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讓語言形象生動的必殺器,如何把比喻用好

2020-12-05 人生底色看語文

談談比喻的重要性,以及比喻如何用。

為什麼有的人說話活靈活現,有人語言乾癟無味?為什麼有人講道理生動貼切,有人卻給人囉裡囉嗦婆婆媽媽的感覺?

其中自然有很多原因,但是很大的原因,是差在會不會運用比喻上。

比喻是重要的

有了比喻就有了對比,所講的內容就有了依託,那種懸在半空不著邊際的感覺,就變得可以把握了。

人都是對具體可感的事物,才有感覺的。比喻的作用就是強化了事物的具體和感性。

比喻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赤裸裸的真理,雖然人們相信,卻不願意接受,但是如果運用比喻的方法給真理穿上衣服,真理將會大受歡迎,到處展現不同的風採,發揮更好的作用。

古典詩歌中比喻運用的例子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這麼好的句子,形象又生動,妙在何處?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形象而又具體,效果因何而達到?

從傳播的角度來說,比喻可以降低與受眾溝通的成本,提高溝通的效率,它能用人們所熟知的事物,來展現或描繪人們所陌生的事物和概念。

就看一看上面的例子,無形無影的離愁別恨,是非常抽象的,但是用一江春水來比喻它,則化無形為有形,有誰沒有見過浩浩殤殤的春水呢?愁如此之多,立刻變得具體可感。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任誰都知道的道理,但泛泛說來卻不過如此。而「浮雲遮望眼」,這樣的詞大家讀了,還會僅僅指眼前的煙雲嗎?

蘇東坡,也是非常善用比喻的,他的《百步洪》中:

「如有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

就這樣的四句詩裡,竟然包含了七個比喻。以此來寫懸流湍急,亂石激濤,也是夠形象的。

七個連用的妙喻:有如狡兔疾走,有如鷹隼的猛落,有如駿馬奔下千丈險坡,這前兩句,乃是寫出了水波的猛勢;

有如斷弦離柱,有如飛箭脫手,有如飛電之過隙,有如荷葉上跳躍的水珠,光怪離奇,勢難控制。這後兩句呢,是寫乘船船于波濤之上動蕩的情景,傳神的渲染出了聲勢。

現當代文學作品中比喻運用的例子

但是比喻又不僅僅在古典詩詞中,現當代優秀的文學作品,也大多因妙用比喻而增色。

於是想到錢鍾書的《圍城》,比如裡面關於方鴻漸船上偶遇的鮑小姐的描寫:

有人叫她「熟食鋪子」,因為只有熟食店會把那許多顏色暖熱的肉公開陳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為據說「真理是赤裸裸的」。鮑小姐並未一絲不掛,所以他們修正為「局部的真理」。

之前我們講過比喻是是抽象為具體,那麼這一句子中,則是反其意而用之,把人體比喻為真理,人體是具體的,而真理是抽象的。反其意而新鮮的用法,則足以給人一些啟示。

還有關於文憑的:

這一張文憑,仿佛有夏當、亞娃下身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醜;小小一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虛、寡陋、愚笨都掩蓋起來。自己沒有文憑,好像精神上是赤條條的,沒有包裹。

假的文憑,不過是一張紙,但是錢鍾書卻引用了《聖經》的典故,極具反諷的意味。

同樣出自錢鍾書的比喻:

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裡的沙礫或者出骨魚片裡未淨的刺,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

這個,就是正常運用的。把「惡毒」比喻成砂礫和魚刺,且說了後果。

外國文學作品中的比喻

說完了中國,我們略微看看外國的文學作品。

英國作家毛姆有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做《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發現沒有,書名就是比喻;

海明威論創作:永遠不要倒空我的創作之井,但當創作之井還有一些水的時候應該停止,然後讓夜晚補給它的泉水自行將其注滿。

如果僅僅說創作來源於生活,就沒有這樣效果。

(提升寫作能力,內含寫作素材,粉絲福利優惠15元)

史蒂芬妮·梅爾的《暮光之城》:

「清晨透過窗戶,濃厚的大霧是我唯一所見,我感到幽閉恐懼正向我襲來。這兒就像個籠子似的,根本看不到天空。」

主人公生活環境如同籠子,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點,是無法看到天空,也無法逃離,壓抑、陰霾的感覺,由此得以傳達。

另外有一些我們熟悉作品的題目,如《套中人》《變色龍》,其本身就能讀出比喻的意味。

生動的傳達形象,營造氣氛,感染讀者,在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中比喻功不可沒。

比喻讓議論文增色

同學們寫作議論文,也同樣不要忽略比喻的作用。

有許多題目本身就可以是比喻,如《理想的階梯》,《讓思維插上翅膀》,如果想把作文寫出新意,大家可以從作文題目上來入手,比喻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在行文當中,也有許多寫作的素材,我們司空見慣,只是他們也是比喻,如長徵路中國夢園丁,他們的好處同樣是化抽象為具體。

讓語言穿上漂亮的衣服,讓思維身著華服,讓你的文章亭亭玉立,楚楚動人,自然會打動閱卷老師,得到較高分數。

(作文包含知識點,粉絲福利優惠5元)

語文不只是知識,活學活用不讀死書方可高能又高分

語文不只是套路更是思想:能了解人生世相,語文也就簡單了

高中語文,提升能力的有效方法,要讀就讀整本書

初中語文,作文沒素材?不可能!用好回憶體,不盡素材滾滾來

相關焦點

  • 寫作生動形象的殺手鐧,不可不學的比喻構思法,讓想像絢麗生花
    初中生正是思維活躍的時期,每天都會有許多奇思妙想,如果語文老師能加以引導,將這些想像力運用到寫作中,那一定大放異彩。培養學生想像力,除了寫想像作文,還可以訓練學生用比喻構思法寫作。人對具體可感的事物,更易理解接受,比喻的作用就是強化了事物的具體和感性。比喻,就語言運用而言,是一種修辭手法,就思維展開而言,是一種構思方法。
  • 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用好比喻論證的三條原則
    學習寫作文,是有次第的。牙牙學語的時候,口語的句子還不成系統,小學階段,就已經會寫幾百字的記敘文;初中階段要求敘議結合,而高中階段,則要學會寫有點深度的議論文。議論文寫作,門道很多,今天便只講一講用好比喻論證的3條原則。不講概念,只舉例子看效果。
  • 作文中,如何把句子寫得生動形象
    生動形象用來形容描繪或表達十分具體生動,活靈活現,好像身臨其境一樣。語言生動形象,就是要求我們運用語言要注意新鮮活潑,熱情洋溢,運用形象化的詞語讓句子活起來,讓表達更生動,能將事物的神態靈活動人的呈現在讀者面前。
  • 語文作文如何寫好細節?這5個關鍵點要知道
    寫語文作文,特別是記敘文時,要特別注意寫好細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細節描寫寫記敘文時如果不注重細節描寫,那麼整個故事可能就會變得像流水帳一樣,不夠生動、不能夠吸引人,難以拿到高分。 那麼,該如何做好細節描寫呢?小星來給大家支支招。
  • 語文閱讀理解,如何做語句的賞析
    在初中語文閱讀理解中,賞析句子是躲不過的一個知識點,也是經常出現在各省市的中考卷子中的常客,學會這一類題,在考試當中可以拿到3-5分。字詞句段賞析是散文語言賞析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散文閱讀考察的重點。這種賞析題一般包含含義和作用兩個方面,而作用或表達效果往往從用詞、修辭、表達方式、句式、表現手法、結構手法、整體風格,以及內容、情感、形象、主旨等角度作答。做這類題,我們要堅持一個原則就是「字不離詞、詞不離段、段不離篇」的原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語境原則。我們只要知道從哪一方面去賞析句子,做這類題就簡單了,我們就能迅速用一些技巧和方法做出正確的、完整的答案。
  • 語文答題技巧最新匯總 2020高考語文答題模板公式 小說詩歌答題方法
    2、公式:①比喻:……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地描寫了……,表現了作者對……的感情,形象生動。②擬人:……採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賦與人的情感與性格來寫,表現了作者對……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動(或栩栩如生,逼真)。③誇張:……採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描寫了……,表達了作者……的情感,聯想奇特,富於形象感。
  • 三年級習作《國寶大熊貓》,孩子學會這些寫作技巧,提高語文成績
    眾所周知,在語文考試中,作文的佔比較大,尤其是在小學階段,一份試卷中除了作文的其他題目,很多孩子的答案正確率較高。但是,就在最後的習作題目中,有些孩子可能會比較薄弱,同學之間的語文成績,往往就是因為作文的得分而拉開差距。因此作文的學習非常重要,我們應該從小學階段開始,就訓練孩子的作文寫作能力。
  • 《圍城》中的絕妙語言,看錢鍾書教我們玩轉比喻
    《圍城》中的絕妙語言,看錢鍾書教我們玩轉比喻《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經典之作,被譽為「新儒林外史」。這部小說也是錢鍾書唯一一部長篇小說,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堪稱中國文學的瑰寶。除了傳達出的人生哲理,作者在小說中的語言也很值得稱道,巧妙的比喻和幽默的諷刺令人回味無窮。據說未稱重的比喻有六百多處,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錢鍾書先生是如何玩轉比喻的。其一,豐富的比喻。比喻通常可以使人的言語描述更加形象。「方鴻漸給鮑小姐一眼看的自尊心像洩盡氣的橡皮車胎。」
  • 小學教師整理: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知識點分析,易考題及答案
    孩子們在家學習,沒有課堂上的約束,加上低年級的孩子自律性差,才導致這樣的結果,好在網課持續時間不是很長,只要我們老師抓緊、家長肯全力配合,相信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很快就能進步。親愛的家長朋友:複課後,您的孩子語文第一次考試成績如何?歡迎在評論區討論相關話題。
  • 朗朗上口,生動有趣——荷小魚語文成為孩子拼音學習好幫手!
    朗朗上口,生動有趣——荷小魚語文成為孩子拼音學習好幫手!       引言:眾所周知,在幼小銜接中,拼音也是一個大難關。那,拼音具體什麼時候開始學呢?又應該怎麼學呢?
  • 三年級語文下第24課《火燒雲》,家長輔導孩子這樣預習剛剛好
    (讓孩子用課文原話來回答)天上的雲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2,「紫檀色,紅彤彤,葡萄灰,半紫半黃」,都是描寫顏色的詞語,寫出了火燒雲豐富的色彩。小朋友,同樣的詞語你還會想到:(粉紅色),(綠油油),(杏黃色)。
  • 學習小學語文修辭手法——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體的、淺顯的、人們比較熟悉的事物去表現抽象的、難懂的、人們少見的事物的一種修辭方法。◆比喻就是用大家比較常見的、生動地去描述一些抽象的、不常見的、難懂的事物,從而使人們讀起來比較清晰、明了、易懂。◆比喻由本體、比喻詞、喻體三部分構成。本體和喻體兩種事物之間必須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處但又不同類。
  • 高分語文閱讀理解是關鍵,學習語文需要記住的答題技巧,收藏
    賞析句段從三方面考慮:內容(寫了什麼,選材有什麼獨特之處);形式(寫作方法,語言特色,修辭(1.比喻:生動形象2.擬人:形象生動3.誇張:突出特徵4.排比:加強語氣5.反問:態度鮮明,增強語氣));感情(文章的社會價值,意義,作用等);結構(在全文中的作用)。
  • 語文閱讀類考題:如何回答「某一字、詞、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從初中到高中的語文閱讀分析類考題,每次必考涉及「字、詞、句、段」的內容。很多孩子為了應付考試,會儘可能背一些「答題模版」,造成的結果是不同的題型也會用相似的回答方式。從應對考試的角度上,這確實是個實用的方法,但是,「答題模版」只是工具,還需要一些使用方法。
  • 高考必備:語文想考140分 考生必備答題模板!
    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 擬人 生動形象 生動形象寫出了 + 對象+特徵   2 有氣勢 加強語氣 一氣呵成 強調了+對象+特徵   (3)設問 引起讀者思考 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覆:強調了……加強語氣
  •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第四單元課文學習指導——《宇宙的邊疆》
    由於現代文特別是小說課文篇幅較長,大家手頭又沒有課本,教師上課又不能將文本完全呈現,所以從今天起,原創文章公眾號「劍鳴濤聲」在原來推送課標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教材課文學習輔導文章時,又有了兩大改進:一是提供電子課本本課學習內容截圖,按順序插入指導文章中;二是提供所有課後「思考與練習」的答案截圖。在閱讀文章時,一定不要認為插圖只是陪襯!同時提醒各位:現代文教學更要重視課前的及時預習和課後的複習鞏固!
  • 為何語文學科一直都是主科?又如何學好語文呢?
    學語文最重要的是培養閱讀能力,閱讀能力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有多重要? 原由很簡單,從心理學角度講,人是用語言思維的動物,語言越清晰,思維就越清晰;而且喜愛閱讀的人,在分析問題、陳述問題和學習知識的時候,往往比從不讀書的人快得多。 02 未來語文學習有何側重?
  • 初高中語文銜接,議論文寫作高手,從掌握常用論證方法走起
    能用好這四種方法,便算是夯實了議論文寫作的基礎。1.舉例論證法此法也叫事例論證法,作為常見,就是用典型的令人信服的事例來證明自己論點正確的一種方法。為啥要舉出一些名人的例子呢?因為常言道「事實強於雄辯」這一句名言也就是論證的方法,讓事實說話,典型事例面前,道理將不言而喻。具體的例子,請大家參看下文。
  •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蝙蝠和雷達》學習筆記,一起探索神奇的故事
    這個暑假同學們已經度過了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學生在家都學習了哪些內容呢?如果暑假作業已經寫完了,剩下的時間,可以預習下冊的學習內容,這樣,開學後的學習也更加容易。今天,來看看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蝙蝠和雷達》,這篇課文的重要學習知識點,學生認真做筆記。
  • 語文中比擬和比喻的區別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語文學科知識的考查中會涉及到修辭手法的內容,不僅是選擇題的也是詩歌鑑賞題的內容之一。其中,很多同學會將比喻和比擬相混淆。接下來,中公講師將告訴大家一個容易易懂的辨別方法。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比喻的定義。比喻是用本質不同而又有相似點的事物描繪事物或說明道理的辭格,也叫「譬喻」。即以甲事物來比擬乙事物。它在形式上,具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三個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