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上:《蝙蝠和雷達》學習筆記,一起探索神奇的故事

2020-12-05 柒月聊教育

這個暑假同學們已經度過了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學生在家都學習了哪些內容呢?如果暑假作業已經寫完了,剩下的時間,可以預習下冊的學習內容,這樣,開學後的學習也更加容易。

今天,來看看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蝙蝠和雷達》,這篇課文的重要學習知識點,學生認真做筆記。

「蝙蝠」,頭部和軀幹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間有皮質的膜,夜間在空中飛翔。「雷達」利用發射和接收無線電波進行目標探測和定位的裝置。這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之間會有怎樣的聯繫呢?請同學們一起走進課文,去了解一下新的學科---仿生學,相信你在讀完課文後一定會得到啟示。

一、生字詞歸納

1、課文中會認12個生字和14個會寫生字,學生要認真抄寫並聽寫。

2、多音字。課文中出現了5個多音字,需要同學們重點牢記。

【空 塞 處 模 系】

3、近、反義詞。

近:啟示~啟發,靈巧~靈活,漆黑~黑暗,反覆~重複,模仿~仿照

反:敏銳~遲鈍,靈巧~笨拙,清楚~模糊,橫七豎八~井井有條

4、帶有數字的四字詞語:橫七豎八,七上八下,三心二意,三令五申,三回九轉,四分五裂,四通八達,五顏六色,一清二楚,一舉兩得

二、課前預習

1、重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2、難點:學生通過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與要點,弄清蝙蝠的特異本領與雷達的工作原理之間的關係,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3、同學們在朗讀課文時,用彩筆標出,揭示蝙蝠能夠在夜裡飛行的原因的語句。

4、思考: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麼聯繫呢?

同學們帶著以上這些問題,進行下面的課文學習。

三、課文學習

這是一篇科普知識短文。學習時,先略讀課文,學生學會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然後再精讀課文,著力明確: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的?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是什麼?

本文寫了科學家從蝙蝠探路的原理中受到啟示,進而發明了雷達的故事,教育我們要注意自然與人類之間的聯繫,要善於觀察,勇於實踐,在探索中感受科學的魅力。

接下來從這幾個問題點,對課文去進行逐一分析。

1、本文多處運用了設問句的修辭手法。

設問是一種修辭手法,作者用自問自答的形式來突出主要論點,申訴問題。正確運用設問的修辭手法,能夠引起人的注意,啟發思考,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能夠突出某些內容,使文章起波瀾,有變化。

2、課文中提到了科學家做的幾次實驗?實驗結果說明了什麼?

課文中提到了科學家做的三次實驗。第1次實驗說明蝙蝠飛行靠的不是眼睛,第2次和第3次實驗說明蝙蝠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3、同學們,第七自然段中的「反覆」「終於」兩個詞讓你體會到了什麼?

體會到了科學家為了揭示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秘密,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研究成果來之不易。這兩個詞也體現了科學家鍥而不捨的精神。

4、蝙蝠在夜間飛行的秘密是什麼?

蝙蝠在夜間飛行是用耳朵和嘴配合起來探路的,蝙蝠一邊飛,一邊從嘴裡發出超聲波,超聲波像波浪一樣向前推進,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裡,蝙蝠就可以立刻改變飛行的方向。

5、科學家是怎樣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給飛機裝上雷達的?

科學家模仿蝙蝠的嘴,製作了雷達的天線,模仿蝙蝠發出的超聲波,讓天線發出無線電波,模仿蝙蝠的耳朵,製作了雷達的接收機和顯示屏,將雷達裝在飛機上,飛機就能像蝙蝠一樣安全夜航了。

超過人能聽到的最高頻(20000赫)的聲波。近似作直線傳播,在固體和液體內衰減較小,能量容易集中,能夠產生許多特殊效應。廣泛應用在各技術部門。

同學們,蝙蝠超聲定位、探物的特殊本領啟發了科學家,他們經過反覆研究,研製出了雷達。雷達使飛機在漆黑的夜裡也能安全飛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我們也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探索更多的自然奧秘,讓科學更好的為人類服務。

本篇課文是一篇說明科學道理的文章。用淺顯明了的語言,將深奧的科學道理闡述出來,使人一看就懂。那麼,同學們在寫此類作文時,怎樣用淺顯的語言說明深奧的科學道理呢?

1,語言要通俗易懂,以達到使人易於理解的目的,不要刻意的使用科學語言。

2,語言要嚴謹簡練,要嚴格按照客觀事實說明,說理過程要「言之有序」,語言要簡練。

3,運用形象生動的比喻,將抽象的事物簡單化,如本課將「超聲波」形象的比喻成波浪,使人很容易理解。

相關資料蝙蝠 哺乳動物,頭部和軀幹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間有皮質的膜,夜間在空中飛翔,吃蚊、蛾等昆蟲。視力很弱,靠本身發出的超聲波來引導飛行。

相關焦點

  • 小學重點課文《蝙蝠與雷達》涉及到的語文知識點和考點
    這一小節,我們談一談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篇課文《蝙蝠與雷達》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和考點。答:蝙蝠和雷達有什麼關係?蝙蝠是如何在黑夜裡安全飛行的?依靠的是什麼能力?蝙蝠是怎麼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2、學完文章,你還有什麼問題?答:雷達在生活中還有什麼用途?生活中還有哪些發明時受到了動物的啟發?
  • 統編版_四年級語文上冊:6、蝙蝠和雷達詞語大全_13個同步生詞 - 小...
    例句:從雷達的螢光屏上,駕駛員能夠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沒有障礙物,所以飛機飛行就更安全了。2、顯示(xiǎn shì),動詞,近義詞有:顯現,反義詞有:隱藏。例句:雷達通過天線發出無線電波,無線電波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被雷達接收到,顯示在螢光屏上。
  • 第20課《陀螺》小學四年級語文,看老師筆記體會兒時快樂心情
    《陀螺》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陀螺》(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0課),這篇課文內容比較長,作者寫童年玩陀螺的這一小事,卻也有著許多快樂和自豪。第19課《一隻窩囊的大老虎》四年級語文備課筆記,預習和複習專用第17課《爬天都峰》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課文預習和複習專用
  • 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學期期末複習,第二單元知識要點
    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學期期末複習,第二單元知識要點《一個豆莢裡的五粒豆》1.有一個豆莢,裡面坐著五粒豆。豆莢和豌豆都是綠色的,豌豆就以為整個世界都是綠色的。豆莢在生長,豌豆也在生長。《蝙蝠與雷達》1.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雷達的?科學家從蝙蝠在黑夜飛行能巧妙避開障礙物這一現象開始思考,經過反覆試驗,發現蝙蝠是利用超聲波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最後根據這一原理髮明了雷達。
  • 蝙蝠和雷達有什麼關係,你家孩子理解了嗎?看老師筆記尋找答案!
    聰明的小朋友,讀完了《蝙蝠和雷達》你還有什麼問題嗎?可以評論在文章下方哦!看看我們可否為你解答!第一次得出蝙蝠夜行與眼睛無關,第二次得出蝙蝠夜行與耳朵有關,第三次得出蝙蝠夜行與嘴巴有關。2.蝙蝠夜行的秘密是什麼?文章第7自然段。3.蝙蝠和雷達之間的聯繫是什麼?
  •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習作一《我的樂園》指導+範文評語
    小學四年級語文學習 Weixin ID xxyw
  • 「延小年級教科研」延安實驗小學四年級語文組教研活動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記延安實驗小學四年級語文組教研活動「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在這風和日麗、鳥語花香的日子裡,延安實驗小學四年級語文組如期召開了教研組活動。為了全面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水平,努力打造有效課堂,促進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4月10日下午語文組教師齊聚一堂,開啟了又一次學習和進步的教研活動。參與此次活動的領導還有我校教學處副主任景強老師和來自延安市各縣區跟崗學習的領導。
  • 2016小學四年級英語單詞
    原標題:2016小學四年級英語單詞 英語的學習離不開的積累,只有對英語單詞有了足夠的積累,才能夠保證英語的深入學習。四年級是小學階段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
  • 故事:戴長伸《滿天星鬥——回憶小學四年級,爸爸和我》
    今天我們一起分享戴長伸的詩歌《滿天星鬥——回憶小學四年級,爸爸和我》,也來聽聽詩歌背後的故事。 戴長伸,祖籍山東高唐,現居成都,是《新成華》報社執行主編。戴長伸15歲發表處女作,已在《詩刊》《詩歌月報》《草堂詩刊》《青年文學》等刊物發表詩作300餘首;著有詩集《單行道,或隨風而逝的理想主義》《我來到這人間》,以及合集《7印張——山東大學作家班詩選》。
  • 丹格教育筆記來幫忙!
    《牛和鵝》筆記不少班級已經學習到四年級上冊第第17課《爬天都峰》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課文預習和複習專用第16課《麻雀》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課文詳解第15課《女媧補天》部編版小學四年級略讀課文這樣預習和複習剛好
  • 草堂讀詩|故事:戴長伸《滿天星鬥——回憶小學四年級,爸爸和我》
    今天我們一起分享戴長伸的詩歌《滿天星鬥——回憶小學四年級,爸爸和我》,也來聽聽詩歌背後的故事。戴長伸,祖籍山東高唐,現居成都,是《新成華》報社執行主編。戴長伸15歲發表處女作,已在《詩刊》《詩歌月報》《草堂詩刊》《青年文學》等刊物發表詩作300餘首;著有詩集《單行道,或隨風而逝的理想主義》《我來到這人間》,以及合集《7印張——山東大學作家班詩選》。
  • 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麼聯繫?課文《夜間飛行的秘密》學習筆記整理
    課文講述的蝙蝠夜間飛行、科學家做實驗、飛機安全飛行等、內容原本複雜而枯燥,但課文語言簡潔,邏輯嚴密,用「夜間飛行的秘密」作為題目,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再逐步揭示蝙蝠、超聲波、雷達、飛機之間的關係,詳寫科學家做的第一次實驗,略寫後兩次實驗,讓讀者明白蝙蝠夜間飛行是依靠嘴裡發出的超聲波,
  • 統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單元教學目標及各課文語文要素
    統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單元教學目標及各課文語文要素(說明:1.課文教學目標是學習一篇課文後的終結性教學目標,承擔著評價學生學習該課文後應達到的課程標準,所以,只能根據課程標準和教科書制定,即必須遵循標準性原則制定,與學情無關,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檢測學生是否達到國家規定的學習標準
  • 蝙蝠和雷達有什麼聯繫?《夜間飛行的秘密》是什麼?課文學習提示
    大自然是人類智慧永恆的源泉,動物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從動物身上,人們增長了許許多多的本領,增添了不少的智慧,人類的發展和進步與動物給人們的啟示是密不可分的。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這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之間有什麼聯繫呢?他們之間又發生了哪些有趣的科學故事呢?讓我們走進課文,感知動物帶來的啟示。
  • 人教版語文小學四年級下學期第三單元,了解大自然的啟示
    人教版語文小學四年級下學期第三單元,了解大自然的啟示本組教材的學習是對觀察大自然、保護環境等專題的延伸與發展,並有新的內涵。了解一些新的科學知識,引導學生進一步關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對自然的觀察、了解、發現中受到有益的啟示,同時發展觀察、想像等思維品質;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繼續培養默讀與自學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一、《自然之道》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
  • 探索小學語文裡的生物世界!來看生物學教授的科普讀物
    近日,由生物學教授、「中國好老師」趙蕾領銜科普團隊傾力打造的《小學語文裡的生物世界》出版,這部圖書將枯燥難懂的科學術語化身如詩如畫、童趣盎然的科普美文,讓孩子們在潤物細無聲中愛上閱讀,愛護生命,崇尚自然,走進生物的世界,探索語文的天地。
  • ...的學習——長春市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閱讀策略單元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這次教研活動以探析「閱讀策略」的教與學為主,正確理解並落實統編版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與編寫意圖,完善和豐富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創造新的意義,發現新的可能,展示新的課堂。  2019年小學語文教研共同體協同研修團隊依託網絡平臺形,以「網際網路+教研」的方式,將線上、線下教研路徑相結合,建構市、區、校眾籌共享的協同教研體系,聚焦並著力研究解決教學難點、冰點、疑點、盲點,答疑解惑、糾偏扶正,幫助一線教師直面統編教材在實踐中出現的關鍵問題。此次活動旨在推動課堂轉型,實現兒童有過程的學習,讓學習在課堂上真正發生。
  • 語文四年級上課文,學習文章說明方法,感受科學飛速發展!
    大家跟隨橙子老師的腳步一起進入文章仔細研讀一下。因為文章內容淺顯易懂,好多答案一定要在文章中畫出來哦!「發明」和「發現」有什麼區別?3.「千裡眼」「順風耳」「騰雲駕霧的神仙」在現代指什麼?4.科學技術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5.20世紀的科學技術還創造了哪些神話?6.什麼是「程控電話」?7.「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是什麼意思?8.20世紀的科學成就為什麼用上面的詩句形容?
  • 小學語文教案:《白頭翁的故事》
    小學語文教案:《白頭翁的故事》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7-25 15:44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淺談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的方法與實踐途徑
    此種教學方式下,與德育培養所要求的自愛重合度較高,教師只需將所學人物的品質、性格特徵等與學生當下個人實際情況進行對比並結合,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在濃厚的課堂教學氛圍中積極向所樹立的人物學習,不斷改善並提升自身的行為、言語等,培養其產生良好的道德思想、觀念。如在學習小學語文人教版六年級《最後一頭大象》課文時,教師可以重點描述大象的善良、勇敢等形象特徵,引導學生對自身人格品質展開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