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易被隱翅蟲偷襲,皮膚科專家支招咋「解毒」
然而,有一種晝伏夜出的小蟲子--隱翅蟲卻悄悄靠近,突然「偷襲」。據西安交大二附院皮膚科教授王梅介紹,隱翅蟲,有些地方俗稱「飛螞蟻」,細長、體小,頭、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為橘黃色,形似大螞蟻,發達的後翅隱藏於鞘翅下面,起飛時能迅速展開;主要生活於雜草叢中、朽木、樹皮下,以食腐敗蟲體、糞便、花粉和腐果為生;隱翅蟲有趨燈趨光、趨高飛行、夏夜飛入室內的習性,所以人們在室外勞作、納涼時易遭受襲擊而發病。
-
夏季蚊蟲多 專家支招防叮咬-上饒日報-上饒數字報-上饒新聞網
5月的饒城剛剛進入夏季,隨著溫度的升高,蚊蟲也活躍起來。許多市民被蚊蟲折騰得心煩氣躁,家住信州區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她被一種不知名的小蟲子咬了,更鬱悶的是,被這種蟲咬過後,疼得一夜沒睡好覺。專家告訴記者,叮咬張女士的可能是「飛螞蟻」,近期每天都有人因被各種蚊蟲叮咬而到醫院就診。專家提醒,對於不知名的蟲子,市民要提高警惕,不要貿然打死在皮膚上。
-
專家支招如何防治隱翅蟲「毒手」
《夏夜隱翅蟲病房「下毒手」》追蹤 本報訊1日,本報巴蜀民生版刊登了《夏夜隱翅蟲病房「下毒手」》一文後,一些熱心市民及醫生專門打來熱線,對「治蟲」的方法獻計獻策。 林女士就打進本報自貢熱線稱,自己曾經被隱翅蟲咬過,傷口又癢又痛,十分難受。後來在一醫生的建議下,她在藥店買了一種1.5元/支的藥膏,塗抹了3-5天,傷口就痊癒了。
-
蟎蟲「發紅包」、隱翅蟲偷襲……在蘇州,梅雨季要防皮膚病!
夜跑經過大樹下,被隱翅蟲「偷襲」,臉上多了條狀的透明水泡,遠遠看上去像「刀疤」……近日,梅雨季來襲,部分市民「黴」出皮膚病,溼疹、蟲咬皮炎、真菌感染等皮膚病患者增多,皮膚科日門診量最高達400人次。蟎蟲「發紅包」在相城區元和衛生院皮膚科,前來就診的患者比平時多了20%~30%。在門外的等候區域,男女老少都有。「最近患者確實多,一天少則300人,多則近400人。尤其到了周末,是皮膚科最忙碌的時候。」皮膚科導醫一邊忙碌,一邊告訴看蘇州記者。
-
昆蟲、疾控、皮膚科專家教你夏季遠離蟲蟲困擾
雨過天晴的夏季夜晚,家裡的窗臺上來了許多黑色小蟲,有硬殼,還有翅膀!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市民向本報反映,家中飛進「不速之客」,把它打死後臭味很久不散,這種蟲子是啥?會不會對人體有害?疾控專家:夏季需警惕「吸血」的蟲子土蝽對人體沒什麼危害,不過夏季衣服穿得少,暴露的部位多,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吸血的蟲子——蚊子、跳蚤、蜱等。不久前,一位市民因皮膚上長了一個「疣子」到皮膚科就診,醫生發現這個突起的小點竟是一隻「埋頭吸血」的蜱,患者回憶可能是在佘山附近遊玩時被叮咬了。
-
天氣溼熱隱翅蟲皮炎患者激增
昨日,記者從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了解到,近期因隱翅蟲皮炎就診的患者每天多達三四十人。專家提醒,夏季陰雨天氣需提防各類蚊蟲。 昨天一早醒來,張女士和女兒就感覺臉上、脖子和胳膊等處皮膚痛癢,隨後發現有條狀紅斑出現,上面密集排列著水皰和小膿皰,隨即到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就診。該院皮膚科張良醫生看了以後診斷為隱翅蟲皮炎。
-
為夏季遠離蟲蟲困擾支招
昆蟲專家土蝽對人體沒什麼傷害1市民沈先生晚上在單位值班,發現幾個黑色的小蟲子不斷往窗戶裡鑽。「它們爬得飛快,身子為橢圓形,跟西瓜的籽兒差不多大,有硬殼,有觸角,腿很細。」疾控專家夏季需警惕「吸血」的蟲子2土蝽對人體沒什麼危害,不過夏季衣服穿得少,暴露的部位多,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吸血的蟲子——蚊子、跳蚤、蜱等。
-
微博熱傳隱翅蟲毒液致命 醫生稱有毒但無需恐慌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比眼鏡蛇還毒,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近日,微博上一條關於「隱翅蟲致命」的消息熱傳,引起了網友的恐慌。隱翅蟲真有這麼恐怖?記者就此採訪了長沙市疾控中心的專家。 小蟲咬傷後皮膚潰爛 在長沙市某醫院皮膚科,記者見到了剛被隱翅蟲咬傷的市民黃小姐,回憶起被咬經過,黃小姐仍覺得後怕不已。
-
什麼是隱翅蟲 隱翅蟲拍不得嗎
每到蚊蟲泛濫之際,在朋友圈裡就經常能看到某市民被隱翅蟲咬傷或拍打後導致皮膚潰爛的新聞。很多人被這種殺傷力巨大的蟲子嚇得不輕,在野外遇到陌生的蟲子都不敢處理。什麼是隱翅蟲?隱翅蟲真如傳聞中所說的那樣拍不得嗎?什麼是隱翅蟲隱翅蟲蟲體細長,長約0.3~2.5釐米,形如螞蟻,整個身體由黑黃二色相間組成。「隱翅蟲」又叫「影子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
-
盛夏這種小蟲愛搞「偷襲」 毒隱翅蟲體液會引起皮炎
(圖片來自網絡) 被隱翅蟲「偷襲」後出現感染。記者陳理傑攝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曾昊然通訊員李琪彬)夏季,大自然許多生物都處於活動的旺盛期。這其中就包括這麼一種不起眼的小蟲子———隱翅蟲。 事發 穿著長褲都沒躲過襲擊 攝影師老陳十分怕熱,特意搬到了東坪山上居住,納涼避暑。老陳喜歡在工作之餘,帶著相機到處拍照。因為經常在山中林間生活又喜歡翻山越嶺找攝影素材,他喜歡穿長褲出門。
-
網傳隱翅蟲有劇毒可致人死亡 專家回應
隱翅蟲被隱翅蟲毒液灼傷後的情形 核心提示 「隱翅蟲」能致人死亡的消息曾在網上流傳,但專家闢謠稱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提醒,這幾年夏季,廣西、湖南、湖北均有毒隱翅蟲傷人事件發生,但普遍症狀較輕,只有極少數過敏體質人群,在遭遇該蟲之後有生命危險。 今年來得有點早 春天萬物復甦,各種小蟲也都甦醒出動了。
-
開封市民家中現隱翅蟲
對此,醫生表示,夏天隱翅蟲皮炎多發,但是並沒有網絡上傳得那麼嚴重。在家中時要關好紗窗。市民家中發現隱翅蟲6月15日上午,開封市民杜先生給大河報打來電話,說在自己的家中發現了隱翅蟲。隨後記者在杜先生家中看到,這隻隱翅蟲大約5毫米長,已經沒有觸角和腿。
-
隱翅蟲傷人 可用肥皂水處理
夏季到來以後,不少人會因為隱翅蟲受到很大的折磨
-
不可觸碰的痛—隱翅蟲皮炎
孫小姐焦急地來到皮膚科門診,抱怨自己頸部患上了「帶狀皰疹」,疼痛難忍,在家抗病毒治療幾天沒啥效果不佳。經皮膚科醫生仔細查體和詢問病史後,確診孫小姐是患上了夏季一種常見蟲媒性皮膚病—隱翅蟲皮炎。那麼大家日常該如何有效的預防和治療呢?
-
開封市民家中現隱翅蟲,真的有像朋友圈傳的那樣 有致命的危害??
就是這隻↑杜先生家中的這隻隱翅蟲大約5毫米長,已經沒有觸角和腿。6月14日晚上10點,杜先生看到門上有一個小蟲子,湊近一看,感覺和網上說的隱翅蟲很像。杜先生說「我找出隱翅蟲的圖片進行對比,發現該蟲的胸及尾部為鐵青色,其他的部位是黃色的,有兩根觸角,六條腿,和圖片上的基本上一樣。我的朋友圈中傳的隱翅蟲有毒,會致命,我特意上網查查,網上有說隱翅蟲危害並不大。」隱翅蟲又叫「影子蟲」、「青腰蟲」,多數細長、體小,頭、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為橘黃色,形似大螞蟻,一般不到3毫米,最大可達3釐米。
-
身上拍死隱翅蟲等於「注毒」 疾控專家支招
該報導已經引起廣州市疾病控制中心的重視,隱翅蟲不屬於「四害」,隱翅蟲皮炎也並非法定報告傳染病,但是疾控中心的專家們還是給市民提出忠告:隱翅蟲接觸人體皮膚後,並不會造成任何損害。關鍵是市民「多手」把蟲子打死,才引「毒」上身。
-
日光疹足癬皮炎汗皰疹……夏季常見皮膚病,這些誤區要注意
楚天都市報6月10日訊(記者 鄭晶晶 通訊員 譙玲玲 薄雲娜)一到夏天,不少市民便容易患上隱翅蟲皮炎、足癬、多形性日光疹、手部汗皰疹等常見皮膚病。那麼,這些皮膚病有什麼特點?在辨別和治療上容易出現什麼誤區?楚天都市報記者對武漢多家醫院的皮膚科專家進行了採訪。
-
陽臺上睡了一宿,小夥被有毒的隱翅蟲偷襲手臂腫了
醫生說,他是被隱翅蟲襲擊了。 隨著高溫天的漸行漸遠,雨水增多,曾經被熱得「中暑」的蟲蟲們又進入了最適宜生存和繁殖的時節。金華疾控專家說,未來一個多月,蟲蟲出沒頻繁,大家務必要提防。 在陽臺上睡了一宿 小夥手臂紅腫了 小陸住在金華市區江南。
-
隱翅蟲出沒!嶽陽多人「中招」進醫院,傳聞說被「咬」後能致死?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通訊員 餘毅)夏季到來,隱翅蟲又開始出來「咬人」了,先後多人已中招!什麼是隱翅蟲?傳聞說被「咬」後能致死,真的嗎?關於隱翅蟲的那些事,你必須知道。一天6例,市民警惕了!「看到有蟲子飛來,我就順手一拍,蟲子落到了手上,結果第二天就這樣了……」在平江縣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李先生著實被「威力無比」的小蟲子嚇到了,他怎麼也沒想到,一覺醒來,手臂處又痛又癢,對著鏡子一看,嚇了一大跳。李先生遭遇的,正是傳聞中可怕的隱翅蟲。
-
隱翅蟲真的劇毒致命?專家:多是危言聳聽
近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上被一種叫隱翅蟲的昆蟲刷屏了,有的說它「劇毒致命」,有的配上被它的毒液沾到皮膚上後導致腫脹潰爛的照片,可謂觸目驚心。但是,市疾控中心有關隱翅蟲研究的專家認為,網上的照片和傳聞很多未經證實,多是危言聳聽,大可不必談之色變。雖然隱翅蟲對人體健康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但如果科學預防、處理得當,不會產生嚴重後果。雞蛋大的膿包是隱翅蟲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