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弧的產生
什麼是電弧?
電弧是一種氣體放電現象,電流通過某些絕緣介質(例如空氣)所產生的瞬間火花。電弧會引發爆炸,通常持續時間不到1秒鐘,但能釋放出巨大的輻射能量,能點燃或日常的服裝。電弧溫度非常高,核心溫度最高可以達到20000℃(二萬攝氏度),電弧可能引發許多次級危險,如高溫氣體、熔融的金屬飛濺物、壓力波等。還可以產生高分貝的噪音和點擊危險。
電弧導致的事故
那麼電弧都有哪些危害呢?
點擊致死 電弧產生時溫度比較高,容易把絕緣材料燒毀,造成漏電事件衣服爆裂使員工受到嚴重灼傷合成纖維內衣熔融造成的嚴重灼傷續發性火焰引起的嚴重灼傷一般來說,事故能量會隨著故障電流和持續時間,以及工作環境(開放空氣與密封空氣相比)而增加。電弧的持續時間對於工人灼傷程度是一個關鍵因素。由於電弧噴射能量是電弧持續時間和電弧電流的函數,因此低故障電流、長持續時間導致的灼傷程度會比高故障電流、短持續時間嚴重。即使相對低的電壓系統(480/277V)也會形成3-4英寸的穩定電弧,並且持續較長時間。
電弧產生的爆炸
電弧爆炸具有很多變數,因此儘管可以採用統計分析計算電弧電流可能造成的傷害,但在實際事件中,危害結果可能高於或低於計算結果。由於電弧爆炸的不可預期性,電氣工人就更需要在電弧能量波及的區域中使用防護服裝。
繼而,就會導致以下幾種電弧事故:
電弧是指電壓擊穿空氣發生放電,產生瞬間高溫火花,釋放巨大能量,發生嚴重的人員傷害或設備損壞等事故;電弧不同於觸電。觸電是人體直接接觸電源,電源通過人體破壞人的心臟、肺部、神經系統等,同時也可以造成皮膚灼傷;開關製造不良、安裝不善、電線絕緣部分損壞,設備故障以及違章操作,都可能引發電弧事故介紹了這麼多,有些人可能會想,在現實生活中,應該是很少出現吧。那麼以下列舉以下近年來的一些安全事故。小泰手上相關資料有限,就舉個一二。
1995年6月6日.烏魯木齊石化總廠化肥廠電修車間值班電工,在執行動力D4-P 1 號泵電機送電操作時帶負荷送電,造成一起電弧弧光灼傷事故。1997年8月21日,山西原平化肥廠電氣車間發生一起電弧燒傷事故,2名電工被高壓電弧燒傷。2003年11月25日上午,安徽某公司下屬某電氣車間2名運行電工在操作6KV高壓隔離刀過程中,因違章作業,造成1名電工H某6KV高壓電弧灼傷事故。2010年9月15日15時許,河北鋼鐵集團承鋼分公司發生一起重大電弧燒傷事故,致3人重度燒傷,2人輕傷。2014年5月24日凌晨2時10分左右,某軋鋼廠二棒作業區安 全主管劉小鵬(電工)和班組電工吳旭,接通知Ⅱ組鏈不動作,兩人到2#電磁站檢查,發現是Ⅱ組鏈熔斷器燒壞。劉小鵬和吳旭立即更換燒壞的熔斷器,並通知 2#臺試車,發現不能動作。再檢查發現熔斷器又燒壞了,又進行了更換,還是不能動作。再次檢查發現是右手側第3個熔斷器燒壞。3時左右,劉小鵬讓吳旭更換 右手側第3個熔斷器,在更換第3個熔斷器過程中,熔斷器產生電弧光,將吳旭燒傷,此時劉小鵬立即對吳旭施救並送醫院。經醫院診斷:吳旭的顏面、頸部、左前 臂、雙手約15%Ⅰ°至Ⅱ°火焰燒傷。2015年8月11日,廣西百色市有關部門12日披露,百色銀海發電有限公司昨日發生一起電弧灼傷事故,事故造成15人受傷,其中傷勢較重3人,輕傷12人。2015年9月17日,22萬伏高壓電弧擊傷寬帶安裝工,內臟受損。
雖然可能只有幾分之一秒的時間,但其傷害卻可能延續終生。每一天都會有許多電力公司的員工暴露在電弧的危險中,例如電工、電線修護檢測員、電廠工人、變電所與變壓器的操作員,以及故障檢修員等。
都知道了電弧的原因、危害及所能導致的事故。那麼我們該怎麼在電弧發生時,儘可能減少傷害呢?幾乎所有的事故發生就是因為抱有僥倖心態,我們應該杜絕這樣的想法,只有從小事做起,才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傷亡。接下來要介紹的就是電弧防護服了:
電弧防護服面料
電弧是短時間內的一種高溫放電現象,常見於電力行業和電力設備運行操作過程中,由於發生突然且溫度高(電弧核心溫度高達20000攝氏度),常常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爆炸、使衣服爆裂及起火燃燒,人員受到傷害。
IFR本質阻燃面料,該系列面料對高溫電弧有非常好的防護性能 NOMEX本質阻燃,具有良好的熱抗性、防爆、阻燃性和防電弧性能。其阻燃性能符合DL/T320-2010《個人電弧防護用品通用技術》的要求。
執行標準:DL/T320-2010、NFPA70E、ASTM F959等。
面料功能圖解
防護值對照表
既然這麼好的面料,怎麼不做成衣服呢?
別著急,如今特種面料在特種行業早已有所推廣使用,接下來要介紹的就是一下電弧防護服,如今已被廣泛應用於電力行業。下面繼續介紹
防電弧襯衣套裝
防電弧夾克套裝
防電弧連身服
防電弧大袍套裝
電弧防護——面屏、頭套、手套、腳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