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化學上的發明創造: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著燦爛的文化,對人類的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我們的祖先在50萬年以前就掌握了火的利用;西漢前期出現了書寫和繪圖的紙,幾個世紀後傳人外國,紙的發明是用化學方法製成較純的纖維素高分子的一項重要成就,我國勞動人民在1000多年前就製造出火 藥,火藥的發現,是人們從化學能轉變成機械能的先聲,是人類科學發展史中的裡程碑。通過這些生動史實使學生了解我國勞動人民對人類的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現代化學科學的偉大成就。新中國誕生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奮圖強,勇攀科學高峰,取得了巨大成就。1965年我國化學家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了蛋白質——結 晶牛胰島素,1981年我國又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超導體的研究;碳60分子結構及性質的研究;鋼鐵產量進入世界鋼鐵大國行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經濟總量已居世界第七位,增長速度居世界首位。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不論是陸地還是海洋,都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品種齊全。有色金屬銻。鎢。錫。稀土元素均佔世界第一,其中鎢礦儲量相當於國外總儲量的四倍,稀上元素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80%,鐵、汞、鉛、錳、鋁世居世界前列,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自豪,這為我們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化學工業的未來充滿希望。由此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為科學而獻身的精神。
中外化學家的愛國事跡。我國制鹼的先驅者——侯德榜,從小熱愛祖國,看到自己的祖國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和宰割,決心勤奮學習,長大後拯救中國,在他留美攻讀化工期間,刻苦努力,先後獲碩士,博士學位,當時正值英國在華子公司——卜內爾公司壟斷中國的純鹼市場,囤積居奇,純鹼有價無市,侯德榜十分氣憤,他說:「外國人能辦到的事, 中國人也一定能辦到,而且比他們辦得更好。」1921年毅然回國,歷盡艱辛,終於1926年生產出純度為99%的潔白純鹼,榮獲美國萬國博覽會金獎,與卜 內爾並駕齊驅,令世人刮目相看,為祖國爭得了榮譽,為世界文明作出了貢獻。
兩獲諾貝爾獎的著名化學瑪麗居裡,一生不為名,不為利,艱苦工作,奮鬥一生,終於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釙和鐳,為報達祖國的哺育,她把發現的新元素叫釙(波蘭之意)為的是紀念她的祖國——波蘭。
回顧中外科學文化發展的歷史,那些真正有所發明,有所創造,在科學領域裡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他們都有著熱愛祖國和人民,為祖國繁榮昌盛而不懈努力的崇高理想,在科學上楔而不舍,百折不撓的獻身精神,同學們努力學習他們的這種精神,為中華的振興作貢獻。
通過以上材料介紹激起了學生愛國,報國巨大熱情,使學生了解祖國和時代賦予的使命,更加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調動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2.發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處理好德育途徑和方法。
寓德育於化學教學之中,必須正確處理好教學和思想教育的關係,思想教育要從教學中來,到教學中去,使之服從教學,加強教學,又指導教學。既防止拋開教材以思想教育代替
教學內容牽強附會地進行德育,又要防止只傳授知識而忽視育人的傾向。在化學教學中進行德育要力求具體形象生動活潑,要避免空洞說教,呆板單調。而德育過程具有長期性,反覆的特點,不能一蹴而就,急於求成,一定要針對學生年齡,心理特徵,制定長期具體規劃,相對穩定教育 內容,不斷挖掘德育與化學結合點,使知識性與教育性統一,充分發揮化學知識的魅力,把傳授知識與培養學生的觀點。信念、情感有機結合起來。這種結合應該是恰如其分的,水乳交融式的,從而長久地發揮化學教學的思想教育功能。
下面我以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一章談談在化學教學中進行德育的作法。
在氧化一還原反應學習中,巳對學生進行矛盾的對立統一觀點的教育,在本章裡還要深化。原子內部存在帶負電荷的電子和帶正電荷的原子核,這兩者從所帶電荷來看是相對立,但由於它們之間的靜電相互吸引作用和排斥作用,使原子核與核外電子這一對矛盾形成了原子這一統一體。這樣給學生講,學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對立統一的規律。
109種元素,它們的原子又都是由含有不同數目的質子和中子構成的原子核與不同數目的電 子構成的,即109種元素都是原子核和電子矛盾的統一體。各種元素的原子都含有電子和原子核,在中性原子裡,電子數或核電荷數變化(量變),必然出現新元素(質變);對同一種元素原子,電子數變化(量變),則必變成離子(質變)。
綜上所述,我認為寓德育於化學教學之中的關鍵是教師。教師必須深鑽教材,不僅要掌握教材中教學內容、體系,重點。難點,「雙基」應達到的目標,還要努力挖掘和領會蘊含於 教材中的辯證唯物主義,愛國主義因素,結合學生實際水平,既要以典型材料為重點,通過有代表性的教學內容,有計劃地、集中授以某些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又要注意把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與化學「雙基」教學融為一體,把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因素滲透於化學教學之中,通過化學教學進行潛移默化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教師平時要注意搜集資料,豐富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要不就會在教學中空泛其辭,元感染力和說服力。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教師不僅是科學文化的傳播者,也是指導學生如何做人的「人師」,教師是學生理想中的道德形象。教師個人品德修養,治學精神,對社會主義祖國的忠誠與熱愛是最有感染力,說服力的人格力量,也是活生生的教材。思想教育寓化學教學中,只要努力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練之以恆,必然會獲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