋」和「雨鞋」等。

這是根據鞋的功能分類的,因此應該歸一個大類叫「功能」,將它們統一放在「功能」的下面。

⑤下分小類。

想到運動鞋,是否可以進行繼續分類呢?運動鞋分為球鞋、登山鞋、舞鞋……

球鞋還可以往下細分為籃球鞋、網球鞋……

如果將思考比作一團毛線,這五個步驟就是找出線頭的方法,將這五個步驟整合起來,就是一句口訣三個方向:

上找大類,中找同類,下分小類。

通過這句口訣,通過這三個方向,可以快速把思考的結果有條理地呈現出來。

2.輸入應用——歸納思維,明晰邏輯

剛開始做輸入信息的整理和分類時,可以嘗試用便箋紙分類法。

因為便箋紙可以自由地移動和組合,是一種非常方便且有效的分類工具。

第一步:輸入信息

先把所有的信息抄寫在便箋紙上,注意,一張便箋紙上只寫一個信息,便於自由分類和組合。

第二步:分類整理

試著把這些信息進行整理,思考一下哪些信息的意思相似或者相近。

第三步:歸納小類別

思考一下,為什麼會這樣分類?這些類別可以取一個什麼樣的名稱?比如:

大和小,顯然是用來形容大小的;酸和甜,是形容味道的;買、賣、摘,是描述動作的,等等。

因此,這些詞被歸納整理為幾個小類——形容大小、形容味道、描述動作。

第四步:歸納大類別

這是最後一步,要將小類別再整理,看看能否再次進行歸類。

形容大小、形容味道、描述動作、描述產地、描述物品中,顯然形容大小和味道,都是形容詞;而描述動作則為動詞;描述產地和物品為名詞。

因此,可以將之歸納分類之後轉換為思維導圖,就變成了下圖這樣。

上述四個步驟,就是利用便箋紙進行歸納思維的整個過程。

如果你對歸納整理的步驟已經非常熟悉,或者說需要整理的內容非常簡單,完全可以拋棄便箋紙,直接在大腦中將之組合、整理、歸納。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日常的工作或者學習中,將接受到的資訊分解成最小概念,不僅可以幫你打開思路,拓展思維,還可以幫你更好地進行整理和歸納,讓你的思路更加清晰。

以上就是這本書中關於思維導圖的核心分享。

此外,書中還介紹了用思維導圖來做筆記,寫文章,策劃活動方案,做SWOT分析等內容,如果感興趣,也推薦你繼續閱讀這本書。

關注 @善用網文:每個思想,都會發光!

讀書提升認知,知識改變命運!

相關焦點

  • 思維邏輯,發散思維——5款思維導圖畫法推薦
    本文經CC爸媽授權轉載,原標題《外國娃邏輯思維強大的秘密,就藏在這幾張圖裡!》,作者:C媽,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思維導圖,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在美國,它是一款從幼兒到職場一直都能用的思維神器。在美國,從幼兒園的寶寶,到高中、大學(再到職場),老師都很喜歡用思維導圖。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很熟練自然地被運用,因為美國人在教育中,特別重視對圖像、畫面和色彩的運用。在美國孩子的教室裡,我們常常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圖片,經實踐發現,在日常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能讓孩子的學習效率事半功倍!全美各地,教育界和科學界的專家和學者,都對思維導圖進行過反覆驗證。
  • 思維導圖不僅成年人可用,這3種最容易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本文經暖暖媽愛分享授權轉載,原標題《火了這麼久的思維導圖,其中這3種最容易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作者:暖暖媽,未經允許請勿轉載。這兩天在後臺收到一位媽媽有點沮喪的留言,說最近老師反映孩子數學不好,希望家長加強孩子數學思維的訓練。比如給孩子5根小木棒,讓他點數。
  • cpa會計第三章導圖,我與清華相差了一個思維導圖的距離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研究僧不打誑語話不多說,先奉上會計第三章的思維導圖~是的,第三章,因為cpa考試的權威輔導機構都倡導第二章是在全書三十章看完的基礎上再進行學習。從知道思維導圖,到用思維導圖學習,一直都非常喜歡它。還曾在個人評價中寫道,本科4年的工科學習,培養了我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思維導圖軟體Xmind熟練掌握。但實際上我是本科快結束的時候,才知道思維導圖,跨專業到經管讀研才真正開始使用。
  • 申一帆思維導圖
    點擊下方卡片,了解課程詳情↓它們包括四大板塊,思維導圖入門、思維導圖繪製、思維導圖應用和思維導圖進階:○什麼是思維導圖?天才的方法是什麼?思維導圖比傳統筆記好在哪裡?○思維導圖的四大原理是什麼?思維導圖為什麼有效?思維導圖的四大要素——圖像、顏色、線條、關鍵詞為什麼能夠幫你高效學習?
  • 卓育英才·海豚導圖教你輕鬆學會思維導圖
    人們從注重教育與知識的掌握,逐漸轉向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主的素質教育。思維導圖作為發散學生思維能力、促進創新能力發展的一種輔助教學工具,在素質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褚佳麟從2012年就開始接觸和使用思維導圖,不僅是思維導圖的傳播者,更是思維導圖常年一線使用者。「我希望把我的使用經驗傳遞給你們,傳遞在座的每一位。思維導圖的教學育人,只是現階段的呈現方式,最終的體現方式是映入你的腦海中,成為你的思考方式。」
  • 專家講座:五星思維導圖—全腦思維的執行力提升
    專家講座:五星思維導圖—全腦思維的執行力提升 中國職場思維導圖教父、HP思維訓練講師、中國最受歡迎的思維導圖培訓專家宋尚教授主講 2011/
  • 思維導圖零基礎完全手冊-新手必備
    說起思維導圖,這幾年的發展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有人說,思維導圖是現代偉大的發明之一,它改變了3億人的思維習慣,思維導圖在學習、生活、工作等各個領域的突出貢獻,被現代人譽為「瑞士軍刀般」的思維工具。對於渴望了解導圖的你,不妨靜下心來,花10分鐘時間系統性了解思維導圖的核心內容。
  • 思維導圖為複習數學知識打開一扇窗
    在這期間如果能很好地培養學生採用思維導圖解決問題的意識,將直接影響這些學生今後數學學習的狀況及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學習活動中就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我就利用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體會知識的構建過程,做好引導示範作用。在進行三年級《時間知識的整理和複習》時,我利用「樹形圖」帶著學生一起來構建單元知識,引導學生同建「智慧樹」。首先,我引導學生回憶關於時間的知識,學生回答得比較雜亂。
  • 思維導圖學習:探究東尼.博贊的《記憶導圖》
    東尼博贊先生在《記憶導圖》這本書中這樣描述:(1) 此圖是全球所有記憶系統以及著名的希臘記憶系統的基礎。正是基於此圖記憶大師們才取得了大師的地位。(2) 此圖是你探索和開發社交智商的指南。(3) 此圖是創建思維導圖的理論基礎。(4) 理解了此圖也就理解了為什麼思維導圖是有效的,以及思維導圖可以應用的諸多領域。
  • 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孩子,一般有2個表現,能力更加出眾
    要達到寓教於樂、開發孩子邏輯思維的目的,這套《思維導圖:全腦開發》(1套8本)對很多家長和孩子來說很有幫助。這套書主要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來開發孩子的邏輯思維,用一種獨特的遊戲方式高效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以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想像力、記憶力為出發點,達到全腦開發的目的。
  • 孩子發散思維訓練,用科學思維探索思維導圖發明過程、作用和畫法
    孩子的思維就像被壓抑的火山,只要一根引線,一點就爆。昨天去一個小學作思維導圖講座,期間用了幾個案例來激發孩子的發散思維,結果孩子的很多答案非常有創意。講座我主要講了四個內容。1. 訓練發散性思維;2.思維導圖的使用情況和作用;3. 用科學思維講解思維導圖發明過程;4.四步法畫思維導圖。這裡大概的說下。
  • 幼升小邏輯思維題,難倒眾多家長,孩子邏輯思維能力該如何培養?
    在歐美國家的教育體系中,十分重視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國家天才兒童協會》的評判標準中,邏輯思維更是佔比最高的那一項。 近些年,國內的幼小教育對思維邏輯的培養開始越發重視,上海一所小學在幼升小考試中,一道邏輯思維的題就難住了眾多家長
  • 思維導圖——創新與整理的利器
    在此,我們便需要一個打破陳舊思考狀態的思維工具,它就是「思維導圖」。市面上有大量關於思維導圖學習的書籍,也有不少培訓機構有思維導圖的傳授課程,但就我個人的學習過程及經驗而言,外文翻譯過來的書籍不一定適合中國人的思路,在表達習慣方面也許看了很多書依然不知道什麼是思維導圖,至少我在學習的時候有過這樣的體會。
  • 全腦思維訓練——思維導圖
    左腦和右腦支配的功能三招七步」構圖法那麼在實踐中該怎樣構建思維導圖呢?讓我們從製作一幅簡單的思維導圖開始。入門你需要準備:一大張白紙一些彩色水筆或鉛筆大腦開放的思維想像力一個想要探究的主題一幅合格的思維導圖具備三個基本特徵:(1)一幅中心圖,代表你要探究的中心主題。例如,要用思維導圖規劃一個項目,你可以在圖的中心畫一個文件夾的圖像。
  • 思維混亂,邏輯不清晰?是時候學思維導圖了!
    小學生剛進入學校教育,不會有太多的固定思維,保留著兒童思維的發散性、跳躍性等特點,這是創新創造力培養的好時機,孩子可以採用自由式原則繪製思維導圖,運用「橫向、縱向、逆向」的發散性思維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小學生學會思維導圖有什麼好處呢?
  • 那就不要錯過這八大思維導圖了!
    大衛.海勒博士把人類在思考問題時的八種基本思維過程,用八個對應的圖來表達,這八個圖分別是圓圈圖、氣泡圖、括號圖、樹形圖、雙氣泡圖、流程圖,因果圖和橋形圖。這八個圖示可以幫助孩子建構知識、發散思維、提高思維能力。本書不僅向我們展示了適合5-12歲孩子的8種思維導圖,還有如何讓孩子愛上思維導圖和思維導圖在閱讀、寫作、英語等學習上的具體運用。
  • 如何快速掌握思維導圖的核心技巧?這裡給你答案
    ,各有各的形狀,各有各的功能,那麼思維導圖的思維方法就是指導我們如何組織這些文字創作一篇文章的語法規則和寫作技巧。即用直觀形象的圖示表達解釋抽象的事物,以方便人們快速理解其含義。例如,用雙圓相交圖表示重疊的邏輯關係。  2、輔助思考——以圖輔助思維。即用圖形的獨特功能來幫助提高記憶、分析、決策、創新等思維技能。例如,關鍵詞發散圖輔助提高記憶力。  3、啟迪智慧——以形啟發智慧。即用圖形的形狀結構,啟發思路,感悟智慧。例如,引發無限遐想的太極圖。
  • 思維導圖用得好,提高孩子學習效率,一起來了解思維導圖!
    說起思維導圖 ,我們並不陌生,很多在生活和工作中也已經用過了,只是沒有系統的總結一下。今天,芸含媽媽將思維導圖的基本款簡單介紹一下,目的是引導孩子用正確思維去思考。思維導圖( Mind Map/ Thinking Map ),簡單來說,就是藉助圖表來分析問題、理清思路。
  • 思維導圖的競爭:XMind VS MindMaster
    ,很多基於這一概念的產品如雨後春筍冒出,有專注思維導圖的XMind、百度腦圖、MindMaster,有主打綜合繪圖(涵蓋思維導圖)的Processon、Edraw、迅捷畫圖,還有石墨文檔、墨刀、印象筆記等辦公協同軟體,如今也陸續在自家產品上開發出思維導圖的新功能。
  • 思維導圖:化學學習小助手
    思維導圖是一種圖形工具,也可以稱之為思維地圖或者樹枝圖、概念地圖等,通過思維導圖的圖文技巧,可以設置關鍵詞,通過線條、顏色等將關鍵詞與各個分支線條建立記憶連結,將知識的不同聯繫利用層次圖表現出來。思維導圖對於大腦的記憶十分有幫助,可以充分發揮大腦的想像力,通過知識建構過程形成一個知識網絡資料庫,當用到的時候可以很快調用。九年級的化學知識點多,可以每個單元構建一個思維導圖,或者構建某種物質思維導圖將不同單元的知識快速聯繫在一起,快速確定不同知識之間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