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鯊尾部被尼龍繩纏繞 潛水員試圖營救不幸失敗

2020-12-05 環球網

據英國衛報報導,一隊潛水員在泰國素叻他尼省(Surat Thani province)南部試圖營救一隻被尼龍繩纏繞的鯨鯊(whale shark)時不幸失敗。

拍攝的視頻顯示尼龍繩纏繞在鯨鯊尾部,由於刀太小潛水員們沒能割開繩子,更不幸的是還在過程中不慎對其造成二次傷害。

最終這隻受傷的鯨鯊纏著繩子逃走。據悉,當地政府已組織相關人員對該鯨鯊展開搜救行動。

據英國衛報報導,一隊潛水員在泰國素叻他尼省(Surat Thani province)南部試圖營救一隻被尼龍繩纏繞的鯨鯊(whale shark)時不幸失敗。

拍攝的視頻顯示尼龍繩纏繞在鯨鯊尾部,由於刀太小潛水員們沒能割開繩子,更不幸的是還在過程中不慎對其造成二次傷害。

最終這隻受傷的鯨鯊纏著繩子逃走。據悉,當地政府已組織相關人員對該鯨鯊展開搜救行動。

相關焦點

  • 印尼一潛水員因騎在瀕危鯨鯊背上遭逮捕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0日報導,8月早些時候,印尼一群潛水員在珍德拉瓦希灣潛水時拍攝了與一頭瀕危鯨鯊親密接觸的視頻。該視頻上傳網絡後激起了眾網友的憤怒,一名潛水員甚至因騎在鯨鯊背上遭到逮捕。視頻顯示,其中一名潛水員躺在鯨鯊的背上,一邊抓住鯨鯊頭部的兩側,一邊做出「OK」的手勢,另外兩個人則緊緊抓住鯨鯊的側面。
  • 潛水員遭遇鯨鯊 沙丁魚「金鐘罩護體」
    Giant 「fish ball」 protects diver from whale shark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6日報導,一段潛水員被沙丁魚視頻中,潛水員託拜厄斯·薩克斯驚奇地看到成千上萬的沙丁魚在自己周圍形成了一個微光閃閃的「誘餌球」。當時,他正在埃及赫爾格達附近的海域中進行水中拍攝。託拜厄斯直到事後才得知,一隻巨大的鯨鯊其實就潛伏在周圍。事實上,鯨鯊不會輕易攻擊人類,但魚群像是察覺了危機,在用「金鐘罩」「出手相救」。
  • 印尼潛水員與鯨鯊一同遊泳毫不畏懼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3日報導,一段6月份拍攝於印度尼西亞的視頻記錄了勇敢的潛水員克雷妮娜•桑尼(Kerenina Sunny)在第一次自由潛水時,毫無畏懼地與巨型鯨鯊一同遊泳的畫面 。
  • 泰國爭分奪秒營救足球少年:一潛水員喪生 天氣條件不利
    參考消息網7月7日報導德國之聲電臺網站7月5日報導稱,一名負責營救泰國少年足球隊員的潛水員在執勤中不幸喪生,為救援行動蒙上陰影。這名前海軍潛水員自願參與救援,在遊回洞口的途中因為缺氧失去意識,不幸身亡。
  • 鯨鯊不小心跳到岸上,嚇壞了眾人,鯊魚:都別動,我自己下去
    鯨鯊不小心跳到岸上,嚇壞了眾人,鯊魚:都別動,我自己下去海洋中的生物多種多樣,生活在海邊的人們,經常能夠見到它們的身影,像這隻貪吃的鯨鯊,在捕食的過程中,一不小心躍上地面擱淺,在人群圍觀下,這條兩米長的鯨鯊慌了。
  • 鯊魚卵寶寶被衝上沙灘,24小時營救迫在眉睫(視頻)
    ——張巍等營救地點:馬來西亞納閔島營救時間:2018年情人節文|噹噹前言 鯊魚早在恐龍出現前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至今已超過五億年,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號稱「海中狼」。1、鯊魚卵(鞘)的殼不能破,所以不能放在尖銳的巖石或硬珊瑚附近;2、需要被固定在海底植物或石縫中;3、鞘的每個角落都有一個短而中空的角狀物,海水由此進入,使卵獲得氧氣;於是,專家們決定2018年2月15日由潛水員放回大海,也是潛水員保護海洋的一次有意義的活動。
  • 3名潛水員三亞非法捕撈鯊魚?經查實為轉運救護受傷鯨鯊
    點擊查看更多視頻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陵水3月1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葉俊一 通訊員 陳思國 符方堯)3月8日,一條疑似有人在三亞、陵水黎族自治縣附近海域捕撈鯨鯊的信息在網絡傳播,引起眾多網友熱議。
  • 泰少足營救特急情況:溶洞含氧量下降至15%海軍前潛水員疑缺氧亡
    泰國救援人員繼續設法營救被困清萊溶洞的少年,但洞內含氧量下降,再加上預測未來幾天會下暴雨,很可能會影響救援工作。泰國一名前海軍潛水員,在營救行動期間,懷疑缺氧死亡。出事的38歲前海豹突擊隊員,以義工的身份參與行動。
  • 泰國溶洞搜救:天氣惡劣救援暫停 外界質疑營救方式
    此外,一名救援者此前在運送氧氣瓶的過程中不幸遇難,反映出潛水救援行動極為危險,外界開始質疑這種營救方式是否可行。當地時間7月6日凌晨,泰國一名前海豹突擊隊員在救援被困溶洞的足球隊員的行動中因缺氧死亡。這名潛水員年齡38歲,在運輸氧氣罐從第三營地到三岔路口的過程中,在回程時缺氧窒息死亡。圖為參與營救行動的泰國軍人。
  • 溫柔的巨型鯊魚——鯨鯊
    鯨鯊,從它的名字看,很難分辨是「鯨」還是「鯊」。其實,這種體型巨大的水中生物的確是鯊魚。之所以稱之為「鯨」,僅僅是由於它們的體型。因為鯨鯊是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鯨鯊,軟骨魚綱,鯨鯊科。鯨鯊屬的鯊魚,又名鯨鮫、豆腐鯊、大憨鯊,身體延長粗大,口巨大,兩個小眼睛則位於扁平頭部的前方,5對巨大的鰓位於眼睛的後方,背鰭2個,胸鰭寬大,尾鰭分叉,身體大部分都是灰色,腹部則是白色,同時每條鯨鯊都具有獨一無二的斑點,生物學家也因此用來辨識不同的個體,並判斷鯨鯊數量。
  • 廣州新居民「鯨鯊」來了
    資料圖片    新項目    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巨無霸」海洋生物「鯨鯊」遊進廣州了,它的新家就在「正佳極地海洋世界」裡。    新居民鯨鯊到底有多大?    最近,廣州新中軸線上的正佳極地海洋世界迎接來了一位新居民——— 鯨鯊,它初來乍到的,還需要在「新家」中適應環境一段時間,然後才會出來跟廣州市民朋友們一起見見面。
  • 罕見白化鯨鯊現身達爾文海域
    這種罕見的鯨鯊自去年8月被人發現後,就再沒出現過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的費倫德灣的白化南極脊美鯨已成為吸引遊客的主要賣點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兩名潛水員在達爾文海域附近發現一罕見白化鯨鯊,其身長大約33英尺,其漂亮的外型和優美高雅的姿態立刻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 兒子下地窖撿鞋時缺氧暈倒父親忙去營救,均不幸窒息身亡
    兒子下地窖撿鞋時缺氧暈倒父親忙去營救,均不幸窒息身亡 17歲男孩下地窖撿鞋缺氧窒息暈倒,父親為救兒子下到地窖,父子倆均不幸身亡。
  • 三亞擱淺領航鯨「丫丫」不幸死亡
    資料圖:潛水員用身體當「人牆」擋住領航鯨,避免它撞到硬物。南海網記者 沙曉峰 攝  6月7日晚,動物醫護人員第一次為鯨魚注射了營養液和消炎藥。南海網記者 沙曉峰 攝  連日來,中科院深海所、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藍天救援隊、三亞鯨豚救護隊、愛心企業等紛紛加入這場生死營救中。專家連續診治,志願者24小時浸泡在海水中看護,不離不棄……  儘管所有人都在努力營救,但不幸的是,「丫丫」最終還是離開了。  相關新聞>>>  生死救援!
  • 罕見白化鯨鯊現身達爾文海域[組圖]
    月被人發現後,就再沒出現過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的費倫德灣的白化南極脊美鯨已成為吸引遊客的主要賣點  兩名潛水員在達爾文海域附近發現一罕見白化鯨鯊這種白化鯨鯊是由自然學家摩雷諾(Antonio Moreano)與一群觀光客在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 islands)潛水時首次發現的。一般來說,雌性的鯨鯊只有一個種類,據他回憶到:「當時是在下午的四時三十分,我和其他6名遊客正準備對第四次潛水前的設備進行檢查時,發現了一隻巨大的鯨鯊浮出水面。最初,由於以前從沒有見過,我根本不能斷定它究竟是什麼生物。於是我決定戴上面具,靠近觀察。
  • 馬爾地夫有鯨鯊嗎?馬爾地夫什麼島觀鯨鯊最好
    馬爾地夫的鯊魚大多都比較安全溫順,其中甚至有全世界最大的魚類——鯨鯊。鯨鯊(Rhincodon typus)是一種十分古老的軟骨魚,早在約2000萬年以前,它們就已經在浩瀚大洋中自在巡遊。1828年,生物學家在南非捕獲了這種大魚,首次辨認和描述了這美麗又神奇的物種,取名為「鯨鯊」(whale shark),意為有著鯨類般碩大身軀的巨鯊。鯨鯊是現存最大的魚類,平均體長近10米,體重可達9噸。儘管最可靠的體長記錄來自於喀拉蚩港捕獲的一條12.65米長的鯨鯊,但人們願意相信它們可以長的更長,科學家們理性認為18-20米可能是它們的身長極限。
  • 側掛潛水員的7種「災難」與自我拯救(附彩蛋)
    市面上能夠買到的側掛裝備早已讓汗牛都充棟了,它們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只不過有一些可能是瑕不掩瑜,而有一些很不幸地卻是瑜不掩瑕。而一套側掛裝備的好與壞不僅僅取決於廠家的設計製造水平,還與每位潛水員的身材、潛水理念、使用的氣瓶種類和潛水環境息息相關。廣告裡沒有告訴你的是: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側掛系統。
  • 華凱海洋:以繩保護登山運動者的生命安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的尼龍繩,徹底取代了天然纖維登山繩。尼龍登山繩不僅質量輕,柔韌度強,而且它的高彈性還能有效地保護墜落的攀登者。攀巖者墜落時,尼龍繩因受力會延展,這樣的特性可以保護墜落者不會突然被繩子拉扯,對墜落者起到了很好的保護。 過去的尼龍繩是經人工「搓」或「捻」成的,通常是將許多尼龍細線捻成三四股主線,然後再合起來搓成一條繩子。
  • 世界上最大的魚——鯨鯊,說鯨不是鯨,說鯊魚又不兇,比大象還重
    如今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是藍鯨,成年藍鯨的體長可超30米,體重超過150噸,是所有動物中的巨無霸,但由於藍鯨不是魚,我們就不能稱它為最大的魚類了,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魚類是一種鯊魚,它就是鯨鯊。鯨鯊也有個「鯨」字,但它卻不是「鯨」,並非哺乳動物,而是屬於魚類中的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