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
【餘杭開發區概況】 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餘杭開發區)成立於1993年,是餘杭區實體經濟發展的主平臺,杭州副城臨平發展的產業支撐。規劃面積51.34平方千米,規劃範圍北至京杭大運河,南到星光街,東至京杭運河二通道,西臨09省道,託管社區24個。餘杭開發區圍繞轉型升級目標,完善規劃,突出招商,提升服務,基礎配套基本完善。致力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高附加值服務業,從單一加工型工業園區向多功能創新產業區發展,逐步發展起生物醫藥、電子電氣、裝備製造、紡織服裝等產業門類。引進瑞士諾華製藥集團、法國賽諾菲製藥集團、美國禮來製藥集團、日立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入駐,培育杭州老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貝達藥業有限公司、杭州諾貝爾陶瓷有限公司、浙江春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東華鏈條集團有限公司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至2012年末,餘杭開發區共有年工業銷售產值1億元以上企業53個,比上年增加4個;其中,全年工業銷售產值30億元以上的企業1個,20億元~30億元的2個,10億元~20億元的3個,1億元~10億元的47個。
綜合實力實現顯著提升,主要經濟指標穩定上升。全年實現規模工業產值301億元,比上年增長13.4%;規模工業增加值63.5億元,增長10.2%。實現稅收26.99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19億元,增長25.5%。完成自營出口9.7億美元,增長10.1%。杭州餘杭經濟開發區成功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開發區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
有效投資保持高增長態勢,全年累計實現工業有效投資36.2億元,比上年增長28.8%。加大項目推進力度,全年平均投資3億元以上優質工業項目開工數十個。加緊實施技改(擴建)類項目,90個技改(擴建)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7億元,完成投資總額約50%。逐步優化投資結構,在開發區「4+1」產業(即健康產業、裝備製造業、綠色產業、通信電子產業和經改造提升的紡織服裝產業)體系中,全年裝備製造業完成投資12.18億元,佔投資總額的33.7%;綠色產業完成投資4.41億元,佔投資總額的12.2%;通信電子產業完成投資5.18億元,佔投資總額的14.3%;健康產業完成投資5.07億元,佔投資總額的14%;紡織服裝產業完成投資4.36億元,佔投資總額的12%。
創新活力得到激發,創業創新達到新的水平。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銷售產值101.91億元,佔規模工業產值比重的33.8%,比上年增長27.7%,高於規模工業增長14個百分點。高新園區創業中心成功獲批准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至年末,餘杭開發區累計有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4個;國家重點支持領域高新技術企業31個;市級以上各類企業研發、技術中心40個,其中省級以上13個;有國家「千人計劃」3人,省「千人計劃」2人。杭州老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建華入選2012年度十大「風雲浙商」。
【國家級餘杭開發區授牌】 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自1993年成立後,經歷起步創業、改制發展、加速建設3個階段。2012年7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餘杭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杭州市自1994年以來首個成功升級的省級經濟開發區。9月29日,餘杭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授牌儀式在餘杭舉行。商務部副部長鐘山為開發區授牌。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龔正,市委副書記、市長邵佔維致辭。市委副書記王金財,市委常委、餘杭區委書記徐立毅,副市長佟桂莉,以及相關單位負責人300餘人出席儀式。
授牌儀式前,舉行金秋商務推介會,浙江貝達藥業有限公司鹽酸艾克替尼(凱美納)年產15.5億元產業化項目、現代聯合集團中藥科技年產20億元產業化項目、瑞銀科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海洋裝備製造業基地年產50億元產業化項目、德國IBF投資有限公司精密儀器製造項目等入駐項目集體籤約。
【餘杭開發區列省級考評第5位】 5月24日,根據《省商務廳關於印發〈2011年度浙江省開發區綜合考核評價報告〉的通知》,餘杭開發區以573.6的總分在全省50個省級開發區2011年度綜合考評中列第5位,這是該開發區首次進入省級開發區前5強。該次評價採用層級考評體系,由總指數、4個二級分類指標和38個三級單項指標組成,餘杭開發區在經濟規模、綜合效益兩個指標上名列前茅。
【骨幹企業發揮引領作用】 2012年末,餘杭開發區有規模工業企業179個,其中年銷售產值1億元以上企業53個,累計完成工業產值249.7億元,佔規模工業總產值的83%,比上年增長15.2%。其中,大東南高科包裝有限公司全年實現產值38億元,成為餘杭開發區首個產值超過30億元的企業。根據餘杭區工業經濟評價體系,開發區的杭州老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杭州西奧電梯有限公司、浙江春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東華鏈條集團有限公司、浙江鐵流離合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貝達藥業有限公司、杭州諾貝爾陶瓷有限公司、南方泵業股份有限公司8個骨幹企業列入全區前10強。這些在開發區發揮重要支撐帶動作用的拳頭企業,也是在國內行業領域具有領先水平的企業,有力地提升了開發區整體經濟運行水平。
【8個項目集中開工儀式】 6月1日,餘杭開發區舉行杭州南泵流體技術有限公司、浙江尚然太陽能電池有限公司、杭州興源過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福斯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微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宸熙電氣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杭州旺事來電動工具有限公司、杭州憶江南實業有限公司8個重點工業項目集中開工(奠基)儀式。這些重點項目涉及機械製造、新能源、健康食品等領域,總投資24億元,預計全部投產後實現年產值近100億元。市委常委、餘杭區委書記徐立毅宣布項目開工,餘杭區區長朱華致辭,新開工項目業主、有關部門負責人300餘人參加開工(奠基)儀式。
【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創建】 12月28日,科技部正式發文,認定杭州餘杭高新園區創業中心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這是餘杭區首個國家級孵化器,也是餘杭開發區躋身國家級後的又一塊「國字號」招牌。該高新園區創業中心成立於2001年,分別於2009年和2011年獲得市級和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稱號。2012年,創業中心總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在孵企業84個,擁有各項專利133項,項目涉及以生物技術為核心的醫藥產業、以電子信息為核心的光機電產業和以設計為核心的創意產業,並搭建了先進位造公共技術、智慧財產權、企業投資融資、企業人力資源、企業財務、企業培訓和企業信息交流7個服務平臺。
【新興產業示範基地落戶餘杭開發區】 2月21日,省政府辦公廳公布首批外商投資新興產業示範基地名單,全省有10個基地入選,餘杭經濟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名列其中。這是餘杭開發區繼2009年摘得杭州生物產業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餘杭拓展區牌子後,獲得的又一塊重量級招牌,這也是全省首個生物醫藥示範基地。該示範基地內有生物醫藥企業18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8個。主要涉及重大疾病防治新型疫苗和診斷試劑、化學藥物、現代中藥等創新藥物,醫用材料等生物醫學工程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以及綠色農用生物產品等領域。以餘杭開發區「杭州生物產業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拓展區」為基礎,力爭到2015年,形成生物醫藥100億元產業集群。
【凱美納藥品銷售3.12億元】 2003年1月,浙江貝達藥業有限公司在餘杭開發區成立,這是由海歸團隊創辦的高新技術製藥企業。2006年,該公司在餘杭開發區建立佔地2.67公頃的生產基地。2010年,與世界500強企業——美國禮來製藥集團達成併購增資協議。2011年,自主研發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藥——鹽酸艾克替尼(凱美納),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新藥證書和生產批文,於7月正式上市銷售。2012年,鹽酸艾克替尼(凱美納)被錄入《2012年國際新藥研發年度報告》,全年實現銷售3.12億元,上繳稅金5359萬元。
【農民高層公寓回遷安置】 餘杭開發區打造安置房精品工程,保質量,抓進度,早日實現拆遷戶回遷安置。2008年11月起,陸續開工建設農民高層安置公寓7個區塊,總佔地46.67公頃,總建築面積130萬平方米,層高分別為11~18層,計劃總投資36億元。2012年10月12日,餘杭開發區正式啟動小林社區農民高層公寓回遷安置試點。通過房源到村、打包到組、分房到戶三步驟,回遷安置小林社區497戶拆遷戶。繼試點後,交叉啟動莊裡、建富社區回遷安置。至2012年末,安置1271戶拆遷戶,累計安置面積61萬平方米。 (陶玲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