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剪頗牧良莠不齊,戰國四大名將難以服人,只是文人自以為是而已

2020-12-05 驚心鳥

在很多中國人印象中,戰國時代的名將非「起剪頗牧」四人莫屬,並將其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他們分別是秦將白起和王翦,趙將廉頗和李牧。這個說法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現在已經成了很多人的共識。然而我們翻閱戰國時候的歷史,卻發現這四人雖然在那個時代立下了赫赫戰功,卻不足以稱為所謂的四大名將。以戰國將領的軍事水平而論,有好幾位將領都不在此四人之下。而在這四人之中,他們本身水平也都是良莠不齊的。因此在熟知戰國歷史的人眼裡,這所謂的戰國四大名將就是笑話。

戰國四大名將的說法並非中國古代歷史典籍中延續的,而是在近代百年之間的民間百姓中流傳。「起剪頗牧」說法的起源最早可以上溯到中國古代的啟蒙讀物《千字文》,在這裡面有著「起剪頗牧,用軍最精」的說法。而後在一些文人的讀書筆記中也沿用了這種說法,使得他們在戰國名將中頗具名聲。尤其是在黃易的穿越小說《尋秦記》大行其道後,很多年輕人都接受了這種說法,這四人便成了所謂的戰國四大名將。然而在真正懂點戰國歷史和軍事的人看來,這四人雖然都是軍界宿將,但要排入戰國名將前四還是頗具爭議的。

從《千字文》的編著歷史來看,文章中對軍事的評價本就是不專業的。《千字文》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啟蒙讀物,由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蕭衍下旨編纂。承擔這個任務的是當時的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目的是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出一千個漢字作為啟蒙教學之用。《千字文》承擔的最重要作用就是進行啟蒙教育,教小孩子識字寫字,其次才是科普一些基礎的知識。它本就不是專門的軍事著作,裡面對「起剪頗牧」的說法不能成為權威。而編纂負責人周興嗣本人只是普通的文人,並非徵戰沙場的宿將,對軍事的評價也無權威性。

他們是戰國末年秦趙爭鋒時期的風雲人物,也是徵戰沙場多年的宿將,可是就軍事水平而言卻稱不上戰國時代最好。《千字文》中引用他們,是作者作為史學家的角度對歷史故事進行科普,而非進行軍事評論。從前文「假道伐虢」和後文「百郡秦並」的故事看,很顯然作者是在講述從春秋戰國到秦朝統一六國的歷史,而非專門評價戰國軍事將領。因此以《千字文》為論據,將「起剪頗牧」稱為戰國四大名將是站不住腳的。古代的很多文人藉此推「起剪頗牧」為戰國四大名將,一方面是歷史知識匱乏,另一方面也是啟蒙讀物帶來的先入為主。

如果說要評價戰國時代最好的四位將領,我認為候選人會在樂毅、吳起、孫臏、信陵君、司馬錯、白起和趙武靈王之中產生。除了長期積弱的韓國外,戰國七雄的六個都有強盛一時的將領。《千字文》中的四名將中只有白起能夠入選這個名單,其主要還是在於他殺遍六國的威名。他稱得上是戰國將領中殺人最多的,除了秦趙長平之戰坑殺四十萬趙軍以外,在秦楚、秦魏的大戰中也奪取了大量土地,殺死很多投降的敵國將士。他的功績是足以位列戰國四大名將地位,後世被評為武成王廟十哲也是如此。

然而殺人並不是戰爭的主要目的,每場戰役都有自己的目標。以殺人多少作為評價名將的標準,那刑場上的儈子手比軍隊的將領殺得還多,豈非都是一代名將?顯然上述說法是荒唐的,將殺人多少看作名將標準也只是軍盲瞎吹的結果。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只要能達到政治目的,是否採用軍事手段或者戰爭手段,是由具體情況而定的。在這方面樂毅和吳起兩人走在了其它將領的前面,他們的用兵和政治的改革息息相關。他們能夠在強大本國國力的同時,通過軍事和政治的手段奪取對敵國的勝利。

吳起先後在魏國和楚國進行了軍事改革,不但讓這兩國國力大增,還曾一度上在軍事上能夠與秦齊兩大強國對峙。應該說他在軍隊建設、戰略布局、戰術執行上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其著作《吳子兵法》也是兵家必讀的課本之一。可惜的是他的改革觸動了公卿貴族的利益,最終沒有延續下去,自己也在楚國被殺。樂毅在軍事上做出的功績堪稱奇蹟,幾乎滅了整個齊國。他以弱小的燕國統領五國聯軍,打敗強大的齊國,連下七十餘城,就連諸葛亮都當其為偶像。如果不是燕王突然去世,樂毅被新王調回,齊國就徹底滅國了。

可以說吳起和樂毅不僅是軍事家,還是政治家。他們把握住了「軍事是政治延續」這個規律,將用兵之道發展到了極高的層次。他們的用兵都是謀定而後動,先在政治上做準備,然後才進行戰爭的手段。無論是吳起的軍事改革,還是樂毅的軍事外交,都是為了後期的戰爭做準備。這種手段是遠高於戰國時代其它將領的,因此他們在後世被列入武成王廟十哲毫無爭議。相對於他們二人,王翦、李牧、廉頗等人只能在別人規劃好的政治層面進行用兵,顯然格局就低了不少。這也是他們只能進武成王廟名將榜,而無緣十哲的原因。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在戰國時代非常有名,他的軍事改革也為秦趙相爭奠定了基礎。在趙武靈王當政時,趙國憑藉強大的騎兵部隊能夠與秦國對峙,甚至能力壓一頭,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功不可沒。然而趙武靈王在政治上的低能,讓他的軍事改革沒能完全發揮出來,也為後來趙國被滅國留下隱患。從這個角度看,趙武靈王應該是一位軍事改革家而非軍事家,因此列入戰國四大名將還是有些牽強的。再加上他在政治層面的低能讓趙國陷於內亂,不僅自己死於內亂之中,也讓趙國受到很大打擊,所以也頗受爭議。

孫臏、信陵君、司馬錯三人既能在軍事戰略上有獨到之處,具體指揮打仗方面也是戰功赫赫,其能力上與白起應該是不相上下的。白起因為殺人最多,在受到推崇之時,也頗受爭議。宋太祖趙匡胤便以此理由將其踢出了武廟十哲,可見殺人不是軍事家考慮的第一重點。《千字文》四名將中,李牧、王翦也與孫臏等人相似,在戰略和戰術上都頗有建樹。然而從整體的政治格局上看,李牧又輸了其它幾人一籌。尤其是李牧在趙國面臨滅國之危時,還在糾結於代郡的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的問題,這不是軍事家該有的行為。

廉頗是上述將領中能力最弱的,列入戰國四大名將純粹靠運氣。從個人能力而言,廉頗更擅長防守反擊時的打法。與對手打野戰,或者攻城戰,他的建樹都有限。尤其是在長平之戰前半部分,兩個月不能增援到上黨地區,讓趙國失去戰爭的先手,秦國奪取和後勤補給線,他才是長平戰敗的真正元兇。等到在長平建立防線時,面對秦將王齕的近攻,接連丟失關外有利地勢,讓戰爭越發不利。這種情況下讓接班的趙括如何能反殺名將白起?因此廉頗徵戰一生,可稱宿將,稱良將都很勉強,與名將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評價戰國將領以中肯的態度來看,樂毅、吳起是必定入選前四的。白起、司馬錯、孫臏、信陵君、王翦五人是同一檔次,可取其二作為名將。趙武靈王、李牧都有自己在政治上的的缺陷,難以與前面幾人相比。廉頗在具體的戰術上都有欠缺,更別談道德品質的低下和政治上的幼稚,比趙奢、龐涓、王齕、田單等人都頗有不足,更加難入名將行列。當然上述只是本人的一家之言,別的網友也會有不同的看法。但無論怎麼說,「起剪頗牧」是不足以做戰國四大名將的,也難以代表戰國時代軍事的最高水平。

相關焦點

  • 累累白骨堆積成的戰國四大名將
    我想熟悉中國古代史或者戰爭史的同學對白起、王翦、廉頗、李牧這四個人都不會陌生,這四個人被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南朝梁武帝時期的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在編撰《千字文》的時候用這麼一句話來形容他們的功績: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
  • 鄧曉芒:中國文人的劣根性就是自作多情和自以為純潔
    自作多情和自以為純潔鄧曉芒說:"文人氣質在我的語彙裡不是一個褒義詞,中國人的劣根性在文人氣質裡表現得非常透徹,就是這種自作多情和自以為純潔。"這並不難理解。所謂的自以為純潔,不過是文人的自以為清高。這裡也並不是指所有文人,我們不能否認,有風骨的文人也不在少數,只不過有許多自命清高的文人,其所作所為都讓人感到不適。這種自命清高,或是目空一切,認為自己樣樣都是第一;或是忸怩作態的偽君子;或是半真半假,只要別人看到就行了。
  • 戰國八大名將:廉頗排最後,王翦排第三,排前兩位的分別是誰?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  《千字文》中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來形容這四位將領的功績。  這四位名將生活在秦強而六國皆弱的年代,他們戰功偉大,但沒有軍事著述。
  • 三國時期,東吳中後期的四大名將,看看你認識幾個
    三國時期,東吳誕生了許多名將,最出名就數四大都督,就是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但是,到了三國中後期,東吳許多名將都過世了。此時東吳也新誕生了許多名將,但是並不為人們所知道,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東吳中後期的四大名將。一、賀齊(?-227年),字公苗,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將。
  • 日本戰國名將之動物系列
    日本人只把野豬叫做豬,家裡養的豬叫:「豚」。日本本土沒有老虎、獅子等這些大型猛獸,熊、野豬、狼、烏鴉、蛇這些就是猛獸了。野豬戰鬥力還是很強的,論單挑一隻野豬可以完爆一頭狼。所以豬武士是用來形容一個武士非常的勇猛。日本還有個詞叫:「豬突猛進」,是一往無前的意思。日本有一種步兵戰術叫:「豬突」,就是無視對方人數, 像野豬一樣衝鋒。
  • 隋「四大名將」之一的賀若弼,忘記父親的刺舌警告,也以誹謗罪誅
    陳軍見難以吃掉賀若敦,也不再想與他周旋下去,便讓開了道路,放賀若敦回到北周。 當時,北周大權都掌握在宇文護手裡,他以失地無功為名,罷免了賀若敦的官職,除名為民。不久,賀若敦又被重新起用,歷任金州總管、中州刺史,但他自負有功,難以忘懷湘州之役,在自己陷入重圍的危機情況下,還能夠全軍而還。
  • 日本最黑暗的一百四十八年,誕生了四位超一流軍事名將
    同中國一樣,日本也擁有自己的戰國時代,在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的大名紛紛崛起,其中以織田信長實力最為雄厚,一度將要統一整個日本,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被殺,豐臣秀吉趁勢而起,通過四國徵伐戰、九州徵伐戰等各項戰役後,重新將日本統一在天皇麾下,甚至入侵朝鮮,並佔領朝鮮王國首都,在與大明軍馬作戰時遭到失利,豐臣秀吉死後,日本重新陷入混亂當中,德川家康通過兩次大阪之戰消滅豐臣家的殘餘勢力
  • 戰國四大公子的信陵君魏無忌,他是如何禮賢下士招攬人才
    說起魏國公子魏無忌,知道人可能不多,可如是說起大名鼎鼎的戰國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可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高尚的人格,禮賢下士的賢者風範無不令我等後人心嚮往之。就連我們的高祖劉邦也曾夢想追隨信陵君左右,只是得知這位英雄早已作古之後,才充滿遺憾、無可奈何地離去。那麼我們的信陵君魏無忌到底是一位怎樣的人物,他有著什麼樣的出身,又有著怎樣的人品。在他的手下有著什麼奇人異士,能幹出怎樣令人瞠目結舌的奇事。
  • 戰國四公子之一,禮賢下士威震天下,魏無忌終難救國
    比如著名的竹林七賢,還有唐宋八大家,楷書四大家等等,每一個領域幾乎都流行給其中的著名人物安排一個名字和排名,而且知道今天,任然趨之若鶩。當然,這也沒有什麼壞處,至少給大眾了解某一個特定的領域提供了一個方便之處。而今日在這篇文章當中要提及的,就是另外一個也是非常著名,但是年代已經非常久遠,很少人能夠記得的一個人物。
  • 文人雅士口中的四大君子之一,農民給它的名字很土,「大葉石蒜」
    文人雅士口中的四大君子之一,農民給它的名字很土,「大葉石蒜」我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樣都是來自農村,對於大自然我們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切感,加上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了,很多人依然喜歡去農村這個最接近大自然的地方,我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和朋友去山裡找各式各樣的珍稀植物,既可以賣給商人賺點錢,遇上特別喜歡的還可以帶回家自己盆栽種植
  • 戰國四公子之一的魏無忌為什麼被稱作信陵君?
    像國君的諡號算是尊號的一種,而以四大公子為典型的先秦封君,那可不是什麼尊號。 君本來是指國君,但並沒有嚴格加以區分。所以在卿大夫勢力抬頭的春秋晚期,一些卿大夫就被其臣屬稱為君了。譬如晉國六卿,韓趙魏智中行範,這六個爵位為卿家族主人往往被其臣屬稱為君。等發展到了戰國時期,各國國君紛紛稱王,於是就將封君制度化。
  • 世界四大名將刀:中國有二,一把砍斷倭刀平倭寇,一把重140斤
    古代名將有的用刀,有的用劍,有的用槍,有的用戟,每個名將都有自己喜用的兵器。下面說說世界四大名將刀,中國有兩把,一把砍斷倭刀平倭寇,一把重140斤,「盧閻王」用。克雷塔斯戰刀。克雷塔斯是亞歷山大大帝手下第一猛將,他使用的戰刀是馬其頓彎刀。
  • 吳起:是實至名歸,當之無愧的春秋第一名將
    之所以特別註明吳起為春秋第一名將,是因為春秋與戰國的戰爭,無論在戰爭的最終目的上,還是在戰爭的規模、持續時間慘烈程度上都有天淵之別——春秋時代的戰爭是通過擊敗對手來達到稱霸諸侯的目的,滅國與兼併不是主題。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周天子還能得到名義和形式上的起碼尊重。
  • 南宋名將試金石,如果沒有擊敗過金兀朮,都不好意思自稱名將
    南宋初年,名將輩出,不僅有著嶽飛、韓世忠這樣的所謂南宋中興四大名將,鎮守川陝吳玠、吳璘兄弟也是名噪一時。而這些人的威名赫赫,很大程度上的感謝一個人。他叫完顏宗弼,當時的金國四太子,也是金軍攻伐南宋時的主要統帥之一,當然他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金兀朮。
  • 老祖宗智慧:身上有這2個缺點的人,儘量少去招惹,容易沾上黴運
    一、自以為是 自以為是的人很多,自以為是的最高境界是:他們永遠不認為自己自以為是 戰國時期,趙國有一位名將叫做趙奢,趙奢善用兵,為趙國立下汗馬功勞。理所當然,趙奢的兒子似乎也是用兵高手。 平日裡趙奢與兒子討論用兵之道,兒子對答如流。雖然兒子覺得自己天下無敵,不過父親趙奢卻並不那麼認為。 他認為自己的兒子雖頗有才華,但還談不上可以為國效力,故而也一直沒有向趙王舉薦。
  • 戰國四大公子之首魏無忌--大秦帝國一統天下的終結者
    大秦帝國在一統天下的道路上總會遇到很多六國當中能夠力挽狂瀾的名將奇才,在眾多的抗秦名將當中只有一個人能夠徹底的終結大秦的一統之路,成為大秦不可逾越的障礙,那就是魏無忌,在四大公子當中孟嘗好客、平原禮賢、春申輔政,而魏無忌的特色就是統軍,在他的統領下兩次終結大秦的一統之路,將秦軍牢牢的壓制在函谷關內
  • 一死一逃讓人嘆息
    廉頗,一個讓人印象朦朧的歷史人物,酷愛手遊電競運動的讀者可能會第一時間想到《王者榮耀》裡面為了守護部落而踏上徵途的那位強大坦克。喜歡文學的人可能會想起成語故事裡面完璧歸趙後負荊請罪的將相和故事。而資深的漫畫迷們可能會想起漫畫名著《尋秦記》裡面那位白髮蒼蒼的趙國柱石。
  • 盤點:功高蓋主卻能善終的五大名將,第三自汙,第一夾著尾巴做人
    衛青第一 大將軍衛青 衛青這個人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完人,這樣的人可以說太稀少了,在現實生活中有四類人,有脾氣沒本事算第一類,有脾氣有本事算第二類,沒脾氣沒本事算第三類,沒脾氣有本事算第四類,顯而易見衛青屬於第四類,打仗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 戰國驚現IPhoneX《新戰國英雄》揭秘無字天書
    其實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出現了IPhone手機,是不是被嚇了一大跳!大型戰國網遊《新戰國英雄》為你揭秘,原來IPhone就是傳說中鬼谷子的無字天書!所以在當時人們看來覺得很不可思議,沒有任何字的書怎麼就隱藏著那麼多奧秘呢?懷疑只是沒充電的IPhone而已。