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明山首場降雪迎來永州最美冬天
北風捲地,雪花飛舞。11月23日,秋意正濃的永州雙牌陽明山迎來今冬第一場降雪。每逢下雪,擁有大片次原始森林的陽明山都會呈現難得一見的霧凇奇觀。尤其是今年初雪中的陽明山,是秋色剛剛離去的完美絕唱。滿山的紅葉和野果被冰雪披上了一層晶瑩剔透的外衣,一片片、一個個如巧奪天工的水晶標本,色彩斑斕地點綴在望不到邊際的霧凇奇景裡;更像是在借冰雪延駐嬌豔的容顏,只為等那些秋去冬來仍未趕來赴約的看客賞友。(新湖南客戶端唐善理 通訊員 潘芳 周凌文 鄭豔君攝影)
-
臺北現43年來最低氣溫 逾30人凍死
25日訊 受強烈寒流影響,臺北24日清晨出現近43年來最低氣溫紀錄(4攝氏度),桃園新屋、宜蘭蘇澳等地觀測站創造了設站以來低溫紀錄。臺北、新北、桃園、臺東等多地均報告居民疑似因失溫、心血管疾病死亡案例,不完全統計顯示凍死人數已逾30。 綜合中新社及中央社臺北報導:23日晚間至24日,臺灣臺北陽明山、南投合歡山、桃園拉拉山、新竹尖石山、宜蘭太平山、新北烏來地區及島內最高山峰玉山均出現降雪。陽明山已7年未降雪,24日積雪厚約5釐米。24日凌晨,因相當多數量的民眾駕車上山賞雪,臺北警方實施了交通管制。
-
10年最強寒流周六襲臺 臺北陽明山有望降雪(圖)
臺灣氣象部門表示,這波寒流溫度夠低,不只玉山等高山會降雪,陽明山、阿里山等也都有降雪機會,若低溫與水氣配合,陽明山高度約600公尺處的竹子湖也有機會降雪。上波低溫低於6度的寒流出現在2005年,這波強度堪比當年。
-
這個冬天去臺灣看雪賞梅吧
臺北陽明山鞍部5日清晨開始降雪,吸引許多民眾上山追雪,雪白一片的景色讓追雪民眾興奮不已。 臺北陽明山鞍部5日清晨開始降雪,吸引許多民眾上山追雪,雪白一片的景色讓追雪民眾興奮不已。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
銀裝素裹:盤點中國臺灣冬季5大賞雪旅遊地,去爬山看雪景吧!
冷到發抖也想要追雪,中國臺灣雖終年不下雪,但當冷氣團報到高山上還是能碰上夢幻雪景,每年冬季都會有大批遊客冒冷也要上山,若碰上寒流來襲、水氣充足就可預備上山賞雪,以下就來盤點臺灣冬季能看見雪景的5大旅遊目的地吧。
-
陽明山下的——臺北
到了臺灣,一問臺北,有些找不著北。咦,這是怎麼一回事,是不是這兒的街道複雜,容易迷路,使人分不清方向?不是的,問題出在臺北這個名字身上。說了老半天,好心的指路人會反問:「這裡有好幾個臺北,你問的是哪個臺北?」這樣的回答更加使人暈了腦袋。心裡想,莫非臺北有分身法,這兒竟有好幾個臺北城不成?這話對,也不對。這裡有臺北市,簡稱為北市。
-
臺北陽明山罕見飄雪 民眾賞雪熱情似火
記者24日來到陽明山,山裡罕見地下了雪,這讓許多當地民眾有了首次與雪親密接觸的契機。 據臺灣媒體報導,陽明山上次下雪要追溯到2005年。記者中午出發,搭載我們的計程車師傅鬢角已有些斑白,他告訴記者,自己之前從沒見過下雪,但自己的心態很淡定,沒有專程去看雪的打算,「看雪適合小夥子帶著小姑娘去啦,到了我們這個年紀,還是隨緣啦!」
-
臺北陽明山迎來蝴蝶季 草山賞蝶最美的饗宴(圖)
中新網5月20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每年初夏,臺北陽明山的南國薊、野當歸、島田氏澤蘭等蜜源植物盛開,吸引大量蝴蝶聚集吸蜜,形成彩蝶飛舞的美麗景致,陽明山管理處也展開一系列的陽明山蝴蝶季-蝶舞草山系列活動,還有專業蝴蝶生態解說員,帶領遊客漫步於大屯山,認識蝴蝶的生態奧秘。
-
臺北陽明山花季『巢境』
巢境為今年臺北陽明山花季的建築公共藝術項目。家,一個互相交織,複雜卻美好的關係,為這次空間規劃上的設計主軸。利用量體外部與內部巧妙的安排,讓參觀者有機會近距離接觸純木構建築永續、親民的的特徵與獨特的建築空間體驗。
-
臺北陽明山怎麼玩?超詳細攻略請收好~
臺北陽明山怎麼玩?超詳細攻略請收好~ 遊客從小油坑步道上可以俯瞰到地熱蒸氣不斷冒出,空氣中布滿著濃濃的硫磺味,繼續往上走,兩側是高聳的山壁,布滿綠油油的青草,夾著小油坑不段冒出的蒸氣,也是許多遊客打卡的好地點!
-
臺灣最大最美的公園,臺北最負盛名的火山,陽明山旅遊攻略!
在竹湖開花芋頭馬來西亞歌手彭尼·戴曾經演唱《我想獨自去看陽明山的芋頭》。開花的芋頭,也被稱為馬蹄蓮,是陽明山的重要標誌之一。3月至5月是臺灣馬蹄蓮盛開的季節。當時,陽明山的竹湖是鮮花盛開的季節。除了看到白色和綠色的大芋頭,您還可以自己摘花。
-
有人想在陽明山給日本天皇立碑,臺北有關部門拒絕
【環球時報記者 張若】臺灣光復75周年在即,島內有親日團體想在陽明山設置天皇紀念碑,結果遭臺北市有關部門拒絕。據臺灣《中國時報》19日報導,今年年初,「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簡稱「陽管處」)把已故日本昭和天皇1923年來臺時在陽明山種下的緋寒櫻花分株,由「內政部營建署」代表送回日本栽種,以此祝賀日本天皇德仁登基。日方為表達感謝,決定在東京皇居北之丸公園設立「緣之櫻紀念碑」園區,預計明年3月揭碑。
-
到陽明山來看海芋,到陽明山來泡溫泉,臺北最出名的度假勝地
「我要一個人去陽明山看海芋,拍偶像劇」戴佩妮的歌輕輕地唱著,仿佛是一種魔力,吸引著我來到陽明山,雖知過了時節,但還是忍不住要上來看上一眼。陽明山,位於臺北北面,也算是火山的一部分,所以此處的溫泉資源也非常的豐富。
-
有人說河南這場雪是人工降雪 聽聽專家怎麼說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若凡 通訊員 周愛春昨天,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雪的共同作用下,河南省出現了一次大範圍的雨雪天氣,很多網友在分享下雪的喜悅,而同時,卻被一條微博熱搜給潑了冷水,這條熱搜說#河南的雪是人工降雪#。
-
湖北襄樊51年來首次四月中旬降雪 春如四季(圖)
本報記者耿琳 昨日創下了襄樊氣象的新紀錄:早上,棗陽紛紛揚揚的小雪,下了兩個小時,氣溫降至1.1℃。 這是自1959年襄樊市氣象臺有氣象紀錄以來,首次出現4月中旬下雪。 這一個多月,沙塵、陰雨、飄雪、驚雷輪番而至。這詭異的天氣剛一出現,就出現了搞笑的網絡語言:「今天冬天。明天春天。後天夏天;昆明四季如春,武漢春如四季。」
-
成都或下今冬第5場雪 將破15年來下雪記錄
到今天早上,成都氣溫會下降到0℃,加上90%的降水概率,第5場雪還會遠嗎? 成都迎來第4場雪 追平近10年來下雪紀錄 今冬第二輪大範圍雨雪冰凍天氣來了,低溫和冰凍範圍又要擴大了。昨日成都氣溫迅速下降,最低溫為1.6℃,雪花粉墨登場,市區裡,金沙、永陵、紅牌樓、獅子山……不少人都見到了雪花的蹤影。
-
陽明山公園
陽明山並非一座獨立的山峰,而是海拔約443公尺的天然峽谷,位於臺北盆地北方的七星山山腰,原名草山,1950年為紀念明儒王陽明,改稱陽明山,以其天然景觀為主體規劃成一山林公園。陽明山公園是個集公園、花卉、瀑布、山泉、遊憩於一體的大花園,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風情。公園分為前山公園和後山公園(陽明公園)兩部分,而一般所指的陽明山公園則以後山公園為主。
-
你知道上海歷史上出現過多少次寒潮嗎?
寒潮天氣的主要特點是劇烈降溫和大風,有時還伴有雨、雪和霜凍。 那麼,你知道 上海歷史上出現過多少次寒潮? 都有哪些特點?一般出現在12月下旬至2月上旬,以1月為最多,平均2.9天。清光緒十八年十二月初二日(1893年1月19日)最低氣溫為-12.1℃,為歷史最低紀錄。寒潮出現最早的初日為11月26日(1922年),最晚終日為3月17日(1895年)。也就是說,100多年前,我們通常所說的本該春暖花開之日卻出現了冰凍嚴寒。
-
臺當局擬批准親日團體在陽明山立日本天皇碑,臺北市政府阻擋拒絕
陽明山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陽管處」)研議後,依親日團體所提「條件」,「建議」此碑可立於陽明山花鐘所在的陽明公園內。但臺北市政府官員卻表示,為什麼要在臺灣的土地上設立日本天皇的碑?轄管的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已加以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