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跨省市設立分區

2020-12-06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上海12月18日電(記者陸文軍)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與浙江省海寧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海寧經濟開發區日前籤署全面合作協議,共同出資1億元組建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海寧分區。此類合作將實現兩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長三角經濟一體化又打通了一條新路。

    漕河涇國家級開發區開建海寧分區

    距離上海僅一小時車程的海寧,對上海來說,將不再僅僅是個「皮革城」,還將成為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跨省設立的一個分區。

    據介紹,海寧分區設在海寧經濟開發區東區的北區塊,總規劃面積15平方公裡,近期先開發5平方公裡,啟動區域為1.75平方公裡。

    目前,上海漕河涇開發區總公司和海寧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合資成立「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海寧分區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園區的開發、建設、經營和管理。漕河涇開發區海寧分區將致力於發展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裝備機械等五大產業。

    17日,伴隨籤約儀式的舉行,首批項目落戶海寧。法國博旭瓦公司、建中醫療、臺灣兆陽科技、仲量聯行等四家企業與海寧分區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籤訂了項目投資及戰略合作協議。

    其中,法國博旭瓦公司擬投資2000萬美元在海寧分區建造錠子和轉子馬達衝片生產基地,臺灣兆陽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980萬美元發展LED燈項目,建中安帕克投資7000萬元人民幣醫療包裝用品生產基地。

    而且,不少高科技企業已計劃將總部、研發中心設立於上海漕河涇開發區,將需要繼續拓展的高科技製造基地落戶海寧。

    滬浙開發區首度合作起點高

    上海國家級開發區全面輸出優質品牌、管理、產業資源,滬浙跨區域合作,共同管理和運營科技園區,尚屬首次。

    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副總經理、海寧分區董事長陳青洲指出,國務院下發的《關於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積極探索互利共贏的財政政策,有序推動異地聯合興辦開發區」,為漕河涇開發區走出上海、融入長三角提供了機遇。

    漕河涇開發區是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產業主要集中在信息(微電子、光電子、計算機軟硬體及通信)、新材料、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高新技術領域,2009年銷售額預計超過1800億元,出口110億美元。

    根據商務部關於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環境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排名,漕河涇開發區總指數連續數年位居全國十強。

    中共嘉興市委常委、海寧市委書記俞志宏說,發展中的海寧經濟開發區,位於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內,擁有良好的交通區位優勢、土地資源優勢、成本優勢和服務優勢,具備承載上海產業轉移所需要的良好內外部環境,是浙江接軌上海的理想載體。

    陳青洲介紹,目前漕河涇開發區已與國內21個經濟開發區、高新區建立了合作;並且中西部15個省區和上海對口援建的都江堰都派代表常駐漕河涇,漕河涇已與這些合作夥伴進行了長期的項目對接等合作。「但以資產為紐帶,真正跨區域的緊密合作,這還是首次,漕河涇作為國家開發區將利用這一契機實施『走出去』戰略。」

    開發區跨省合作助推區域經濟一體化

    隨著長三角區域合作的深入,長三角一體化正向縱深進展,區域發展的梯度空間明顯擴大,「先發地區」「核心地區」土地資源緊張、商務成本趨高、勞動力短缺等瓶頸問題有望通過新的區域合作,利用創新模式,尋找區域間有機互補型合作的新機會。

    實際上,長三角園區的跨區域合作,已有先例。如上海楊浦區在江蘇大豐和海安建設異地工業園,引導傳統製造業構建合理運營布局,總部經濟在上海,異地生產,增強企業和區域經濟競爭力。而上海外高橋保稅區也與江蘇啟東合作設立了產業園,發展貿易、物流、工業等重點領域。

    長三角開發區跨省合作,也為區域產業轉移、產業布局、結構調整、資源合理分布、經濟提升,提供了一種有益的新嘗試。

    中國開發區協會會長劉培強說,目前在國內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大背景下,上海漕河涇開發區跨省合作意義深遠。中國開發區建設發展經歷了20多年,已進入了結構調整、能級提升的關鍵階段,目前在全國各地省區市內開發區相互合作的趨勢逐漸增多,但跨省市合作,進行資本、管理、品牌全面合作,仍是相當創新的試點和探索。

    「開發區跨省合作,跨區域合作,其目的是優勢互補,互相拓展空間。」劉培強說,「希望漕河涇的創新探索,為全國開發區合作模式起到借鑑和引領作用。」

相關焦點

  •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餘杭開發區概況】 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餘杭開發區)成立於1993年,是餘杭區實體經濟發展的主平臺,杭州副城臨平發展的產業支撐。杭州餘杭經濟開發區成功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開發區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  有效投資保持高增長態勢,全年累計實現工業有效投資36.2億元,比上年增長28.8%。加大項目推進力度,全年平均投資3億元以上優質工業項目開工數十個。加緊實施技改(擴建)類項目,90個技改(擴建)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7億元,完成投資總額約50%。
  • 同為國家級開發區,航空基地經濟發展為什麼不如航天基地?
    航空基地規劃圖得益於其強大的產業優勢,國家於2010年6月將西安閻良航空基地升級為國家級陝西航空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航空基地」),將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升級為國家級陝西航天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航天基地」)。
  • 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副主任顧衛彬參觀清控科創(寧波)創新基地
    1月7日,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顧衛彬,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局局長李仲平,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人才局局長楊岷等一行參觀考察清控科創(寧波)創新基地。黃一峰表示,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家級開發區,是張家港創新發展引領區,半導體、綠色能源、智能裝備等產業蓬勃發展。張家港與慈谿同樣地處全球經濟最活躍、交通最便捷的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時逢長三角一體化的大背景,清控科創願高質量深耕長三角,引入科技型企業與人才,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催生經濟發展新動能。
  • 產業結構優化 綠色製造體系完備南京溧水開發區奮力爭創國家級經濟...
    原標題:產業結構優化 綠色製造體系完備南京溧水開發區奮力爭創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第5批綠色製造名單,南京溧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溧水開發區」)成功入選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
  • 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跨市通辦」——「指尖上的便利」觸手可及
    長三角(甬舟)通辦窗口。(黃程攝)國家政務服務平臺「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不久前,國家政務服務平臺「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少跑腿」、一站式的「跨省通辦」服務,進一步優化企業和群眾的辦事創業環境。
  • 以七大領域為突破口,不斷擴容的南京「朋友圈」 發力國家級
    我們600年前是一家南京都市圈橫跨江蘇和安徽兩個省、長江和淮河兩個流域,包括南京、鎮江、揚州、淮安、蕪湖、馬鞍山、滁州和宣城八市,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跨省都市圈之一。在歷史上,八市之間就有很高的融合度,明代,八市大部分區域同屬南直隸,至清代初又同屬江南省。
  • 李貴增在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調研
    11月30日,市委書記李貴增深入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標準化廠房、標準地、聚龍機械、志誠纖維、澳華工礦、寧勝高嶺土等企業調研指導。李貴增強調,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要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搶抓機遇,搶佔先機,實現高質量發展,開創可持續發展新局面。
  • 國務院關於設立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批覆 OFFICIAL REPLY OF THE...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法律英語>正文國務院關於設立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批覆 OFFICIAL REPLY OF THE STATE COUNCIL CONCERN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KUNSHAN
  • ​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揭牌
    12月1日,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落戶蘇州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首個央地合作投資促進實體化平臺。據悉,該平臺將通過各方力量的協同合作,努力實現高精尖產業轉移和人才、資本等產業要素的整合落地,推動長三角地區新舊動能轉換與產業轉型升級,並形成在相關區域乃至全國範圍內可複製、可推廣的發展模式,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 烏魯木齊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區) 機構改革方案 - 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區) 機構改革方案 2019-10-29 17:35:22 來源:烏魯木齊人民政府 閱讀:
  • 「最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如何推進?聽聽他們怎麼說!
    今天下午,市第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多場專題審議,小布對其中的「貫徹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這一場進行了微直播。長三角的未來將會有怎樣的藍圖?一體化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面?
  • 武漢國家級經濟開發區遭垃圾圍城 已堆積上千立方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武漢市西南方,是一個國家級的經濟開發區,這裡坐落著不少汽車配件廠,意圖打造「中國車都」。  但是,近一段時間「中國車都」卻深陷垃圾圍城的窘境。武漢市經濟開發區的26家汽車配件廠,因為工業垃圾再無法堆放、無法處理而大傷腦筋,廠區無法處置的廢料已經堆得像小山,易燃、氣味難聞、影響生產秩序。
  • 長三角區域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路徑選擇
    另一方面,要緊緊圍繞「新基建」,加大技術標準、政策規範的統籌、規範與融合,實現區域內相關數據跨省域互聯互通、開放共享,為促進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為形成新發展格局注入新活力。 二是,加快構建企業、人才(居民)雙服務對象的跨省政務及公共服務體系,打造世界一流的市場營商環境和同城化生活環境。一體化的市場環境是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所在。
  • 支持建設崇武國家級海洋公園 推進泉州海洋經濟建設
    支持建設崇武國家級海洋公園 推進泉州海洋經濟建設 qz.fjsen.com 2013-06-19 14:15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省本報訊 (記者 鄭意凡 張珺)18日,第十一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期間,省海洋與漁業廳與市政府籤訂《共同推進泉州海洋經濟強市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新餘市出臺政策加快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
    為加快推進新餘市高新區、經開區、工業園區(以下統稱「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新餘市結合實際出臺《關於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按照 「工業強市、區域小市、山水美市」和「主攻工業、決戰園區」發展戰略,圍繞「規劃科學、產業集聚、創新驅動、產城融合、管理高效」的總體要求,努力把開發區建設成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和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融合發展的引領區
  • 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疫情!唐山將縣(市)區劃分為三個類別_綜合新聞...
    唐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疫情、促進經濟社會秩序恢復的通知各縣(市)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市直各有關單位:  根據當前疫情防控需要和企業復工復產形勢要求,結合市疾控中心建議,決定對我市各縣(市)區、開發區(管理區)實施分區分類管理
  • 2020年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級中學招聘教師公告
    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整理如下:   2020年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級中學(北京師範大學淮安學校)公開招聘教師公告   為適應教育事業發展需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根據《江蘇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辦法》(蘇辦發〔2020〕9號)和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進一步做好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的通知
  • 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三地協同推動制度創新長三角 探路...
    原標題: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三地協同推動制度創新長三角 探路一體化更多可能(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核心閱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設立一年以來,緊緊圍繞一體化制度創新,形成了32項具有開創性的成果。
  • 空港經濟開發區:兩過億元重點項目集中簽約!
    11月16日,為深入落實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推進「雙招雙引」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日照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海景花園大酒店舉行上海未來夥伴機器人和鎂鋰合金超輕材料生產基地及配套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