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丁格的貓是指什麼,為什麼會出現「既死又活」的貓?

2021-01-09 騰訊網

貓在日常生活中特別常見,如寵物貓、叮噹貓、加菲貓等,甚至是炒到了2千塊錢的星巴克貓抓杯,然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隻貓在科學界影響非常大,不過卻是一個不真實存在的「貓」——薛丁格的貓。

對於大多人來說,關於量子力學根本說不出什麼所以然,但這隻貓卻與深奧的量子力學聯繫在了一起,為什麼一隻貓居然能如此輕描淡寫般的示意這樣的一個深奧理論呢?

其實薛丁格指的是埃爾溫·薛丁格(1887~1961),奧地利物理學家,發展了分子生物學,在量子理論方面貢獻很大,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在物理學方面,他的薛丁格方程貫穿了整個量子力學課程學習,並在1933年被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但他最著名的卻不是薛丁格方程,而是「薛丁格的貓」,被廣泛應用於形象描述宏觀尺度與微觀尺度的量子疊加原理。

「薛丁格的貓」是怎麼來的呢?

其實這只是薛丁格為了反對哥本哈根學派關于波函數的觀點而提出的。當初以玻爾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提出了觀測對微觀粒子的影響。

如著名的電子雙縫實驗,他們在測量之前電子的自旋是不確定的,是測量使得電子的態矢量發生坍塌,同時產生出另一個方向電子的自旋。

簡單來說,哥本哈根學派的觀點就是任何系統都不具有確定性,沒有確定的狀態,只能用概率來度量他們的行為,而測量行為會影響系統並使概率變為1,這種情況被他們稱為波函數塌縮。

這個觀點也是我們現在大部分物理教科書上的觀點,在我們觀察某個東西之前,它處於每種可能的疊加態,而我們觀察到的情況就是由于波函數塌縮,概率變成了1所導致的。

但是這種波函數塌縮解釋是薛丁格,愛因斯坦無法接受的,認為哥本哈根學派違反了狹義相對論,他們認為在電子雙縫實驗中,電子在產生的那一刻就已經有了確定的自旋方向,只是量子力學無法表達出來而已,即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

於是薛丁格和玻爾等人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並在1935年提出了「薛丁格的貓」這個思想實驗以此來反對哥本哈根學派的觀點。

頭腦風暴——「薛丁格的貓」

這是由薛丁格提出的一項思想實驗,是指將一隻貓關在一個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其中鐳有可能會發生衰變,也有可能不發生衰變,這兩個事件發生的概率相等。

如果鐳發生衰變的話,就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亡;如果鐳不發生衰變的話,那麼貓就能活下來。

哥本哈根學派的觀點:

如果把貓作為量子力學的研究對象,它被裝進密閉容器內的狀態應就可以被波函數描寫,也就是說一直到容器被打開之前,貓的狀態都是未知的,所以這隻貓被認為處於同時活著和死了的一個量子疊加態。

而在觀測者打開箱子的那一刻,貓被迫選擇了一種狀態,或者活著、或者死了,即貓的生死是由你的觀察來決定的,進一步可以認為,如果你打開容器貓死了,那麼就是你的觀測殺死了貓!

密閉容器內的貓是死還是活呢?

這取決於鐳是否發生衰變,因為我們不確定鐳是否衰變,這樣鐳也處於一個衰變和非衰變的一個疊加態。

那麼鐳是否會發生衰變呢?

答案肯定是未知的,因為衰變的概率取決於量子的隨機性。

那麼我們如何知道這隻貓是死是活呢?

根據量子力學理論,放射性的鐳是處於衰變與不衰變的兩種狀態中,所以在打開容器之前,這隻貓應該是處於死或者活的疊加態,也可以認為這隻貓是處在一個典型的量子糾纏狀態,直到打開容器的那一刻,這種疊加態才能消失並確定貓是死還是活。

而這隻既死又活的貓就是所謂的「薛丁格的貓」,是薛丁格試圖從宏觀來解釋微觀方面的一個假想實驗,自然也就無法實際進行,更無法進行實驗驗證。

相關焦點

  • 薛丁格的貓——既死又活的貓
    當時剛提出來量子力學還算是比較容易讓人接受,但是隨著不確定原理、疊加態和波函數等概念提出來後,就連愛因斯坦都不能再認可了,愛因斯坦到死都沒能認可量子力學。為什麼這些概念的提出後,大家都不能認可或者理解呢?
  • 薛丁格的貓:既死又活的貓,難以理解的糾纏態
    隨著這些年穿越電視劇的影響,蝴蝶效應和薛丁格的貓開始被大眾廣泛流傳。本篇文章就來講一講薛丁格的貓。實驗內容如果放射性物質發生衰變,粒子探測器就能接收到衰變放射出的粒子,然後發出信號讓錘子打碎裝著劇毒物質的瓶子,那麼貓就會死。如果粒子不衰變,貓就會活著。白話說明如果不打開容器觀察貓的狀態,就不能判斷這隻貓是活著還是已經死亡。那麼不能判斷貓是死是活,這個時候貓就處在既死又活的糾纏態。如果一旦觀測了,那麼貓就會只處在死亡或者存活一種狀態,這種狀態稱為本徵態。
  • 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梗?為何一會死一會活,一會既死又活?
    波爾解釋說:它是一個粒子,同時出現在雲中的所有位置,當我們要測量它的時候它會隨機選一個位置出現,告訴我們它在哪。  這個解釋非常詭異,如果它是一個粒子,它又為什麼會同時出現在那麼多位置?難不成它會分身嗎?  愛因斯坦說:它就是一個粒子,它不可能同時出現在雲中的所有位置。
  • 「薛丁格的貓」講的究竟是什麼?貓到底是死的還是活的?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薛丁格的貓」,即使對物理學不是很感興趣的人。但不少人對「薛丁格的貓」理解有些片面! 簡單說,「薛丁格的貓」是薛丁格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用於在宏觀現實中描述量子世界詭異的疊加態和不確定性
  • 一隻既死又活的貓——通俗易懂解釋薛丁格的貓原理
    薛丁格的貓是由薛丁格提出的一種理想實驗假說。實驗中,我們在一個封閉不透明的盒子中放置一個放射性原子,一個粒子探測裝置,一隻貓,一個錘子,一個放置劇毒的瓶子。如果放射性原子發生了衰變,粒子探測器就會接收到粒子,發出信號打碎瓶子,貓必死無疑。另一種是粒子不發生衰變,貓活著。然而,實驗不能受光和其他因素的幹擾,所以人們無法查看實驗結果。這樣一來,薛丁格的貓就是一隻既死又活的貓了。人們打開盒子查看是一種宏觀活動,而實驗研究的是微觀現象。打開盒子,就會使微觀和宏觀發生錯亂。
  • 薛丁格的貓,指的是什麼,大多數的理解都是錯誤的
    今天,是薛丁格133歲誕辰。薛丁格的貓是的指的什麼再次進入視野。很多人對薛丁格的貓的理解可以概括成一句話:「貓在箱子裡在「死的」或者「活著」兩種狀態之一的概率各是50%,只有打開箱子才會知道是死」或者「活」。但是你如果讀了《生命是什麼》之後,你就會發現這種理解是多麼的膚淺和不準確。
  • 當量子力學遇上貝葉斯理論,薛丁格的貓終於不用既死又活了
    量貝理論的出現,為量子力學又增加了一種新的詮釋視角。 量貝理論的基本論點很簡單:量子態不是現實的元素,量子概率是個人置信度的數值衡量。 哥本哈根詮釋認為波函數是客觀存在的,但「測量」會破環這種客觀存在,使原本的量子疊加態塌縮到一個具體位置上。量貝模型則認為波函數並非客觀實在,而是取決於每一個代理人,它依賴於代理人的知識與經驗,它只是觀察者所使用的數學工具,是主觀的。波函數的塌縮也不是一個物理過程(測量引發的態的變化),而是在獲取新信息後通過貝葉斯定理對概率的重新估值。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指的是什麼
    在解釋「薛丁格的貓」時,我們先簡單介紹下薛丁格!首先可以聲明的薛丁格不是中國人,薛丁格全名叫埃爾溫·薛丁格,他是奧地利著名的物理學教,1887年8月12日出生於奧地利,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奧地利人,父親是天主教信徒,母親是路德教派的信徒。
  • 薛丁格的貓在講一個什麼道理?真的存在「既死又活」的狀態嗎
    學物理的朋友對「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是非常了解的吧?但是這個小小的實驗說明了什麼問題呢?可能大家的理解也是五花八門的吧?「薛丁格的貓」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於1935年提出的有關貓生死疊加的著名思想實驗,是把微觀領域的量子行為擴展到宏觀世界的推演。
  • 生還是死?薛丁格的貓,既生又死!
    這种放射性原子有50%的概率會衰變而放下錘子,錘子會打破毒藥瓶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同時放射性原子也有50%的概率不會衰變,那麼貓將活下來。放射性原子是不是衰變完全是隨機的!請問:盒子裡的貓是死是活? 大家通常會認為,這不是很簡單嗎?即便不打開盒子, 貓要麼死,要麼活,只能有一種結果。打開盒子看看不就確定貓的死活了嗎!!!那麼,恭喜你!你是一個正常的普通人! 然而,在量子世界中,事情與常人所想則大相逕庭。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
    薛丁格的貓是物理學的四大神獸之一,並非是指某種動物,而是一種思維實驗。接下來講一下這個實驗的背景故事。二十世紀物理學的兩大支柱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大家對相對論比較了解,或者是即使不懂什麼意思但是會經常聽說。
  • 波函數揭示薛丁格的貓:本身就是既活又死
    北京時間3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薛丁格的貓」闡述了量子力學中長期存在的一個謎題:貓到底是活的還是死的,或者這只是我們頭腦中的怪誕想法
  • 薛丁格的貓是死還是活?| 知識周刊
    今天讀書君就為你選取他的作品《薛丁格的貓:改變物理學的50個實驗》中的一部分,看看這位英國科學家筆下的這隻神奇的貓,是死還是活呢?量子力學悖論✪ [英] 亞當·哈特-戴維斯量子力學悖論1935研究人員:埃爾溫·薛丁格研究領域:量子物理結論:兩種可能性同時存在一隻貓如何能夠同時既死又活?
  • 薛丁格貓究竟死了沒有?
    一、薛丁格貓 薛丁格方程是偏微分方程,要掰扯偏微分方程,就要有足夠的門檻,不是什麼人都能扯上兩句的(估計扯了也沒人聽),但是「薛丁格貓」似乎不需要什麼高深的數學手段,什麼人都能扯上一通,所以在網上和自媒體上時不時的跳來跳去。據說圍繞它爭論直到現在也沒有確切的說法。
  • 科學軼事二則:薛丁格的貓既死了又活著?上帝不擲骰子?
    薛丁格的貓既死了又活著?薛丁格的貓(Erwin Schrdinger's Cat)是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Erwin Schrdinger, 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是指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鐳的衰變存在機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
  • 既死又活的薛丁格的貓,根本就不存在?
    來源:環球科學圖片來源:IQOQI/Harald Ritsch撰文 | 漢斯·克裡斯蒂安·馮貝耶爾對於量子理論的傳統解釋,往往導致許多奇怪悖論,比如薛丁格的貓——貓既是死的又是活的。一種被稱為量子貝葉斯模型的量子理論,重寫了最基本的量子法則,可以把種種量子悖論一掃而空。但是,這又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 物理學家們可以窺視又死又活的薛丁格貓
    在最近《 新物理學》(New Journal of Physics)上發表的一篇學術文章指出,物理學家們可以窺視又死又活的薛丁格貓了。在量子力學裡, 薛丁格貓是一種思想實驗,其中,貓被困在盒子中,盒子中的粒子有50-50的變質機率。 如果粒子變質了,貓就死了; 否則,貓就活著。
  • 薛丁格貓死了嗎?
    在問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聽一聽貓的觀點。這個貓有意見了,說:「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呀?你能不能找一些別的動物來做這個實驗?沒辦法,只能委屈貓來做這個實驗。那麼現在的問題是:這隻貓到底是死貓呢,還是活貓呢,還是死貓活貓的疊加態呢?在薛丁格的時代,薛丁格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是時間發展到了現代,其實我們已經可以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 薛丁格的貓為什麼恐怖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實驗
    ,也正是不死也不活,聽起來非常恐怖。薛丁格通過量子力學來向世界證明了,人類在某一個空間,即使生又是死,如果按照這個實驗結論以此類推的話,就決定了我們人類未來會走向哪一個平行世界。量子力學是一種非常奇妙的力量,它可以決定人類的走向,物理學的走向。  一、薛丁格的貓是什麼實驗
  • 用EXCEL給你一個薛丁格的貓,活貓還是死貓,你能猜對嗎?
    物理學中有個很有名的假說,叫薛丁格的貓,其假設一個鐳原子,氰化物,貓關在一個籠子裡,如果鐳原子發生了衰變,那麼就會引導釋放氰化物,貓就掛了,如果沒有衰變,氰化物不釋放,貓就依然活著。因為放射性的鐳原子會處於衰變和沒有衰變兩種狀態的疊加,所以貓就應處於死貓和活貓的疊加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