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中國一樣,日本也擁有自己的戰國時代,在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的大名紛紛崛起,其中以織田信長實力最為雄厚,一度將要統一整個日本,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被殺,豐臣秀吉趁勢而起,通過四國徵伐戰、九州徵伐戰等各項戰役後,重新將日本統一在天皇麾下,甚至入侵朝鮮,並佔領朝鮮王國首都,在與大明軍馬作戰時遭到失利,豐臣秀吉死後,日本重新陷入混亂當中,德川家康通過兩次大阪之戰消滅豐臣家的殘餘勢力,建立德川幕府,結束日本戰國時代。
「戰國謀神」毛利元就
日本戰國時代第一智將,謀神,大名。
毛利元就出生在1497年,早年曾跟隨父親前往猿掛城,父母死後,猿掛城城主之位被井上元盛霸佔,後井上身死,毛利元就才在眾位家臣的擁護下,坐上了猿掛城城主的位置。
20歲的時候,毛利元就與武田元繁展開了一場激戰,當時手握重兵的武田元繁在毛利元就連續的奇謀和戰術攻擊下,兵敗潛逃,被射殺在河中,此戰毛利元就初次展露頭角就已經凌駕在戰國初期無數軍事名將之上,威名遠播,還擴大了治下的領土面積。
毛利元就在繼承家督之後,遷往郡山城,用了十餘年的時間重新將毛利家凝聚在一起,在收到尼子晴久的入侵之後,果斷出擊,擊退尼子晴久,歸順到大內氏家族中,利用大內氏的內亂,控制整個安藝國,建立了兩川體制。
嚴島合戰中,毛利元就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將大內家權臣陶晴賢一舉消滅,逼死大內義長,佔領了大內家原有封地,繼而攻滅了強大的尼子氏,威震整個關西,甚至在晚年的時候曾染指北九州。
1571年,毛利元就病逝,享年75歲。
「戰國第一兵法家」武田信玄
日本戰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大名。
武田信玄出生在甲斐武田氏,他的父親是甲斐武田家督,16歲時,武田信玄親自帶領三百兵馬攻克3000人鎮守的海野口城,俘虜守城大將,但遭到了他父親武田信虎的冷漠對待。
20歲時,武田信玄奪取了武田家的政權,自立為武田家督,將其父親流放,信濃國的諏訪賴重和小笠原長時聚集了一萬兵馬,打算趁武田家政權不穩的時機趁火打劫,遭到武田信玄的迎頭痛擊,斬殺2700餘人。
次年,諏訪賴重和小笠原長時拉攏了其餘兩家組成了「信濃四大將」率兵1800人向甲斐國進發,再次敗在了武田信玄手中,兩次作戰連續勝利的武田信玄成功的度過了奪權初期的不穩當時期,開始了向外擴張的步伐。
此後十餘年的時間,武田信玄連續擊敗諏訪賴重、大井貞隆、藤澤賴親、小笠原長時等信濃國的豪族,將信濃國統一到自己麾下,稱霸整個信濃。
平定信濃後,武田信玄與他的一生之敵上杉謙信爆發了五次川中島合戰,這也是日本戰國時期最慘烈的戰鬥,但並沒有分出勝負。
與上杉謙信不分上下後,武田信玄與德川家康平分了今元領地,隨後攻略遠江三河,與織田信長對峙,並以三萬兵馬大敗德康織田聯軍。
武田信玄從十六歲開始,一直到五十三歲時病逝,共參加了戰鬥八十餘場,在這八十場戰鬥當中,僅有三次是處於防守狀態,其餘全部在進攻,而在這七十七場進攻戰當中,就有四十八場是攻城戰,可見甲斐之虎絕非浪得虛名。
「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
日本戰國時代政治家、軍事家,戰國三傑之一,大名。
織田信長是日本歷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也是現如今各大日本戰國時代遊戲當中的主角之一,其能力之強,在各類遊戲當中都有體現。
織田信長的成名之戰是在桶狹間之戰中擊敗今川義元,導致今川義元戰死,此戰後,織田信長在日本的名望迅速升高,其領地也擴張到了中日本以及京畿之地。
在通過足利義昭佔據京都之後,織田信長陸續將自己的兩個盟友消滅,並佔領了他們的領地,隨後掌控了整個京都,實行天下布武的戰略,開始統一日本的進程。
1570年,織田信成討伐越前大名朝倉義景時,遭到淺井長政的背叛,討伐軍打敗,織田信成狼狽逃回京都,隨後朝倉義景、淺井長政、武田信玄、毛利輝元、三好三人眾,比睿山延曆寺、石山本願寺、雜賀眾等勢力,組成了「信長包圍網」,開始對織田信長的第一輪進攻,但被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聯手擊敗。
第二次信長包圍戰中,各路兵馬取得相當大的勝利,但因武田信玄病逝,武田家退出,導致聯軍瓦解。武田信玄死後,織田信長開始了大規模的討伐戰,此時的日本已經沒有人能夠於與其匹敵,在連續攻克淺井長政等人後,最終將武田家完全消滅。
第三次信長包圍戰中,由於上杉謙信的加入,聯軍勢如破竹,多次擊敗織田信長的兵馬,但隨後不久,上杉謙信病逝,聯軍失去了主心骨,不戰自潰,被織田信長逐個擊破。
在隨後多年的徵戰中,織田信長最終將織田家推到了日本戰國時代的家族頂峰,成為此時勢力最強盛的大名,一度實現日本的再次統一。
可惜在統一前夕,織田信長遭到了最為信賴的家臣明智光秀的背叛,最終在本能寺被迫自殺。
「關白」豐臣秀吉
日本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日本戰國三傑之一。
豐臣秀吉出身比較低下,剛開始只是一個下級步兵,後受到織田信長的賞識而逐漸被重用,在織田信長麾下效力多年,並立下許多戰功,兩次信長包圍戰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自殺,豐臣秀吉在織田家的內鬥中最終勝出,成為了織田信長的接班人,並控制了原有的織田信長的領地和人口。
在織田信長打下的基礎上,豐臣秀吉連續發動了四國徵伐站以及九州徵伐站,重新實現日本的統一,並將日本建立成了一個強大的封建國家。
統一日本後,豐臣秀吉開始對朝鮮用兵,佔領朝鮮首都後,遭到朝鮮名將李舜臣的連續攻擊,損失不少戰艦,後大明王朝應朝鮮王朝的邀請,派遣李如松前往朝鮮作戰,豐臣秀吉在多次作戰下,損失慘重,被迫議和,撤回日本。
1598年,豐臣秀吉病逝,死後德川家康趁機奪取了豐臣家的政權,建立了德川幕府,結束了日本戰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