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餘市出臺政策加快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

2020-11-30 人民網

為加快推進新餘市高新區、經開區、工業園區(以下統稱「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新餘市結合實際出臺《關於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按照 「工業強市、區域小市、山水美市」和「主攻工業、決戰園區」發展戰略,圍繞「規劃科學、產業集聚、創新驅動、產城融合、管理高效」的總體要求,努力把開發區建設成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和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融合發展的引領區、高水平營商環境的示範區、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推動園區整合優化。將新餘袁河經濟開發區和渝水新興工業產業園優化整合為新的新餘袁河經濟開發區,下轄裝備製造產業園和新興工業產業園,爭取整合後的袁河經開區納入省級重點開發區。

引導產業差異發展。新餘高新區以新能源產業(鋰電新能源、光伏新能源)為首位產業,突出打造全球「鋰電高地」,主攻智能製造、光電信息和醫藥食品等產業。袁河經開區以鋼鐵產業為首位產業,突出打造「鋼鐵高地」,主攻現代裝備製造和動力儲能等產業。分宜工業園區以麻紡產業為首位產業,突出打造全國麻紡示範基地和全球電池級氫氧化鋰基地,主攻鋰電新材料和光電信息等產業。

賦予經濟管理權限。制定公布全鏈審批賦權清單,賦予國家級開發區依法享受市級及以下經濟管理權限,省級開發區依法享受縣級經濟管理權限。鼓勵開發區採取代管駐區監管和執法部門。支持開發區在機構設置限額內自行調整或設立內設機構,並不需與上級部門對口,上級部門不得將對口設立機構與開發區的考核得分掛鈎。

簡化重大事項層級。國家級開發區依法行使區內建設項目的市級審批、監管權。省級開發區依法行使區內建設項目的縣級審批、監管權。依法賦予國家級開發區環評審批、排汙許可、危險廢物轉移備案等市級權限。

提高行政服務效能。建立「一窗式」綜合服務平臺,2018年底前延伸到各開發區,實行集中受理、內部流轉、限時辦結、統一反饋、嚴肅追責機制,實現「園區事園內辦結」。

深化人事薪酬改革。賦予開發區中層幹部任免權。試行「身份職級編制封存、全員崗位聘任、幹部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以崗定薪、按績計酬」的人事薪酬制度。結合全市「五個一批」實施意見要求和開發區工作需要,推進開發區與市、縣(區)直機關幹部交叉兼職掛職,兼職掛職幹部不佔開發區職數。將開發區幹部納入市、縣(區)幹部培訓範圍,有計劃安排開發區幹部到沿海發達地區培訓和掛職。開發區可根據發展需要自主確定編外人員聘用數量、崗位、薪酬、用工形式,報人社部門備案。編外人員與編內人員可同崗同酬。開發區管委會機關及所屬單位人員工薪與開發區財政收入、主營業務收入、招商引資項目等目標任務完成情況掛鈎增減,可根據當地年度績效考評情況進行專項獎勵。開發區實行基本工資與績效工資相結合,以績效工資為主的工資結構制度。

強化人才引領支撐。創新實施「新餘雙百人才工程」等市級重點人才工程,推動創新創業人才向開發區集聚。實行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資同推進、同考核。健全科技人才激勵機制。開展設立開發區高層次人才專項事業編試點,推進人才在高校等事業單位與開發區「雙落戶」制度。

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開發區與地方政府合理的投入和收益分配製度。開發區財政實行獨立核算。

創新投資融資機制。縣(區)政府設立相應規模產業發展基金、轉貸資金,支持園區企業發展。鼓勵縣(區)政府成立財政投資公司。市、縣(區)財政加大對上市企業的獎勵。鼓勵開發區依法成立產業投資基金,發行統貸統還的債務融資工具,加大中小微企業資金支持力度。

完善招商合作機制。圍繞首位產業和主攻產業及成長型產業,以「招大引強、聚新集優」為主線,大力推廣「輕資產、重資本」產融結合的資本招商新模式,引進產業龍頭企業。打造政策窪地,制定出臺全市全面、統一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開發區對特色產業進一步制定細化政策措施。對達到一定標準的重大項目,符合園區產業規劃及發展特色的項目,招商引資實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議」。

優化土地利用管理。創建開發區企業節約集約用地機制,建立分類評價體系,制定實施不同層級的獎懲政策。大力推進標準廠房建設。加大低效用地退出與再開發力度。開展企業投資項目「標準地」試點。

加快創新驅動發展。重點支持開發區優勢產業和配套產業鏈的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力爭每年新組建省級研發平臺2~3家、市級研發平臺5家。全市開發區每年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家。在開發區普遍建成1個市級以上創業孵化基地。被認定為市級創業孵化基地的,由市級創新創業專項資金給予50萬元扶持。

提升基礎設施水平。支持開發區分步建設創新創業基地和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臺,給予平臺運行資金配套補助。支持開發區集中建設企業非生產性配套設施。

供稿:新餘網信辦

(責編:羅娜、毛思遠)

相關焦點

  • 河南省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專題
    與此同時,隨著全球經濟和產業格局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開發區創新發展的政策優勢在不斷弱化,管理不科學、運營不順暢等體制機制障礙已成為制約發展的最大瓶頸。2017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7號),對加快開發區轉型升級、促進開發區體制機制創新、完善開發區管理制度和政策體系進行了安排部署。
  • 貴州省深化開發區改革創新,開發區經濟帶動作用進一步提升
    貴州省深化開發區改革創新,開發區經濟帶動作用進一步提升 發布時間:2017-12-27 14:36:54      來源:貴州省商務廳   今年以來,貴州省加快開發區改革創新步伐,開發區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引擎作用進一步凸顯
  • 南京浦口經濟開發區:創新體制機制 奏響改革強音
    近年來,南京浦口經濟開發區已基本形成主導產業突出、經濟快速發展、產城不斷融合的區域開放發展格局,園區作為浦口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區、主戰場、主陣地的作用愈加明顯。然而,面對新任務、新挑戰,加快改革、擴大開放、提升創新發展水平,已然成為園區發展亟待突破的新課題。  年初以來,一場以「去行政化」為主基調的園區體制機制改革正在南京市深度實施。
  • 政府出臺差異化政策 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在5月21日亞信第四次峰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旨發言時指出,中國將同各國一道,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儘早啟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更加深入參與區域合作進程。  除了「二帶一路」之外,國家近期出臺的宏觀調控政策也將對西部地區經濟產生顯著的推升作用。進入二季度以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以投資為主導的穩增長政策。
  • 北京市陸續出臺政策鼓勵夜間經濟發展
    林克慶提到,近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將出臺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初步形成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具有北京特點的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和工作措施,推動實現經濟發展高質量、城市治理高水平、生態治理高標準、人民生活高品質。指標體系方面,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和減量發展特徵,形成6個方面35項具體指標。
  • 未來展望|將出臺新一輪支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政策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人表示,該局搶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和實施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堅持高質量發展,貫徹新發展理念,探索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打造產業發展高地。「加快編制工業『十四五』規劃和出臺新一輪支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政策。」
  • 山東用改革的「衝擊鑽」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面對各種瓶頸制約和深層次矛盾,山東全省上下形成共識:只有改才有活路,只有闖才有出路。山東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推進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聚焦制度創新,加快流程再造,推動重點領域改革加力提速,努力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制度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活力。
  • 關於推進揚州跨江融合發展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科學發展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全面落實「六大戰略」,紮實推進「八項工程」,促進蘇中地區融合發展、特色發展,提升整體發展水平,按照全省蘇中發展工作會議部署,省委、省政府決定在揚州市開展跨江融合發展綜合改革試點,支持揚州先行先試、改革創新,為區域協調發展探索新路、積累經驗,在新的起點上更好推進「兩個率先」。
  • 鶴壁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鼓勵行政、事業人員到國有公司任職,保留...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段偉朵 鶴壁市在推進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方面有哪些經驗做法? 27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情況。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鶴壁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洪利民回答記者提問。
  • 商務部首個央地合作投資促進平臺落戶蘇州 國際創新創意產業促進...
    12月1日,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以下簡稱GCIPC長三角分中心)在蘇州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相城經開區)正式揭牌,這是商務部首個央地合作投資促進實體化平臺。作為開放型的新興產業項目聯絡與合作服務機構,GCIPC致力於聯絡全球各類新興產業夥伴,並通過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打造新興產業創新發展示範區。據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產業五部副主任黃玫玫介紹,GCIPC長三角分中心將結合相城經開區產業發展的定位,引進國內外頂尖人才,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打造能帶動新興產業顯著發展的國際化科技創新、人才集聚、資本賦能新高地。
  • 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促進...
    發揮臨空經濟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保稅區「三區」疊加優勢,分階段推出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制度創新清單,賦予更大改革自主權。全面推廣實施「區域綜合評估+標準地+告知承諾」開發模式,編制重點產業招商地圖和產業促進政策,加快建設成為國際交往中心功能承載區、國家航空科技創新引領區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  (十八)加大重點領域開放力度。
  • 安徽出臺政策扶持發展農村沼氣
    日前省農業農村廳出臺意見,要求大力發展沼氣工程,探索建立沼氣全產業鏈支持保障政策體系,推動我省農村沼氣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沼氣是可再生清潔能源,可淨化提純為生物天然氣。發展規模化沼氣及生物天然氣是農村沼氣的主要方向。
  • 江西鼓勵開發區實行全員聘任
    其中,探索實行開發區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的高級職稱直聘制度。  數據:107家開發區工業增加值、實際利用外資均佔全省80%以上  開發區是全省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工業化和城鎮化融合發展的引領區。
  • 【地評線】社論:解決發展中「卡脖子」問題,關鍵是改革和創新
    當前,我國正處在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時期,要實現這一目標,重要的在於解決好各類「卡脖子」的瓶頸問題,從而更好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及社會治理體系。「卡脖子」問題表現在哪裡?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眾創空間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
    :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增強發展新動能、促進社會就業、提高發展質量效益的重要途徑,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國務院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支持政策和舉措,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發揮了關鍵作用。經國務院同意,現就加快眾創空間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  (一)總體要求。  促進眾創空間專業化發展,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低成本、全方位、專業化服務,更大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增強實體經濟發展新動能。
  • 發展改革委解讀《中國的能源狀況與政策》白皮書
    白皮書由前言、正文和結束語三部分組成,其中正文由八章組成,即能源的基本狀況、能源發展戰略和目標、全面推進能源節約、提高能源供應能力、加快推進能源技術進步、促進能源與環境協調發展、深化能源體制改革和加強能源領域的國際合作。
  • 依靠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武漢大力發展未來經濟建設全國科創...
    武漢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一牽動全局發展的牛鼻子,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用好改革關鍵一招,激活科技創新活力烽火5G智造工廠。記者高勇 攝(資料圖)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要依靠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加快疫後重振和高質量發展,要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武漢選準重點和突破口,用改革的辦法推動發展,從體制機制「下手」,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9月初,市委常委會審議了《關於推進開發區創新提升 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若干措施》。
  • 山東聊城開發區生物科技產業園發展紀實
    ■我國先後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對生物技術創新和生物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 2009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明確提出把生物產業加快培育成高新技術的支柱產業和國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生物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的指導下,我國生物技術進入了大規模產業化階段,並開始進入產業盈利期。2010年,我國生物產業增長率達20%,成為金融危機中的高抗風險產業。
  • 國新辦就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情況...
    國新辦就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情況舉行發布會中國網 李佳 攝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6年10月20日(星期四)下午3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海關總署副署長孫毅彪介紹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情況
  • 王忠林調研武漢開發區: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當好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8月29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赴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調研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並召開座談會,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解放思想、大膽創新,主動作為、奮發有為,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努力當好武漢疫後重振和高質量發展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