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蔡老師,之前有小夥伴讓我多多分享數學和英語的思維導圖,今天在整理資料的時候看到三年級下冊新學的面積,再加上上學期的周長,就一起整理在一張思維導圖上。三年級比較簡單,只涉及到長方形和正方形,如果高年級的同學要做這類的思維導圖,可以周長做一張,面積做一張的,再加上平行四邊形、梯形和圓,這樣做起來也是很豐富的。
01周長
周長指的是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常見的長度單位:千米、米、分米、釐米、毫米,要注意它們相互之前進率。
周長公式
正方形周長=邊長×4
長方形周長=(長+寬)×2
這是兩條基本公式,還要懂得如何利用這兩條公式求邊長、長、寬和解決實際問題。
這裡列舉的題目比較典型,也是常考題型,這裡老師用的是列表法,一目了然,結論如果孩子沒法總結出來也沒關係,也可以讓孩子背下來,有熟悉感就好。
02面積
面積指的是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常見的面積單位有: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依然要注意單位之間的進率。
面積公式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長方形面積=長×寬
典型例題我這裡是列了兩種。
①鋪地問題,有兩種方法解答,第一種是總面積÷一塊的面積=多少塊,第二種是先求每一行鋪多少塊,每一列鋪多少塊,再來求一共多少塊。注意,做題的時候看到單位不同,首先第一件事就是統一單位,再來計算。
②剪紙問題,一般都是長方形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這裡一般就是以短的邊來作為正方形的邊長,再來解決問題。
03總結
這裡老師在空白處列舉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點,比如單位之間的換算,大單位換小單位,就用大單位乘它們之間的進率;小單位換大單位,就用小單位除以它們之間的進率。還有不同單位之間不能比較大小,比如邊長是4釐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長和面積相等。這種說法是錯誤,因為周長和面積的單位不同,不能比較。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下期想看到什麼思維導圖都可以評論或者私信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