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複習課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關鍵是要把平時相對獨立的知識,以再現、整理、歸納的方式串起來,使之條理化、系統化、並通過查缺補漏,進一步鞏固、深化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技能、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完善認知結構。那麼如何上好複習課呢? 針對數學複習課的特點,我嘗試著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複習數學知識。
思維導圖是由英國教育學家Tony Buzan於20世紀60年代首次提出,主要格式為知識點的聯繫層級圖,一般也配以文字。在表達關鍵主題與其各要點相互之間的關係時,用圖形、顏色、線條、符號等來加以區分和連接,形成放射狀的發散性圖表,利用圖文並茂的表現手法,加強記憶印象和對概念的理解程度,擴充知識囊括途徑,協調學生對於閱讀、理解、記憶、重現等受教環節的互通性。由於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形象思維是憑藉頭腦中已儲存的表象進行的思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歸納、總結和理解知識,一個可行和有效的方法是就他們自己熟知和熟悉的事物或理論製作思維導圖。
1.教師引導示範,體會用思維導圖構建數學知識的過程
小學生由於年齡特點,思維還比較單一,但模仿性強,可塑性大。在這期間如果能很好地培養學生採用思維導圖解決問題的意識,將直接影響這些學生今後數學學習的狀況及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學習活動中就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我就利用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體會知識的構建過程,做好引導示範作用。
在進行三年級《時間知識的整理和複習》時,我利用「樹形圖」帶著學生一起來構建單元知識,引導學生同建「智慧樹」。首先,我引導學生回憶關於時間的知識,學生回答得比較雜亂。這時我提問:怎麼用「智慧樹」表示好呢?相機在黑板上板書「時間單位」在樹幹上,引導學生思考:時間有哪幾種單位?使學生領悟首先要將學過的時間單位分成時、分、秒,並分別畫出三個枝杈,分別寫上「時、分、秒」,這時學生漸漸對各部分所表示的含義有了清晰的了解,熟悉了思維的方法與過程,思維開始活躍了,大家開始熱烈的討論,在三個分叉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根據學生回答,我相機添上新的枝杈並板書出書上相應的知識點,讓學生發現規律性,並一起製作出簡潔明了,富有邏輯性的《時間知識的整理與複習》思維導圖,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時間分類的特點與規律。
2. 學生個人嘗試,感悟思維導圖複習數學知識的便捷
思維導圖的創作不僅非常靈活,而且沒有嚴格的限制條件,故而能夠充分體現個人的思維特點,具有非常顯著的個性化特徵。對於初學者來說,一個可行和有效的方法是就自己熟知和熟悉的事物或理論製作思維導圖。對於同一個主題的思維導圖來說,由於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結構、思維習慣和生活經歷不同,因而其所製作的思維導圖也具有顯著的差異,這樣思維導圖就有利於張揚個性,體現不同個體思維的多樣性。學生思維尚且稚嫩,所以,我從比較簡單的容易激發學生興趣的內容入手。
在整理複習「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時,我讓學生嘗試自己製作思維導圖,由於知識系統比較簡單,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進行整理,由各人自己畫出自己已知的資料或意念。有的同學用一朵花來製作,花心是「分數」,每個知識點是一片花瓣,知識一目了然;有的用「分數商店」把每個知識點作為一種即將出售的貨物,知識與自己熟知和感興趣的事物放在一起,認知就更為簡單。
具體地講,就是說相對於同一個主題的思維導圖來說,由於製作者的知識結構、思維習慣、生活和工作經驗的不同,其所製作的思維導圖也非常不同。因此,思維導圖有利於個性的張揚和充分體現個體思維的多樣性。當然,有些同學由於自己的知識水平,製作的知識體系並不完整,教師始終要做好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引導學生嘗試畫出屬於自己思維導圖的雛形。
3.小組協作探究,完善思維導圖中的知識體系
心理學研究認為,在討論問題的過程中,人們的思維處於高度集中狀態,接受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強,靈感容易顯現。所以在討論中將大家的意見和觀點及時地記錄下來,然後進行必要的整理,便能夠得到較好的思維成果。學生個人複習單元知識製作的思維導圖畢竟是只畫出自己已知的資料或意念,需要通過老師的引導和小組交流合作來進一步完善思維導圖。
在複習「四邊形」這一個單元時,我讓小組成員先將各人的思維導圖合併及討論,並決定那些較為重要的知識,再加入新意念,最後重組成為一個共同的思維導圖。這樣做將「四邊形」這一單元整個知識點聯繫了起來,形成了整體框架,在不看書的情況下,學生大腦也能隨時反應出各個知識點及它們之間的聯繫,從而對單元知識點形成了清晰的整體框架和完整的知識體系。而且思維導圖是小組共同的結晶,各組員有共同的方向及結論。因此,使思維導圖在學生的小組學習、合作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等過程中形成較高的實用價值,培養了師生之間的合作精神和團結意識。
4、學生內化知識,激發思維導圖的知識生長點
學生相互交流,合作發展完善思維導圖的過程,是一個促使學生積極思考、相互學習、交流與提高的過程。學生嘗試多種策略完善了思維導圖,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促使了學生認真體會、觀察知識間的關係,加強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全面理解,有助於學生對所學內容進一步內化,甚至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注意和意識到的各個知識間的關係,建立起一個有效的、生長的知識系統,從而產生一些具有創新性的理解,達到創新性的學習目的,提高了學習能力的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了成就感。
總之,用思維導圖複習數學知識給數學課堂帶來了新鮮的活力,為學生複習數學知識打開了一扇窗,學生真正主動參與到知識的複習之中,並通過思維導圖將零散的知識點主動構建成有機的脈絡體系,形成了良好的認知結構,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