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之心報導
機器之心編輯部
學術出版商對 Sci-hub 的「圍剿」也已經到了新的層次。
一直在打官司的 Sci-Hub,剛剛又遇到了一點麻煩。
目前,Twitter 關閉了免費獲取學術論文網站 Sci-Hub 的官方帳號。該帳號曾在印度訴訟期間被 Sci-Hub 創始人用於從科學社區中收集支持意見。
由於期刊文章的訪問費用通常很高,許多研究者和作者都使用 Sci-Hub 服務,以避免支付昂貴的訪問費用。出版商們對於 Sci-Hub 免費發布其內容始終不滿,認為該網站侵犯了他們的版權。
去年 12 月 21 日,學術出版商愛思唯爾、Wiley 和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聯合向印度德裡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印度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封鎖 Sci-Hub 和類似網站 Libgen。
但德裡法院駁回了出版商封鎖 Sci-Hub 的請求,宣布這是一件「公共重要性問題」,並為科學界留出時間進行評估。
Sci-Hub 創始人 Alexandra Elbakyan 一直在使用 Twitter 收集和存檔印度研究人員的回應,很多研究者認為 Sci-Hub 對於他們的研究工作至關重要。眼下尚不清楚 Twitter 關閉 Sci-Hub 帳號一事是否與上述訴訟事件有直接關係,但 Elbakyan 表示:
「Sci-Hub 在 Twitter 上宣布了存在封鎖網站的風險,關閉 Sci-Hub 帳號發生在印度科學家表示反對愛思唯爾等學術出版商的行為之後。」
Elbakyan 對外媒 Torrentfreak 表示,帳戶「因違反該平臺有關假冒產品的政策而被永久封禁」,但 Twitter 方並沒有進一步詳細說明,只是表明該決定「不得申訴」。
Sci-Hub 創建於 2011 年,目前提供超過 8000 萬篇文獻的免費訪問權限。顯然,這不是 Sci-Hub 第一次被起訴,Alexandra Elbakyan 每年都會應付一些官司。學術期刊出版商將她看作「公敵」,但普通研究者們認為她是「女神」。
這個女人,黑了全球的學術期刊。
2017 年 6 月,紐約地方法院判定 Sci-Hub 以及包括 Library of Genesis(LibGen)在內的網站需賠償 Elsevier 出版社 1500 萬美元作為侵犯版權的損失。由於 Elbakyan 居住在法院管轄範圍之外,同時在美國沒有任何資產,該判決無法執行。
2017 年,美國維吉尼亞州東區地方法院下達一項完全滿足美國化學學會(ACS)請求的裁定,要求關閉科研論文網站 Sci-Hub。除了索取高達 480 萬美元的貨幣補償,ACS 還要求搜尋引擎、註冊機構、託管服務商屏蔽對 Sci-Hub 的訪問,且被告未來不得再銷售或推銷任何已被 ACS 註冊的作品。
Sci-Hub 越是受歡迎,也就越容易被出版商視為「眼中釘」。作為「Pirate Bay of Science」,該網站經常切換域名以打擊惡意入侵。
起訴始末
這一次,三家出版業巨頭的訴訟,在印度科研界引起了一場地震。各方反應不一,有人猜測 Sci-Hub 在印度是否會被封禁,有人關注研究人員是否會介入此案…… 從需要撰寫學期論文的本科生到研究進展受到影響的高級教授,德裡高級法院的判決幾乎將決定印度科學文獻訪問層面的未來。
起訴書長達 2169 頁,光是讀完就需要不少的時間。Sci-Hub 方的律師要求延期聽證,同時向法院保證「原告擁有版權的任何文章或出版物」不會在下次聽證會之前上傳到網站。
2020 年 12 月 24 日,德裡高級法院針對此案舉行了首次聆訊。本案共有四名原告:
第一個,愛思唯爾(Elsevier),一家全球著名的荷蘭學術期刊出版商。它出版了包括《柳葉刀》在內的超過 2500 種期刊。從訴訟陳述中可以看出,愛思唯爾通過專有資料庫 ScienceDirect 提供期刊內容的訪問,是全球超過四分之一同行評審期刊、科學、技術及醫學文獻的「收費關卡」。
第二和第三位原告為 Wiley 印度子公司和 Wiley 期刊,共同代表出版業巨頭 Wiley。Wiley 是 1807 年創立於美國的資料庫, 也是全球歷史最悠久、最知名的學術出版商之一,每年在 1700 多份期刊發表超過 20 萬篇文章。
第四位原告是美國化學學會,旗下有 60 多種期刊,僅《美國化學學會雜誌》一本就年均發表 2000 多篇文章。
而本案的第一被告就是 Sci-Hub 創始人 Alexandra Elbakyan,第二被告是提供免費電子書閱讀的 Libgen。此外還有多位被告,包括一些印度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印度通信部 (DoT) 和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MeitY)。
簡而言之,出版業巨頭們要求 Sci-Hub 和 Libgen 在印度同樣被封禁,認為二者提供了免費訪問版權內容的機會,侵犯了版權法賦予他們的權利。同時出版商還稱 Sci-Hub 和 Libgen 已經創建了大量域名,繼續提供「免費訪問服務」,即使有些域名此前已被其他國家的法院下令屏蔽。
「沒有 Sci-Hub,科研怎麼搞」
一旦德裡高級法院對 Sci-Hub 和 Libgen 下令封禁,印度大多數的學術研究人員就再也無法通過這兩個平臺訪問那些對科研至關重要的內容了。科學的進步取決於對現有文獻的獲取,如果失去了獲取機會,也可能導致嚴重的社會、經濟等問題。
例如,在沒有最新文獻的情況下,醫療保健人員如何了解醫學領域的最新進展?如今,由於出版業巨頭一直在掌控同行評審科學文獻的訪問權限,大部分文獻都因需要付費而滯後,而獲取這些文獻的費用是很高的。
Sci-Hub 和 Libgen 都一直在嘗試通過一種革命性的方法,即開放由出版業巨頭掌控的數百萬份手稿,來解決獲取不平等的問題。儘管這種方法可能不被認可,但研究的實際需求和發展中國家研究者不斷面對的獲取不平等問題不容忽視。當法院不得不發出禁令時,它也不應該忽視 Sci-Hub 和 Libgen 對反對科學傳播財產化的貢獻。
當然,某些付費出版商現在也在嘗試其他方法,比如向發表論文的作者收費,以此來換取讀者的免費閱讀。不過這種做法可能會對論文的發表者造成一定的經濟負擔,帶來另一種不平等。至於這會不會成為一種普遍做法,我們還有待觀察。
參考連結:
https://www.theverge.com/2021/1/8/22220738/twitter-sci-hub-suspended-indian-court-case
https://thewire.in/law/sci-hub-elsevier-delhi-high-court-access-medical-literature-scientific-publishing-access-inequity
© THE END
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投稿或尋求報導:content@jiqizhixin.com
原標題:《遭兩千頁起訴之後,Twitter也給Sci-Hub插了一刀:你號沒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