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經中央文明委複查確認,煙臺市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與此同時,煙臺開發區實驗小學獲得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成為煙臺市僅有的兩所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之一。
恭喜實驗小學摘得國家級榮譽!
在校園播撒文明的種子,終有一天長成參天大樹。開發區實驗小學樹立「立人教育」思想和「讓每一個孩子在共同生活中學會立身、做事、做人」的辦學理念,以培養「底蘊豐厚、人格健全、創新多能的時代新人」為目標,不斷推動文明校園建設邁上新臺階。
夯實「立德樹人」文化根基
開發區實驗小學始建於1988年。現有兩個校區,58個教學班,在校教職工148人,學生2600多名。
「『立人』的管理文化是我校的根本理念。」校長宮海燕說,本著「立己達人」「成長人、成全人、成就人」的出發點,校園文明的打造由校長全面負責、處室級部分工負責、師生家長全員參與,規劃立人環境、立人課程體系、立人管理文化、立人工作制度,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文明創建成果。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校倡導「尚學科之美、育學科之能、立人格之基」的價值追求,通過德育課程一體化建設,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教師教科研水平和學科德育能力。學校現有齊魯或煙臺名校長、名師、名班主任4名,100餘節課被評為國家省市級優質課,優質資源課,出版專著4本。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長久的文明創建,使得學校校風正、學風好,在省內外都有著良好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80門「立人課程」完整育人
「讓德育回歸課堂生活、校園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徹底喚醒學生的文明意識,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宮海燕介紹,圍繞「仁愛、善學、剛健、創造、敏行」五大核心素養,打造了80餘門「立人課程」,構建起完整育人課程體系。
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愛祖國、愛自然的情感,於一次次文明實踐中凝聚升華。學校創新實施「三一」養成機制,即每月一個主題,一個核心美德和一個好習慣,引導學生夯實道德基礎。主打12大類主題實踐活動,涵蓋儀式活動、親子活動、傳統節日活動、探究活動、社會服務與勞動實踐活動等等,並通過學生參與策劃設計、體驗過程,獲得成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不是灌輸式的,而是體驗式的,從孩子平日的表現中明顯能感到變化。一些活動還邀請家長參與,家校共建育文明。」家長們深有感觸。
近年來,學校被評為山東省心理健康特色學校,「德育一體化案例」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案例。2019年6月,被評為「煙臺市文明校園」;2019年12月被評為「山東省文明校園」。
塑造特色「立人教育」環境
走進1000平方米的雄孩子創客中心,仿佛踏入奇思妙想的神奇世界。這裡共有6個不同功能的創客教室和2個大長廊展示活動區,開設十幾類創客課程。「雄孩子創客中心,是一種創新式開放實驗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分享富有創意的知識和理念。」據介紹。
漫步校園,實驗小學「立人教育」環境建設成果令人印象深刻。突出教育性、藝術性、課程性和互動性,學校規劃打造了現代科技農場、藝術教學區、心理健康中心、至善學堂、星空小劇場、金色童年廣播站、知否書屋、校史館等77個活動場所,再融入無處不見的「美言、美德、美行」宣傳,現代校園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碰撞出火花。
「立人教育」是學校重要的精神文化品牌,涵養著教師、家長與學生,促進學校、家庭、教師、學生、班級、課堂相互作用,實現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