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眾所周知,在幼小銜接中,拼音也是一個大難關。那,拼音具體什麼時候開始學呢?又應該怎麼學呢?本文將為大家介紹一個專為5- 6 歲孩子打造的好玩AI拼音課程課程——荷小魚拼音專題的教學理念以及怎麼更高效更有趣地教孩子學拼音。
拼音學習由於過於抽象,難度大,經常讓很多父母輔導孩子拼音時哭笑不得,雞飛狗跳。而且很多孩子由於基礎不紮實,經常把拼音和字母弄混,怎麼都分不清楚、學不明白,給後續的語文學習造成很大的障礙。
所以,拼音具體應該怎麼學呢?從什麼時候開始學呢?——孩子最好從三四歲開始學習自然拼讀,這樣學習、鞏固一兩年時間, 5 歲半以後學習拼音。荷小魚拼音專題課,就是這樣一門專為5- 6 歲孩子打造的好玩的拼音課程。
爸爸媽媽一定要明白,學拼音是為了認識更多的生字,但識字量絕不是靠學拼音來達到的。識字主要靠大量閱讀積累,讀得多、看得多,自然認識得就多了。很多孩子太早學拼音,不管認不認識的字,都一個一個去拼讀,太依賴拼音,反而影響了識字和閱讀。因此不建議孩子太早學拼音,而且也不建議孩子讀太多拼音書。
學拼音的時候,選擇一兩套拼音讀物作為練習是沒問題的,但用拼音書代替中文橋梁書、分級讀物,會讓孩子非常依賴拼音。不僅影響閱讀的流暢性,還直接影響了識字。
那,拼音啟蒙,到底應該怎麼學?對著字母表死記硬背?絕對不行!!學齡前兒童的學習,好玩最重要,荷小魚拼音專題課充分利用好這個天然優勢,帶寶貝玩幾個拼音小遊戲,擺脫枯燥教學的同時,還能提升孩子學拼音的興趣噢。
01. 自製拼音卡
市面上的拼音卡,大多是板板正正的卡片,很無趣。想要好玩,可以把拼音換成各種圖形,加上各種顏色,包括孩子們喜歡的主題,在家動手DIY一幅拼音卡片。
荷小魚拼音專題課上的字母精靈,萌萌噠
爸爸媽媽還可以趁此機會邀請寶貝畫畫,和他們一起對拼音表進行再創作。比如把韻母「a」(讀音「啊」),畫成一個切開了一半的小蘋果:然後按照聲調,āáǎà,再稍微加工一下葉子,一邊畫一邊教寶貝念。這樣把每一個聲母韻母,都畫成可愛的圖形,既發揮了孩子的想像力,又讓他們在繪畫中充分體驗了快樂。
02. 拼音卡撲克牌
好不容易做好的拼音卡片,還可以用它們來打撲克 。怎麼個打法呢?和孩子各拿一把拼音卡片,你出一個我讀,我出一個你讀。讀對了就可以獎勵一顆小星星,讀錯了就要在手上畫一把小叉叉。這些做好的拼音卡,還有延伸玩法,比如說把字母剪下來,讓孩子們自行拼拼音,還可以把剪空了之後的紙,給孩子看,讓他們找出這個空,對應的是哪一個拼音。
這些都是培養孩子興趣的小遊戲,適合3- 5 歲的學齡前孩子,主要以玩為主。
03.自製拼音轉盤
第三個遊戲,就是最最好玩的拼音轉盤啦!這個拼音轉盤,一共有三層:大轉盤(聲母盤)-小轉盤(韻母)-指針。聲母盤上,可以對應 23 個聲母:韻母盤上,當然就對應 24 個韻母啦!然後將聲母和韻母都剪下來,按照字母表的順序,貼在對應的轉盤上的格子裡面。就像這樣!
貼好字母之後,再用圖釘或者回形針,將轉盤和指針中心固定起來,這樣就可以轉動指針來認字母!每轉動一次,就可以引導孩子大聲把組合成的音節,讀出來。比如,聲母指到了b,韻母指到了a,爸爸媽媽可以先讀出來,「寶寶,這個聲母是b(讀音「波」),韻母是a(讀音「啊」),怎麼讀呢?」「波啊——ba!」轉動轉盤的形式本身,就能引起年幼的孩子們的興趣,從而弱化學習拼音的枯燥性。
▲荷小魚拼音專題課的字母兒歌
而且,在和孩子一起動手製作拼音轉盤的過程,也是很愉快的親子時光啦~荷小魚的拼音專題課,內容充滿趣味,也融入了許多朗朗上口的兒歌、動畫,通過遊戲化AI的教學模式幫助兒童更好地理解拼音知識,也讓拼音課堂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荷小魚拼音專題課上的小遊戲
結束語
只要方法用的對,孩子沒有學不會的拼音。相信在荷小魚拼音專題課學習中,遊戲化AI的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兒童更好地理解拼音知識,也讓拼音課堂學習變得生動有趣。爸爸媽媽們教起拼音絕對會輕鬆不少,孩子們再也不會覺得拼音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