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人們喜歡晚飯後到公園或草地里舖上蓆子坐臥納涼。然而,有一種晝伏夜出的小蟲子--隱翅蟲卻悄悄靠近,突然「偷襲」。
據西安交大二附院皮膚科教授王梅介紹,隱翅蟲,有些地方俗稱「飛螞蟻」,細長、體小,頭、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為橘黃色,形似大螞蟻,發達的後翅隱藏於鞘翅下面,起飛時能迅速展開;主要生活於雜草叢中、朽木、樹皮下,以食腐敗蟲體、糞便、花粉和腐果為生;隱翅蟲有趨燈趨光、趨高飛行、夏夜飛入室內的習性,所以人們在室外勞作、納涼時易遭受襲擊而發病。與隱翅蟲活動同步,隱翅蟲性皮炎病例也在夏季高發。
隱翅蟲性皮炎,顧名思義,跟隱翅蟲有關,主要是隱翅蟲蟲體分泌的毒液、蟲體被壓碎時濺出的毒液而引起的皮炎。接觸隱翅蟲毒液後,自覺周圍皮膚發紅,局部緊繃、灼熱、疼痛感,初起為點狀、線狀或條索狀水腫性紅斑,嚴重者可進一步發展為密集排列的水皰、膿皰,更有甚者可發展為灰黑色壞死,出現發熱、頭痛、頭暈、嘔吐、淋巴 結腫大等全身反應。受損皮膚會留下深色瘢痕。
專家提醒,一旦被隱翅蟲「偷襲」中毒,不必過分驚慌。因為蟲體毒液為酸性,可就地取材,儘早用肥皂水清洗接觸處皮膚,中和酸性毒素;清洗時儘量小心,不要將清洗液沾染其餘未接觸蟲體皮膚,以免因間接接觸引起皮損。出現皮損後,儘快就醫,可縮短病程並促進皮損恢復,紅斑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糖皮質激素霜劑;若有糜爛面,可用2%硼酸溶液溼敷;如有膿皰或發生繼發感染,需進行抗感染等治療。
醫生提醒,除了隱翅蟲,夏季還有其它一些小蟲比如蜱蟲、恙蟲等可能帶來不小的傷害,所以提醒大家:室外辛勤勞作或享受夜晚涼風習習的同時,記得噴塗驅蚊蟲液,不要隨意坐在草地上,儘量穿清涼的長袖長褲,減少皮膚暴露,不給小蟲蟲們傷害的機會!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超 張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