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導讀:
2020年12月1日,延安實驗小學返崗仿課實踐活動暨「成果+」教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展示研討會在二樓學術報告廳舉行。出席本次會議的領導有孫郡霞校長、韓朝霞主席、惠延霞副校長。此外,還有來我校跟崗學習的兩位管理幹部——寶塔區北關小學張翠副校長、延安希望小學司娜副校長,育英附屬小學部分老師以及我校各學科組的老師。
會議由教學處主任劉海琴主持,劉主任隆重介紹了出席本次會議的領導及嘉賓。她指出,此次會議的宗旨是:「一人培訓,眾人受益」,讓優秀骨幹教師外出學到的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真正落地,實現全體教師的專業成長;打通「成果+」教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的「最後一公裡」,使其轉化為教育教學生產力,更好地服務於教育教學。
活動內容
01
返崗仿課實踐活動
王蓉老師展示的是四年級語文下冊「快樂讀書吧」《十萬個為什麼》。王老師引導孩子們通過撰寫閱讀記錄單、跟著書中的知識做實驗、開展知識競賽等方法展開科普閱讀,不僅讓孩子們喜歡上了科普讀物,也給老師們怎樣指導學生讀科普讀物帶來了啟發。
馮菁華老師展示的是六年級上冊的《快樂讀書吧——<童年>薦讀課》。馮老師是陝西省教學能手,她的課堂親切、自然,善於激發學生學習表達的欲望。這節課她為學生打開了三扇門:一扇如何選書的門,一扇如何有計劃讀書的門,一扇如何做讀書筆記的門。相信這樣一節別開生面的課,也讓臺下的聽課教師受益匪淺。
董芳老師執教的是六年級上冊古詩教學《浪淘沙》,董芳老師的課堂充滿激情,教學語言充滿詩意,整堂課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情懷。她機智地把握每一個轉瞬即逝的機會,不僅讓學生領略了黃河恢宏雄壯、氣勢磅礴的意象,還帶領學生走進詩歌的意境,走進詩人的內心,了解了「詩豪」劉禹錫的人格魅力和他憂國憂民的人生志向。相信這節精彩的課也讓聽課老師明確了古詩文教學的新方向。
02
「成果+」教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展示研討會
首先由張小梅老師為大家作省級規劃課題《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中段語文習作課程實踐探究》成果推廣微報告。張老師是陝西省學科帶頭人、陝西省教學能手、延安市首批學科帶頭人。張老師分享了主持省級規劃課題從選題到開展研究的點點滴滴,給老師們今後的課題研究提供了範例。
張小梅老師展示的課題實踐課是五年級下冊古詩教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節課展示了老師深厚的文學功底,使聽者如沐春風,如啜香茗。教學中張老師恰當地運用以詩解詩的方法來進行古典詩詞教學,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更深刻地領悟了詩歌意象和作品的豐富內涵,提高了審美鑑賞能力,而且巧妙地將以讀促寫的習作課程理念有效地滲透到語文教學中。
李榮老師展示的課題實踐課是四年級數學上冊《可能性》,依託的課題是李瑛老師主持的省級規劃課題《小學數學課堂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研究》。本節課突破常規的拋硬幣、遊戲轉盤等遊戲活動創設,讓可能性充分融入各種數學知識學習中,在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李老師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並巧妙地利用課堂中學生的錯誤資源,讓學生在辯論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麼是可能性。
寇會會老師展示的課題實踐課是Sam Wants to be Strong.依託的是高媛媛老師主持的省級規劃課題《混合模式下小學英語自然拼讀教學研究》。寇老師是陝西省教學能手,課堂氣氛輕鬆活躍。這節課教學內容選自《攀登英語——有趣的字母》。整節課以討論小蛇Sam想變強壯為主線,引導學生在真實的語言情景中感知、實踐、參與、學習語言知識。她巧妙地利用自然拼讀的方式,讓學生能夠見詞就讀,弱化了語音學習的難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
黨媛媛老師所主持的校級小課題《陶藝課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開發研究》榮獲我校2019年度優秀課題,她展示的課題實踐課是《盤泥條》。本課是湘版美術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十二課。泥條盤築是陶藝的一種製作方法。結合學情和現有條件,黨老師將陶泥改為學生熟悉的超級粘土。她尊重孩子愛玩的天性,在教學中有效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孩子在制泥板、搓泥條、盤泥條、精裝飾的活動中玩得開心,學得快樂。在此基礎上創作出色彩豐富、充滿童趣的作品,整堂課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次研討會通過三節返崗實踐課,一個省級規劃課題研究成果的微報告+四節實踐課的方式,和全體教師分享了骨幹教師外出學習到的先進教育教學理念,對我校部分優秀教科研成果進行了推廣展示。
最後,教科處副主任曹改榮對本次活動做了總結。
外派教學骨幹內化理念後向其他教師傳播新的教育教學思想,是專業引領的具體形式之一,課題成果推廣應用有助於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具體問題。相信經過延小人的共同努力,會進一步深化延安實驗小學教科研成果推廣應用,推動學校內涵發展,實現「以成果推廣應用為契機,促進教師大發展!」「以成果推廣應用為載體,造就師生大智慧!」「以成果推廣應用為切口,打造學校大品牌!」的宏偉目標。
撰稿:梁傑
攝像:張智泉
審核:韓朝霞 惠延霞
劉海琴 曹改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