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世界是個奇妙的世界~對量子力學的研究也給我們帶來非常非常多的想像空間以及未來的可能性!學物理的朋友對「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是非常了解的吧?但是這個小小的實驗說明了什麼問題呢?可能大家的理解也是五花八門的吧?
「薛丁格的貓」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於1935年提出的有關貓生死疊加的著名思想實驗,是把微觀領域的量子行為擴展到宏觀世界的推演。這裡必須要認識量子行為的一個現象:觀測微觀世界的物質時,粒子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即粒子和波。通常,微觀物質以波的疊加混沌態存在;一旦觀測後,它們立刻選擇成為粒子。實驗是這樣的:在一個盒子裡有一隻貓,並放置少量放射性物質。之後,有一半的概率放射性物質將會衰變並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同時也有一半的概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而貓將活下來。
根據經典物理學,在盒子裡必將發生這兩個結果之一,而外部觀測者只有打開盒子才能知道裡面的結果。在量子的世界裡,當盒子處於關閉狀態,整個系統則一直保持不確定性的波態,即貓生死疊加。貓到底是死是活必須在盒子打開後,外部觀測者觀測時,物質以粒子形式表現後才能確定。這項實驗旨在論證量子力學對微觀粒子世界超乎常理的認識和理解,可這使微觀不確定原理變成了宏觀不確定原理,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貓既活又死違背了邏輯思維。
那麼,根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可以認定,貓或者死,或者活。這是它的兩種本徵態。如果我們用薛丁格方程來描述薛丁格貓,則只能說,它處於一種活與不活的疊加態。我們只有在揭開蓋子的一瞬間,才能確切地知道貓是死是活!只有當你打開盒子的時候,疊加態突然結束我們知道了貓的確定態:死,或者活。
那麼薛丁格用這個這個實驗的本意是與愛因斯坦一起抨擊量子力學的工具!(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波粒之爭)那麼這個實驗說的是當你對某件事物在觀測時你的觀測會使事物原本的狀態發生了改變那麼這時你所得出的的結果並不是原本事物的本來面目而是被你觀測時的觀測行為幹預後的結果!那麼在微觀世界裡也就是量子世界裡物質到底是以波的形式存在呢還是以粒子的形式存在呢?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如果他們明白粒子是如何形成的這個問題的話就不會有物理學史上的波粒之爭了!
那麼微觀世界中的物質到底是粒子還是波呢?本文認為是粒子,如果有波狀表現的,只是粒子以波的形式表現而已!這裡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粒子與波的產生機制與產生過程,粒子本身是描述物質的形狀而波只是描述粒子的運動狀態(注:這裡的運動並不包括粒子的自旋!)波的產生是粒子的除自旋以外的自由運動狀態!粒子的形成與產生是先于波這種現象的!
那麼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這個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和一個人在奔跑狀態,(波粒之爭其實是對於事物的理解產生了重大的認知問題所導致的),跑步的現象就是「波」那麼這個人就是「粒子」那麼「波就是」人在跑步的現象!這裡並不存在什麼我觀測這個跑步現象時這個跑步現象就變成了人?如果永遠不觀測這個跑步現象的話那麼這個跑步過程中的人就永遠的不是人了嗎?所以我們的觀測並不會決定事物的本質只會決定事物的表現!在對微觀世界的事物的運動進行觀測時,事物的本身有著其自身的邏輯穩定性!(也就是本質屬性的穩定)那麼觀測手段只會破壞事物的運動的表現並不會影響到事物的本質!
在這裡可能有很多人會想要問我是怎麼這麼肯定微觀世界中的物質是粒子的!對吧?其實這是個關於我們已知的宇宙中的物質形態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在以後的文章裡我會專門的給大家做解釋的!我會拿出足夠的證據來說明這個問題的!我希望我能用我愚民只見為我國物理研究事業貢獻一份微薄之力!
那麼這裡薛丁格的貓所講是什麼道理大家都應該明白了吧?事實上自然界更本不可能存在什麼「既死又活的貓」!只存在我們未明白的事物基本原理!好了本文觀點來自於本文所著的《宇宙密碼與物質密》一書中的《論粒子物質》一文!本文作者擁有智慧財產權,請勿抄襲!那麼關於「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各位網友大神們怎麼看?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裡留言討論!您的觀點或許是通往真理的捷徑哦~喜歡本文觀點的朋友們請為我點個讚、關注、收藏或者轉發一下吧~
如果大家如果喜歡什麼樣的問題歡迎大家私信或者留言哦~本文會就大家感興趣的話題在之後的文章進行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