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思維導圖就搞定,三年級數學,周長和面積

2020-12-04 小學教育蔡老師

大家好,我是小蔡老師,之前有小夥伴讓我多多分享數學和英語的思維導圖,今天在整理資料的時候看到三年級下冊新學的面積,再加上上學期的周長,就一起整理在一張思維導圖上。三年級比較簡單,只涉及到長方形和正方形,如果高年級的同學要做這類的思維導圖,可以周長做一張,面積做一張的,再加上平行四邊形、梯形和圓,這樣做起來也是很豐富的。

01周長

周長指的是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常見的長度單位:千米、米、分米、釐米、毫米,要注意它們相互之前進率。

周長公式

正方形周長=邊長×4

長方形周長=(長+寬)×2

這是兩條基本公式,還要懂得如何利用這兩條公式求邊長、長、寬和解決實際問題。

這裡列舉的題目比較典型,也是常考題型,這裡老師用的是列表法,一目了然,結論如果孩子沒法總結出來也沒關係,也可以讓孩子背下來,有熟悉感就好。

02面積

面積指的是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常見的面積單位有: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依然要注意單位之間的進率。

面積公式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長方形面積=長×寬

典型例題我這裡是列了兩種。

①鋪地問題,有兩種方法解答,第一種是總面積÷一塊的面積=多少塊,第二種是先求每一行鋪多少塊,每一列鋪多少塊,再來求一共多少塊。注意,做題的時候看到單位不同,首先第一件事就是統一單位,再來計算。

②剪紙問題,一般都是長方形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這裡一般就是以短的邊來作為正方形的邊長,再來解決問題。

03總結

這裡老師在空白處列舉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點,比如單位之間的換算,大單位換小單位,就用大單位乘它們之間的進率;小單位換大單位,就用小單位除以它們之間的進率。還有不同單位之間不能比較大小,比如邊長是4釐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長和面積相等。這種說法是錯誤,因為周長和面積的單位不同,不能比較。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下期想看到什麼思維導圖都可以評論或者私信我哦~

相關焦點

  • 滿分數學,孩子一張圖搞定!——學習工具「思維導圖」的應用
    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有效的學習工具——思維導圖。大寶從小我就用思維導圖培養他學習,每次期末前我都讓他畫一張圖,這樣梳理總結後,數學滿分就很容易了,不信你也試試教孩子做一做吧!思維導圖結構圖例三、現在我們畫一張數學期末總結思維導圖為例(如下圖所示「數學四年級上」)1、首先我們要準備一張全開的大白紙,因為一個學期的知識點是非常多的。
  • 如何學好數學,建立數學思維?我建議繪製思維導圖
    比如有的孩子做行程問題很順手,但到了工程問題就不會做了,實際上很多工程問題都是可以用解決行程問題的思路搞定的,再比如說很多孩子到了六年級對濃度問題很不適應,實際上濃度問題不僅僅可以用方程的做法解決(當然,我認為方程法是求解濃度問題最好的方法),還可以用三年級學到的平均數方法來思考並解決,甚至用面積圖的方法搞定它,這裡就涉及一個融會貫通的問題,需要學生對各個知識點熟練掌握的同時,領悟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係
  • 三年級數學一道面積周長題,優秀生都錯成這樣,其他同學呢
    三年級數學,最近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本來是非常簡單的內容,直接套用公式就可以:長方形的面積=長乘寬,正方形的面積=邊長乘邊長。但是呢,在實際的活學活用當中,可並非只是套用公式就可以了,還需要小學生開動腦筋,把所學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
  • 用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思維導圖整理知識點
    思維導圖用於學習上可以理解為知識點「地圖」,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知識點整理方式。思維導圖就如同一根線,把各知識點連接起來,不僅可以幫助記憶知識點,而且還可以培養思維邏輯。下面「迅哥」就用迅捷畫圖教你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思維導圖整理匯總知識點的方法。
  • 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及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
    三年級的數學相比於一、二年級的數學來說,難度提高了不少。特別是很多的數學知識,從以前形象學習逐步的轉移到了抽象學習,致使很多的小學生不適應,從而成績變得一落千丈。為了解決一些家長的困惑,小磊老師今天精心的整理了三年級數學當中關於「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及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的知識點,希望通過這一張試卷,幫助小學生們做好複習。看上面這張圖,第一題,下面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這道題可以讓孩子們很直觀地感受到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加深孩子們對軸對稱的形象認識,進而讓這些形象認識植根於大腦,逐步的轉化為抽象認識。
  •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考試卷:易錯點在「面積」和「周長」
    總體來說,三年級數學下冊的學習內容並不是很難,出錯點主要在「面積」和「周長」這兩個板塊上。很多學生對這兩個概念了理解不清楚,通俗來說就是:周長,就是圍繞一周的長度,用到的是長度單位;面積,就是平面的覆蓋範圍,用到的是面積單位。
  • 三年級數學上冊:周長、面積、體積公式和定理,免費下載!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3.(重點)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  =  2×圓周率×半徑1.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2.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3.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4.
  • 三年級數學,巧求周長問題的整理
    三年級數學,一個正方開切割成2個長方形的周長,經典應用題詳解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周長,琦琦沒有看明白,這樣一講,她就懂了三年級數學,學會這個平移法,學生再也不擔心周長問題了把一個邊長為20釐米的正方形,按下圖剪成8個完全一樣的小長方形,問這8個小長方形的周長和比原來正方形的周長多多少釐米?
  • 三年級數學方向與面積突破卷,本冊重難點,中期考試複習用
    三年級數學已經學完了一半的內容,五一假期結束以後,學校就要開始中期考試了。而在前半學期的數學學習當中,三年級下冊的重難點內容,就是方向與面積了。這兩個單元的內容,學生錯題多,理解差,審題容易出現偏差,需要強化突破訓練!
  • 二年級數學人教版上冊期末複習單元知識匯總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同學們,期末考試快到了,大家準備好了嗎?這裡給大家按照單元整理總結了知識!第1單元 長度單位(二年級數學人教版上冊)二年級數學上人教第1單元第2單元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二年級數學人教版上冊)
  • 有這張思維導圖,所有公式概念,孩子一看就懂
    上次和孩子一起做了小學數學幾何圖形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小學數學幾何圖形認識大全,收藏好,孩子數學高分不難)今天把這個導圖徹底完善了下,把所有的計算公式都加進去了,整個導圖畫下來,等於把這些幾何圖形知識全部複習了一遍
  • 七年級數學思維導圖,你能通過這6幅圖學好七年級數學嗎?
    我們將要學習七年級數學下冊,對於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要學哪些內容?怎樣學好七年級下冊數學呢?我想這是大家都很關心的兩個問題,讓我用6張圖告訴你答案。我們首先學習「相交線和平行線」,這章我們將對相交、垂直、平行、平移等知識有深入的了解,我們會發現生活中許多問題都可以用這些知識來分析與解決。
  • 數學思維導圖怎樣畫?教你三步學會繪製思維導圖
    今天小編先教給大家怎樣繪製學習中的數學思維導圖,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跟著學習一下啊!準備材料:電腦、網絡繪製工具:迅捷畫圖在線網站如何在線繪製思維導圖?1.我們需要先進入到繪製思維導圖的在線網站,在思維導圖的網頁中點擊「立即體驗」,就可以進入到畫布的頁面了。2.到達畫布的頁面後,我們可以先對主題進行選擇,點擊頁面左上方的「主題」圖標就可以看到多個主題風格,我們就根據個人的需求進行選擇了。
  • 六年級數學-圓、圓柱及圓錐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一、圓形(2)周長=直徑×π=2×π×半徑。公式:C=πd=2πr。(2)面積=半徑×π。公式:S=πr。二、圓柱體 (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公式:S側=Ch。(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 三年級數學,巧求周長
    三年級數學,巧求周長我們之前已經學過正方形長方形的周長,我們今天來看看怎麼運用正方形長方形的計算公式巧妙的求一些複雜圖形的周長,運用平移分割等方法來求得我們想要計算的圖形的周長。根據題目意思,我們可以用平移法把上圖轉化為一個正方形,如下圖所示:這個正方形的邊長含有3個小正方形的邊長,長為4×3=12釐米,所以這個正方形的周長為12×4=48釐米,我們可以列式如下:4×3×4=48(釐米)還有一種方法是,我們可以先求出其中一個小正方形三邊的長為
  • ...助力最強大腦——濟南市盛福實驗小學雅美數學空中課堂之思維導...
    疫情期間,高紅燕校長教導我們:作為教師,要指導學生更有效、高效的學習,讓思維外顯,留有痕跡,真正培養學生的學習力和自主性。濟南市盛福實驗小學雅美數學團隊開始行動了。她們為學生們帶來了一種實用性的思維工具。下面就跟隨老師來學習引發大腦海嘯的助力工具——思維導圖吧。  第一站揭開思維導圖神秘面紗  思維導圖又稱為心智圖,它是把我們大腦中的想法用彩色的筆畫在紙上。
  • 三年級下冊數學:《面積》拓展提高題,掌握這九道,開學當學霸
    《面積》是三年級下冊數學的重難點內容,因為這涉及到幾何的知識,要學好面積知識應理解面積的概念,特別是與周長概念區分開來。《面積》知識點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相鄰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
  • 三年級孩子理解記憶語文課文有困難?聰明的家長用思維導圖來幫忙
    一課一張圖,輕鬆學語文,{三年級語文思維導圖和重點知識}專欄,包含每課的思維導圖、閱讀理解、字詞巧記、文學常識。與小學語文課本完全同步,將課本中每一篇課文用1張思維導圖總結,簡明扼要,邏輯清晰,是記憶與理解課文的好幫手,幫助孩子構建語文思維,提高學習效率,預習複習都可用。
  • 小學數學易混淆知識點——長方形周長與面積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與面積總體來說比較簡單,但是經常有同學會把它們的計算公式搞混,究其原因,還是對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不夠理解,不夠熟悉。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對於長方形來說,一共有四條邊,所以長方形的周長就是四條邊的長度之和:
  • 視頻: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組合圖形的周長》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三年級上冊數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本課的內容是用等大的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和正方形,並求出對應圖形的邊長。在這裡,需要解決兩個問題:(1)怎麼排列?(2)怎麼算周長?根據1×16=16, 2×8=16, 4×4=16,可以知道,一共有三種拼法,接下來,分別算出三種拼法下組合圖形的周長。可以根據長方形周長公式來計算:(1+16)×2=34(分米)(2+8)×2=20(分米)(4+4)×2=16(分米)長加寬的和越小,組合圖形的周長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