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藝術思維有利於大腦發育,用視覺化思維策略進行啟蒙

2021-01-15 藍珊育兒說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但是回頭看當下人們的審美,好像有些讓人難以接受。特別是我們的父母們,他們生活在物質匱乏的年代。

在那個吃飽穿暖都很難的年代,根本不會重視什麼審美教育。他們只考慮物品的實用性,對美觀可以說是沒有要求,這就導致了人們嚴重的藝術思維偏差。

網絡上出現很多對於父母審美的吐槽,他們喜歡大紅大紫大綠,而對於我們現在年輕人喜歡的東西覺得不好看,不能接受。此外,有很多地方還出現了辣眼睛的建築,與現在的審美可以說是背道而馳了。

而在現在這個時代,人們解決的溫飽問題,提高了精神享受,更加注重體驗感,在購物中也會注重外觀,對美有了很高的追求,能夠發現美的眼睛也越來越多。

並且當今社會審美力已經逐漸成為一個人的重要競爭力之一,人們越來越重視對藝術思維的培養。網絡上出現了很多認識美,學會審美的課程,並且在高考當中藝術特長生也會有加分,足以表明現在人們對藝術思維的看重。

一、什麼是藝術思維?

對於藝術思維有這樣一個解釋。它是指將人們的想像力和情感以及他們的理智意識在經過辯證統一之後形成一定的思維方式,這種多方影響多方成就的觀點就是藝術思維。

而對於藝術思維特徵的表述,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說:藝術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藝術靠想像力來生存。

高爾基的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任何有關藝術的東西上,不僅會借鑑現實生活中的實例,更加重視的是藝術家的想像力,他們用自己的想像力對藝術進行新的詮釋,在藝術思維中展現獨一無二的藝術感。

二、藝術思維帶來的影響

藝術思維是一個孩子審美能力和藝術感的體現,真正擁有藝術思維的孩子,在平常生活中也會受到他的影響。

1. 每一個孩子都有非常豐富的想像力,而藝術思維能夠讓他們將這些想像力具體化,利用藝術的方式將他們內心感受表達出來。

2. 藝術思維的發展需要大腦的配合,由於右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主導人們的審美體驗,所以在培養藝術思維的過程中,能夠開發右腦的潛能。

3.藝術思維能夠提高孩子的專注力,由於藝術的特殊性導致小孩子們需要有一定的專注力,才能夠真正認識他,學會他。因此藝術思維對孩子的專注力也有很大影響。

三、什麼是VTS

家長們普遍認為想要提高孩子的藝術感,增強藝術思維,就應該多帶他們去參觀博物館,美術館之類的地方。這裡介紹一種方法叫VTS ,它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認識藝術。

VTS其實是一種視覺化思維策略,對於藝術很多人根本不能夠正確理解,而這種辦法能夠幫助人們觀賞藝術作品時構建獨特的作品意義,深度理解藝術品,增強人們的藝術感知。

絕大部分人對於藝術的認識停留在敘事和建構兩個階段,通過視覺化思維策略可以引導人們對藝術發展到歸類解讀的階段,而對於這個階段的發展就應該通過問題進行引導。

想要正確培養孩子的藝術思維,就要在視覺化思維策略的基礎上提出正確合適的問題進行引導。當帶孩子去參觀一幅世界名畫的時候,家長可以小孩子詢問畫的內容。

孩子的想法以及他在畫中還能看到什麼之類的問題,通過孩子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回答,讓他對這個藝術品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甚至可以讓孩子在對問題進行思考時增強藝術感知,培養藝術思維。

四、視覺化思維策略帶給孩子的好處

運用視覺化思維策略培養孩子的藝術思維和藝術認知,不僅能夠提高思維能力和增強感知力,還能帶來以下幾個好處。

1.在觀察中培養分析能力

像上文中所說,當我們帶孩子去參觀名畫的時候,提出三個問題,孩子通過對這三個問題的思考,可以從從他對這幅名畫的分析,即便她並沒有了解這幅畫作的創作背景以及相關內容,也能夠在他的想像中進行分析,對名畫有自己的認知。

2.提高孩子的觀察力

培養藝術思維是要專注力,也需要觀察力。當父母在孩子參觀畫作提出問題時,能夠讓孩子更加細緻的觀察。首先從整體觀察,再到逐步分析,最後細微觀察。這個過程不僅增強了孩子對畫作的了解,更能夠慢慢培養他的觀察力。

3.提升孩子的4c 能力

即交流能力,創造力,合作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他們在學習藝術思維的過程中,建立自己的觀點。

並且為之證明 在和其他同學的思維交流中,不同的觀點相互碰撞,辯證理解,由此來提升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為了讓他人能夠更好地明白自己的觀點,他們的的交流能力和表達能力都得到了很深的強化。並且在交流過程中能夠激發新的想法,對他們原有的觀點進行再創造,由此可以強化創造力。

五、怎樣正確運用視覺化思維策略方法?

上文中我們了解到了視覺化思維策略的方法對孩子的積極影響和各種好處,那麼家長應該怎樣正確運用這種方法對孩子進行藝術思維的培養呢?

1.自己動手。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與藝術品相關的店鋪和用具,父母可以帶孩子去一些可以自己進行動手創作的店鋪做一份屬於自己的作品。

或者是購買一些相關用具,例如可以臨摹的圖冊等。孩子在動手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動手能力,也會對藝術品有更深的了解,在體驗過程中增加新的思考。

2.學會提問。在帶孩子對藝術品進行參觀的時候,我們要根據藝術品進行針對性提問。在引導的提問中,讓孩子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藝術品,以便得到答案。

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思維模式得到發展,對藝術品也有了自己的認知。但要注意的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提出的問題要相對應的進行改變。

3.整體感知。在思考父母的問題的時候,孩子會用自己的角度對藝術品進行一個整體認知。在這個認識過程中,他們會對該作品具有整體感知,通過初步印象進行進一步的觀察。

藝術思維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但是培養藝術思維並不簡單,家長們要用正確的教育方式。通過正確的途徑來逐步引導培養孩子的藝術思維,讓他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項藝術的教育應該從小進行培養,利用孩子的想像力發展他的藝術思維能力。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賈伯斯:牛人都是視覺化思維的高手
    答案是,賈伯斯是視覺化思維的高手,他用自己創造的畫面場景打動了你, 並讓你永遠的記住了這個畫面。一、什麼是視覺化思維?視覺化思維(Visual thinking),就是把思維用視覺的形式呈現出來。視覺化思維的重點是思維,是一種思維方式,無關畫畫或者藝術能力 。
  • 斯坦福教授:數學啟蒙並非是背乘法口訣,而是培養這種「思維」
    其實我們都有過這樣的一種體會,就是從小我們背誦「小九九」、「乘法口訣」、「運算公式」,我們背得滾瓜熟練,但是做題的時候就是不知道怎麼運用到裡面當中,就算知道用哪一個公式,也不知道數字的對號入座。如何給6歲前的孩子進行數學啟蒙?
  • 瓜瓜龍思維助力孩子大腦潛力 喚醒孩子思維能力全面發展
    傳統數學教學往往偏向以應試為目的,注重知識點的學習,而缺乏對孩子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導致許多孩子覺得數學枯燥、不實用。但其實數學並不僅僅是一門學科,它還可以培養孩子多方面的思維能力,讓孩子通過富有邏輯性的思維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那麼,要怎麼幫孩子培養數學思維呢?瓜瓜龍思維給出了答案。
  • 把事情看明白講清楚:視覺化思維
    視覺化思維是職場上必不可少的重要思維方式,可以幫助我們讓工作更高效,也能鍛鍊其他的學習、分析等能力。本文作者結合自身經驗,從視覺化思維是什麼、有什麼優點、怎麼培養和實際應用這幾個方面對視覺化思維展開了分析,希望對你有用。
  • 如何給孩子做數學思維啟蒙?
    看起來同樣是5歲的倆孩子沒有什麼差別,但裡歐在面對他媽媽拋出的數學問題都能很快接住,而我家蘋果還處於懵懵的狀態,於是,我問了問表姐,她說她很注重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在美國小學是非常注重「數感」的培養。  我連忙問,什麼是數學思維,怎麼樣才算數學思維啟蒙,數感又是怎麼回事。表姐跟我說,數感字面意思就是對數字的感知能力。
  • 如何系統啟蒙孩子的數學思維,一篇文章說透
    怎麼在生活中培養它?  培養數學思維有規律可循嗎?  做完各種數學練習冊測評的好朋友,清華大學學霸本霸@餅乾,也被我邀請來趕緊給大家解答一下,我們在家可以如何系統啟蒙孩子的數學思維。    因此,數學啟蒙並不是簡單讓孩子學會算術,而是一種系統思維的能力培養:根據孩子大腦發育的特點以及現有能力,鍛鍊他們冷靜、系統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 最好的兒童數學思維啟蒙方法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每個小孩從出生起就會擁有思維能力,但每個人的思維能力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提升。一開始大家都是藉助觸摸、擺弄物體等實際操作來進行思維活動的,再慢慢的從動作思維過渡到形象思維,再進入到抽象邏輯思維階段……但如果不在兒童數學思維啟蒙的黃金期加以引導或訓練,有的小孩子的思維能力就很容易停止在依靠實物思考的階段。
  • 英語啟蒙 如何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
    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我覺得就是TPR。現在好多人一提到英語啟蒙就知道TPR了,TPR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縮寫,中文翻譯為「全身反應教學法」,即「名詞看圖片,動詞TPR(做動作)」。具體在學習過程中該如何運用呢?
  • 計算思維≠編程,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
    很多人會把計算思維和編程混在一起。計算思維是人大腦的一種思維方式,編程則是人輸入計算機的一種語言運算方式。編程是實現計算思維的具體的語言和數據的運算方式。1、計算思維可以提高孩子的數學能力計算思維必不可少的就是計算,計算一定會用到數學知識,數學對於計算思維是必不可少的,在鍛鍊孩子的計算思維的時候,可以把數學知識實際的應用起來,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熱情,原來數學這麼有用!孩子再學起數學來,就不會覺得那麼枯燥,還會覺得數學很重要,可以實現自己想要的計算結果。
  • 空間思維與數據視覺化
    哈佛大學選的時機實在太差。就在它取消了地理系後不久,該學科經歷了一場計量和計算革命,最終產生了像谷歌地圖和GPS等創新產物。70年後,我們依然在為美國大學缺乏的空間思維買單。現在能夠幫助學習者提高空間思維能力的課程很少,其中地圖和視覺化是提高該能力最核心的手段。我們面臨的問題很簡單:現在知道如何製作地圖或者處理空間數據集的人太少。
  • 小孩大腦發育最關鍵的時期為0-6歲,建議大腦開發儘量在6歲之前
    0-6歲是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大腦發育最快速也是最需要營養的黃金期,一生只有一次,那就是先來說腦重,孩子剛出生時一般只有340克左右,但到了4歲就能達到成人腦重的90%,到了6歲以後,孩子大腦的成長非常有限。所以6歲之前就是黃金周期。
  • 極客晨星少兒編程培養孩子計算思維和創新思維
    少兒編程教育並不是像很多人固化思維裡的教孩子像大人一樣敲代碼,而是通過編程遊戲的啟蒙和可視化圖形編程等課程,培養孩子計算思維和創新思維,激發孩子對網際網路程序的熱愛和能力的培養。  那麼少兒編程對孩子來說有什麼用呢? 1、少兒編程能夠幫助孩子理解抽象概念。     對於許多孩子來說,很多概念太抽象,不好理解。
  • 李玟瑾: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太重要!和孩子的成長息息相關
    問孩子「為什麼」,不僅是為了激發孩子的思維能力,也是為了快速判斷孩子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強的孩子思維嚴謹全面,不碎片化,善於用充分的理由和證據支持自己的觀點,善於利用前因後果在表達過程中呈現清晰的思路。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腦只發育一次,但智商的提高卻不是
    因此,想要孩子的基礎智力優秀,就一定要抓好孩子的0-3歲的大腦發育黃金期。在這裡我向各位想對孩子的大腦發育進行培養的家長推薦這套《幼兒左右腦開發遊戲書》。這套書的內容主要包括孩子的視覺,觀察力,記憶力等基礎的智力因素開發,從孩子的左腦和右腦分別對孩子的成長發育進行促進,幫助孩子獲得更好的大腦發育。
  • 爸媽數學不好,該怎麼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用對3招事半功倍
    家長用對3招,孩子學習數學能省下一半力氣和時間1.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遠離數學焦慮家長們的數學焦慮是學生時代留下的病根,由於數學不好,家長們害怕甚至討厭數學,產生了數學焦慮。家長們應該想辦法讓孩子對數學保持樂觀態度,可以告訴孩子:沒有誰生來就能考100分,只要用心努力,就能學好數學。樂於挑戰、不怕失敗的成長型思維能讓孩子更好地適應數學問題,在面對難題時孩子的大腦將變得更活躍,有助於數學的學習。
  • 璐瑤媽媽:擔心孩子數學不好?思維啟蒙是關鍵
    有眾多研究表明,小孩接觸數學啟蒙的時間越早,他們長大成人之後所表現出來的觀察力與思維能力 ,比起普通人來說越會更勝一籌。他們在初高中的理科學習過程中會比其他人更加得心應手,當然,不限於理科,其文字閱讀理解水平也會相對更高一些。
  • 四位一體STEAM思維啟蒙課程重磅來襲!
    美數樂四位一體STEAM思維啟蒙課程正式官宣!美數樂STEAM啟蒙課程體系2020年,Masturer美數樂兒童創藝思維中心根據不同年齡幼兒的成長需要,推出美學思維、創藝數學、魔法科學、創藝編程四位一體STEAM思維啟蒙課程。
  • 語境思維——父母的語言,直接塑造著孩子的大腦
    本文將向大家介紹一種有效幫助父母建立與孩子之間語言環境「語境思維」,並未大家詳細論證,父母的語言,為何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013歲定80的真相是什麼?機會之窗嬰幼兒時期是孩子神經系統發育最快、各種潛能開發最為關鍵的時期,因此是進行教育的好時機。
  • 孩子理解能力差,是思維能力沒有培養好,在關鍵期用對方法很重要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成績差,理解能力差時都會認為是孩子不肯學,或者天生笨,其實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錯的,大部分孩子的智力都差不多,至於為何後天表現差距這麼大,其實這都是因為父母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思維能力,導致孩子對很多事情的理解能力都有偏差。
  • 這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孩子的記憶力、思維能力也會遠超同齡人
    由於身心發展水平的限制,一般來說,6歲前的孩子還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表現出來就是注意力很難集中。這也是為什麼6歲以後才會讓孩子接受課堂學校教育,這跟孩子大腦發育的規律有關。事實上前額葉區發育比較遲緩,通常人到20歲之後才完全發育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