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的方法與實踐途徑

2020-12-06 呆檬決策

有關學生思想品德素養的培育是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恰當的時間找出合適的切入點。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即為「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新時期,人們對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關注不斷提升。在小學階段,學校開設了思想品德課、政治理論課,但是其作為德育教育的主要陣地顯然並不能很好地對德育培養起到持續、長期的效果。因此,在學科的教學中亟需滲透德育培養思維,通過與學科教育的有效結合,能夠良好針對不同的學生採取合適的教育方式,從而提升整體的德育素養。

一、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的內容分析

1.自愛

德育中的自愛主要是指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從而提升個人精神面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其對學生思想的薰陶方式主要為通過對教材中文章所描寫的人物形象、特點進行分析,從而將其所展現的高貴品質、純潔心靈進行歌頌與表達,促使學生不斷提升自我修養。此種教學方式下,與德育培養所要求的自愛重合度較高,教師只需將所學人物的品質、性格特徵等與學生當下個人實際情況進行對比並結合,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在濃厚的課堂教學氛圍中積極向所樹立的人物學習,不斷改善並提升自身的行為、言語等,培養其產生良好的道德思想、觀念。如在學習小學語文人教版六年級《最後一頭大象》課文時,教師可以重點描述大象的善良、勇敢等形象特徵,引導學生對自身人格品質展開深入思考。

2.愛人

德育中要求的不僅僅需要自愛,還應愛他人。愛人作為一種高尚情感,是個人道德思想的進步與升華。學生不能夠脫離教師、家長、學校等獨立地在社會中生存,人生的價值在於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不斷體現。同時,愛人也能夠促使自身的成長並為個人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課本中《懷念母親》一文中,深刻歌頌了母愛的偉大,此種情感即為愛人的一種。教師可以藉此示例充分調動學生的崇敬心理,深入理解感悟文中的情感。

二、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的方法與實踐途徑分析

1.從學生個性出發

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跨度較大,所呈現的性格差異化顯著,在語文教學課程的編排、設計中已經充分結合此種特點,將課程的難度與內容分布在不同的年齡段中,能夠較為良好的與學生的個性深度融合。因此,在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方法也應當考慮此種特徵,在滲透時需要充分考慮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成長與發展規律。小學階段不論高、中、低年級,語文教師在進行德育滲透時均應以學生個性為出發點,結合課本中所設置的相關課程內容,制定整體的德育滲透計劃,從而在關鍵點能夠準確把握滲透的方法與程度。比如在小學語文人教版教材的課文中時常對英雄事跡進行描述與歌頌,教師可以利用這些資源,在對英雄事跡講解的同時,將學生融入其中,感悟英雄氣魄與強烈的民族情感。在不同的學習時期所引導學生內心豐富情感的演化程度相應遞增,從而最終形成德育培養的閉環,促使學生德育素養有效提升。此外,課本中所包含的自主閱讀等內容也可作為滲透的關鍵環節。教師通過細心地指導,一方面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另一方面還可提升學生思考的主動性,領悟文中蘊含的思想情感。

2.從人物形象分析出發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著大量對主人公人物形象渲染的內容,其不僅能夠向心理、生理正在成長的學生提供鮮明的人物性格、品質特徵,還能提升這一過程的感染力。一般認知,長期有效地學習有關崇高人物形象的課文能夠提升個人發現真善美的能力,同時也有助於深入體會人物所蘊含的人格魅力。學生在學習時能夠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以人物為榜樣、以性格為標準,努力提升是自身的素養。因此,小學語文德育滲透從人物形象出發是有效的途徑之一。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我的戰友邱少雲》一文中,主要展現了勇敢的英雄人物形象,對於講解到邱少雲被烈火包圍時仍然堅持不動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的關注點,重點分析邱少雲同志的人物性格,將其堅韌的毅力、高尚的愛國情懷與學生共同探討並分析。當學生能夠領悟其中的內涵品質後,也會對自身的思想道德反思,從而有效、深刻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

3.從創設情景出發

小學語文教學強調教學過程中應開展一定的模擬情景,從而能夠拉近學生與課本之間的距離,形成更為緊密的師生關係。情景的設立能夠使學生更為直接地產生情感共鳴,對課本中所表達的情感理解更為深刻。因此,德育滲透也可從創設情景出發,教師在創設情景時主要需考慮故事的發展路徑、導入的關鍵點以及如何展現畫面等。情景應在氣氛渲染、背景音樂等方面有激昂的旋律與節奏,從而更加快速地激發學生的情感思緒,調動學生在課堂內的思維碰撞與情感體驗。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課文《觀潮》中,通過文字對錢塘江大潮的宏偉壯觀直面描述,為能夠促使學生深刻、形象體會到文字中蘊藏的力量與內涵,教師可以在教學實際開展時,選取近年來錢塘江漲潮最為猛烈的錄像畫面進行播放,學生通過在直觀的視覺、聽覺感受下能夠充分地體會到錢塘江大潮的特點與歡騰壯觀的氣勢,在接下來的教學講解中能夠對課文中描述的畫面展開豐富聯想,進而領悟大自然的壯麗之美。通過對宏偉的景觀畫面感觸,學生的心胸、思維能夠在其中得到升華與釋放,達到德育滲透的教學目的。

三、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不僅應當向學生展示我國語言文字的美妙,還應當對文字蘊含的內容展開豐富地分析與總結,體會文字的傳情達意。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學過程中需要關注對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還需加強對其德育培養。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的途徑、形式較多,應是需立足課本,積極探索,從學生的個性出發,以對課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出發,創設特定情境,在教學中主動、認真的滲透德育教育,致力培養更多品學兼優的學生。

相關焦點

  • 關於2020年江門市德育與思政論文獲獎名單的公示
    21開平市三埠西郊小學沿江西校區劉春花讓點豎橫折撇捺綻放思政魅力——淺談小學低年級書法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探索22開平市第一中學「中國夢」在中職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2江門市工貿職業技術學校林璐珊德育與語文在教學活動上互相滲透融合的重要性及案例分析3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
  •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五、實施途徑和要求   (一)課程育人  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將中小學德育內容細化落實到各學科課程的教學目標之中,融入滲透到教育教學全過程。  嚴格落實德育課程。按照義務教育、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標準,上好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課,落實課時,不得減少課時或挪作它用。
  • ...的學習——長春市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閱讀策略單元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這次教研活動以探析「閱讀策略」的教與學為主,正確理解並落實統編版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與編寫意圖,完善和豐富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創造新的意義,發現新的可能,展示新的課堂。長春市朝陽區明德教育集團  四、指導:長春市基礎教育研究中心  五、支持:中國教師研修網、中國教研網  六、名稱:聚焦核心素養,實現兒童有過程的學習——長春市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閱讀策略單元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 釐定與貫連:論學科德育與課程思政的關係
    在基礎教育界,「課程」的概念呈泛化趨勢,基本指向學校教育活動的總體安排,而「學科」的概念則比較窄化,實際上指具體的科目,如語文、數學。所以在基礎教育,「課程」是「學科」的上位概念,「學科」置於「課程」中。
  • 語文學科知識備考:小學語文知識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知識教學中的程序性知識,如: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首先,應把作為教學內容的方法教給學生,包括查工具書、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經驗和聯繫時代背景的方法。其次,教學組織要重視運用正例和反例以供學生學習領會。再次,要組織並督促學生把這些方法運用於新學習情境中,即做到面對適當條件就能立即作出反應。最後,要明確教學效果的標誌是看學生能否運用所學去解決問題。
  • 「教育學研究」20個「2020年最新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題目範例」
    語文教育即我國的母語教育,語文教學一直是教育領域的重中之重,新課標實施以來,小學語文教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個"2020年最新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題目範例",為大家展現語文教育研究熱點。小學語文論文題目:1、淺論小學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2、探究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3、小學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對策分析4、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課堂閱讀能力的培養
  • 教師招聘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與案例
    22、《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 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是培養學生 主動探究 、 團結合作 、 勇於創新精神 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23、《語文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明確指出:課程目標根據 知識和能力  、 方法和過程  、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 語文素養 的整體提高。
  • 課程育人 |《動物解剖學》:專業基礎課裡的德育滲透
    這門課由動物醫學院陳耀星教授負責,陳教授在系統講授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專業技能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同時,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滲透德育。用他的話說,「德育滲透是動物解剖學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段話給大家的感受是,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醫學已經有在屍體上進行解剖的工作記錄,並告訴後人學習和研究解剖的方法,還有一定的調查統計。任課教師之一曹靜副教授說,之所以花了不少功夫來介紹《黃帝內經》,是因為這本書奠定了我國古代醫學解剖世界第一的地位,體現了我國醫學的博大精深,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 九江小學攜手九江市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幫扶都昌縣太陽村
    數名九江小學黨員志願者和九江市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在九江小學校長、九江市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領銜人趙湧的帶領下,來到都昌縣太陽村鄱陽湖兒童救助中心,開展志願幫扶活動。九江市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徐莉莉老師為太陽村的二、三年級孩子們帶來一節精彩的閱讀整本書導讀課《弗朗茲的故事》。課堂上,徐老師娓娓道來,輕鬆活潑地和孩子們一起閱讀了弗朗茲成長過程中幾個有趣的故事。
  • 德育工作大中小幼一體化銜接 上海為每個學生終身發展注入鮮明底色
    在滬上中小學,越來越多的課堂正在向外延伸——拓展到校內外的多樣空間、整合各種育人資源;同時,日益豐富的德育元素也滲透到了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環節,潤物細無聲。 通過構建大中小幼各學段縱向銜接、課內課外網上網下橫向貫通、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融合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上海力爭為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注入鮮明底色。
  • 高校德育豈能簡單化?
    德育是高校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和保證,但目前高校德育的一些簡單化的傾向,卻成為完成育人根本任務的障礙和不確定因素,應予警惕。      力戒「德育智育化」傾向      德智體美各種教育之間既相互緊密聯繫,又各有自身獨立內容,既不能相互割裂,又不能混為一談。
  • 種植實踐出真知,盛基小學探索學科融合新途徑
    當一位小學生通過親身的勞動實踐,從播種、培植、施肥到摘果,全程種植出了一顆西紅柿或者茄子、豆角……他們對這句格言的體會將會更加深刻。這種來自於實踐的體會更能讓他們延伸到關於語文、數學、英語、勞技、經濟統計、植物科學等跨學科知識的綜合學習和思考。
  • 延安實驗小學返崗仿課實踐活動 暨「成果+」教科研成果推廣應用...
    活動內容01返崗仿課實踐活動王蓉老師展示的是四年級語文下冊「快樂讀書吧」《十萬個為什麼》。02「成果+」教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展示研討會首先由張小梅老師為大家作省級規劃課題《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中段語文習作課程實踐探究》成果推廣微報告。張老師是陝西省學科帶頭人、陝西省教學能手、延安市首批學科帶頭人。
  • 千陽縣教學研究室張勇傑:STEM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活動化學習準備建議
    筆者嘗試探索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活動化學習實踐研究,開發出以語文課程為核心,兼容數學、英語、藝體等跨學科知識和能力的主題項目、學習活動,循序漸進中培養學生綜合素養。課題組經過調查論證、實踐研究發現,小學語文活動化學習要在本區域、本學校正真生根發芽,教育者必須"摸清師生認知現狀、學習理論明確方向、開發教學活動"支架"、"支架"理念運用評價"等四方面充分準備,這是學習活動有效、有目標開展的前提。只有準備充分,再紮實實踐、不斷完善,STEM教育理念才能在語文學科中開花結果。任何教育教學改革,先有思想理念指導 ,再實踐運用提升創新。
  • 這份新學期學校德育工作計劃用7個導向狠抓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遇見更多教育類文章和材料本文字數3259字,閱讀需要6分鐘,交流發言需要18分鐘左右文末下載本專欄全部電子文檔主題:立德樹人重品質真愛育人貴實踐新學年開學前學校德育處在認真研讀《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意見》等文件的基礎上,對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明確了未來學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和思路。
  • 2019-2020學年度第二學期化學學科德育滲透計劃
    1965年我國化學家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了蛋白質——結 晶牛胰島素,1981年我國又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超導體的研究;碳60分子結構及性質的研究;鋼鐵產量進入世界鋼鐵大國行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經濟總量已居世界第七位,增長速度居世界首位。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不論是陸地還是海洋,都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品種齊全。
  • 教育部將進一步修訂中小學德育課程標準
    ,提出將組織修訂《德育工作規程》、《小學德育大綱》和《中學德育綱要》等文件,繼續做好中小學德育課程標準的修訂和課程教材的審定工作,重點推進高中德育課與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銜接。2005年中小學德育工作要緊緊圍繞繼續深入貫徹中央8號文件精神,抓住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這個關鍵,把《教育部關於學習貫徹中央8號文件的實施意見》提出的各項工作做實做細。  通知要求各地一要積極探索有利於推進大中小學德育相銜接的工作機制、教育途徑和教育方法,開展符合學校德育工作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的教育教學活動,使中小學校的德育工作縱向銜接、橫向貫通、層次遞進、螺旋上升。
  • 小學語文:一年級必備!看圖寫話訓練方法18篇,指導孩子寫作入門
    看圖寫話是小學語文低年級必學的重要基礎部分,是培養、提高兒童認知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更好途徑。學生學好看圖寫話是為日後寫作打下良好基礎的前提。因此,大熊今天就來說說看圖說話!大熊主要分四點來談,如何培養低年級小學生的看圖說話、寫作能力。
  • 《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心理學解讀
    上述時代背景更為迫切地要求中小學德育工作者對「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實踐。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貫徹落實好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應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第一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