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思維與數據視覺化

2021-02-25 國匠城

這篇雖然講的是空間思維與數據可視化,但文章開頭,講述了一個專業的取消,正好遇到了學科變革和技術爆發的事情。

有些啟發,在整個社會的大變革面前,一個行業必須順勢而為,行業不會消亡,只會進化。

原文如下:

在哈佛大學375年的歷史裡僅僅取消過一個學科體系。你不妨猜一下,它取消了什麼學科?什麼時候取消的?答案是:哈佛大學在上世紀40年代將地理系全部取消了,很多大學也紛紛跟風效仿。

哈佛大學選的時機實在太差。就在它取消了地理系後不久,該學科經歷了一場計量和計算革命,最終產生了像谷歌地圖和GPS等創新產物。

70年後,我們依然在為美國大學缺乏的空間思維買單。

現在能夠幫助學習者提高空間思維能力的課程很少,其中地圖和視覺化是提高該能力最核心的手段。

我們面臨的問題很簡單:現在知道如何製作地圖或者處理空間數據集的人太少。另一方面,空間思維、視覺化、現代地圖學以及地理教育中的其他核心能力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如今數據視覺化成為一門新興的重要學科。空間思維,也就是地理學,則是數據視覺化的基礎。

當談及數據視覺化時,很多人會以為它是大數據時代的新興產物。事實上,視覺化並非新興產物,它比愛德華·塔夫特(Edward Tufte)譽為最佳統計圖表的「拿破崙東徵圖(1812年)」還要早。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用測量和繪製的方式記錄世界範圍內的重要事件。在印刷機問世前,人類就開始收集並繪製信息了。各地的圖書館裡更藏有數不勝數的視覺化傑作,比如墨卡託(Gerardus Mercator)於1569年繪製的「世界平面圖」,它們遠早於任何自動化計算,更別說大數據了。

我不是說現在的數據視覺化毫無新意。該領域最新的進展是空間思維和計算機技術的結合。對於現在數據視覺化的復興,我更願意稱之為「計算視覺化」,它是古老人類實踐(例如在沙地裡劃線計算)的延伸。

有人錯誤地認為視覺化是全新的事物,這種想法會影響到人們對視覺化的教與學。如果拋棄理論脈絡,「數據視覺化」的討論和「數據科學」課程就會忽視過去地理學的重要經驗和前人巨大的貢獻。這些貢獻包羅萬象,從設計原則到課程的教授與學習,都有現實意義。

縱觀數據視覺化的歷史,你會發現很多重蹈覆轍的錯誤正是因為很多有才能的年輕視覺化工作者缺乏空間思維訓練。如果你對21世紀視覺化領域的工作感興趣,那麼了解一下20世紀的地理學家,比如雅克·貝爾坦(Jacques Bertin)特裡·斯洛克姆(Terry Slocum)辛西婭·布魯爾( Cynthia Brewer),肯定會讓你受益匪淺。他們提供的原則、同源的知識和無數的傑作,都是極其有用的嚮導。

接下來,我們必須討論一下現在地理訓練缺乏的問題。計量空間分析有助於我們解決一些重要領域的問題,這些領域包括公共健康、環境、全球經濟和福利等。

如果沒有地理學,或者不強調空間思維,那麼數據視覺化的重心還會落到數據上,這是錯誤的。數據毫無疑問非常重要,但是它們不是神聖的。

數據只是中間人。

甚至可以說,「數據視覺化」一詞過度強調了中間人的角色,錯誤描繪了活動的目的。

沒有人願意看到數字,沒有人能從數字中獲得知識。最佳的視覺化不會凸顯數據;相反它讓我們忘記數據,了解數據背後的現象。畢竟誰會看著蒙娜麗莎,想著顏料的事情呢?

原文來自:哈佛商業評論

原文編輯:譯/李茂 校/安健

原文作者:柯克·古姿百芮,密西根州立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原文請見:The Importance of Spatial Thinking Now

註:本文開始的附圖不錯,在今天最後一篇文章裡有這個圖的全集

相關焦點

  • 把事情看明白講清楚:視覺化思維
    視覺思維(Visual thinking)把想法或者收集來的信息,用可視的形式呈現出來。人類天生就具備畫畫的能力,最初是記錄歷史,描繪神話故事,隨著社會的發展,視覺化思維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實際應用,被廣發地應用在企業管理,策略研討,數據呈現,等多項重大決策領域。
  • 賈伯斯:牛人都是視覺化思維的高手
    答案是,賈伯斯是視覺化思維的高手,他用自己創造的畫面場景打動了你, 並讓你永遠的記住了這個畫面。一、什麼是視覺化思維?視覺化思維(Visual thinking),就是把思維用視覺的形式呈現出來。視覺化思維的重點是思維,是一種思維方式,無關畫畫或者藝術能力 。
  • 培養孩子藝術思維有利於大腦發育,用視覺化思維策略進行啟蒙
    VTS其實是一種視覺化思維策略,對於藝術很多人根本不能夠正確理解,而這種辦法能夠幫助人們觀賞藝術作品時構建獨特的作品意義,深度理解藝術品,增強人們的藝術感知。絕大部分人對於藝術的認識停留在敘事和建構兩個階段,通過視覺化思維策略可以引導人們對藝術發展到歸類解讀的階段,而對於這個階段的發展就應該通過問題進行引導。
  • 這麼用MatPlotLib視覺化呈現數據,你值得擁有!
    而這一切都是基於數據科學下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的發展。機器正變得越發聰明,能通過分析大量數據從而做出決策。為了分析大量數據集,機器需要使用通過Python語言構建的數據視覺化工具。因此,今天需要了解以下問題:1. 什麼是數據視覺化呈現?2. 有哪些數據視覺化呈現工具?3. 如何使用這些工具?4. 為什麼需要學習使用這些工具?
  • 視覺化思考——《商業模式新生代》讀書筆記之九
    「財不入急門」,「您賺不到認知之外的錢」點擊頭像關注我,和您一起每天學習一點商業思維,提升自己的商業認知。我始終相信,方向對了,認知到了,該有的都會有。希望在這個四處渲染焦慮,追求極致快的時代,你我一起慢慢成長!今天我們來了解商業模式設計的第三種方法——視覺化思考,同樣,我們會分為幾個方面來了解視覺化思考這個方法。
  • 視覺化科普視頻05 | 香港瘰螈的筆記
    今年暑假,鳥獸帶著一幫孩子前往深圳梧桐山做自然探索,在大自然裡撒野的同時還做了一批視覺化科普視頻。
  • 做下面簡單英語的「聲音視覺化」訓練
    做下面簡單英語的「聲音視覺化」訓練學下面單詞不是首先注重記住它的中文,是首先訓練它的「音」和「形」一般人學習英語總是太過於注重其中文意思,第一個反應就是問:中文什麼意思,「中文意思」太過於幹擾我們對英語本身的專注訓練,與此同時,我們卻嚴重忽略了其它基本要素的訓練
  • 以人為本的設計思維空間
    以人為本的設計思維空間在斯坦福設計學院採用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HCD)作為其設計思維方法。HCD強調設計思維過程的以下空間:移情:以人為中心的方法說明,對試圖解決的問題保持同情很重要。設計您的設計框架要求您寫下問題,然後按照特定步驟進行完善,以使您最終獲得一個設計問題,該問題可以作為起點但留有創造空間。23構想:在這裡,您可以開始提出解決已定義的「空間」問題的構想。在IDEO工具包中,有數百種針對構想過程的練習,範圍從頭腦風暴到「五個為什麼」。
  • 非線性思維先行,網約車的想像空間有多大?
    老闆j沒有簡單的複製過往經驗去推斷未來,而是以非線性思維先行,根據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主動發掘消費者需求,創意化的產品能夠更滿足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其實,這就是非線性思維,它和常規線性思維不一樣,它很可能就會不按邏輯思維、線性思維的方式走,有某種直覺的含義。
  • 《掌控24小時》專註上午:3個技巧,將計劃視覺化、主動找活幹
    一、視覺化(一)計劃,靈感和復盤視覺化我們的大腦喜歡視覺化。作者發現有60%的事情沒做,不是因為你做不到或故意不做,而是因為沒看見,忘記了。作者建議我們把計劃,靈感和復盤視覺化,並且使用《24小時時間導航》。《24小時時間導航》分為計劃區、靈感區、復盤區。1.計劃區:每日清單。
  • 數據與思維
    科學的發展是建立在智慧生物對於外界物質不斷的觀察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而這個觀察的過程中,就是一個數據統計的過程。這種數據的統計是從原本自然界擁有的物質開始,然後……然後永遠不會結束。被統計到的數據都是過去的,但是通過過去的數據,有的人只能看到過去,有的人則是能夠看到現在,還有一些人卻能夠看到將來
  • 國家治理須有政治地理空間思維
    美國通過特定的地理空間思維促進國家發展的事實表明,一定的地理空間思維在國家治理和國家發展中的作用既重要又獨特,是國家治理和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國家治理之地理空間思維的構建國家治理之地理空間思維的形成和內涵的確定,固然與統治者或執政者的國家治理觀念和方式直接相關,但也深受國家發展所處階段的影響。
  • 怎樣形成生態環境大數據思維?
    政府、企業和社會在對生態環境大數據的採集、維護、共享、應用、公開等方面,也開展了廣泛的探索與研究,大數據有力支撐了汙染防治攻堅戰。在信息技術日益成為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重要手段的時代,筆者認為,需要轉變以往的思維,真正形成生態環境大數據思維。  一是由過程因果思維轉變為數據相關思維。
  • SML集團全球第二家「零售思維空間」落地上海
    SML集團全球第二家「零售思維空間」落地上海來源:聯商網2019-09-29 09:48聯商網消息:9月25日,RFID解決方案供應商SML集團宣布其全球第二家零售思維空間(英文譯:Retail Ideation Space,簡稱RIS)在上海揭幕。
  • 數據信息圖表參數化設計技巧
    >以時間信息為基礎,描述空間或事件在空間中的先後流動變化,以時間軸圖為代表。2 空間關係性圖表將空間位置的距離、高度、面積、區域按照一定比例高度抽象化的空間組織模式圖。常見的有地圖,導視圖以及器物結構圖等。
  • 管理學:別讓你的思維空間限制了你的高度,取代過去的定式思維
    這需要我們付出清醒的努力,面對問題苦思不得其解時,可回頭審視一下:頭腦中是否有定式思維在作祟?我是不是該換個角度去看問題?思維空間決定你的成長高度警惕「定式效應」 條道走到黑而渾然不覺一位公安局長正與人談話,跑來一個小孩,對公安局長說:「你爸爸和我爸爸正在吵架呢!」談話的人問:「這孩子是你什麼人?」「是我兒子。」請問:這兩個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長是什麼關係?
  • 數據分析能力的核心是思維
    對於業務人,比如產品或運營,數據分析能力的核心不在方法和工具,而在於思維。數據分析只是手段,它的誤區就是,太在意方法和工具。而最缺少的,恰恰是最重要的思維。數據分析的本質數據分析最重要的思維就是,不斷確定業務中兩組變量之間的關係,用以解釋業務。收入、轉化、用戶規模、用戶活躍等,我們稱為現象。而只有通過數據量化的現象,我們才能精準感知。所以,數據是用來描述現象的,是被量化的現象。
  • 空間想像能力薄弱的孩子,構架整體數學思維促進空間想像能力發展
    「思維結構是個多側面、多形態、多水平、多聯繫的結構」。孩子的數學能力的基本內容包括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家長要注意讓孩子「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建立通過提高運算能力,促進提升邏輯思維能力,進而發展空間想像能力的整體能力的思想。二、加強運算能力的訓練就是發展空間想像能力的基站。
  • 數據驅動決策的10種思維方式
    ,實際上他們「聰明」在擁有分析思維,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常見的數據分析思維。以下10種數據分析思維可能不會瞬間升級你的思維模式,但說不定會為你以後的工作帶來「靈光一閃」的感覺,請耐心讀完,靈光一閃的時候別忘了我,你們的數據獵人DataHunter。日常工作中,客戶分群、產品歸類、市場分級……許多事情都需要有分類的思維。關鍵在於,分類後的事物,需要在核心關鍵指標上能拉開距離!
  • 優秀的數據分析思維具有哪些特性?
    實際中,很多數據剖析從業者沉寂在用工具操作數據的快感中,還有一些迷戀各種算法帶來的成就感,這個或許和每個人的經歷和對數據剖析的理解不相同形成的。那麼,優秀的數據剖析思想具有哪些特性呢?1、落地性強舉個比方,一家電商公司要進步G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