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人類的眼睛和雙手載上蔚藍天空,代替人工在惡劣、危險環境工作,改變戶外作業模式,實現這一革命性的高科技產品,就是被稱為「空中機器人」的無人機。位於重慶市渝北區的重慶翼動科技有限公司是近年崛起的無人機研發和製造企業,公司總經理樂放近日在接受採訪時放出豪言:要做重慶無人機行業的龍頭企業。
究竟是什麼讓樂放能夠有此「野心」?筆者了解到,樂放和他的團隊,正是依靠創新,在無人機行業成功地實現了跨越發展。
80後出生的樂放,早年在英國留學,回國後自己創業做國際貿易,有著豐厚的收入,但他並不滿足於現狀。2013年,國內無人機市場剛剛興起,樂放敏銳地看到了無人機市場的發展前景,籌措了400萬元,與人合夥成立了重慶翼動科技有限公司,開始進入無人機行業。
「我只負責投資、管理和銷售,技術方面主要是依靠我的合伙人團隊。」樂放說,翼動科技研發團隊經歷了中國民用無人機從無到有全過程,積累了不可複製的經驗,曾參與中國軍工和德國民用產品研發,服務過解放軍、武警、公安、電力、應急搶險、環保、農業等行業。
樂放說,自己做國際貿易時接觸了許多機器人產品,無人機是近年來在全國興起的可以彌補市場空缺的「空中機器人」,具有垂直起降、超視距作業、定點懸停、高清實時傳輸、無噪音、全天候工作等特點,可以實現遠程測控,能夠長時間超視距自主飛行作業,具備在風雨、高溫、輻射、高海拔等特殊環境下工作的能力,並且同時執行多重任務的無人飛行器,廣泛應用於各個行業,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
樂放介紹,包括翼動在內,重慶本土目前僅有四五家研發和製造無人機的企業,其中有兩家尚在研發階段,尚未大量投產。翼動科技從無人機市場的細分領域走錯位發展之路,避免了無人機產品的同質化。2015年,公司實現銷售300多萬元,今年實現1000多萬元的銷售目標已成定局。
據了解,翼動科技研發製造的ET-1型無人機是國內性能高端的工業級多旋翼產品,機身運用全碳纖維材料,電驅動續航性能行業領先高達60分鐘,自主巡航範圍高達12公裡,海拔升限5000米,能夠在高原地區和惡劣環境下為應急搶險、戶外巡邏、偵查和作業提供空中平臺。ET-1無人機可定製化搭載可見光設備、微光夜視設備、紅外熱成像設備、空投艙設備、快遞箱、探照燈、空氣採集器,服務於應急救災、公安、消防、電力、水利、農業、物流、交通、廣播電視、國土、環保等領域。
翼動科技掌握了包括飛行控制算法、碳纖維工藝、空氣動力設計在內的核心技術,並實現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申請專利10餘項,2014年獲得國家科技部科技創新基金扶持。
據了解,就在今年,翼動科技獲得了上市公司聯絡互動5500萬元的戰略投資,這對翼動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
聯絡互動為何青睞一家小小的民營無人機研發製造企業?對此,樂放毫不諱言:除了無人機市場的廣闊前景外,還有翼動科技不斷創新追求卓越的發展理念,以及團隊的技術積累和專攻領域、自己清晰的經營發展思路等等,是吸引聯絡互動投資的主要原因。
據樂放介紹,翼動科技早在成立的過程中,就有投資機構感興趣,今年1月,聯絡互動主動找到翼動,經過多次洽談,最終作出了投資翼動科技的決定。
除了從軟體到硬體方面的創新,翼動科技還強調精益製造和定製化服務,針對行業客戶的工作特性和痛點量身打造無人機產品和解決方案,切實將無人機的獨特功能融入到行業用戶的日常工作中,為各個領域創造「無人機+」的工作新模式。
目前,翼動科技研發製造的無人機產品已銷往全國10多個省區市,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
樂放表示,翼動科技3年後要實現銷售過億的目標,「我們有雄厚的資金和創新的研發團隊做支撐,實現這個目標完全沒問題!」(周順華)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