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結束啦,開學第一次評測結果不盡人意,很多孩子的成績都下降了。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有效的學習工具——思維導圖。大寶從小我就用思維導圖培養他學習,每次期末前我都讓他畫一張圖,這樣梳理總結後,數學滿分就很容易了,不信你也試試教孩子做一做吧!
一、思維導圖的由來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把我們大腦中的想法用彩色的筆畫在紙上。它把傳統的語言智能、數學智能和創造智能結合起來,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
提到「思維導圖」就不能不提一個人——東尼·博贊。作為思維導圖的發明者,東尼·博贊被譽為「智力魔法師」和「世界大腦先生」。他1942年出生於英國倫敦,畢業於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他學識淵博,擁有心理學、英語語言學、數學和普通科學等多個學位。他是英國大腦基金會的總裁,同時,他還創辦了世界記憶力錦標賽、世界快速閱讀錦標賽和思維奧林匹克運動會。他熱衷於傳播大腦和學習方面的知識,是世界頂尖的演講家,同時也出版了廣受歡迎的87部著作,成為了一個世界級的超級作家。
作為21世紀全球革命性思維工具、學習工具、管理工具,思維導圖已經應用於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不論是學習總結、出門旅遊、管理溝通還是家庭生活,運用思維導圖帶來的學習能力和清晰的思維方式都改變著現代人的思維習慣,立體性的思維讓你的學習力更強。
二、繪製一張思維導圖的基本工具和基本步驟
我們需要準備的工具有:
1、一張白紙,根據你的內容需要選取大小;
2、彩色水彩筆和彩色鉛筆數支、黑色水筆1支;
3、你的資料,根據你所要做的工作選取;
4、你的創意,可以天馬行空!
我們需要幾個簡單步驟進行:
1、從一張白紙的中心畫圖,周圍留出足夠的空白。一般我們把紙橫放比較好,這樣看起來寬度變大,利於你的思維延展。從中心開始畫圖,讓你的思維向各個方向發散,能更自由、更自然地表達你的思想。
2、在白紙的中心用一幅圖像或圖畫表達你的中心思想。因為圖像不僅能刺激你的創意性思維,幫助你運用想像力,還能強化記憶。就像我們可以很輕鬆記住一個人的面孔,但是卻經常想不起他的名字,所以圖像記憶在學習上的運用很重要。
3、儘可能多地使用鮮豔的色彩。因為顏色和圖像一樣能讓你的大腦興奮。絢麗的色彩可以刺激你的思維跳躍,讓你產生巨大的創意能量,給你的思維導圖增添了生命力。所以大膽地使用色彩吧!讓絢爛的畫面看上去更有趣,更能吸引你的注意力,進而強化你所學的知識內容。
4、將中心圖像和主要分支連接起來,然後把主要分支和二級分支連接起來,再把三級分支和二級分支連接起來,以此類推,脈絡清晰延展。
5、因為是腦圖,相當於我們在畫腦部神經圖,所以分支自然彎曲,不要畫成一條直線。這樣我們的大腦會更喜歡,更容易接受,我們的記憶也越容易。
6、在每條線上使用一個關鍵詞。這個關鍵詞是要表達核心意義的字或詞,千萬不要寫一個長長的句子,一定要簡明扼要,起到概括作用或提示作用,這樣才有助於我們的記憶。
7、自始至終使用圖形。思維導圖上的每一個圖形,就像中心圖形一樣,可以勝過千言萬語。所以將思維打開,通過圖形進行擴散。
三、現在我們畫一張數學期末總結思維導圖為例(如下圖所示「數學四年級上」)
1、首先我們要準備一張全開的大白紙,因為一個學期的知識點是非常多的。
2、翻開數學書的目錄,我們發現有9個單元,但第9單元是「總複習」,所以我們選擇前8個單元作為內容。我們將這8個單元在構圖上作為8個分支,而單元名稱就是一級分支的關鍵詞。中心圖自然寫書名「數學四年級上」。
3、因為我們是複習用的思維導圖,所以我們要梳理每個單元的定義、公式和要點,要把一些典型例題寫上去。我一直認為,理科的學習重在基礎,所以定義、公式和例題要理解得特別清晰、透徹,要做到舉一反三。這樣面對各種考試題就不會亂了陣腳,因為萬變不離其中。我不需要孩子大量刷題來應對押題,因為押題沒有用,機率太小,付出太多,只有牢牢抓住基礎,掌握核心要點,才能真正做到應對自如,切不可盲目刷題,浪費精力,還事倍功半。
4、因為一張圖不可能把書上的所有例題都寫進去,所以孩子在畫圖的過程中就是一個全面複習的過程,而且他會進行深刻地總結和歸納,把最重要或最容易出問題的部分呈現在思維導圖上。
例如:第三單元「角的度量」
一級分支為「三、角的度量」,用粗線條由中心圖引出,呈射線延伸。
二級分支為三條,分別為「1、線段、直線、射線和角」、「2、角的度量」、「3、角的分類與畫角」。
三級分支為二級分支延伸出的一個圈起來的各自版塊。
(1)線段、直線、射線和角的定義。孩子用自己喜歡的填空方式把要點突出了一下。
(2)度量角的工具名稱和計量角的單位以及度量角的方法。孩子還特意畫了一個量角器做為示意,這樣就一目了然了。其實很多孩子有時還弄不懂這個量角器怎麼測量角的,這時如果讓孩子這樣總結一下,他可能對這個工具的使用就更清晰了。
(3)孩子做了一個周角和平角的圖例,用紅色筆標記了兩個角的範圍軌跡,然後用文字敘述了畫角的方法。顯然他已經會運用這些方法畫角了。
5、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圖,學習效果會更好。所以不一定完全按照思維導圖基本結構圖例那樣,可以有自己的創意,形式不必拘泥於此,吸收思維導圖的精髓就行,目的是提高自己的學習力。像我這張孩子四年級上的數學圖就是把每個版塊圈了起來,因為他覺得這樣看得更清晰,而且他自己還加了一些裝飾,比如那個縫衣針縫製的補丁分支圖就很特別,我特別喜歡。
6、在整個思維導圖的繪製中,孩子是把數學書讀厚再讀薄的過程。「讀厚」是要把書中的內容與平常訓練的習題結合,有時可能還要加一些參考書的內容進去,使知識豐富、全面起來。「讀薄」是要把精華的部分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所以歸納總結的能力就提高了。最後呈現一張思維導圖,抓出了一張立體思維的網在頭腦中,書就可以扔掉了,非常簡明扼要,所有知識都消化掉了,輕輕鬆鬆。
四、對於思維導圖的運用,有時我更喜歡有點創意,下面給大家展示幾張不同形式的思維導圖參考
這幾張是我應用於英語單詞學習上的思維導圖,沒有拘泥於思維導圖的形式,但是應用了它的發散性思維,把單詞延展開來,更便於記憶。通過把每個單詞配圖的方式,讓孩子更喜歡學英語。孩子可以自己根據詞義畫圖,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繪畫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所以大家可以自我創新,在實踐中摸索屬於自己喜歡的風格,畫出既美觀又實用的思維導圖。
五、思維導圖學習的幾點注意問題
1、理科學習尤其是考前,我強烈建議畫一張總結圖,這會大大提高學習成績。我家大寶就有一學期數學沒按我要求畫圖,結果沒拿滿分,要不就5連勝了。繪製一張期末總結思維導圖可以掃清很多知識盲點,所以不要輕視,這比做大量習題更有效。
2、不要覺得浪費時間,尤其有時確實是要花費大量精力去繪製。因為這是一個學習梳理的過程,所以慢工出細活。學習要穩紮穩打,圖快有時是得不償失的。很多知識你以為掌握了,但做題就做不對,其實那說明還存在盲點,而理科就是對定義、公式、例題等吃的不透。所以慢慢地繪製思維導圖可以消化吸收那些重要的內容,單純做題有時是片面的。
3、思維導圖是我們用來學習的工具,所以不必糾結這個圖畫得好壞、美醜,那都不重要,我們畫圖的過程才是重要的。因為繪製過程我們就把相關知識吸收了,所以後期這個圖基本就沒用了,我們全記在腦子裡了。當然願意留著以後看看也是複習,也可以欣賞,也可以作為自己成長的紀念。
最後我想說,「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會事半功倍!」希望大家在我今天分享完思維導圖後能拿起筆和紙,畫一畫屬於自己人生的思維導圖!
歡迎關注孩子成長的您與我互動!共同助力寶貝們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