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史上最全思維導圖使用指南

2020-11-23 搜狐網

原標題:給孩子的史上最全思維導圖使用指南

這是少年商學院微信(點擊標題下方「少年商學院」關注)的第1104次分享。是上周少年商學院國際教育公開課的文字精華+視頻資料,作者為和7歲兒子在美國打造微信公號「東西兒童教育」的逃媽。

很高興能來少年商學院通過視頻直播公開課的方式,和大家聊聊思維導圖。過去一個月,我分享過系列關於引導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運用思維導圖的文章,今天我們就來系統總結一下,並結合美國課堂以及我的孩子在美國學校中所學的實際經歷,來同國內的爸爸媽媽們分享一些實操的方法。直播課的視頻在本文中間,歡迎大家觀看回放,最後我也會推薦幾本思維導圖方面的好書。

▋Thinking map 和 Mind map的異與同

每個課堂裡面常用的思維導圖是有兩種,一種叫Thinking map,另一種叫Mind map。有人把它們都翻譯成思維導圖,然後也有人把Thinking map叫做思考圖、思維地圖都有,然後把Mind map叫做心智圖。不管怎麼樣,怎麼翻譯其實不重要,關鍵我們來看看怎麼用它們。

Thinking map包含了八種類型的思維圖,這八種圖也是對應了人在思考的時候的八種思維過程,可以用來培養孩子們的閱讀、寫作、數學、邏輯思考等等方面的能力。

而Mind map是從一個中心點向外發展思維的一種圖示方式。因為Mind map是一種打造我們大腦思考記憶的圖示法,其實我們大腦思考網絡是有不同的思維分支的,所以當我們想一件事情的時候,可能會帶出很多跟它有關聯的東西,你就可以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示,還可以用到任何的文字、圖畫和標誌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聯關係。

無論是Thinking map還是Mind map,兩種圖在美國課堂用得都非常多,它們的作用比較類似。它不僅能幫助我們的大腦思考,就感覺把我們的腦袋打開,然後推動它激發我們的腦袋去思考。還能幫助我們整理思路。

Thinking map和Mind map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讓我們的思維可視化。你究竟在想什麼?就是我們腦子裡面在想什麼,這是一個很抽象的東西,看不見也摸不著,所以使用Thinking map和Mind map就可以把這些很抽象的思維具體地細緻地表達出來。

除了自己整理思路,思維導圖在團隊的合作交流裡面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因為我們可以把我們的思路可視化地表達出來,那麼其他人就能看得懂,就更加方便我們去溝通和討論。

▋兒子在美國課堂中學到的八種思維導圖

一、氣泡圖

我要介紹的第一種圖是氣泡圖,它是八種Thinking map裡面最有意思的一種,有一個中心主題,然後用線段發散出很多氣泡,每個氣泡是一個創意,都和中心點有關聯。比如這個圖裡面,這位小朋友心目中的外星人的形象有很多,他會很有趣、跑得很快、頭上會有天線、坐著飛船來的。

氣泡圖的好處是可以讓孩子不斷地發散思維,因為它希望可以增加更多的泡泡,但同時也提醒孩子不要跑得太遠,因為你想的東西是需要跟中心點有關聯的。其實我們平時也完全可以用這種方式來跟孩子討論,比如說:你覺得媽媽是什麼樣的,爸爸是什麼樣的,你自己又有什麼特點?

可以用很多這樣的例子來鍛鍊孩子的思維和表達能力。因為對有些孩子來說,如果你只是直接問他問題,他也許不會太想回答,或者有時候思路比較混亂。但如果說我們來畫一個好玩的圖,邊畫邊說的話,你會發現有時候孩子能想到很多你想不到的東西。

我們再來看上面這個例子,這個是老師在課堂上跟孩子們討論第一天上課心情的氣泡圖。我們家長可以參考一下,因為談心情是一件比較私人的事情,尤其是對於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有時候不願意說,那麼如果我們用類似這樣一起畫圖、一起遊戲的方式,孩子就更容易打開心扉。氣泡圖很簡單,我覺得很適合年齡比較小的孩子用來整理思路和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一般一二年級的孩子都可以開始使用了。

左邊是Thinking map裡面的一種氣泡圖,而右邊這個則是Mind map。其實Thinking map裡面的氣泡圖就類似於一層的Mind map,所以大家可以看到Thinking map和Mind map之間其實還是有關聯的。

比如大家看到的這個是孩子們關於你平時在家裡都可以做些什麼的Mind map,然後作為小朋友他是用線段來表示,按照事情的類型來畫分支。比如這裡有四個分支,有relax(休閒)、play(玩)、do(做什麼東西)等等好幾個分支,然後每個分支下面還有子分支,比如說有休閒,他還想到了reading(閱讀),另外還想到sleep(睡覺)、silent(安靜),然後有文字,然後有圖畫,這就是一個很完整的Mind map。

同樣都是你在家裡可以幹什麼,另外一個小朋友就用泡泡來表示。但他是按照地點來畫分支的,在客廳裡面可以做什麼、在廚房可以做什麼、在外面可以做什麼等等。這些圖其實是不拘形式的,無論你是用線段還是用泡泡,只是有個大體的框架。孩子想怎麼畫就怎麼畫,只要他自己能看懂,能解釋給別人能看懂就可以。

二、流程圖

第二種是在課堂裡面用得很多的Flowmap(流程圖)。其實大家對這個流程圖應該不陌生,它是表示事情發展順序的一種圖。比如這張就是關於一個蘋果的生命周期的流程圖,蘋果可以先從種子開始,會開花、樹上會結出蘋果,我們可以把蘋果摘下來裝在籃子裡,最後再做成香噴噴的蘋果派。看起來很簡單的一種流程圖,但是這種圖對孩子們的寫作上面的幫助是非常大的,在寫作上面老師也用流程圖用得很多。

我們看一下,這個是老師提供給一年級的孩子學寫作的時候用到的一個圖,叫做My story flowmap(我的故事流程圖),其中包括有故事的開端、中間的發展、結束,老師會用這種圖來幫助孩子,讓他們在寫之前,先想一下,可以把這種流程圖填一下,或者是填文字、或者是畫畫,這樣填一下之後,在寫文章的時候就有條理多了。

這個圖是我曾經分享過的一個實例:怎麼吃奧利奧餅乾?每個同學就要得先把自己的吃法想一想,然後用流程圖畫出來。比如這位孩子的吃法是這樣的,先是一整塊餅乾,然後他把它掰碎,再把它泡在牛奶裡面,最後和著牛奶一起喝掉。其實在畫這個流程圖的過程中,就會觸發把整個過程考慮得很清楚,然後之後再動筆寫的話就簡單很多。這是關於流程圖。

Thinking map總共有八種圖,我這裡就不詳細講,剩下的幾種我們大概過一下。

三、圓圈圖

第三種是Circle Map(圓圈圖),它適合更低年齡的孩子使用,其實這個圖跟氣泡圖有點類似,但是它沒有層次感,不像氣泡圖有一個線段,就是你感覺會有層次感,這種圓圈圖就沒有層次感,所以更適合小小孩。它中間的小圈圈表示一個主題,外面的大圈圈可以去填畫任何跟主題有關的東西。比較鬆散的一種圖,很適合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一般來說,在學前班的時候,小孩就用到這個,甚至在相當於國內幼兒園大班這樣的年齡。

四、雙重氣泡圖

第四種,Double bubble map(雙重氣泡圖),它可以用來比較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處,這個圖在逃逃的作業裡面就出現不少。比如就像這兩個事物的蘋果和南瓜的相同和不同、比較爬行動物和水生動物兩種動物的一些相同和不同之處,還有在數學學習裡面比較三稜錐和四方體的一些異同。這一類圖我發現就是到小學二年級的時候,一年級還比較少,然後二年級的時候用得比較多。

五、複流程圖

第五,Multi-flow map(複流程圖),這個圖主要是用在閱讀。大家可以看到它中間是一個核心事件,在它的左邊表示事件產生的原因、右邊是事件引起的後果,通常在孩子讀完一本書或者聽完一個故事之後,我們就可以帶著他一起用這個複流程圖來做一個事件的起因、引起的後果,做這樣的分析。

六、樹結構圖

一般來說,樹結構圖是用來對事物進行分類的。

七、括號圖

括號圖表示事物的總體和部分的關係,這個圖其實跟我小時候上學的時候,老師上課的那個板書很像,我感覺人對圖形的記憶還是很深刻的,其實當時老師講什麼我都忘了,但是他板書的形式我還記得很清楚。

八、橋形圖

最後一種是橋形圖,它是可以用來做類比的,上下兩個事物的關係是一樣的,比如說這個圖是一個顏色的關係,下面的東西就是什麼顏色。

這些圖看起來都不複雜,在美國課堂裡老師也不會專門去教。我發現雖然孩子們都在用,但是我問過逃逃,他其實根本不知道什麼是Thinking map、Mind map這些概念。老師只是在日常學習中,帶著他們用,慢慢地就知道了在做什麼樣的事情的時候畫什麼樣的圖,然後可以整理自己的思路,讓事情變得更簡單一點。

以下是我在少年商學院國際教育公開課上,關於思維導圖的分享視頻,歡迎大家觀看:

▋中國的孩子從幾歲學習思維導圖比較合適?

其實從四五歲就可以開始畫最簡單的圓圈圖。這邊就是有很多學前班用圓圈圖的例子。再大一點就可以用氣泡圖,然後一二年級開始寫作的時候可以用流程圖,當小孩開始有思路比較的時候,就可以用到雙重氣泡圖,閱讀的時候,可以用複流程圖等等。

然後對於Mind Map,Mind Map其實是更加針對稍微年齡大一點的孩子,一般需要到八九歲之後,因為如果是簡單的Mind Map,我們就可以把它理解成為氣泡圖了。它確實對孩子思考的要求比較高一點,所以複雜一點。Tony buzan那本書,它也是推薦年齡是9歲以上。所以我覺得Mind Map一般來說要八九歲以後,之後年齡就不封頂了。

如果之前沒學過,現在16歲了,應該怎麼學習思維導圖?

我覺得這個其實就是跟我們成人來學習思維導圖是一樣的。

因為我們成人的方式跟小孩可能不太一樣,小孩可能根本不知道這些概念,他就可以在實際上用很多例子來用,老師帶著他做很多的實例,而我們成人的話,我覺得我們可以學的更系統一點,可以看很多書,了解這些概念,再運用到我們平時的學習和工作生活中。

▋思維導圖是不是首先要具備美術功底?

我覺得這個不用擔心,思維導圖並不是說講究你一定要畫的多漂亮,它講究的就是你畫出來的東西,你是能真正的幫助自己記憶的,比如說你用Mind map,你用思維導圖來做一個讀書筆記的話,那麼哪裡用哪種顏色,哪裡畫一個什麼標誌,只要你自己能記住,自己能知道就可以了。當然如果你畫出的圖是很好看、很驚豔這樣是更好,但是這不是必須的。

▋思維導圖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否會影響想像力,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嗎?

我的第一反應是不會影響想像力,因為不同的圖有不同的作用,有些圖並不是側重用來發揮想像力的,比如剛才提到的流程圖,或者樹形圖這種,它並不是用來幫助我們來發揮想像力,而是讓我們的思維變的更清晰的。

但是如果像Thinking map裡面的氣泡圖,或者Mind map,就可以來幫助我們發揮想像力。因為在你畫氣泡圖或者Mind map的時候,你會想我要不要多增加一個泡泡或者多增加一條分支,其實無形當中,它就是在迫使你去多思考,再從新的角度去思考,應該來說它是可以去幫助你去發揮想像力的,而不是影響想像力,因為像Mind map它本來就是一種比較鬆散的一種形態,中心點是A,你可以有一個分支到B,然後由B發展到C,然後再想到D,所以它本身也是個很發散的過程,因此不用擔心它會影響想像力。

▋思維導圖在美國小學生項目類型作業上的運用

逃逃有一個作業的題目是「在我們這個小城市裡(我們這裡應該算是達拉斯北邊的一個衛星城),就在我們這個小城市裡,你平時最喜歡去哪裡?然後做一個建築模型」,這是一個一周時間的作業。

要求是這樣的:

第一、是去參觀一次這個城市裡你最喜歡去的地方,當然如果你能記得很清楚,那就不用了,可以直接動手開始做;

第二、做一個它的建築模型,題目是「在我們這個小城市裡你平時最喜歡去哪裡」;

第三、給班上的同學們做一個演講分享,這點很關鍵,美國這邊但凡是有項目類型的作業,最終幾乎都會要求做演講分享。

我看少年商學院的很多課程也是安排了TED演講的這個環節的,這跟美國的這種項目作業很類似。

拿到這個題目之後,逃逃想做Hobby Lobby,Hobby Lobby就是一個專門賣裝飾品和一些手工製作材料的商場,因為裡面有很多新奇好玩的東西,包括很多的原材料,有木頭、泡沫等等,所以逃逃比較喜歡這家商場。

第一步,逃逃先自己Mind map了一下他要做什麼,所以大家看到這張圖中間,他就畫了一個Hobby Lobby這家商店,有門、有窗戶,標上Hobby Lobby。紫色的分支,plan(計劃),表示他要做一個計劃,包括綠色的分支他畫了一個時間安排表,表示他要計劃未來的一周,周一要完成什麼、周二要做什麼,然後還需要列一個清單;藍色的分支,列出一些需要什麼工具、材料等等。美國孩子對做計劃、列清單的意識特別強,可能就是跟他們平時經常接觸這種項目訓練有關係,這是關於plan的分支。

橙色的分支,visit,表示他將要去Hobby Lobby參觀,那麼要參觀的話,他肯定需要我帶他去,所以他先要跟媽媽約好時間,所以綠色的分支,他畫了一個很醜的媽媽,旁邊還有一個日曆一樣的東西,打了個勾勾,表示他跟我約好了哪天我們要去。當然了,去參觀肯定還要開車,所以又畫了一輛小汽車。

藍色的分支,make,表示他要開始製作了。這個分支也包括了好幾個子分支,從上面數下來依次是google,因為他覺得製作的過程中他肯定需要用到google來搜索。follow plan,他畫了一個人表示他自己,拿著一個計劃表,表示他要按照之前的計劃去做。橙色的分支他是想要表示更多的裝飾,所以他畫了一些類似於裝飾的東西在這裡。紫色的很細的分支表示Siri,就是iPhone裡面那個智能語音助手,逃逃平時很喜歡用他,有什麼不知道的、不懂的,喜歡直接拿手機來問。

最後,就是show time(展示時間)了,表示他要給同學演講分享,他也分享了兩部分,藍色的分支表示他要給同學們秀他做的模型,而綠色的,他畫了一些思考的泡泡,表示他除了要給同學們秀他的模型,還要好好給他們講一下他是怎麼做的。

這就是關於他需要做一些什麼東西的一個Mind map。做了這個計劃之後,第二步就是可以去的Hobby Lobby參觀做調查了。

第三步,回家製作。不過在動工之前,他又做了一個製作的流程圖。這個流程包括design(設計)首先是做一個整體的設計;layout(布局),因為逃逃他在做模型的時候,是先把地面的布局畫出來,方便他在上面搭東西,所以設計之後有一個布局;框架,他會先把建築的框架搭好,然後再做細節,再把裡面的一些貨架的細節做進去 ;decoration(裝飾);還有extra decoration(更多的裝飾),他做得很花哨,最後的結果就比較好玩。

他畫了三種情況,因為他覺得最後做出來可能是有幾種情況,可能是會很好,所以就是笑臉;可能是一般般,所以就是一個一般般的臉;最後表示沒做好。大家可以看到其實小孩畫的東西我們可以想到。

動手開工了,果然他中途是需要去搬電腦,然後谷歌查找不少的圖片資料,來完成整個製作的過程。

他畫了三種情況,因為他覺得最後做出來可能是有幾種情況,可能是會很好,所以就是笑臉;可能是一般般,所以就是一個一般般的臉;最後表示沒做好。大家可以看到其實小孩畫的東西我們可以想到。

動手開工了,果然他中途是需要去搬電腦,然後谷歌查找不少的圖片資料,來完成整個製作的過程。最後就是準備他的演講和分享了。大家可以看到在逃逃整個項目的過程裡面,他是既用到了Mind Map,也用到了Thinking map裡面的流程圖,所以什麼地方用什麼其實不太固定,關鍵是孩子記得哪種圖更合適,更容易表達他說想到的,就用哪種。

用思維導圖來思考,如何減緩全球變暖

這是一個很經典的Mind Map使用案例,被很多老師設為導圖的參考教材。我們該做什麼來減緩全球變暖呢?同學們和老師是一起做了兩張圖,大家看到第一張,是關於地球變暖的科學知識,其實這是一個思路整理的過程,就是把平時大家聽到的讀到的一些知識,整理到一張Mind Map上面。

比如說二氧化碳的增加,工業革命前後的生態環境變化等等。這其實只是為這些知識列了一個清單,讓它看起來更生動,更容易讓大家記住。所以到了高年級或者中學之後,老師他會建議同學們是用Mind Map在記讀書筆記,這樣可以來把厚厚的讀來讀薄。

這張就有點複雜了,關於全球變暖我們該做什麼,這張圖就是真正的一個頭腦風暴了,花花綠綠的每種顏色,延伸出來一個分支,表示某方面的方法。比如對於旅行,我們可以介紹飛機出行,因為太費油了,而要換成汽車、自行車、公共運輸或者走路。另外還有提議要成立能源審計局,要換成綠色能源,比如風車發電,還有提議要多種樹,要買當地的食品,減少運輸能源等等。

當我們一個團隊的頭腦風暴用這麼一張圖的時候,孩子們比我們平時一條一條列想法時更願意投入,更積極的思考。所以我是非常鼓勵在國內的孩子,即使老師沒有要求,家長平時在和孩子討論問題的時候,也可以來試試這樣的方式,我們的生活裡面其實是有很多例子,比如說我們要做什麼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做什麼讓我們家更節能,等等這些例子都可以試著和孩子用Mind Map來試試看。

▋推薦幾本關於思維導圖的書

第一本是Tony buzan的Mind Maps for kids。其實類似Mind Maps這種思維工具的歷史是由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了,不過是Tony buzan在一九六幾年的時候正式把這個概念提出來,所以他就成為Mind Maps的老大。這本書是專門寫給青少年看的,我在亞馬遜看見它的推薦年齡是9歲以上。

《我的第一本思維導圖入門圖》,也是講Mind Map,它是中文的,比較通俗易懂,比較適合初學者。

《八大思維圖示法》講的是Thinking map的八種圖。

Making Thinking Visible,這本書其實並不是講思維導圖,它是講另外的一些美國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面使用的思維可示化的方法。有些很多意思,比如說思維拔河一種這樣的小遊戲,挺有意思的一本書,以後有空可以來總結一下。

最後,其實無論是聽講座還是看書,還是沒有自己實踐一遍來得深刻的,所以在這裡我給大家推薦少年商學院5月份「線上互動直播+線下自主實踐」模式的國際課程《小小產品經理之巧用思維導圖》,全國任何城市7到12歲創意少年均可參加,明天就要報名截止了。

這門課由全美排名第一教育學院的趙晴博士任教,將在四周時間裡引導同學們學習並運用思維導圖,從生活中常見的領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自我規劃與管理能力,掌握一種新穎的學習方法,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並養成習慣。長按下方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進行最後的報名吧。有興趣的孩子千萬不要錯過。

如無法正常識別,請點擊左下「閱讀原文」加入)

少年商學院微信相關文章:

《》

《》

《》

《》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優秀的孩子都在使用思維導圖?學會這個記憶方式,想忘都難
    所以說,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習慣,優點非常之多,而我和我的學生們作為這個記憶方式的持續踐行者,受益匪淺。思維導圖一直被認為是「21世紀全球最有效的全腦開發工具、最高效的學習記憶工具、革命性的創新思維工具」,向來被稱為「聰明」民族的猶太人,是思維導圖的狂熱追隨者。使用思維導圖的過程,就是將知識結構圖像化的過程。
  • 思維邏輯,發散思維——5款思維導圖畫法推薦
    在美國,從幼兒園的寶寶,到高中、大學(再到職場),老師都很喜歡用思維導圖。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很熟練自然地被運用,因為美國人在教育中,特別重視對圖像、畫面和色彩的運用。在美國孩子的教室裡,我們常常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圖片,經實踐發現,在日常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能讓孩子的學習效率事半功倍!全美各地,教育界和科學界的專家和學者,都對思維導圖進行過反覆驗證。
  • 作業效果的差異是急迫要怪孩子的笨,熟練使用「思維導圖」工具
    另一位同事丹尼爾說「孩子的學習效果是可以培養的,並不是天生的能力導致的效率低下,可以運用一些小方法和小技巧,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果,變得更聰明啊。」事實上兒童剛開始學習的效果可能並不高,此時,需要家長幫助教孩子一些學習和訓練方法,讓孩子「聰明」終身受益。「思維導圖」工具是一個使用非常廣泛和有效的學習輔助工具。如果家長能合理利用,對孩子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
  • 思維導圖用得好,提高孩子學習效率,一起來了解思維導圖!
    說起思維導圖 ,我們並不陌生,很多在生活和工作中也已經用過了,只是沒有系統的總結一下。今天,芸含媽媽將思維導圖的基本款簡單介紹一下,目的是引導孩子用正確思維去思考。思維導圖( Mind Map/ Thinking Map ),簡單來說,就是藉助圖表來分析問題、理清思路。
  • 思維導圖不僅成年人可用,這3種最容易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本文經暖暖媽愛分享授權轉載,原標題《火了這麼久的思維導圖,其中這3種最容易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作者:暖暖媽,未經允許請勿轉載。這兩天在後臺收到一位媽媽有點沮喪的留言,說最近老師反映孩子數學不好,希望家長加強孩子數學思維的訓練。比如給孩子5根小木棒,讓他點數。
  • 孩子發散思維訓練,用科學思維探索思維導圖發明過程、作用和畫法
    孩子的思維就像被壓抑的火山,只要一根引線,一點就爆。昨天去一個小學作思維導圖講座,期間用了幾個案例來激發孩子的發散思維,結果孩子的很多答案非常有創意。講座我主要講了四個內容。1. 訓練發散性思維;2.思維導圖的使用情況和作用;3. 用科學思維講解思維導圖發明過程;4.四步法畫思維導圖。這裡大概的說下。
  • 全腦思維訓練——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的魅力源於它的簡單。表面上,它只是一幅繪製了信息的彩色圖紙。然而,它卻能有效地刺激大腦皮層的工作,通過調動善於邏輯分析的左腦和善於創造的右腦,激發全腦思維。左腦和右腦支配的功能三招七步」構圖法那麼在實踐中該怎樣構建思維導圖呢?讓我們從製作一幅簡單的思維導圖開始。
  • 滿分數學,孩子一張圖搞定!——學習工具「思維導圖」的應用
    網課結束啦,開學第一次評測結果不盡人意,很多孩子的成績都下降了。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有效的學習工具——思維導圖。大寶從小我就用思維導圖培養他學習,每次期末前我都讓他畫一張圖,這樣梳理總結後,數學滿分就很容易了,不信你也試試教孩子做一做吧!
  • 乾貨|初中物理最全「思維導圖」,考前必備!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 ,它簡單卻又很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我們平常所說的思維導圖,是長這樣子的,簡單來說,有以下三個特點:①一個明確的中心;②以中心為基礎向四周發散分支;③分支是由一個關鍵詞/圖形組成。也就是說,思維導圖是聚焦某個中心話題,逐步向外發散思路的一種工具。
  • 解讀|風靡全球的思維導圖,究竟是什麼?你了解多少?
    思維導圖(Mindmap)它是一個外來的概念,是由英國東尼.博贊先生(Tony Buzan)一生的研究項目,是於70年代初提出的一個全腦開發、科學用腦的概念。它是一種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 ,與其說思維導圖是一種記筆記的方式,實際上它更接近於做筆記的一種方法。也就是說思維導圖更多的是用來記錄我們被激發的思維,並將這種從中心到周圍的非線性的思考整理記錄下來。
  • 天壹教育:最全初中生物思維導圖,20張圖掃清初中知識點!
    對於初中生而言,需要學習的內容比較多,除了最基本的英語,數學,語文以外,還需要學習生物,化學,物理等理科類知識,以及地理,歷史和政治,科目多,內容更多,如果沒有好的記憶力輔助,想把所有的科目都學好,基本上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 全網最全高中九大科思維導圖匯總,高中三年都適用
    史上最齊「高中九大科思維導圖」這是一份佳琪哥哥看到也要說「OMG」的資料,最近很多同學私信我說,想要這科導圖,哪科導圖,學姐一想,不如就給大家來一份導圖大全吧!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簡單卻又很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在高中學習階段,運用思維導圖讓記憶事半功倍!
  • 實用思維導圖模板分享,孩子寒期複習就靠它了
    隨著期末考試的到來,孩子們都緊張起來了,害怕自己考不好,有很多家長問有沒有什麼好的複習方法,方法當然是有的,就像下面的這些科目複習思維導圖,能夠很快地讓孩子記住知識點,並掌握,因為大腦的記憶對圖像的記憶更快,所以思維導圖用來學習是非常有效的效果了。
  • 優異學自學手冊,思維導圖讓孩子更聰明地學習!
    從人的大腦結構上來說,線性思維主要使用的是「意識腦」,就是人的左腦,非線性思維使用的是「潛意識腦」,右腦被稱為潛意識腦。   這兩種思維方式哪種更好?更有各的好處,不能說誰更好,但無可否認,非線性思維方式更有助於拓展思路,鍛鍊人的大腦,所以不少家長都會讓孩子去優異學這樣的教育機構上相關課程,以此來鍛鍊孩子的非線性思維,升級他們的大腦思維力。
  • 【入門篇】走近思維導圖
    圖片來自於《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問題:思維導圖的形態是什麼樣的?思維導圖的要素有哪些?思維導圖的核心概念是哪些?----關聯我,請掃碼備註-----往期相關信息-【入門篇】思維導圖中的圖像——繪製姓名籤【入門篇】思維導圖的三種樣貌【工具篇】思維導圖學習之旅一【軟體篇】教你用xmind
  • 卓育英才·海豚導圖教你輕鬆學會思維導圖
    作為我國目前青少年思維導圖教育實踐領域的領軍機構,卓育英才旗下思維導圖教學子品牌海豚導圖,以英國著名心理學、教育學家東尼·博贊發明的「思維導圖」理念為核心,利用圖像原理、發散原理、收斂原理、主動原理4大理論為基礎,圖像、顏色、線條、關鍵詞4大元素為支撐,從中國教育背景實際出發,將西方思維教育模式與中國教育理念相結合,設計出一套適合中國孩子學習的海豚導圖教學課程。
  • 申一帆思維導圖
    教授和專家等精英人士自身的知識積累、學習認知世界的方法,會言傳身教給自己的孩子,有錢人也可以請到各個方面最好的老師,來教自己的孩子。他們的孩子會變得更加優秀。「寒門還能不能出貴子,普通人如何才能逆襲」?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已經成為了教育界的馬太效應。
  • 思維導圖還能背單詞?還有什麼是思維導圖辦不到的嗎?
    能用思維導圖來背單詞嗎?當然能啦!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種思維導圖記憶單詞的方法!1、如何用思維導圖記單詞首先要將詞彙圖形化。就像小時候玩的看圖識字遊戲一樣,每當我們把新單詞畫成思維導圖的時候,就應該想著將這些單詞用圖像表示出來。
  • 思維混亂,邏輯不清晰?是時候學思維導圖了!
    小學生剛進入學校教育,不會有太多的固定思維,保留著兒童思維的發散性、跳躍性等特點,這是創新創造力培養的好時機,孩子可以採用自由式原則繪製思維導圖,運用「橫向、縱向、逆向」的發散性思維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小學生學會思維導圖有什麼好處呢?
  • 學會思維導圖,掌握大腦使用說明書
    他意識到:這種思維工具能應用到人類所有的日常生活,能夠遵循大腦自然的思維方式,而不是強迫人們違反天性,它反射出我們思維本身具有創造力和光輝。什麼是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終極的組織性思維工具。而且,它用起來非常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