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科技企業告訴你 創新能創出多少財富

2020-12-06 人民網重慶視窗

  掘金「空中機器人」 年淨賺1600萬 推出「黑飛」無人機天敵 帶動銷售破5000萬

  這家科技企業告訴你 創新能創出多少財富

  航空測繪、森林消防、農業植保、應急救援……憑藉使用高效便捷、能適應複雜多變的環境等特點,工業無人機的身影出現在越來越多的領域。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近年來,國內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擴張迅速,預計到2023年,我國工業無人機市場規模可達580億元左右,有望成為下一個投資藍海。看準行業發展前景,一批企業也紛紛瞄準工業無人機掘金,重慶翼動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翼動科技)便是其中之一。

  近日,在第二屆中國警務信息化建設成果推介會上,翼動科技捧回「最佳智能無人系統解決方案」獎項。翼動科技總經理、渝北青商會副會長樂放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2018年,憑藉工業無人機以及無人機反制產品的銷售,該公司實現淨利潤近1600萬元。今年,公司銷售有望超過5000萬元。未來,翼動科技將朝著無人機生態技術領軍企業邁進。

  【創業

  海歸碩士瞄準「空中機器人」領域

  多旋翼無人機、反無人機電磁盾……走進位於重慶渝北區金泰智能產業園的翼動科技,各種無人機產品映入眼帘。

  在這裡,翼動科技總經理樂放及其團隊,正逐步構建出一個工業無人機「王國」。未來,他還要進一步打造工業無人機生態圈。

  樂放是地道的重慶人,言辭間邏輯嚴謹、條理清晰,透露著一個技術型企業老闆的典型氣質。其實,在做無人機之前,樂放涉足的領域是國際貿易。

  80後出身的樂放,早年在英國留學,回國後自己創業做國際貿易,主要為長安福特、長安鈴木提供進口機械產品。在從事國際貿易的過程中,機器人代替人工在汽車生產領域的成功給樂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樂放做出了「殺入」無人機領域的決定。

  「在我看來,無人機也是機器人,出於對機器人領域的看好,我選擇了切入當時無人涉足的空中機器人領域。」2013年9月,樂放同另外5名志同道合的夥伴,創建起了翼動科技,這也是重慶第一家做無人機的企業。

  作為翼動科技的主要投資人,樂放出任公司總經理,負責管理和經營這家定位於研發製造工業級無人機的公司。而另5名合作夥伴則是翼動科技的研發核心團隊,他們中有來自德國無人機公司的無人機專家、軍工研究所的自動化控制專家、無線電專家和複合材料工藝專家。

  憑藉過硬的技術,當年12月份,在成立公司的第三個月裡,翼動科技的第一款旋翼式無人機試驗機面世,這款開篇之作是翼動科技研發團隊自行設計打造的一款工業級無人機,運用了頂尖複合材料工藝,凝結了10餘項技術專利。在經過半年的反覆測試改進後,2014年年中,翼動科技的第一款工業級四旋翼無人機開始推向市場,並迅速切入水利、應急市場。

  如今,翼動科技已經推出6款無人機產品,涵蓋小尺寸多旋翼無人機以及大尺寸複合翼無人機等。這些產品廣泛應用到了應急救災、公安、消防、農業、交通、環保等多個領域。

  【布局

  另闢蹊徑研製反無人機「電磁盾」

  作為工業無人機的「吃螃蟹者」,翼動科技憑藉強大的研發生產能力,迅速搶佔了市場。不過,由於無人機研發周期長、研發投入大,短時間內難盈利。且隨著無人機概念走紅,2015年後,企業、資本等蜂擁而入,行業競爭急速加劇。如何另闢蹊徑開拓新的市場,成為了擺在翼動科技面前的一道難題。

  此時,對行業有敏銳把握的樂放留意到一個現象:隨著入門門檻降低,以及價格的降低,很多普通市民也可以擁有無人飛機,無人機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風險,如因無人機墜落導致的安全事故,或者是在禁飛區影響正常飛行等。威脅存在,卻無天敵制約,這是行業的又一個空白。於是,同一年,他將研發重點進行了轉向,專門成立事業部開始研製反制無人機的技術。

  結果正如樂放所料,2016年,翼動科技推出「黑飛」無人飛行器的天敵——「反無人機電磁盾」,產品一面世便受到市場熱捧。

  據悉,這款電磁盾的外形酷似一桿科幻「電磁槍」。在3公裡範圍內,只需瞄準,扣動扳機,2~8秒時間內就能完成對「黑飛」無人機的反制。其原理是利用複雜的人工智慧算法,通過電磁信號對無人機指揮信號進行幹擾,可以實現對「黑飛」無人機的驅離以及擊落。

  樂放介紹,該產品不僅能對國內市場超過90%的消費級和工業級無人機進行有效反制,還可追蹤操控者身份。公司以該產品為代表的無人機管控板塊,也成為了近兩年增長最快的業務,其中「反無人機電磁盾」去年在全國就實現了100多套的銷售,受此帶動,公司去年實現淨利潤近1600萬元。今年,翼動科技的無人機管控板塊業務將超過傳統的無人機研發生產板塊,銷售收入有望達到3000萬元左右,從而帶動公司整體銷售收入突破5000萬元。

  【角逐

  創新和差異化做「快一步」企業

  無人機領域角逐者眾多,出局者也不鮮見,翼動科技憑啥一直保持領先?樂放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創新和差異化。

  「今日不創新,明日便會被淘汰。」樂放說,翼動科技一直把創新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公司研發經費(R&D)投入佔到了公司總收入的7%左右,並且在國內形成了重慶、廈門、北京三地布局的研發體系。此外,在國外,翼動科技已與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工程學院共同建立了聯合實驗室,旨在研究先進無人機技術及相關裝備在泛交通、基礎設施、工程領域的創新應用,解決傳統工藝和技術所面臨的難點、痛點、瓶頸。

  樂放介紹,憑藉自身的研發團隊和研發體系,翼動科技從一開始便走了一條自主研發、生產的道路。目前已掌握包括工業級無人機、無人機空管系統、反制無人機武器的核心技術。並實現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申請專利20餘項,獲得2014年國家科技部科技創新基金扶持,2016年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2017年獲得高新科技產品認證。

  樂放舉例介紹,翼動科技ET-1型無人機是國內性能頂尖的工業級多旋翼產品,機身運用全碳纖維材料,電驅動續航性能行業領先,高達60分鐘,自主巡航範圍高達12公裡,海拔升限5000米,能夠在高原地區和惡劣環境下為應急搶險、戶外巡邏、偵查和作業提供空中平臺。

  在樂放看來,除了創新,差異化則是一個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企業在市場裡面生存的另一個關鍵。且這種差異化還不能僅僅局限於一些簡單的技術指標或者是在一些框架範圍內進行量的提升,而是要有質的差異。

  「從翼動科技的發展來看,我們總是比行業快一步,且這種前瞻性都不是天馬行空的,它都是有依據的。」樂放說,當你身處一個行業,就要做到比別人多一些思考,多研究趨勢,並去迎合這種趨勢。事實證明,翼動科技判斷的趨勢都是正確的,因此公司業績也在不斷提升。

  正因為翼動科技對研發創新的重視、對市場敏銳地把握,2016年,翼動科技獲得了上市公司聯絡互動5500萬元的戰略投資。

  【目標

  未來三年向資本市場發起進軍

  樂放說,相比消費無人機市場,未來工業無人機市場前景還有持續增長空間,因為每一個行業的應用都「五花八門」,每一個領域都值得深耕細作。但縱觀整個行業的發展,未來產品性能提升,例如續航能力的改善等,以及智能化、大數據的應用都會是新的風向。

  這一點,翼動科技也已經開始布局。

  樂放透露,早在2017年,翼動科技又設立了新的事業部,進行無人機大數據應用分析。

  「無人機其實只是一個工具,現在各個部門都是應用它來採集影像和數據,目前的應用都比較傳統,就是把這些數據採集來給對象看,但這不符合趨勢,未來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的應用,可以把這些看似分散和粗略的數據進行分析和加工,會有更大的價值。」樂放說,未來翼動科技不再是單單賣硬體產品,而是會提供軟體解決方案,以實現對客戶服務的升級。

  樂放透露,翼動科技即將要推出一款智能圖像識別系統,通過該系統,可以將無人機所看到的東西,自動通過機器學習和分析的方式,把它轉化成數據和結論,大大提高客戶決策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因此未來,我們將形成三塊核心業務,一是傳統的工業無人機研發生產,二是無人機管控系統以及反制無人機設備的研發,三則是無人機大數據應用。」樂放說,通過這三塊業務的布局,翼動科技將構建起工業無人機的生態圈,公司也將成為工業無人機生態技術領軍企業,公司估值預計很快就會達到20億元,並在未來三年內向資本市場發起進軍。

  對話

  創業路上今天壓力永遠比昨天大

  重慶商報:目前,無人機特別是工業無人機市場還有哪些痛點?我們要如何解決?

  樂放:現在最大的痛點就是工業基礎技術,即電池技術,制約了行業的整體水平,全球基本都面臨這一問題。電池技術直接影響到無人機的續航能力,我們現在續航最久的可以達到60分鐘,基本是整個行業的領先水平了。因此,未來,無人機產品性能的提升,仍然是我們的重點攻克方向。

  重慶商報:翼動科技的發展規劃是什麼?

  樂放:我們的行業定位是要打造成為中國無人機生態技術的領軍企業,無人機生態技術的民族企業。此外,翼動科技有上市公司投資,因此整個公司的管理和架構都非常規範、完善,未來隨著業績的增長,在適當的時候,也會尋求上市。

  重慶商報:翼動科技現在已經是行業龍頭企業,您的工作狀態是怎樣的?是否比創業之初輕鬆一些?

  樂放:在企業小的時候,你只需解決生存問題,但當有一定基礎後,又有了新的目標。所以我一直都覺得每一天都比前一天的壓力更大。毫不誇張地說,現在除了睡覺我都是在想公司的事情,甚至睡覺都會夢到工作。但是這個壓力它本身也是動力,它推動了公司前進。

  重慶商報:做企業這麼久,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樂放:首先是要不斷挖掘自己的價值,只要堅信這件事能創造價值,那可以堅持下去。第二點感受就是創新。現在優勝劣汰的周期大大縮短。不管企業多優秀,只要懈怠,分分鐘就可能被超越。因此,唯有不斷創新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 孫瓊英

(責編:陳易、張禕)

相關焦點

  • 中國創新能力表現如何? 大數據告訴你答案!
    中國創新能力表現如何? 大數據告訴你答案!每萬人能產出多少科技論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澤雲堅持創新驅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定了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戰略目標,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中國的創新實力目前到了什麼水平,還有哪些短板要補足?
  • 這家生物科技龍頭企業是如何制霸四十載的?
    如果你在1980年代生物科技行業萌芽時,擦亮慧眼,在起跑線上選中了「明日之星」 安進(Amgen),那麼當時只需投入1250美元,如今便可賺到百萬美金!這筆帳的背後,離不開生物科技隱藏的巨大潛力。基因重組技術的出現,不僅為世界創造了財富,更重要的是,它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治療疾病的方式,為人類健康帶來更多希望和可能。
  • 盒子科技榮獲「致敬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創新企業」
    盒子科技榮獲「致敬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創新企業」       盒子科技:從技術到生態的創新圖譜   8 月 6 日,全域零售創新定製服務商盒子科技榮獲
  • 微位科技入選《2018胡潤區塊鏈企業排行榜》創新企業Top50
    2018 年 6 月 9 日,胡潤研究院與嘻哈財經聯合發布了《2018胡潤區塊鏈企業排行榜》(Hurun Blockchain Awards2018, in association with Xiha Finance)。這是胡潤研究院首次發布區塊鏈領域相關榜單。  微位科技憑藉數字身份方向的區塊鏈先發落地優勢和行業領軍地位,入選創新企業 Top50 。
  • 母基金排名:全球前沿創新企業榜單中超過1/5企業是這家私募股權母...
    據宜信財富方面了解,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再次發布了年度 「50 家聰明公司」(50 Smartest Companies,TR50)榜單。  這已經是一份延續10年的世界前沿榜單。
  • 黃欽調研工業企業運行情況:抓牢科技創新 賦能轉型升級 推動工業...
    5月11日,市委書記黃欽率市發展改革、科技、工信、財政、商務等部門負責人,深入經開區、錫山區、惠山區多家企業,調研我市工業企業運行情況。黃欽首先來到位於經開區的好達電子有限公司,這家專業製造聲表面波器件的企業投資新建2萬平方米廠房,建成後年新增片式溫度補償聲表面波濾波器1.2億隻,年增銷售額1.2億元。
  • 國產儀器「創新100」企業報導第18站——天津市能譜科技有限公司
    9月26日上午,「創新100」項目企業走訪第18站,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高級顧問閆增序、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學部諮詢研究支撐中心執行主任趙蘭香、儀器信息網市場拓展部經理陳麗英等組成的走訪調研組,來到天津市能譜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能譜科技),深入了解這家初創企業的創新實力。能譜科技謝樟華總經理等熱情接待了調研組一行。
  • 屠光紹:科技創新主體是科技創新企業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第三個層面他指出,多層次市場是促進科技創新的關鍵環節。他指出,科技創新主體就是科技創新企業,「如果沒有企業家,沒有這些科技創新的企業,科技創新誰來做,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創新必須要資本,因此就有了風險投資人。沒有資本市場這個循環就循環不了,因為只有資本市場才有了風險投資的退出渠道。
  • 辦一屆現代化的奧運會 背後需要多少科技公司?
    《辦一屆現代化的奧運會 背後需要多少科技公司?》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用李小龍哲學造電子產品,科技公司到底藏了多少武俠迷?
  • 關於財富的12次認知升級:重新理解財富,停止無效的努力
    你可能會覺得,這好像只是換了個解釋嘛,這會有什麼不同呢?  當然不同了!  如果是第一種解釋,那麼它會讓你更關注財富的具體數字。  當你有了這樣的概念後,你每天心裡想的是什麼?你每天心裡想的是自己的銀行帳戶現在有多少錢,離想要的很多錢還差多少錢,你會每天去看一下自己的股票帳戶,是虧錢還是賺錢,目前的收益離足夠支付日常的開支還差多少?
  • 核酸檢測「多面手」,這家企業能精準測定體內有多少病毒
    你知道嗎?對於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來說,體內病毒數目不同,病毒傳播能力、病程進展和採用的治療手段也是不同的。 北京新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羿生物」)是中關村示範區一家專注於數字PCR技術自主研發的前沿科技企業,在數字PCR領域擁有從晶片、儀器、軟體到原料、試劑、耗材全系統研發能力,已申請九十餘項相關技術專利。
  • 「拿下」賓法 這家印度科技公司要幹啥?
    近日,大名鼎鼎的義大利汽車設計公司賓尼法利納被印度知名科技企業馬衡達科技有限公司收入囊中。在12月30日舉辦的媒體溝通會上,馬衡達科技全球副總裁、東北亞及大中華區負責人阿米塔(Amitava Ghosh)表示,將整合賓尼法利納在汽車設計、造型以及馬衡達科技在汽車工程服務、IT管理等方面的豐富經驗,為汽車行業的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完整解決方案。
  • 能鏈快電入選「科技創新企業50強」
    11月27日,由山西省能源局、《中國能源報》主辦,三峽集團、山西呂梁市政府協辦的「2020能源轉型論壇暨第十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峰會」在山西太原舉行。國內領先的第三方充電平臺能鏈快電首次上榜「科技創新企業50強」,上海電氣、比亞迪、華為等企業一同入選。
  • 施一公:科技創新需要更大的責任和勇氣
    施一公是在第31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開幕式上發表上述觀點的。8月14日晚,面對參加本次大賽的500多名青少年選手、200名科技教輔人員和看臺上以大學生為主體的觀眾,施一公作了主題為「科技創新需要責任和勇氣」的主旨演講。看著在座的年輕人,施一公「感慨萬千」。
  • 寧夏:引領民營企業邁開創新的腳步
    很難想像,這家生產規模、環保工藝目前位於業界前列的ADC發泡劑生產企業,10年前卻因嚴重汙染被媒體曝光,瀕臨死亡。「ADC發泡劑生產中的汙染處理是世界難題。面對生死抉擇,我們背水一戰搞創新。」寧夏日盛集團技術中心主任趙現營說,那些日子連夢裡都在做試驗,只想攻克「母液廢水」處理。
  • 望城這家企業有點牛!
    望城這家企業有點牛!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這家「焊將」企業 長沙衡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為了打破國外巨頭的壟斷及技術封鎖經過兩年時間的不斷研發創新生產出國內首臺「智能化精密層繞機器人」解決了行業的痛點衡開智能副總經理沈福安告訴記者,生產完成的焊絲線盤還需要人工搬運進行碼垛,效率低且勞動強度高,種種原因導致不少企業出現了招工難的問題。
  • 螳螂科技亮相2020EIIF教育產業創新大會 賦能教育企業高速增長
    【秋天第一場盛會螳螂和你相約2425】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螳螂科技想與你共享,秋天的第一場盛會,螳螂與你相約2425。2020EIIF教育產業創新大會以「創新教育,「疫」見未來」為主題,設立9大展示區,2個主論壇,10餘場分論壇展開,政府領導、高校學者、教育界專家學者、知名教育企業創始人等行業從業者悉數蒞臨討論交流,匯聚全國150+品牌,預計將超過5000名教育培訓創業者,投資人、經銷代理商等參與,是2020年華南地區最大規模的中國教育產業創新年度盛會。作為教育行業領先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服務商,螳螂科技應邀參展。
  • 打造全球超材料龍頭企業 科技創新促深圳企業加速「蝶變」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之後離京視察「第一站」來到廣東、深圳,在視察光啟和騰訊等企業時,鼓勵企業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加快創新發展。 近年來,按照總書記的指示精神,不僅光啟和騰訊實現了新的跨越式發展,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深圳,科技創新型企業超過3萬家,不斷發展壯大,實現了創新發展的「蝶變」。
  • 能跑贏地震波還能「扮靚」大明湖燈光秀 濟南這家物聯網企業,「有...
    新時報記者近日採訪獲悉,這個聽起來比較陌生的企業和雲平臺,憑藉國內領先的技術,其實早已在多個領域取得成功應用,比如,去年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地震時跑贏地震波的地震預警系統,就是由這家企業提供物聯網技術支持。
  • 這家韓國萬達告訴你答案
    她科普說這些劇集都是tvN出品的,這家新近大熱的有線電視臺收視屢創新高,甚至打破了KBS、MBC、SBS等老三臺的壟斷CJ還把自己的眾多品牌聚集在一起,形成名叫CJ Foodworld的餐飲聚集區,在首爾各大商圈都能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