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量三星手機用戶反應自己的手機出現死機亂碼,無限重啟等問題,並且數據丟失問題嚴重。近期沉默在歷史舞臺後面的三星再次靠著特色衝上科技界頭條。
首先想說,如果你是三星用戶,無論你中沒中招,都建議立刻備份數據!以及為了徹底杜絕此類問題再次發生,推薦您使用軟體團隊更靠譜的手機…
當然,沒條件換就只能先湊合吧!
面對網友的調侃,客戶的投訴,相信三星道歉肯定會安排的,但是對於中國三星來說肯定是雪上加霜了。
有很多人說,犯這樣的錯誤不應該,明知道會出問題肯定是應該強制更新才對。但我反而認為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合理甚至是必然的。
近幾年來,中國三星的技術團隊、售後團隊和營銷團隊都大幅縮水,破罐子破摔戰略造成的人才流失、所有部門由韓國人領導中國人的「外行領導內行」效應以及市場份額少造成團隊規模減小造成體驗不佳更新慢,造成市場份額再次減少的惡性循環正在加劇,國行系統因為想「本地化」卻又不完善、力不從心從而發生軟體錯誤是遲早的事。
儘管三星在中國的窘境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中國三星在韓國本社的地位低資源少、領導結構不合理是三星在中國失敗的重大原因之一,也是三星目前坐擁著技術優勢和海量資金卻在中國依然再起不能的重大原因之一
這對三星是一件壞事也是一件好事,這件事相比之前的Note7事件、充電門、綠屏門事件一同繼續警示著三星和整個手機市場,三星如果不繼續調整在華策略、不拿出與中國市場龐大體量相匹配的資源和態度,或是因為中國三星一季度發生盈利就繼續沾沾自喜、忘乎所以,那麼三星手機被迫退出中國依然是歷史的必然。
面對這次系統bug,官方回應,近日S8、S10、S20系列多款手機疑似因為農曆閏月的時間bug導致系統崩潰……
其實,這些問題都只是表象。
現在中國用戶很少,市場份額很小,回升無望的情況下,系統的本土化工作這些固定成本投入太多肯定不划算了的,能將就也就將就,所以一旦市場小到一定份額,也就那樣了。
所以還能怎麼樣呢?現在國內的安卓手機做得也不錯,無論是華為、OPPO還是小米,旗艦手機都不錯,各有所長。
關鍵是在保證不錯的性能下,價格還比三星的要便宜不少,也不知道三星怎麼搞的,本來認為S20系列拍照應該是比較厲害的,即使追不上華為,那也比OPPO\小米強吧,結果有點大跌眼鏡。
何必!
根源在於三星垂直整合戰略的弊端,以及三星中國區失利與話語權不足的惡性循環。垂直整合戰略使得三星零部件部門話語權過重,下遊終端特別是中國區終端話語權不足。
其實如今回過頭來看三星的智慧型手機,真正創新點並不多,而且多次局限於屏幕,比如曲面屏、打孔屏、摺疊屏。
一些三星獨有的創新點,比如虹膜識別,最終並沒有長期發展,反而被三星拋棄。這其實也是垂直整合戰略帶來的隱性弊端。不是先確定需求,由需求決定零部件與技術實現方式;
而是先確定有什麼零部件或技術,由零部件決定最終整合成什麼樣的產品。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智慧型手機部門在三星集團內部的地位和話語權,恐怕都不太理想。三星電子早在上世紀就大力投資半導體和液晶面板。也就意味著,三星電子的智慧型手機業務,不僅誕生時間遠遠晚於半導體等部門,營收也長期出於二線,自然很難獲得集團內部的強勢地位。
對此,筆者提出一個直接證據和一個間接證據:
直接證據方面,中國三星分部,乃至三星整個智慧型手機團隊話語權不足,內部零部件拿貨價和工廠代工費用畸高。
間接證據方面,三星Galaxy系列歷代旗艦理論上都以自家生產的相對最優質屏幕著稱。但消費者的實際體驗卻是,從S6 edge開始,幾乎每一代旗艦,包括最新的S10系列,都爆出各種屏幕可靠性、使用壽命等方面的問題。筆者猜測,很可能與三星顯示部門為達成自身KPI,無視智慧型手機部門需求有關。
就筆者觀察,直到徹底丟失中國大陸市場,三星掌舵者重新認識到智慧型手機業務的重要性之後,這種情況才有所好轉,奈何此時已經太晚,最關鍵的市場已經無力回天了。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三星近一年的這幾起重大事故,是否一一驗證了我們所有的判斷?
以超聲波指紋導致的安全問題為例:
以三星的財力和技術實力,與國內的安卓廠商一樣採用的光學屏下指紋方案很難麼?
但是超聲波方案是集團投入資源打造的硬體,能不用麼?
超聲波方案不夠完善,解鎖速度慢,成功率低,怎麼辦?
自然就只能提高算法容錯率,降低指紋識別特徵點或降權,可疑的識別目標一律通過。
如此一來,被發現存在安全隱患也就順理成章了。
以S20 Ultra的綠屏為例:
這件事至今仍有不少工讀生在混淆視聽,稱三星的綠屏僅限獵戶座990版本,只是軟體問題,已經通過後續推送更新修復。但事實上國行驍龍865版本也有綠屏,是硬體問題。
三星售後不承認硬體問題,拒絕退換,目前有用戶得到的換機補償是京東方面的。誠然,OLED曲面屏確實有一定概率出現難以識別的綠屏現象。
但以三星在OLED面板領域的造詣,出廠前進行較為嚴格的品控或出廠後進行積極退換貨是很難麼?
但是上遊的顯示面板相關部門都是大爺,也有自己的KPI,結果就是如此了……
以近期多款時間bug導致系統崩潰為例:
誠然,農曆閏月的問題僅限中國區。但是三星的軟體團隊只要重視,跟國產廠商一樣優化並解決這個問題很難麼?
說到底,還是三星中國區話語權不夠,投入不足。與很多人的印象不同,三星中國區的淪陷,Note7的爆炸並不是主因。早在Note7上市之前的2015年,三星手機在中國就已經瀕臨出局了。
Note7爆炸,不過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這個過程中,三星的中國區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
業績不理想,在集團內部自然就缺乏話語權,導致中國區投入不足管理不善;投入不足制約了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產品力,管理不善導致中國區團隊決策權受限於韓國總部,無法根據市場迅速調整,進一步導致業績不理想。
惡性循環至今的結果,是無論三星怎麼做,在中國市場都難有回天之力。
在這種情況下,三星國行所能得到的技術支持,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星的軟體水準基本屬於躺倒任捶放棄治療的狀態,這是多年來對三星有客觀認識的人心理都有數的,所以出現這種問題一點都不值得驚訝。
就好像S20用頂級參數的攝像模組都能玩翻車一樣,那事兒我都懶得回答,擺明了三星的軟體水準已經崩了。
很多人怎麼都不明白,硬體只是地基,參數不是一切,蓋房子的技術是體現在軟體上的,三星各種軟體么蛾子不斷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研發投入越來少,軟體這種產出不明顯的領域投入必然是優先削減的,然而劇烈競爭高速更新的科技消費品領域,一旦落後往往就會導致步步落後,所以三星出現這些問題就是必然,而且以後只會越來越爛。
從這事應該可以看得出來,三星在中國市場已經處於勉強應付一下的狀態,其實基本上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